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10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首次明确对预期违约制度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规定。应当承认,这一制度的立法和实施,对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及法律的公平、效益和安全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十多年来,这一立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审判实践中都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预期违约指的是履行期限届满前违约,因此它表现的只是违约的主观愿望,是准备违约,是违约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而违约的事实却根本没有发生,这就不存在违约;由于预期违约中的所谓"违约"既无法律和法理依据,也无事实依据,而且在实践中又很难操作,因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