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旅游从业人员工作中热情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而当前绝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学生在实习工作过程中,却表现出较差的心理素质。为此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需要特别给予关注和加强培养。
关键词:旅游;服务;心理;承受能力
一、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作为中学生的特殊群体,如何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的心智,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但经常会遇到我们的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叫苦叫累,遇到一些挫折便精神苦闷,情绪低落,哀叹时运不济,对未来充满失望。因此,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旅游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旅游从业人员需要面对面地为客人提供服务。在工作中,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他们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良好的受挫能力等。因此,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当前旅游专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普遍表现
根据我们在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实地调研,以及跟旅游企业管理者的访谈中得知,目前总体上我们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都较差。众所周知,我们今天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充满了阳光,铺满了鲜花。家庭给予太多的呵护,逆境、坎坷、困难对他们来说都过于陌生,以至于许多学生表现得过于任性、自私、孤僻,长期以来就导致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就像梅溪牌坊旅游区简经理所说的那样,学生从单纯的校园环境到复杂的社会环境,角色比较难转换,也比较承受不住压力,特别是当学生在服务一线岗位上时,他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人,当遇到无理的、苛刻的或者是野蛮的客人时,他们的情绪就比较容易失控,从而导致对实习工作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为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心理承受能力的措施
为加强学生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和磨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职业道德为重点,树立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
我们都知道,旅游服务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是分不开的,所以有必要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期间加强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现在很多旅游专业的学生都认为,在校期间只要考到了导游证,学习了专业基础技能,掌握了书本所有的带团技能就可以了,往往缺乏服务的意识和理念。其实,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顾客消费意识的提高,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服务质量,树立优质的服务意识也成为旅游工作者的从业前提和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因此,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应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若学生树立了优质服务的理念,那当他们面对客人的刁难、面对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就提升了,也能应对自如了。
学生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服务工作被看作是“伺候人”的工作,至今社会上还有轻视服务行业的现象。比如许多学生认为导游挣钱容易才去做导游的,这种动机危害很大,缺乏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可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敬业爱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观念,强化旅游服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在平日的教学中,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转变角色,切身体验一下游客或者导游的身份,从而体会学习旅游的服务意识。另外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可通过去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获得更加深切的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
2.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挫折承受力
总体说来,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心理不成熟,为人处世的能力较差,不善与人协作,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正如梅溪牌坊旅游区的简经理所说,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时大多只有十七八岁左右,因为年龄、实践经验、社会阅历等原因,他们在为人处事及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如不善于人际交往,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特别是一些90后的学生,在工作中我行我素的。所以说,在企业里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也正是我们很多同学所缺乏的。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介绍一些人际关系的准则,如让他们认识到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确引导他们的人际关系理念,同时关心学生平时在宿舍、在班级和在社团的人际关系处理,让他们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上去。其次,教师可结合人际关系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去策划、组织和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给予学生切身的体会。另外,作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的个性、发掘自身的潜能,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倡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
3.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
旅游行业服务的最高目标就是要让顾客满意,这就需要旅游从业人员有良好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委屈,始终能以大局为重,给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据我们在景区的调研得知,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娇气太重,一旦遭受困难与阻碍,产生心理挫折后,往往会情绪紧张,非常苦闷。而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却容易遭受客人的误会和不理解,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学会如何排解工作中遇到的苦闷,要能够学会如何释放心理压力。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因挫折产生的消极情绪合理地进行宣泄,使其恢复到理智的状态,如可以向学生介绍宣泄压抑情绪的方法。其次要引导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与忍耐,摒弃自私自利与霸气,采取谦和谦让的态度,消除偏激,避免将矛盾激化。另外,我们可以把心理素质培养同学生就业指导、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让职业生涯规划、心理素质培养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增强了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的第三产业,旅游从业人员作为一线的服务人员,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及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而旅游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旅游从业接班人,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要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去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秦 炜.旅游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9(3).
