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得里亚海,地中海北部的那一片蔚蓝,在克罗地亚绵延的海岸线上,孕育了很多大城小镇。杜布罗夫尼克和罗维尼,就是它们中最具古韵的两座小城。它们一个南踞达尔马提亚,一个北守伊斯特拉半岛,堪称克罗地亚的亚得里亚海明珠。
杜布罗夫尼克回到中世纪
抵达杜布罗夫尼克那天,刚好是10月1日,那一天,是这座城市的战争纪念日。1991年,这座城市在前南巨变中遭受炮火袭击,老城中大部分中世纪的建筑,几乎夷为平地。很难相信,这座城市的人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古城浴火重生,重新唤发出古老而生动的魅力。
我跟莎萨Sasa慢逛古城,走过一幢看起来很老的房子,我很喜欢它有些岁月痕迹的沧桑感。莎萨却说,其实,这桩房子是战后新建的,原址上的建筑已经随着炮火灰飞烟灭。
在老城有名的餐厅Porto里,我认识了Sasa,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样子,十分健谈。他是这家餐厅的销售,会经常出现在餐厅中,了解一些食客的需求。他坚持认为,独自出门旅行的人会很孤独,甚至有些“可耻”,于是在餐厅众多的客人中,选择了“搭讪”我。谁想,我们一拍即合,非常谈得来,Sasa甚至下班后,为我当了义务导游,晚上我拍古城夜景时,他还绅士地为我扛三脚架。
我在杜布的生活节奏是舒缓的,每天早晨,我从入住的希尔顿酒店出发,步行3分钟,从派勒城门(Pile)走进古城,在街边的咖啡店点一杯土耳其咖啡,慢慢看着街灯一盏盏熄灭、店铺一家家开门,然后大人和孩子们行色匆匆地去上班、上学,老人们则提着篮子去早市买菜、买鱼……然后,整座小镇,从生活模式切换到游客模式。
在杜布罗夫尼克,有三件必做之事:走城墙、逛小巷、坐缆车。
杜布老城的城墙实在是这座城市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全长不到2公里的城墙,花掉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的时间,并不奇怪。环绕城市整整一圈的城墙,会让你不间断地从某个高度直击这座城市。那满眼的红屋顶、高尖塔,还有各种古怪造型的小烟囱,有一种令人销魂的震撼。城墙上,或许是欣赏这座城市最好位置,既有高度可以让你俯瞰这座古城,距离又刚刚好可以看到很多细节:阳光下闪着光彩的红瓦、修道院的四方庭院、钟楼的尖顶……箭孔外亚得里亚海的湛蓝,像一幅幅畫卷,从眼前掠过。当然还有四处飘扬着的“万国旗”,那些依旧生活在这座中世纪古城的人们,就这样在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慢慢传承着历史。在古城墙上的每时每刻,我都抑制不住地想象,自己变身一只可以飞檐走壁的猫,像古城里所有幸福的猫一样,跳跃在红色的屋瓦间,俯瞰这座街道逼仄的小镇,甚至“偷窥”这里随时发生的有趣故事。
如果说,站在城墙上,只能有距离地阅读这座古城的故事,那么走下城墙,走进这座古城,就真的变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高低错落的街道,以及两旁的各种店铺、民居,与那些中世纪留下来的宫殿、建筑,就这么比肩而立,教堂的钟声与酒吧的live music,声音一样悠远,修道院华丽的拱廊与隔壁居民家的百叶窗,同样吸引眼球。站在城墙边最高的那条街上,向下看去,穿梭的游人、高挂的街灯、露台上星星点点的鲜花,夹杂在餐厅飘散出来的四溢香气中,是一幅最生动的3D画卷。在古城里爬台阶,享受“上上下下”的乐趣,是必修的功课。Sasa告诉我,杜布人有个古老的说法:如果你在古城迷了路,很简单,倒一杯水下去,然后跟着水流,你就一定会来到Stradun大街——古城的中心大街。
