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育的发展应结合我国各个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纲要,吸取个纲要的精华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向学生身心和谐方向发展,坚持做到以素质体育教育为指导,以健康体育教育为基础,以创造体育教育和愉快体育教育为过程创造体育,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理论 发展趋势
一、前言
纵观世界教育改革,尽管各国国情不同,教育改革也必然各异,但具有鲜明的共性特征。这种共性特征就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在提高人的身心素质方面。这也就要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育应结合我国各个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纲要,吸取各纲要的精华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向学生身心和谐方向发展,注重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应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坚持做到以素质体育教育为指导,以健康体育教育为基础,以创造体育教育和愉快体育教育为过程创造体育,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以素质体育教育为指导
素质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一个分支。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如何、全体学生的体质如何、终身运用锻炼身体的手段如何、健康体育教育如何等都是其内涵所在。因此,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即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
三、以技术技能教育为基础
(一)发展学生体能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程的学习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而任何一种身体练习无不包含有一定的技术。没有了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就会变为活动课、休闲课、游玩课,教学的实际意义就不存在了。运动技能学习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掌握一两项技术技能供其终身享用,而最简洁、最直接的途径还是应当从体育课中来,如何学会运动的方法,掌握技术要领、了解比赛规则等等,这一切离不开技术技能的教学。
(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源泉
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第一要素是运动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只有在攻克难度、掌握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始积累
尽管某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生在某一时刻,但是我们追溯上去,这个实现技能创新的人一定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对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创新是极其困难的。没有体育技能就很难有体育活动的创造力,在创造活动中技能越高,就会产生更多新设想和新活动。
四、以创造体育教育为过程
创造教育长久以来不曾引起人们的重视,近代的教育更倾向于传授教育,但其有较大的弊端:即浓厚的保守性。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是其发明和创造的能力,于是就产生了培养发明创造能力的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教育又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创造体育教育的作用是改变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素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遵循科学的教育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开动脑筋,创造各种生动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此,在体育理论教育内容必须具有创造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五、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
终身体育就是人们在自身的生活中,有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自己参加的运动项目去享受运动中乐趣,不断提高完善自身锻炼方式和从锻炼中受益,持之以恒终身从事体育运动。在教学中尽量以愉快体育的方式进行身体锻炼,使之出现条件反射性的兴奋状态,以利于顺应终身体育的产生条件,成为学生们走向终身体育的起点或一个过程。许多受过体育教育的人,也许能够说出一些体育的理论,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它。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这种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六、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落脚点
学校健康教育经历了从强调知识传播到强调行为培养进而强调环境支持的发展过程。新时期学校体育通过体育理论教育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掌握锻炼的方法,培养终生体育意识,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持健康。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认为体育理论教育突出健康第一,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使学生懂得健康的意义,学会保健的方法,形成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是学校体育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 段健芝.湖南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情况[J].体育学刊.2007(14)5:85-87.
[2] 刘晨亮.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需求与内容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
[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
[4] 陈建华,王浩.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实践[J].体育学刊.2013(12).2.
[5] 于晓东.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研究:回顾、反思与建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1:15-17.
摘 要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育的发展应结合我国各个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纲要,吸取个纲要的精华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向学生身心和谐方向发展,坚持做到以素质体育教育为指导,以健康体育教育为基础,以创造体育教育和愉快体育教育为过程创造体育,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理论 发展趋势
一、前言
纵观世界教育改革,尽管各国国情不同,教育改革也必然各异,但具有鲜明的共性特征。这种共性特征就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在提高人的身心素质方面。这也就要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育应结合我国各个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纲要,吸取各纲要的精华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向学生身心和谐方向发展,注重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应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坚持做到以素质体育教育为指导,以健康体育教育为基础,以创造体育教育和愉快体育教育为过程创造体育,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以素质体育教育为指导
素质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一个分支。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如何、全体学生的体质如何、终身运用锻炼身体的手段如何、健康体育教育如何等都是其内涵所在。因此,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即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
三、以技术技能教育为基础
(一)发展学生体能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程的学习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而任何一种身体练习无不包含有一定的技术。没有了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就会变为活动课、休闲课、游玩课,教学的实际意义就不存在了。运动技能学习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掌握一两项技术技能供其终身享用,而最简洁、最直接的途径还是应当从体育课中来,如何学会运动的方法,掌握技术要领、了解比赛规则等等,这一切离不开技术技能的教学。
(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源泉
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第一要素是运动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只有在攻克难度、掌握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始积累
尽管某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生在某一时刻,但是我们追溯上去,这个实现技能创新的人一定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对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创新是极其困难的。没有体育技能就很难有体育活动的创造力,在创造活动中技能越高,就会产生更多新设想和新活动。
四、以创造体育教育为过程
创造教育长久以来不曾引起人们的重视,近代的教育更倾向于传授教育,但其有较大的弊端:即浓厚的保守性。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是其发明和创造的能力,于是就产生了培养发明创造能力的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教育又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创造体育教育的作用是改变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素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遵循科学的教育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开动脑筋,创造各种生动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此,在体育理论教育内容必须具有创造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五、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
终身体育就是人们在自身的生活中,有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自己参加的运动项目去享受运动中乐趣,不断提高完善自身锻炼方式和从锻炼中受益,持之以恒终身从事体育运动。在教学中尽量以愉快体育的方式进行身体锻炼,使之出现条件反射性的兴奋状态,以利于顺应终身体育的产生条件,成为学生们走向终身体育的起点或一个过程。许多受过体育教育的人,也许能够说出一些体育的理论,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它。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这种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六、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落脚点
学校健康教育经历了从强调知识传播到强调行为培养进而强调环境支持的发展过程。新时期学校体育通过体育理论教育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掌握锻炼的方法,培养终生体育意识,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持健康。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认为体育理论教育突出健康第一,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使学生懂得健康的意义,学会保健的方法,形成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是学校体育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 段健芝.湖南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情况[J].体育学刊.2007(14)5:85-87.
[2] 刘晨亮.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需求与内容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
[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
[4] 陈建华,王浩.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实践[J].体育学刊.2013(12).2.
[5] 于晓东.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研究:回顾、反思与建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