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眼底检查的初步结果分析

来源 :临床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可能的眼底变化.方法 在2020年3月25~27日收集COVID-19住院患者16例,恢复期(出院后2周于发热门诊复查)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持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以一眼的黄斑和视盘为中心拍摄两张45°眼底照片,观察视网膜情况,并收集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并发症、用药等情况,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新冠肺炎相关眼底病变.结果 住院患者年龄为(56.8±12.8)岁,采集眼底图像时距离发病时间为6~16 d,平均9.6 d,56.3%(9例)患者有合并症,且以高血压最常见(4例);恢复期患者年龄为(55.3±11.4)岁,采集眼底图像时距离发病时间为28~52 d,平均42.3 d.40.0%(12例)患者有合并症,以糖尿病(5例)和高血压(4例)最常见.所有46例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抗病毒治疗,15例患者使用了硫酸羟氯喹,30例患者使用了不同处方的中药,10例患者使用了甲基强地松龙.所有检查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眼底改变.结论 新冠肺炎可能不会造成早期眼部广泛的微血管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住院期间发生持续性器官衰竭(PO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HTGP患者92例,其中轻症组29例、中重症
目的 观察650 nm红光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照研究.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中,连续入选7~12岁近视患者120例(120只眼),双眼纳入研究过程,统一选取右眼数据进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早由Gotoda等[1]在日本开展.ESD可以达到对早期消化系统肿瘤在内镜下一次性根治性切除,免除了患者开腹手术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