古城中,绝大部分临街的房屋,都改成了各色的纪念品商店、酒吧、餐厅,一些艺术画廊,则通常开在稍僻静的街道上。从个人的角度讲,这些纪念品店铺略显一般,倒是有很多不错的餐厅,值得一试。
杜布有很多修复完好的古建筑,从圣方济各修道院、多名我教堂,到中世纪的城堡、古老的药房,你需要很多时间,慢慢体会这里当初的繁荣。杜布是曾经的拉古萨共和国,强盛到可以与威尼斯抗衡。难怪虽历经战火,却依旧风韵犹在。
乘坐缆车,登上SRD山顶。Sasa说,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杜布人,有时也会跑到山顶去看绚丽的夕阳。落日的余晖,慢慢洒在这座海港小城,山顶各处散落着看日落的人们,两两相依的情侣们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动人和浪漫,缆车的玻璃窗不时将夕阳的光辉反射到人们的脸上,那场景,就像一场华丽的演出!夕阳西下后,别急着下山,杜布的夜景同样迷人,射灯照亮城墙,点点街灯闪烁……后来,爱上俯瞰这座城市的感觉,于是开车在环城的公路上巡游,变换各种角度和高度,只为体会这座城市空中不同的美。
某个夜晚,Sasa休班。我们一起坐在街巷中喝咖啡。他问我对小镇的印象。你想听实话么?“当然。”“杜布很美,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位置、浓郁的中世纪味道,都让我喜欢。可是,这里也的确非常旅游化,整齐划一的店铺招牌、缺乏特色的纪念品店,甚至为‘权力的游戏’开设的旅游线路,都让我觉得非常商业化。”
Sasa没有为我的尖锐恼火,相反,他觉得我一针见血。不过,他也说,虽然杜布罗夫尼克如今已经十分商业化,但令人欣慰的是,这里的所有商业店铺、客栈、餐厅,还都是小镇居民自己在经营,它们也因此还没有失去浓郁的当地特色。
下雨了,Sasa建议我们雨中漫步古城。整座小城倒映在雨水中,显得愈发静谧。Sasa不时指着街边的建筑告诉我,战争时他曾经躲在这里、上学时曾经在那里打球……作为土生土长的杜布人,Sasa仿佛认识小镇上的每一个人,他不停地跟店主们打着招呼,把他们介绍给我——认识。他好像知道每一家的家长里短,譬如这家新开了马来餐厅、那家的老板娶了亚洲姑娘等等,不一而足。我笑Sasa八卦,他说,你不知道,这就是生活在小城的魅力。“谁跟谁都认识。小时候我在学校打架,还没到家呢,妈妈的训斥早就在家门口等着我了。大家熟悉得就像一家人,亲切得没有所谓的隐私。”
感谢Sasa,在他的建议下,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古城。我眼中的杜布,不再仅仅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它也是一座活色生香的古城,巴洛克台阶广场的早市、码头旁的鱼市场、藏在古城小巷中的中学…--这一切,让我感受到这座古城的生生不息。 罗维尼,波光潋滟映古城
一个人旅行,真的是要被鄙视的么?尤其是去罗维尼这样飘散着度假之风的海滨小城。我在罗维尼的第一个晚上,就不幸被Sasa言中,被一家很有格调的餐厅拒之门外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的餐桌”。
很多人说,在前南众多的国家中,克罗地亚人最“高冷”,果然名不虚传。服务生的傲娇,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就不信你们不给独自旅行的人吃饭!于是,第二天上午,尽管小城海边餐厅云集,但我还是再次走进这家餐厅,一位圆脸帅哥接待我。
“我可以有个今晚的座位么?”“当然。”“但我今晚还是一个人”,我把昨晚的经历讲了一遍,我想知道为什么?
