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杯 琼瑶浆 乾坤流转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ya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威廉·杨格曾说,“一串葡萄是美丽、静止与纯洁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旦压榨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动物,因为它变成酒以后,就有了动物的生命。”葡萄酒在夜光杯中折射出来的光泽,可能是和灵魂最接近的一种光泽,它的魅力在于能够调动起人们全部的感觉器官。正如法国人常说的一句话,“上帝赐予葡萄,我们用心智把它变成人间佳酿。”正因为葡萄酒是用心智酿成的,所以,才会有更多值得我们品味的东西在里面。也许,葡萄酒是有生命的艺术品,因为只有葡萄酒,才沉积了那么多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抒写了那么多的澄澈醇香柔美的故事,美文伴随着美酒一起令人齿颊留香。
  澳籍华人吴植辉创办红酒大使会馆(OWINE)。该清吧甫一推出,城内某著名餐饮集团的老板“辉仔”便找上门来。“辉仔”喝到一瓶1999年份的澳洲赤霞珠后,觉得口感不错,但仍然不服气吴植辉的评语:“澳洲酒和老世界的法国酒比起来,不仅不逊色,某些单晶还要出色许多。”“辉仔”即刻吩咐保镖驱车前往他的私人酒窖,拿一支法国勃艮地酒区出产的1982年份的赤霞珠过来。在逐一品尝这两支赤霞珠后,他不得不臣服吴植辉的葡萄酒品位了,并从此与他成为酒友。
  吴植辉——这位资深洋酒客,一遇到葡萄酒爱好者,便难免技痒。这天适逢辉仔等几位酒友在场,吴植辉乘着酒兴大谈特谈葡萄酒经:
  “在神话传说中,古希腊最具文化含义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发明了葡萄酒,成千上万的女性对其崇拜得几近疯狂。每当酒神出游,身边总是伴着一群仙女。自从古代英勇无畏的水手把葡萄树枝从尼罗河的山谷和克里特岛带到希腊、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再由此传人法国并在整个欧洲推广之后,葡萄的种植和酿酒技术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提升和发扬光大。葡萄酒文化不仅表现了欧洲各民族对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欧洲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古希腊社会中的酒神家喻户晓。那么中国有酒神吗?”
  说到这里,他有意卖了一个关子,见到在座各位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他喝了一口杯中1999年份的澳洲赤霞珠后,缓缓道来中国源源流长的葡萄酒文化——
  “《楚辞》中的‘山鬼’是女性,有人认为她是中国的酒神。‘披辟荔兮带女萝’,是说葡萄酒已经酿成,而用叶与蔓做成女神的冠环和美服。
  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姚’,‘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萄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写作蒲桃,可造酒,人饮之,则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大醉,故借‘酺’与‘醄’两字,叫做葡萄。
  中国葡萄和葡萄酒业的开始,是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一前88)。汉武帝建元年间,张赛已经从西域引进欧亚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因此,葡萄酒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葡萄酒应是中国‘土酒’,而不是‘洋酒’。
  李白,又称‘诗仙’、‘酒仙’,素有‘斗酒诗百篇’的名声,十分钟爱葡萄酒,甚至在酒醉奉诏作诗时,还忘不了心爱的葡萄酒。他在《对酒》中写道: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妲己、褒姒之美艳如毒酒,貂禅、西施、杨玉环的美如注入了慢性毒药的酒,而昭君、蔡文姬宛如一杯香醇的浊酒。昭君的悠悠怀乡之情和文姬血泪斑斑颠沛流离的经历,犹如经过长时间酿造,各种真情聚集,发酵、发酵,成为醇美的酒。这样的酒是容易让人醉的。它的美不只是外表,它会触动心灵中最软的那根琴弦,让人想到落花飘零在水上,红颜如落花随流水的悲凉。让人为之惋惜,为之心痛,却又无能为力……”
  OWINE主人的诉说无法不拨动听者的怀古幽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斟上一杯葡萄酒,似那秋天的枫叶,飘悠悠。
  又有谁没有经历过葡萄酒所带来的深层愉悦呢?任何人都有过需要平息的悔恨,需要回想的记忆,需要消除的痛苦,这一切最终都曾乞灵于那个藏在葡萄树纤维中的神奇的上帝。由内心的阳光所普照的葡萄酒的表演是多么壮观啊!人从它身上获得的第二次青春是多么真实和热烈啊!然而,它所带来的叫人震骇的快感和刺激性的狂喜,又是多么可怕呀!即使是一个平时有点刻板的女人,在葡萄酒的催化下,也会变得生动起来,喋喋不休的燕语莺声,再加上袅娜娉婷的肢体语言,都使得沾了葡萄酒的女人显得分外娇美。
  出身于澳洲金融界的吴植辉,之所以萌生创办这家清吧的念头,也源自他海外多年上流社会的生活熏陶。那些年,他因工作关系所能接触到的全部是商界精英、政界名流,也可谓“谈笑皆名流,往来无布衣”了。上流社会的社交应酬将他培养成了一名资深洋酒客。在多年洋酒的滋养中,他学会了品酩自己繁花似锦的人生。他常常将葡萄美酒比作杯中美人来欣赏,来品味。如今,他的那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太太刚刚为他生了第3个小孩,却依然青春依旧、貌美如花。也可谓“醇酒美人两得意”了。
