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尤其是对农村学生来说,他们的见识较少,经历不多,要让学生轻松地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有写作的内容。“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也符合中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教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例如七年级上册记事与写人的作文,指导学生先想想要记什么事和写什么人,配合学校开展的以“学雷锋”“我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礼仪文明从我做起”“感恩有你”等为主题的学英雄、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自学,并认真做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英雄的歌,或独唱,或小组唱,或表演唱,然后举行演唱会。“学英雄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庭小主人;在社会上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社会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会。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2.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一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七年级“访名人”“说家乡”的作文训练,就需要学生去调查参观访问。我校位于湿地公园、体育中心附近,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去过湿地公园和体育中心,可一写有关家乡景物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学生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湿地公园和体育中心,要求学生作文时以导游身份向游客介绍景点。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各种体育设施的名称、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做好笔记。作文时,稍作指点,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又如,校门口的道班退休工人李康师傅,几十年来如一日,养路做好人好事,不为名不图利,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被人们誉为“九十年代的活雷锋”。利用假日,我组织学生登门采访。回来后,让学生写《 值得敬佩的人 》。通过调查采访,学生既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作文素材。
3.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的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工夫,要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教师要培养学生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提炼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对此,我每天要求学生利用晨跑或吃饭时间观察学校的建筑和文化广告,久而久之,学生就很熟悉学校的容貌,又能积累有教育意义的语句。
4.阅读积累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为此,我组织班委建立一个图书角,班上订学生喜欢看的报纸、杂志,除此之外还发动学生捐书,分类存放,专人管理。班会课或者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做笔记,分享阅读,学生收获颇丰。
5.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教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进行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例如八年级上册学完游记后,我用多媒体展现课文中三峡、周庄、青海湖的风景,然后用相机拍下一些景区的美景,展开给学生看,再指导学生抓住主要景物的特点,有顺序地写,这次作文效果很好,很多学生写出了优美的文章。
二、加强交流,让学生打好写作的基础
实践经验证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文字是表达思想的符号,“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想得清楚,写出来就明白。作文指导中,安排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中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帮助学生克服了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每次课外组织一些参观访问及观察活动后,我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先说后写,交流感受,激发创作欲望。每逢节假日,大多数学生的家长都领孩子到外面参观、游乐。回来后,学生争着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一个个讲得绘声绘色,其他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我索性在语文课上隔周开设一节“交流课”,布置学生把观察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受都整理记录下来,还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科技书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要求阅读后选择一则内容新颖有趣的科技珍闻,做好介绍的准备。
在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口述作文时,我注意抓住典型事例,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论,遇到不同的看法、不统一的意见,让学生自选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辩论,教师不急于纠正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去收集资料,进行学习、观察和研究,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交流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条理地具体讲述。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回忆生活,想象情景,再现情景。学生“常说口里顺,提笔手不笨”,写起作文来就能下笔如有神了。
三、灵活训练,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开辟用武之地。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训练形式,它固然有着许多优点,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但长期如此,势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表达,学生很难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从狭窄的单一书面命题作文的藩篱中解脱出来,使写作体裁多样化,表现体例多样化,训练方法多式化,使之与丰富彩的现代生活相适应,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相适应。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灵活训练,时常与学生大胆写作。寒暑假返校后的第一篇作文,基本上是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作文,假期中的见闻、感受、参加的活动、新人趣事等都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只要有中心有内容,文句通畅就行。或同时命多道题,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备的作文材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此外,还有一些补充式命题、范围式命题、示意式命题、图像式命题、即兴式命题等。有时,我还让学生进行“素材作文”训练,或者通过给老师写信谈心,写读书笔记、观后感,写日记、周记进行作文训练。这样形式多样的作文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贴得更近,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要说的话。
总之,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学生能够轻松地作文,教师也能从作文教学的困境中走出来。
(作者单位:北流茂林初级中学,广西 北流,537400)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教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例如七年级上册记事与写人的作文,指导学生先想想要记什么事和写什么人,配合学校开展的以“学雷锋”“我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礼仪文明从我做起”“感恩有你”等为主题的学英雄、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自学,并认真做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英雄的歌,或独唱,或小组唱,或表演唱,然后举行演唱会。“学英雄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庭小主人;在社会上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社会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会。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2.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一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七年级“访名人”“说家乡”的作文训练,就需要学生去调查参观访问。我校位于湿地公园、体育中心附近,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去过湿地公园和体育中心,可一写有关家乡景物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学生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湿地公园和体育中心,要求学生作文时以导游身份向游客介绍景点。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各种体育设施的名称、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做好笔记。作文时,稍作指点,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又如,校门口的道班退休工人李康师傅,几十年来如一日,养路做好人好事,不为名不图利,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被人们誉为“九十年代的活雷锋”。利用假日,我组织学生登门采访。回来后,让学生写《 值得敬佩的人 》。通过调查采访,学生既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作文素材。
3.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的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工夫,要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教师要培养学生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提炼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对此,我每天要求学生利用晨跑或吃饭时间观察学校的建筑和文化广告,久而久之,学生就很熟悉学校的容貌,又能积累有教育意义的语句。
4.阅读积累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为此,我组织班委建立一个图书角,班上订学生喜欢看的报纸、杂志,除此之外还发动学生捐书,分类存放,专人管理。班会课或者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做笔记,分享阅读,学生收获颇丰。
5.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教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进行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例如八年级上册学完游记后,我用多媒体展现课文中三峡、周庄、青海湖的风景,然后用相机拍下一些景区的美景,展开给学生看,再指导学生抓住主要景物的特点,有顺序地写,这次作文效果很好,很多学生写出了优美的文章。
二、加强交流,让学生打好写作的基础
实践经验证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文字是表达思想的符号,“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想得清楚,写出来就明白。作文指导中,安排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中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帮助学生克服了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每次课外组织一些参观访问及观察活动后,我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先说后写,交流感受,激发创作欲望。每逢节假日,大多数学生的家长都领孩子到外面参观、游乐。回来后,学生争着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一个个讲得绘声绘色,其他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我索性在语文课上隔周开设一节“交流课”,布置学生把观察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受都整理记录下来,还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科技书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要求阅读后选择一则内容新颖有趣的科技珍闻,做好介绍的准备。
在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口述作文时,我注意抓住典型事例,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论,遇到不同的看法、不统一的意见,让学生自选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辩论,教师不急于纠正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去收集资料,进行学习、观察和研究,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交流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条理地具体讲述。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回忆生活,想象情景,再现情景。学生“常说口里顺,提笔手不笨”,写起作文来就能下笔如有神了。
三、灵活训练,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开辟用武之地。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训练形式,它固然有着许多优点,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但长期如此,势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表达,学生很难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从狭窄的单一书面命题作文的藩篱中解脱出来,使写作体裁多样化,表现体例多样化,训练方法多式化,使之与丰富彩的现代生活相适应,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相适应。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灵活训练,时常与学生大胆写作。寒暑假返校后的第一篇作文,基本上是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作文,假期中的见闻、感受、参加的活动、新人趣事等都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只要有中心有内容,文句通畅就行。或同时命多道题,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备的作文材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此外,还有一些补充式命题、范围式命题、示意式命题、图像式命题、即兴式命题等。有时,我还让学生进行“素材作文”训练,或者通过给老师写信谈心,写读书笔记、观后感,写日记、周记进行作文训练。这样形式多样的作文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贴得更近,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要说的话。
总之,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学生能够轻松地作文,教师也能从作文教学的困境中走出来。
(作者单位:北流茂林初级中学,广西 北流,5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