圆脸帅哥并不解释,只是连连说抱歉,并且向我保证,今晚一定给我预留“全城风景最好的座位”。原来,圆脸帅哥并不是服务生,而是餐厅的大厨!在他的建议下,我干脆连晚餐的美食也都预订好:鲜鱼、松露(伊斯特拉半岛以盛产松露著称)、葡萄酒一个都没少。
大厨果然没有骗我,他真的给了我一个最好的位置:堪称罗维尼地标的圣尤菲米娅教堂钟楼就在眼前。那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我可真是美食、美酒、美景,一样都没有辜负。
从我住的酒店走到古镇中心,总会路过海边沙滩和码头。无论我出来得多早,回去得多晚,这里总是很热闹,游人在海中戏水或在岸边日光浴,星星点点的帆船,白天海中戏水、夜晚篝火晚会,罗维尼的热闹,超乎我的想象。其实,罗维尼真的很小,随便走几步,上个坡,就到了圣尤菲米娅教堂脚下。教堂的钟楼是小镇的地标,是仿造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塔楼修建而成的,因此,远眺罗维尼,还真有点威尼斯的感觉。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欢“居高临下”,就一定要爬上教堂的钟楼,在这里,整座罗维尼小城都在你脚下。
日落之后,华灯初上,仿佛整座城市人们都聚集在海岸边。和着街头艺人的琴声,人们吃饭、喝咖啡、看风景,而码头边的鱼市场也刚好开张,只要花很少的钱,你就可以买到大厨现场烹制的鱼虾,的再来上一杯啤酒。这样的夜晚,是不是真的很完美?那是一个满月的夜晚,初上的圆月挂在天空,仿佛是整座古城的街灯。码头边,居然有居民架起牛顿望远镜,邀请大家共同赏月,不得不说,罗维尼人果然是有格调的。
比起杜布来,罗维尼的确不够整齐划一,不够精致,可是也有着杜布没有的小清新风。略显破败的街巷中,一扇打开的大门、一个挂满鲜花的窗,甚至一个点亮的街灯、一排通往坡顶的台阶、一个透射着光影的拱廊,都能让人感到这里十足的情调。
罗维尼街巷里的店铺,似乎也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每家店的主人也颇有个性。木船博物馆里,大师日复一日地制作他的木船;手工玻璃店的店主女士摩登炫酷,而一间小小的门面里,女画家的艺廊相当有品位;楼梯旁的那家布艺店,连台阶都不肯放过,装饰得让人不忍踏足。
如果说,杜布罗夫尼克的日落是一场奢华的舞台盛宴,罗维尼的夕阳就是小剧场演出,一个浪漫华丽,一个安静唯美。傍晚时分的罗维尼,游客们多去海边或者出海看日落了,街上空荡荡的,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踢踏回响。夕阳斜射在一条条狭窄的小巷里,没有燥热,只有温暖。
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安静地坐在通往海边的街角做着自己的手工,夕阳照在她金色的头发上,画面那么唯美,让人想到“岁月静好”。我举起相机,拍了一张照片,赶紧走开,生怕惊扰了她。
漫无目的地在街头走着,扭头看到一条小巷通往海边,走过去,别有洞天,居然有一个巨大的平台,坐在这里就可以直接欣赏日落。城墙边,几个当地人居然支起了桌子,在夕阳下喝酒吃饭,果然当地人就是不一样,这么会找地方!我走过去搭讪,想给他们拍张照片,却被告知,这里是私人领地,城墙里就是他们的家!我赶紧说抱歉,起身离开,却不想,被邀请加入他们的晚餐。罗维尼人也并不都是那么“拒人千里”。
离平台小巷不远,在一个看得见海的极小的巷子里,挂着几条色彩鲜艳的长裙,一张普通的桌上摆着盛开的鲜花,街的尽头,是一家小小的时装店。无法抵制色彩的诱惑,我走进店里,果然别有洞天,女士自己设计的时尚款式、意大利的真丝面料,衣服非常漂亮,重要的是,价格不贵。随便跟女士聊起来,原来她在萨格勒布还有一家更大的店,每个冬天,旅游旺季过去后,她就回到萨格勒布去管理那家店。问起她,为何一年有几个月都要关门,却依旧要维持这家店,她抬眼看了看巷子外的海说,与其说是做生意,不如说,我想给自己一个理由每年在罗维尼住几个月,我喜欢这里的氛围。
