比较哲学视域下二者之关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1000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仰的虔诚与理性的光辉相交织,在历史的长河中相得益彰。中国哲学史中,从孔孟儒教,到佛教道教,“本心”逻辑的存在,使人神世界连通一体。西方哲学史中,从古希腊,泰勒斯到康德,黑格尔,二者相互牵引着发展至今。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理性;信仰;比较视域
  一、宗教与哲学的联系和区别
  宗教与哲学在性质上和表现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马克思指出,“哲学是理性的,宗教则是非理性的;宗教许诺人们以天堂,哲学只许诺真理;宗教要求人们信仰宗教的神灵及教义,哲学则并不要求信仰其结论,而只要求检验疑团。”
  哲学与宗教归根结底是理性与信仰的对立。哲学的本性是理智的体现,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不断质疑,不断批判,不断完善,没有纯粹的对与错,因此,没有人把某一哲学观念奉为不可怀疑的信仰,哲学也就不能像宗教一样结成某一群体组织。宗教则不然,他们只求能够有一个来自天国的能够带来心灵上安慰的东西,而并不要求在哲理上证明这种信仰是否真实存在,因此宗教在宣传教条和教义时都宣称是天命或神启,让人不得怀疑;宗教还要建立统一的宗教组织,确立严格的戒律和行为规范,对怀疑信条、违犯戒律者施以神圣的惩戒。于是,宗教便不仅是一种精神性的宗教观念,还外在化、制度化为保障其信仰认同的宗教体制和宗教组织。
  宗教与哲学之所以产生这种表现形式上的区别,是因为哲学本质上为理性主义,而宗教本质上为信仰主义。这是对象的性质及认识其对象的方法所决定的。宗教信仰的对象是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即上文中的有关宗教起源的第三类,相信冥冥之中有背后的不可见的力量在操控。这种超自然的对象并不是能够经验到的对象,也不是理性的对象,而是信仰的对象。而后期试图用理性的方法为宗教教义进行论证从而增强其权威性,才使哲学以这样一种“解释”的形象出现。因此,古代希腊罗马以来,由于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基督教系统中便试图用哲学推理的方法对教义给予理性证明。但是一切宗教神学的思辨推理,无论其具有多么严密,终究是一些只能信仰而不能怀疑的教条,因此,宗教家和神学家,便只能公开宣扬信仰主义的神圣性,而把哲学和理性贬低为世俗的知识。
  二、比较视域下中国哲学史中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也是继承了包含宗教神话传说、巫术等思想的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传统。孔子思想中,既有他自己创新的、具有哲学意味的仁义道德思想,也有古代文化传统中承袭下来的、具有宗教意味的天命鬼神思想。纵观中国主流思想体系,《中庸》的天赋人性论、孟子的“养气”、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宋明理学家致良知的修养功夫,都是在表达儒家思想在宗教层面的含义 。儒家传统也有明显的哲学层面的意蕴,如孔子强调的 “仁”、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的思想、朱熹以“理气 ”关系解释事物的存在、冯友兰以 “理 、气 、大全、道体”建构 “新理学”的思想等 。这些都与西方传统的哲学具有相同的理性思辨旨趣。不同的是 ,儒家的传统强调 “天人合一 ”,总是将这个传统的宗教性和哲学性意蕴融合在一起,没有造成明显的互相冲突和紧张关系 。所以,在中国哲学史中,我们可以将宗教与哲学二者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无论佛教还是道教,都将“心”作为一切的阐发起点,即主观唯心主义的宗教。它的逻辑被称为“本觉”逻辑的架构。即:人心的本质便是“本觉”,人心就是“明”就是“道”,就是“智慧之光”。而在现象世界中,人心被“妄念”和“人欲”蒙蔽,因此被称为“不觉”。“人欲”和“妄念”一息,便会回到“本觉”。这个返本还原的过程,便叫做“始觉”。
  道教哲学的思想资源主要有中国本土文化的先秦老庄思想、魏晋玄学与自印度传入的大乘佛学。《道德经》中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生出后,“夫物芸芸,各复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各物在经历了复杂的生命历程后,又返归于道,这个过程就是“周行”。那么如何为道,达到“始觉”呢?老子讲需要用“中道”去除“有”和“无”的思想偏执“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无论是从中国主流思想出发还是从宗教角度出发,中国的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宗教和哲学并不像西方那样矛盾重重,而是二者相互包容,相互照应,互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地方。
  三、比较哲学视域下西方哲学史中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泰勒斯被公认为希腊哲学的开山之祖。他提出的哲学命题看似简单: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神,而是“水”,用自然界的“水”取代了宗教的神成了万物的始基,万物的本原。他在经验基础上通过理性将论证扩大为普遍的世界观,排除神的作用,用水与万物的转换与循环来解释自然的奥秘,这便是哲学之光,便是理性之光的体现。泰勒斯后,希腊哲学与自然科学都沿着这一脉络去继续理解自然、理解人,理解这个世界。虽然以后的哲学家在“本原”问题上众說纷纭,然而却有一个一致的方向,即虽然本原类型不同,但都是物质性的,而不再将神作为本原,解释现象也不再说是神造的。
  到了休谟和康德的时期,哲学走向唯心主义。二人将哲学与宗教的领域区分开来,主张人类的经验和理性只能认识经验的到的对象,至于经验之外的超经验之物,是不能被经验到的,也就不能被经验和理性认识。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都认为,经验之外还有一个物质世界,而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都认为精神,上帝这些观念都超越了经验和理性的范围,永远都不能被真正认识。因此,在休谟和康德看来,虽然肯定上帝、灵魂、自由意志,是不能被经验到的,是没有根据的,但是也不能用哲学去否认宗教,而是可以在信仰的领域中寻找宗教存在的价值。这样一来,哲学和宗教也就各自有了各自的领地,互不干涉。
  黑格尔进一步对哲学与宗教做出了区分,并认为哲学高于宗教。他对宗教史和哲学史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哲学里并不像宗教里那样,自是重重就承认一个固定的根本的真理,这真理是不变的,因而是独立于历史之外的。基督教的内容就是真理,它本身是保持不变的,因此就没有或者等于没有历史。”黑格尔的意思是,宗教作为永恒的真理,这种真理本质上是僵死不变的,而哲学是关于理性的真理,这种真理本质上是发展的。“理念的本性就在于它发展它自身,并且唯有通过发展才能把握它自身,才能成为理念”黑格尔说:“哲学能理解宗教,它又能理解理性主义和超自然主义,它又能理解它自己,但反过来,宗教却不能这样。”因此,按照黑格尔的观点,知识高于信仰,理性高于感性,概念高于表象,哲学高于宗教。
