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普遍的且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裂缝形式多样,产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本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与治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防治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交通量日益增长,这就对路面行驶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的各种裂缝,不仅使路面的连续性和平整性遭到破坏,影响了车辆的行驶舒适性,而且还容易造成雨雪水的侵入,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结构性破坏,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因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的预防与处理,是保证行车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关键。
  1、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类型
  1.1横向裂缝。横向裂缝与行车方向基本垂直,裂缝宽度不一,裂缝长度有的甚至贯穿整个路幅。
  1.2纵向裂缝。纵向裂缝是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的裂缝,主要集中在行车道轮迹分布密集处, 常以单条裂缝形式出现。纵向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裂缝长度从几米到几十米,甚至数百米,裂缝宽度一般在5~10mm。
  1.3网状裂缝。网状裂缝为在路面上纵横交错的裂缝,缝裂缝宽度1mm以上,裂缝间距在40cm以下, 面积在1m2以上。
  1.4反射裂缝。基层产生裂缝后,在温度和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将逐渐反射到沥青表面,在路面形成反射裂缝,裂缝的位置形状与基层裂缝基本相似。
  2、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原因
  2.1沥青混合料影响
  2.1.1沥青质量没有达到本地区施工气候要求或者没有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致使沥青混凝土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横向裂缝。
  2.1.2沥青在路面使用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环境因素和荷载因素,特别是水分、紫外线、氧气的长期作用下,其各种指标性能都继
  续变小。由于沥青老化,沥青针入度下降、延度减小、沥青混合料硬化变脆、失去粘聚性,更易产生脆断开裂,形成裂缝。
  2.2基层施工质量的影响。
  2.2.1路基填筑使用了不合格材料,路基吸水膨胀引起路面开裂。
  2.2.2纵向加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者碾压没有达到要求,从而造成加宽部位沉降,产生纵向裂缝。
  2.2.3路基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值,路基边坡压实度不足产生滑坡。
  2.2.4边沟过深,使实际填土高度加大从而产生滑坡,造成路面开裂。
  2.2.5面层前后摊铺相接处的冷接缝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结合不紧密而相互脱离,产生纵向裂缝。
  2.3车辆动载产生裂缝。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期间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长期处于应力应变交迭变化状态,致使路面结构强度逐渐下降。当荷载反复作用超过一定次数后,在荷载作用的路面内产生的应力就会超过强度下降后的结构抗力,使路面产生裂纹,产生疲劳断裂破坏,即龟裂破损。特别是交通量日益增大、重载和超载车辆逐渐增多,造成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变大,而容许拉应力变小,则更易产生开裂现象。
  2.4路基问题产生纵向裂缝。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碾压的原因,造成路基未压实或两侧压实度未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使路基在横向产生不均匀的沉陷。由于路基的沉陷,造成沥青混合料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承受骤增的拉应力和骤增的剪应力的双重作用,使路基沉陷处开裂。这类裂缝往往是上窄下宽。
  2.5半刚性基层路面产生反射裂缝。
  由于下卧层的裂缝向上传递,而导致上层的沥青面层产生与下卧层相似的反射裂缝;在新建的半刚性基层上,温度变化产生的温缩裂缝或由于湿度变化产生的干缩裂缝,也会向上面层扩展并形成反射裂缝。半刚性基层由于水泥剂量、施工质量等综合因素产生的路面收缩裂缝,也会通过横向裂缝形式表现出来。
  3 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措施
  3.1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用符合要求的沥青种类,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的温缩裂缝。
  3.2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尽可能连续,尽量避免冷接缝。
  3.3充分压实横、纵向接缝。碾压横向接缝时,压路机先在已压实的路幅上,钢轮伸入新摊铺部位15cm左右,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完全进入新摊铺层,然后再转入纵向碾压。对于纵向接缝,如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跟,上、下层的施工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摊铺时控制好松铺系数,使压实后的接缝结合紧密、平整。
  3.4半刚性基层所用的水泥剂量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并且水泥与其他混合料要充分拌和,使之均匀。
  3.5压实度控制是保证强度达到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含水量是影响压實度的重要因素。基层混合料含水量过小, 碾压时容易造成压实度和强度不足,易造成强度裂缝,因此,基层混合料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碾压。考虑到混合料在运输、碾压过程中还有水分散失,尤其夏季施工时水分蒸发快,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水的含量应控制在略高于最佳含水量1%左右。
  3.6对于基层分段施工,应预留3~5m混合料暂缓碾压,待下段混合料摊铺后一起碾压,以利于衔接。对于分层碾压的基层,上下层的接头应错开3~5m,以减少出现裂缝的机会。
  3.7选择合理的混合料配合比,控制细料数量,重视结构层的养护,以减少干缩裂缝。
  4.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治理措施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水等有害物质侵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
  4.1对于宽度在2~5mm之间的细裂缝可用改性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
  4.2对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灌缝。灌缝前须先清除缝内垃圾,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保持缝内干燥,灌注沥青后,表面撒上粗砂或3~5mm石屑;
  4.3对于裂缝很大的情况,必须将裂缝两边沥青混凝土开挖,先处理基层再摊铺新混合料,基层材料首选水稳定性好、收缩性小的半刚性材料。
  5.结束语
  总之,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不能彻底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等措施去预防,将其危害降到最低,从而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建设期应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基层合理的填筑厚度,尽量选择防裂性能好的路面施工材料并设置应力吸收层。只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合理组织施工工序,裂缝问题一定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为有效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的发生,必须深入研究路面裂缝病害的形成机理、预防措施和处治方法,尽可能在消除路面裂缝病害隐患方面,为设计、施工和管理养护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根据以“宪政”为主导的建国方针,对战时社团法制进行了调整和重建,并向收复区推行,试图将社团法制的运行轨道从“非常时期”转向“宪政”,但受
目的研究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输液泵给药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施以脑出血常规治疗,例如吸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