我也喜欢,我说。
杜布罗夫尼克回到中世纪
抵达杜布罗夫尼克那天,刚好是10月1日,那一天,是这座城市的战争纪念日。1991年,这座城市在前南巨变中遭受炮火袭击,老城中大部分中世纪的建筑,几乎夷为平地。很难相信,这座城市的人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古城浴火重生,重新唤发出古老而生动的魅力。
我跟莎萨Sasa慢逛古城,走过一幢看起来很老的房子,我很喜欢它有些岁月痕迹的沧桑感。莎萨却说,其实,这桩房子是战后新建的,原址上的建筑已经随着炮火灰飞烟灭。
在老城有名的餐厅Porto里,我认识了Sasa,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样子,十分健谈。他是这家餐厅的销售,会经常出现在餐厅中,了解一些食客的需求。他坚持认为,独自出门旅行的人会很孤独,甚至有些“可耻”,于是在餐厅众多的客人中,选择了“搭讪”我。谁想,我们一拍即合,非常谈得来,Sasa甚至下班后,为我当了义务导游,晚上我拍古城夜景时,他还绅士地为我扛三脚架。
我在杜布的生活节奏是舒缓的,每天早晨,我从入住的希尔顿酒店出发,步行3分钟,从派勒城门(Pile)走进古城,在街边的咖啡店点一杯土耳其咖啡,慢慢看着街灯一盏盏熄灭、店铺一家家开门,然后大人和孩子们行色匆匆地去上班、上学,老人们则提着篮子去早市买菜、买鱼……然后,整座小镇,从生活模式切换到游客模式。
在杜布罗夫尼克,有三件必做之事:走城墙、逛小巷、坐缆车。
杜布老城的城墙实在是这座城市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全长不到2公里的城墙,花掉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的时间,并不奇怪。环绕城市整整一圈的城墙,会让你不间断地从某个高度直击这座城市。那满眼的红屋顶、高尖塔,还有各种古怪造型的小烟囱,有一种令人销魂的震撼。城墙上,或许是欣赏这座城市最好位置,既有高度可以让你俯瞰这座古城,距离又刚刚好可以看到很多细节:阳光下闪着光彩的红瓦、修道院的四方庭院、钟楼的尖顶……箭孔外亚得里亚海的湛蓝,像一幅幅畫卷,从眼前掠过。当然还有四处飘扬着的“万国旗”,那些依旧生活在这座中世纪古城的人们,就这样在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慢慢传承着历史。在古城墙上的每时每刻,我都抑制不住地想象,自己变身一只可以飞檐走壁的猫,像古城里所有幸福的猫一样,跳跃在红色的屋瓦间,俯瞰这座街道逼仄的小镇,甚至“偷窥”这里随时发生的有趣故事。
如果说,站在城墙上,只能有距离地阅读这座古城的故事,那么走下城墙,走进这座古城,就真的变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高低错落的街道,以及两旁的各种店铺、民居,与那些中世纪留下来的宫殿、建筑,就这么比肩而立,教堂的钟声与酒吧的live music,声音一样悠远,修道院华丽的拱廊与隔壁居民家的百叶窗,同样吸引眼球。站在城墙边最高的那条街上,向下看去,穿梭的游人、高挂的街灯、露台上星星点点的鲜花,夹杂在餐厅飘散出来的四溢香气中,是一幅最生动的3D画卷。在古城里爬台阶,享受“上上下下”的乐趣,是必修的功课。Sasa告诉我,杜布人有个古老的说法:如果你在古城迷了路,很简单,倒一杯水下去,然后跟着水流,你就一定会来到Stradun大街——古城的中心大街。
