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视野下小学作文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h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作文教学应该植根于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儿童心灵对话的产物。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观察了解社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及真实情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在封闭的课堂里,固定的模式里已变得不会作文,甚至讨厌作文,老师们面对如今的作文教学现状也无所适从。因此,不少学校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老师不会教,学生不想写,无人愿意改”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谈谈我的做法。
  一、迁移——架起阅读与作文的桥梁
  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里讲的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美国教育家克拉森在《作文:研究、理念与应用》一书中写道,发展写作能力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去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经验是:作文指导主要的功夫就是在写作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课上。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
  我们语文教师常苦于学生想写却无从下手,或是短短几句话,作文就结束了。那么,在作文训练中,加强读写结合,利用“读”和“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在完成各自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读”来促“写”。将小练笔挤进课堂,适时安排续写、扩写、改写、写感受、尤其是仿写等形式,不失为一良策。
  案例一。学习了《天安门广场》,学生不仅感受了它外在的宽广与壮观,而且感受了它内在的庄严与神圣,并由此产生了民族自豪感。课后,我安排了描述学校的维新广场的训练,学生不仅能按方位顺序描述它周围的建筑,而且学会了通过描写升旗时,重大活动时或节日时的场面,表达出对学校的赞美。
  与其让学生无话可说,不妨让学生多做一些这样的“读写迁移”“以读促写”形式的小练笔。学生在课堂练笔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后,再大胆放手,学生必然能做到不拘形式,收放自如,作文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了。
  二、激趣——挖掘富有情趣的活动载体
  兴趣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内在活力,也是一个人终生追求事业成功的内在动力。在作文中,兴趣的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生对作文课不感兴趣仍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努力在作文教学中多开辟一些活动阵地,尝试为学生搭建一个富有情趣的平台,始终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望,使其在活动中快乐,在快乐中作文。这样在学生眼中听、说、读、写不再是苦不堪言的差事,而是一种激发人踊跃参与的“游戏”。
  案例。活动《找硬币》。导入:咱们班上有一位同学有特异功能。(生惊讶状,有人摇头)不信,咱们测一测。(初始准备的工具:三个小碗和一簇树叶。)过程:请预先接受过暗示的那名同学出场。游戏一共三轮,让被试者通过看、听、闻的方式从盖着的三个小碗中判断出硬币在哪个碗里。教师的暗示动作只有“特异功能者”知道而又不能被其他学生看出。
  游戏的过程一步一个环节紧紧扣住观众的心,“特异功能者”成了学生心驰神往的“抓手”,观众的心理与反应很有趣,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高潮迭起。找硬币的活动其实就是为学生再造了一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其中、快乐其中,活动的内容就是写作的内容,同时将写作作为延续和分享活动的方式。我想这样的作文课,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教者应更多地提供这样富有情趣的载体。
  三、动情——诱导学生倾吐的催化剂
  作文教学首先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只要是学生真情的流露,内心世界的表白,我们都要给予鼓励。我们要和学生共同发现与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灵感,为学生无拘无束地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不要追求所谓的写作的立意深刻、结构完整等。古人说“情动而辞发”,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从激发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
  案例。《我的老师》。师: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生:教师节。师:那谁来说一句赞美老师的话,表达一下对老师的尊敬感激和热爱?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师:现在让我们欣赏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闭上眼睛,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从迈进校园的第一天到今天,曾经教过我们的每一位老师,他们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句句关爱的话语,哪一位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生:……
  这节课上,学生被深深地感染了,课前资料的搜集,课上音乐的设置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加上节日前社会校园尊师风的兴起等一系列的情境渲染,激发了学生倾吐的愿望,始终贯穿的是一个“情”字,由于感情的驱动,学生急切地想写,而他们的笔端始终流淌着“我爱老师,老师爱我”这股暖流。所以这节课将作文的“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
  四、评改——提升作文水平的加油站
  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还来源于写作合作与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评改与评改中的合作。所以,作文的评改过程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尽可能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评改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从作文的评改中提升、获益。
  我们平常的作文评讲课被称之为作文分享,初稿完成后要求在班级展示并每人至少读五份同学的作文,上课选择自己还想读的作文仔细阅读,学习他人作文中的优点,提出修改意见。课上做到人人参评,同时因为有了粗略的印象,老师和同学发表见解时就能激起共鸣或提出异议,同时为自己作文的最后修改提供了依据。因此,学生在整个作文的评赏过程中无一不是兴味盎然地参与阅读、讨论和修改。
  当然,我们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进行形式上的变化。例如,为赏评课取上好听的名字,如“心动作文”“非常作文”“作文大冲浪”“独门绝技”……除了形式上有创意外,还要让学生乐于说,乐于评,老师只是精辟地点评。相信无需几次,学生对作文评讲课会充满期待,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随之提升。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泰安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教师有效开展体育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法能够充分重视德育作用,并且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有效利用问题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体育;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引入高中体育教学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顺应探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趋势。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识别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教与学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目前
消费者信心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对消费者信心的度量借用了心理学研究中的测量量表工具和方法。不同的理论假设产生了不同的量表题项内容和规则。
曾几何时,大学的招生与中学的分数或曰高考分数实现了无缝对接,高中的招生与中考分数实现了无缝对接,从一个角度来看,似乎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目标,但带来的问题是,大家追求分数走向了极致。另一方面,大学的培养与中学的培养反而趋同,没有很好地体现大学精神,但大学又不能照抄照搬他人的做法,否则我们的学生不适应、我们的老师不习惯、我们的资源也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