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图形与几何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强化学生对其的学习和认知,以更好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强对其的应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切实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12-01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还能强化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促进学生思维广度拓展的同时,帮助小学生有效地进行几何空间的构建,促进数学逻辑能力的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图形与几何知识深层内涵
基于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教师更应注重对枯燥的图形与几何知识展开趣味性教学,使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既能掌握知识的本质学习,还能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这一过程教师既要注重新旧知识相结合,更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通过结合更多的实际生活案例使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能由此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在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也将促进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为奠定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在此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直观而生动的教学画面,还能将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深层内涵充分展现,使学生既得到了知识的拓展,还由此认识到图形与几何知识、自然生活所具有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这一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车轮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们进入场景画面,进而让学生们想一想车轴为什么一定要与圆心相连?从而在引发学生们积极思考的前提下,使学生对圆心问题有所认识。教师在此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轴心若不在圆心位置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让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力中进入到有趣的问题场景中,从而有效掌握圆心与圆周距离的相关知识内容,也由此而掌握了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也进一步涉猎了更加广泛的知识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图形与几何知识的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科学的设计问题,着力构建基于解决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采取画图的方式强化问题的分析,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的认知。
一般而言,小学数学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相应的模块,且每个模块中都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往往是课堂知识的重难点所在。因此,为强化学生对其的理解,在很多时候都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就是引导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穿插一定的实践学习,并在综合性的实践学习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其实现图形转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但是每个学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上不同,所以其在信息技术的掌握上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指导,这样既能有效的掌握信息技术,又能促进重难点的突破,从而达到有效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案例1(低年级):二年级1班在2018年中获得了流动红旗7次,二年级2班在2018年获得的流动红旗比二年级1班少得2次,问,二年级2班在2018年获得了几次流动红旗?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图形与几何教学,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多媒体出示的示意图并分析,再填入“- =(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12-01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还能强化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促进学生思维广度拓展的同时,帮助小学生有效地进行几何空间的构建,促进数学逻辑能力的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图形与几何知识深层内涵
基于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教师更应注重对枯燥的图形与几何知识展开趣味性教学,使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既能掌握知识的本质学习,还能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这一过程教师既要注重新旧知识相结合,更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通过结合更多的实际生活案例使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能由此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在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也将促进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为奠定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在此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直观而生动的教学画面,还能将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深层内涵充分展现,使学生既得到了知识的拓展,还由此认识到图形与几何知识、自然生活所具有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这一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车轮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们进入场景画面,进而让学生们想一想车轴为什么一定要与圆心相连?从而在引发学生们积极思考的前提下,使学生对圆心问题有所认识。教师在此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轴心若不在圆心位置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让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力中进入到有趣的问题场景中,从而有效掌握圆心与圆周距离的相关知识内容,也由此而掌握了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也进一步涉猎了更加广泛的知识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图形与几何知识的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科学的设计问题,着力构建基于解决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采取画图的方式强化问题的分析,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的认知。
一般而言,小学数学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相应的模块,且每个模块中都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往往是课堂知识的重难点所在。因此,为强化学生对其的理解,在很多时候都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就是引导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穿插一定的实践学习,并在综合性的实践学习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其实现图形转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但是每个学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上不同,所以其在信息技术的掌握上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指导,这样既能有效的掌握信息技术,又能促进重难点的突破,从而达到有效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案例1(低年级):二年级1班在2018年中获得了流动红旗7次,二年级2班在2018年获得的流动红旗比二年级1班少得2次,问,二年级2班在2018年获得了几次流动红旗?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图形与几何教学,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多媒体出示的示意图并分析,再填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