古城中,绝大部分临街的房屋,都改成了各色的纪念品商店、酒吧、餐厅,一些艺术画廊,则通常开在稍僻静的街道上。从个人的角度讲,这些纪念品店铺略显一般,倒是有很多不错的餐厅,值得一试。
杜布有很多修复完好的古建筑,从圣方济各修道院、多名我教堂,到中世纪的城堡、古老的药房,你需要很多时间,慢慢体会这里当初的繁荣。杜布是曾经的拉古萨共和国,强盛到可以与威尼斯抗衡。难怪虽历经战火,却依旧风韵犹在。
乘坐缆车,登上SRD山顶。Sasa说,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杜布人,有时也会跑到山顶去看绚丽的夕阳。落日的余晖,慢慢洒在这座海港小城,山顶各处散落着看日落的人们,两两相依的情侣们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动人和浪漫,缆车的玻璃窗不时将夕阳的光辉反射到人们的脸上,那场景,就像一场华丽的演出!夕阳西下后,别急着下山,杜布的夜景同样迷人,射灯照亮城墙,点点街灯闪烁……后来,爱上俯瞰这座城市的感觉,于是开车在环城的公路上巡游,变换各种角度和高度,只为体会这座城市空中不同的美。
某个夜晚,Sasa休班。我们一起坐在街巷中喝咖啡。他问我对小镇的印象。你想听实话么?“当然。”“杜布很美,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位置、浓郁的中世纪味道,都让我喜欢。可是,这里也的确非常旅游化,整齐划一的店铺招牌、缺乏特色的纪念品店,甚至为‘权力的游戏’开设的旅游线路,都让我觉得非常商业化。”
Sasa没有为我的尖锐恼火,相反,他觉得我一针见血。不过,他也说,虽然杜布罗夫尼克如今已经十分商业化,但令人欣慰的是,这里的所有商业店铺、客栈、餐厅,还都是小镇居民自己在经营,它们也因此还没有失去浓郁的当地特色。
下雨了,Sasa建议我们雨中漫步古城。整座小城倒映在雨水中,显得愈发静谧。Sasa不时指着街边的建筑告诉我,战争时他曾经躲在这里、上学时曾经在那里打球……作为土生土长的杜布人,Sasa仿佛认识小镇上的每一个人,他不停地跟店主们打着招呼,把他们介绍给我——认识。他好像知道每一家的家长里短,譬如这家新开了马来餐厅、那家的老板娶了亚洲姑娘等等,不一而足。我笑Sasa八卦,他说,你不知道,这就是生活在小城的魅力。“谁跟谁都认识。小时候我在学校打架,还没到家呢,妈妈的训斥早就在家门口等着我了。大家熟悉得就像一家人,亲切得没有所谓的隐私。”
感谢Sasa,在他的建议下,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古城。我眼中的杜布,不再仅仅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它也是一座活色生香的古城,巴洛克台阶广场的早市、码头旁的鱼市场、藏在古城小巷中的中学…--这一切,让我感受到这座古城的生生不息。 罗维尼,波光潋滟映古城
一个人旅行,真的是要被鄙视的么?尤其是去罗维尼这样飘散着度假之风的海滨小城。我在罗维尼的第一个晚上,就不幸被Sasa言中,被一家很有格调的餐厅拒之门外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的餐桌”。
很多人说,在前南众多的国家中,克罗地亚人最“高冷”,果然名不虚传。服务生的傲娇,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就不信你们不给独自旅行的人吃饭!于是,第二天上午,尽管小城海边餐厅云集,但我还是再次走进这家餐厅,一位圆脸帅哥接待我。
“我可以有个今晚的座位么?”“当然。”“但我今晚还是一个人”,我把昨晚的经历讲了一遍,我想知道为什么?
