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况及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患者抑郁状况以及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随机搜集30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通过社会支持量表评分调查每例患者社会支持状况;随后根据量表得分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评分高于20分的A组和评分低于20分的B组,6个月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7例宫颈癌及116铡非宫颈癌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亚型和乙肝病毒血清五项标志
日本东亚sysmex公司生产的XT-1800i全自动五分荚血细胞分析仪,采用了高精度的SRV旋转阀分血技术和半导体流式细胞分析系统结合核酸荧光染色技术,采用了碳精浮球体积绝对定量和
【摘要】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在小儿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Ⅰ~Ⅱ级患儿60例,患者年龄2.5~13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其中,先天性腭裂修补手术患儿20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30例,斜视矫正术患儿10例。A组为瑞芬太尼组,B组为芬太尼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维库溴胺、地塞米松、瑞芬太尼或芬太尼
目的利用自动化设备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的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RBC—IAb)筛选方法。方法采用微量板聚凝胺三步法试验(TSPT)、菠萝酶法、抗人球蛋白法(AGT)及经典试管TSPT,平行检测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206例(L1DH)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101例,均使用牵引和干扰电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中药蒸汽法治疗。结果:经四周治疗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