  但无论是信仰,抑或是理性,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断批判,研究,演变,这也是智慧之所在吧!以上便是从比较哲学的角度出发,表达得一点自己浅薄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第 111 页、第 123 页。世 界 宗 教 研 究 2005 年第 2 期
  [2]亚理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第 6 页。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 第1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09.08
  [3]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
  [4]《禅宗智慧》2008
  [5]李承贵《宗教与哲学》
  [6]吕大吉《社会学概论》
  作者简介:周季璇(1994—),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都是学习者不可忽视的部分,当今英语学习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英语学习者,也是越来越重视语言学习中的知识输入部分,如:单词记忆,语法学习,大量阅读和记诵,也很重视语音输出的练习,如口语练习,写作与翻译的练习。但是最容易忽略也是最不应该忽略的部分,就是看上去较为简单,但是其实学习起来并不同意的英语语音部分。而中国学生由于受到母语发音的影响,在纠正英语发音的过程
期刊
【摘要】:随着国情世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发展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并指导着社会全方面的进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践行需要凝聚民众力量,加强发展观教育,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来指导实践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文化强国战略”使中国文化从被动接受进口文化转变到主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情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近年来,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网络小说也趁此时机,借助现代化方式走出国门,将这一特别的文学体裁推送到海外读者面前。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元素,以其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便于携带、共享的载体模式,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受读者追捧。本文
期刊
【摘要】:高级时装对于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能听到高级时装这一词,陌生是指虽然人们总是听到这一词,但是人们对于高级时装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本文我将以迪奥的高级时装为例阐述什么是高品质的设计。  【关键词】:高级时装;高品质设计  1.高级定制  “高级定制”这个名词最早是由法语音译过来的,在法国“高级定制”是受到法律的保护,高级时装定制品牌的申请标准在法国高级时装协会是
期刊
【摘要】:以春节为首的年俗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过节时,人们通过大扫除、吃团圆饭、贴春联、迎财神等形式寄托其对辞旧迎新、家人团聚、喜庆和谐的美好祝愿。自古以来,被人们不断传承、演变并给予发展。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反而越来越不重视过年,每次过年时网上总是一片“哀嚎”:现在越来越没年味啦,还是小时候过年好玩……仿佛突然之间传承了一辈辈的中国传统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民族学正式进入中国已经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情,而人类学的传入则早于民族学,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但不论当时或者现在 ,在学术界,这两者似乎都有扯不断的亲密关系。那么,此关系究竟为何关系,本文就将做以简单论述。  【关键词】:民族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作为民族学的相关学科在中国似乎也一直以老前辈的身份自居,在其刚刚进入中国时,人们在研究民族学时,也情不自禁地将其
期刊
【摘要】: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两汉时期佛学传入中国以后,自然而然与我国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与道家碰出火花。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冲突和融合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此阶段儒释道三家的在相互斗争中冲突与融合的分析来把握三家的关系。  【关键词】:魏晋时期;三教;冲突;融合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时期,但同时也是
期刊
【摘要】:满族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民族性、艺术性、文学性等显著的文化特征。研究秦皇岛满族音乐,不仅对于了解秦皇岛满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民风民俗、審美情趣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秦皇岛旅游业发展,振兴秦皇岛、乃至河北省的旅游文化产业。  【关键词】:满族音乐;文化特征;秦皇岛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随着时间的积淀,各民
期刊
【Abstract】:Scholars stress different way to classify language strategies. In this passage, there are four language strategies. Each of the strategies has its own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期刊
【摘要】: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数据内容的表达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但未能考虑到伴随文本对数据内容的接收与理解存在某种限制。理想化的内容可视化并不依靠数据的发展而产生,而是需要把文本内容与制作方法、符号形态与意识形态和谐统一,同时还要与受众的交互目的相契合。  【关键词】:可视化;内容;字;词语;句子  内容可视化在话语表达和可视化呈现时带有内化的逻辑属性。诸如新闻内容的可视化,在大数据语境下的新闻呈现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