[2]任冠文.中国旅游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3]孙喜林.旅游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8).
关键词:旅游;服务;心理;承受能力
一、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作为中学生的特殊群体,如何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的心智,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但经常会遇到我们的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叫苦叫累,遇到一些挫折便精神苦闷,情绪低落,哀叹时运不济,对未来充满失望。因此,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旅游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旅游从业人员需要面对面地为客人提供服务。在工作中,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他们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良好的受挫能力等。因此,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当前旅游专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普遍表现
根据我们在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实地调研,以及跟旅游企业管理者的访谈中得知,目前总体上我们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都较差。众所周知,我们今天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充满了阳光,铺满了鲜花。家庭给予太多的呵护,逆境、坎坷、困难对他们来说都过于陌生,以至于许多学生表现得过于任性、自私、孤僻,长期以来就导致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就像梅溪牌坊旅游区简经理所说的那样,学生从单纯的校园环境到复杂的社会环境,角色比较难转换,也比较承受不住压力,特别是当学生在服务一线岗位上时,他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人,当遇到无理的、苛刻的或者是野蛮的客人时,他们的情绪就比较容易失控,从而导致对实习工作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为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心理承受能力的措施
为加强学生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和磨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职业道德为重点,树立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
我们都知道,旅游服务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是分不开的,所以有必要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期间加强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现在很多旅游专业的学生都认为,在校期间只要考到了导游证,学习了专业基础技能,掌握了书本所有的带团技能就可以了,往往缺乏服务的意识和理念。其实,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顾客消费意识的提高,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服务质量,树立优质的服务意识也成为旅游工作者的从业前提和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因此,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应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若学生树立了优质服务的理念,那当他们面对客人的刁难、面对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就提升了,也能应对自如了。
学生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服务工作被看作是“伺候人”的工作,至今社会上还有轻视服务行业的现象。比如许多学生认为导游挣钱容易才去做导游的,这种动机危害很大,缺乏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可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敬业爱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观念,强化旅游服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在平日的教学中,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转变角色,切身体验一下游客或者导游的身份,从而体会学习旅游的服务意识。另外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可通过去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获得更加深切的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
2.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挫折承受力
总体说来,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心理不成熟,为人处世的能力较差,不善与人协作,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正如梅溪牌坊旅游区的简经理所说,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时大多只有十七八岁左右,因为年龄、实践经验、社会阅历等原因,他们在为人处事及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如不善于人际交往,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特别是一些90后的学生,在工作中我行我素的。所以说,在企业里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也正是我们很多同学所缺乏的。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介绍一些人际关系的准则,如让他们认识到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确引导他们的人际关系理念,同时关心学生平时在宿舍、在班级和在社团的人际关系处理,让他们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上去。其次,教师可结合人际关系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去策划、组织和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给予学生切身的体会。另外,作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的个性、发掘自身的潜能,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倡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
3.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
旅游行业服务的最高目标就是要让顾客满意,这就需要旅游从业人员有良好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委屈,始终能以大局为重,给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据我们在景区的调研得知,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娇气太重,一旦遭受困难与阻碍,产生心理挫折后,往往会情绪紧张,非常苦闷。而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却容易遭受客人的误会和不理解,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学会如何排解工作中遇到的苦闷,要能够学会如何释放心理压力。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因挫折产生的消极情绪合理地进行宣泄,使其恢复到理智的状态,如可以向学生介绍宣泄压抑情绪的方法。其次要引导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与忍耐,摒弃自私自利与霸气,采取谦和谦让的态度,消除偏激,避免将矛盾激化。另外,我们可以把心理素质培养同学生就业指导、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让职业生涯规划、心理素质培养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增强了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的第三产业,旅游从业人员作为一线的服务人员,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及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而旅游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旅游从业接班人,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要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去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秦 炜.旅游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9(3).
[2]任冠文.中国旅游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3]孙喜林.旅游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