其他文献
很难忘记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娘》里描写情窦初开、光洁无瑕的青春情境:青年追踪跟随着流浪舞娘熏住进温泉旅馆,那样简单的迷恋与思慕,在旅馆中看见熏的胴体,青年“心底似有一股清泉流过,不禁莞尔笑了”。如今很难再见到这样干净的文字了。  这是一部半自传式的小说,现实中,川端康成确实是在温泉旅馆遇见他初恋的舞娘,并在旅馆写下了这篇名著。至今,在那个名为汤本馆的旅馆里,还保留着川端康成写作的房间,以及他曾经缓
期刊
口述/陈其津  整理/曾广星    陈序经一生中充满了矛盾:他秉持不做官的信念,拒绝做教育局长、驻外大使、教育部次长等官职,可是一生中除上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初的几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大学的行政事务;陈序经不做生意,可是为了保证岭南大学能按时发工资,他利用开学时的学费购入物资储存,需用钱时再放卖出去保值;陈序经一生倡导“全盘西化”,自己却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传统君子形象……    1956年夏,
期刊
旅途上 我们需要旅馆  休养疲惫的身心  爱情里 我们需要旅馆  调剂贫瘠的审美  人生中 我们需要旅馆  回归自我的空间  有多少的历史发生在旅馆  走过了怎样的“人生”,经历了何种的变迁,  有多少的话题发生在旅馆  活色生香的爱情旅馆,移动温床的汽车旅馆,风情万种的民族旅馆,  有多少的形色发生在旅馆  是创意地过一夜、是形形色色的床头风光,还是无人能及的金氏纪录,  有多少的文艺发生
期刊
空间艺术Hotel Fox(WWW.hotelfox.dk)    福斯汽车为了新车宣传,与丹麦旅馆集团Brochner合作,请来了二十一位不同领域的年轻艺术家,将哥本哈根市政府附近的一家旅馆重新装潢,并取名为与车系同名的Hotel Fox。这间以纯白色为基调的旅馆就像块画布,在艺术家的巧手之下,六十一间房间,就像是将不同风格的设计杂志转换成立体空间一般,让旅人们有一种“活在杂志扉页之中”的感觉。
期刊
日本的“爱情旅馆”也许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色旅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江户时期昭和初年,始称“边宿”。第一家爱情旅馆实际上只是一个茶馆,身体疲惫的客人停下来休息时,会找个女侍为自己提供沏茶以外的服务。这些提供额外服务的旅馆一般远离交通干道,因为在这里幽会的男女们多是地下情人。当演员们成为这种地方的常客时,此类“茶馆”才真正开始盛行起来,几经演变,成为现在专为情人提供幽会和住宿的场所。  许多日本
期刊
《无穷动》原本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61年的管弦乐曲。  本曲的情绪幽默而轻快。由于演奏时曲尾和曲首可以衔接起来,因此,可以无休止地一直演奏下去。有些唱片在结束前,可以听到指挥家说:“可以一直演奏下去”的声音。实际上,这是一首快速的波尔卡舞曲。这一体裁,是指自始至终几乎没有休止和几乎不用长时值音符而快速地不断地反复同一节奏的乐曲。这种乐曲可以认为是欧洲大陆产业革命时期广泛使用机械的反
期刊
电影和旅馆有着奇妙的关系。在旅馆进行谋杀案、筹划抢劫、进行不伦之恋,无论是正轨的人生、甜美的青春还是奇特的感情,在电影中的旅馆里,一切都变得可能。    记忆的碎片    故事可以从很多地方开始:比如车站、酒吧、舞会……而许多导演选择旅馆作为故事人物上演悲欢离合的背景。旅馆的封闭、隐匿、转瞬即逝地仓促和错综复杂地相逢,如此完美地提供了所有电影里试图表达的情绪和需要营造的氛围。王家卫就是其中一位。不
期刊
他们是一群酒店人。  他们朋友很多,都是性情中人。  觥筹交错间,他们谈笑风生,应对自如。  他们时尚高雅,讲求优质生活的品位。  他们热爱酒店,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酒店情结。  作为职业经理人,他们有扎实的酒店管理才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他们都曾留洋攻读酒店管理专业,并就职过世界多家著名酒店管理集团,他们对酒店的营销和筹建有独特的认识。  作为酒店职业经理人,他们在忙碌的酒店工作中,时间过得特
期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四月里的清明节是一个纪念先人的节日。主要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因此清明节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地区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近几年,中国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个性化墓志铭又悄然回归了。  墓志铭是一座特殊的文化宝库。许多名人逝世后,人们在他
期刊
翻遍历史书,想找几个会玩的人,发现要么是昏君,要么是庸臣。这些人“玩”得很疯,但大多玩得粗糙、粗俗,缺少智慧。偶尔几个“会玩”的明君在历史的星空中格外的耀眼。中国的历史文化并不缺少智慧,但却如此缺少“玩”的智慧。  西周的幽王为了博美女褒姒一笑,没事就点烽火台,折腾天下诸侯。最后京城真的来了敌人,再点烽火台,再也没有诸侯赶来救驾,最后西周灭亡,幽王被杀,褒姒也被掳。那么多好玩的不玩,偏偏去玩关系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