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朱百强的中篇小说《一生只唱一首歌》(载《阳光》2018年第6期),被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守所震撼,忽然感到好久没有读过这样美的小说了。
小说写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矿工张平安因爱唱《冬天里的一把火》,与同样爱唱歌的矿工女儿徐俪结婚。之后张平安因矿难死亡,徐俪一个人带着儿子张念平长大,并一直坚守矿区、坚守爱情的故事。
读过小说,我似乎还能感觉到那把火在心头燃烧,主人公张平安和徐俪就站在我眼前。那个唱出《冬天里的一把火》的勇敢小伙子,那个眼眉里全是甜蜜清纯的徐俪,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真挚和炽烈。其实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都表现出最为真实的一面。拿徐俪的父亲徐大拐來说,在阻拦女儿和张平安的婚姻时,从小说的情节发展来看,他似乎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角色,可是在人情常理中,却合乎他的感情逻辑。毕竟他了解矿工的生活,作为任何一个父亲,我想,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矿工。正是他的阻拦,彰显了张平安和徐俪对爱情的追求和坚守。
我觉得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写什么,能打动人的东西确是最为不易。如今,能被一个人一件事感动,是极为难得的。什么是感动?那是不刻意、不雕琢地从心灵流露出的真挚的感情。小说中的徐俪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女子。所有女子身上那种淳朴善良、真诚勇敢、勤劳坚贞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试想今天的女孩,在谈恋爱的时候,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心上人,依然会车子、房子要个不停,到最后宁愿舍弃真爱也要向物质看齐。或许是社会的造就,我们也不该怪罪这些女孩。可是当我们面对物质迷惑时,是否应该提醒自己,什么是一个人灵魂深处应该坚持的,什么是生命里最值得恪守的。活着远远比我们想象的难多了,不止是活着。我们从童年到暮年,不知要承受多少煎熬和苦痛,可是无论如何,我们的内心里是否该为自己留下一把火、留下一些诗意的东西?一个人的伟大不一定是他造就了多少财富,那些留给人类精神的东西或许更加可贵。我想,徐俪的可爱之处正在于用她自己心里那把火点燃了读者心里的那把火。一个人心里燃起了这把火,还会畏惧什么?必然是勇往直前,再黑的夜、再崎岖的路,也不会惧怕。
小说看似平淡的故事处处陡然翻转,翻转的那一瞬间,绝对是读者内心真情的溢动。就连人物的语言也是如水澄澈,呈现出真实的平和之美。在我看来,“一首歌”吟唱着一份无与伦比的爱,“一把火”燃烧着一份至死不渝的信念。通篇“一首歌”,“一把火”构成了某种相互对峙又相互融合的关系,表达了张平安对爱情的向往,也表达了矿区青年人对爱情的向往。他唱“一把火”唱出了梦想,唱响了生命的激情,在歌声里又遇见了梦中的“红纱巾”。多美好的意象,多美好的情感。而作者却把人类最为美好的爱情也赐予了他们。尽管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可我们却激情似火。
在丈夫张平安因矿难死亡后,徐俪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备受煎熬养大了遗腹子,破茧成蝶。成蝶是生命磨砺的过程。她存封着爱的记忆,经受着抚养孩子的艰辛,饱尝着生活给予她的所有困苦。多年后,尽管有太多的物是人非,可是徐俪心中的那首歌不曾更变,徐俪心中的那把火始终燃烧,或许已不再是熊熊烈火,却在漫长岁月里化成了永恒的火种,明亮而光彩,比钻石璀璨,比黄金珍贵。
徐俪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冲击,更给我们心里点燃了一把火。徐俪在面临任何一个女人都可能做出另一种选择的现实生活里,毅然初心不改,坚贞而悲壮地走完了她的人生。我想这源于一个作家的悲悯情怀。
卢文娟: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散文集《一莲幽香》,有散文和小说发表于《延河》《青海湖》《西安晚报》等报刊。
小说写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矿工张平安因爱唱《冬天里的一把火》,与同样爱唱歌的矿工女儿徐俪结婚。之后张平安因矿难死亡,徐俪一个人带着儿子张念平长大,并一直坚守矿区、坚守爱情的故事。
读过小说,我似乎还能感觉到那把火在心头燃烧,主人公张平安和徐俪就站在我眼前。那个唱出《冬天里的一把火》的勇敢小伙子,那个眼眉里全是甜蜜清纯的徐俪,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真挚和炽烈。其实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都表现出最为真实的一面。拿徐俪的父亲徐大拐來说,在阻拦女儿和张平安的婚姻时,从小说的情节发展来看,他似乎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角色,可是在人情常理中,却合乎他的感情逻辑。毕竟他了解矿工的生活,作为任何一个父亲,我想,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矿工。正是他的阻拦,彰显了张平安和徐俪对爱情的追求和坚守。
我觉得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写什么,能打动人的东西确是最为不易。如今,能被一个人一件事感动,是极为难得的。什么是感动?那是不刻意、不雕琢地从心灵流露出的真挚的感情。小说中的徐俪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女子。所有女子身上那种淳朴善良、真诚勇敢、勤劳坚贞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试想今天的女孩,在谈恋爱的时候,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心上人,依然会车子、房子要个不停,到最后宁愿舍弃真爱也要向物质看齐。或许是社会的造就,我们也不该怪罪这些女孩。可是当我们面对物质迷惑时,是否应该提醒自己,什么是一个人灵魂深处应该坚持的,什么是生命里最值得恪守的。活着远远比我们想象的难多了,不止是活着。我们从童年到暮年,不知要承受多少煎熬和苦痛,可是无论如何,我们的内心里是否该为自己留下一把火、留下一些诗意的东西?一个人的伟大不一定是他造就了多少财富,那些留给人类精神的东西或许更加可贵。我想,徐俪的可爱之处正在于用她自己心里那把火点燃了读者心里的那把火。一个人心里燃起了这把火,还会畏惧什么?必然是勇往直前,再黑的夜、再崎岖的路,也不会惧怕。
小说看似平淡的故事处处陡然翻转,翻转的那一瞬间,绝对是读者内心真情的溢动。就连人物的语言也是如水澄澈,呈现出真实的平和之美。在我看来,“一首歌”吟唱着一份无与伦比的爱,“一把火”燃烧着一份至死不渝的信念。通篇“一首歌”,“一把火”构成了某种相互对峙又相互融合的关系,表达了张平安对爱情的向往,也表达了矿区青年人对爱情的向往。他唱“一把火”唱出了梦想,唱响了生命的激情,在歌声里又遇见了梦中的“红纱巾”。多美好的意象,多美好的情感。而作者却把人类最为美好的爱情也赐予了他们。尽管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可我们却激情似火。
在丈夫张平安因矿难死亡后,徐俪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备受煎熬养大了遗腹子,破茧成蝶。成蝶是生命磨砺的过程。她存封着爱的记忆,经受着抚养孩子的艰辛,饱尝着生活给予她的所有困苦。多年后,尽管有太多的物是人非,可是徐俪心中的那首歌不曾更变,徐俪心中的那把火始终燃烧,或许已不再是熊熊烈火,却在漫长岁月里化成了永恒的火种,明亮而光彩,比钻石璀璨,比黄金珍贵。
徐俪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冲击,更给我们心里点燃了一把火。徐俪在面临任何一个女人都可能做出另一种选择的现实生活里,毅然初心不改,坚贞而悲壮地走完了她的人生。我想这源于一个作家的悲悯情怀。
卢文娟: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散文集《一莲幽香》,有散文和小说发表于《延河》《青海湖》《西安晚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