圆脸帅哥并不解释,只是连连说抱歉,并且向我保证,今晚一定给我预留“全城风景最好的座位”。原来,圆脸帅哥并不是服务生,而是餐厅的大厨!在他的建议下,我干脆连晚餐的美食也都预订好:鲜鱼、松露(伊斯特拉半岛以盛产松露著称)、葡萄酒一个都没少。
大厨果然没有骗我,他真的给了我一个最好的位置:堪称罗维尼地标的圣尤菲米娅教堂钟楼就在眼前。那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我可真是美食、美酒、美景,一样都没有辜负。
从我住的酒店走到古镇中心,总会路过海边沙滩和码头。无论我出来得多早,回去得多晚,这里总是很热闹,游人在海中戏水或在岸边日光浴,星星点点的帆船,白天海中戏水、夜晚篝火晚会,罗维尼的热闹,超乎我的想象。其实,罗维尼真的很小,随便走几步,上个坡,就到了圣尤菲米娅教堂脚下。教堂的钟楼是小镇的地标,是仿造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塔楼修建而成的,因此,远眺罗维尼,还真有点威尼斯的感觉。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欢“居高临下”,就一定要爬上教堂的钟楼,在这里,整座罗维尼小城都在你脚下。
日落之后,华灯初上,仿佛整座城市人们都聚集在海岸边。和着街头艺人的琴声,人们吃饭、喝咖啡、看风景,而码头边的鱼市场也刚好开张,只要花很少的钱,你就可以买到大厨现场烹制的鱼虾,的再来上一杯啤酒。这样的夜晚,是不是真的很完美?那是一个满月的夜晚,初上的圆月挂在天空,仿佛是整座古城的街灯。码头边,居然有居民架起牛顿望远镜,邀请大家共同赏月,不得不说,罗维尼人果然是有格调的。
比起杜布来,罗维尼的确不够整齐划一,不够精致,可是也有着杜布没有的小清新风。略显破败的街巷中,一扇打开的大门、一个挂满鲜花的窗,甚至一个点亮的街灯、一排通往坡顶的台阶、一个透射着光影的拱廊,都能让人感到这里十足的情调。
罗维尼街巷里的店铺,似乎也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每家店的主人也颇有个性。木船博物馆里,大师日复一日地制作他的木船;手工玻璃店的店主女士摩登炫酷,而一间小小的门面里,女画家的艺廊相当有品位;楼梯旁的那家布艺店,连台阶都不肯放过,装饰得让人不忍踏足。
如果说,杜布罗夫尼克的日落是一场奢华的舞台盛宴,罗维尼的夕阳就是小剧场演出,一个浪漫华丽,一个安静唯美。傍晚时分的罗维尼,游客们多去海边或者出海看日落了,街上空荡荡的,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踢踏回响。夕阳斜射在一条条狭窄的小巷里,没有燥热,只有温暖。
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安静地坐在通往海边的街角做着自己的手工,夕阳照在她金色的头发上,画面那么唯美,让人想到“岁月静好”。我举起相机,拍了一张照片,赶紧走开,生怕惊扰了她。
漫无目的地在街头走着,扭头看到一条小巷通往海边,走过去,别有洞天,居然有一个巨大的平台,坐在这里就可以直接欣赏日落。城墙边,几个当地人居然支起了桌子,在夕阳下喝酒吃饭,果然当地人就是不一样,这么会找地方!我走过去搭讪,想给他们拍张照片,却被告知,这里是私人领地,城墙里就是他们的家!我赶紧说抱歉,起身离开,却不想,被邀请加入他们的晚餐。罗维尼人也并不都是那么“拒人千里”。
离平台小巷不远,在一个看得见海的极小的巷子里,挂着几条色彩鲜艳的长裙,一张普通的桌上摆着盛开的鲜花,街的尽头,是一家小小的时装店。无法抵制色彩的诱惑,我走进店里,果然别有洞天,女士自己设计的时尚款式、意大利的真丝面料,衣服非常漂亮,重要的是,价格不贵。随便跟女士聊起来,原来她在萨格勒布还有一家更大的店,每个冬天,旅游旺季过去后,她就回到萨格勒布去管理那家店。问起她,为何一年有几个月都要关门,却依旧要维持这家店,她抬眼看了看巷子外的海说,与其说是做生意,不如说,我想给自己一个理由每年在罗维尼住几个月,我喜欢这里的氛围。
我也喜欢,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