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动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由于存在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等表现特征,这就容易使多动儿童在学习和社交等方面产生障碍。通过对一名多动儿童的观察和对其家人的访谈,就多动儿童的基本症状、解决策略等进行了概述,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多动 多动症 家庭教养方式 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大部分儿童都是活泼好动的,尤其是男孩子,这是儿童的天性。但有的儿童过分好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以致影响了学业及发展,他们有的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有的被扣上问题儿童的“帽子”,对此家长十分担心和烦恼。其实很多儿童并非人们所说的得了“多动症”,而是儿童的行为多动而已,通过耐心的教育,引导和纠正,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会逐渐改掉多动行为的毛病,慢慢养成注意力集中和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
1 多动行为表现及其成因
1.1 关键词界定
多动症,在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i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病,主要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为主要表现,并可伴有知觉和认知障碍、中枢神经失调的一种综合症。
多动,多动儿童活动过多,每一活动持续时间短,而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安静和保持一种动作,做事目的性差,计划性差。有时家庭环境太乱,声音过噪都可能造成多动,父母命令太多与不一致也会造成多动。多动的孩子一般对复杂的事物缺乏耐心,对东西缺乏持久兴趣,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
所以,多动和多动症是有区别的,大部分儿童尤其是男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好动行为只是行为多动而并不是多动症。
1.2 多动儿童个案调查
邓某,男,7岁,个子不高,较瘦弱,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家住知行学院附近,父母离异,其由母亲带,又母亲平时较忙,基本和姥姥,姥爷住一起,姥爷是某校数学系老师。
妈妈:“他从小缺锌,所以比较多动,身体不太好,睡眠比较少,基本和姥爷生活在一起,但是姥爷也管不住,只能照顾好他的起居饮食,而且他们批评较多,表扬少;孩子比较聪明,爱玩电脑游戏,玩得也比较好;在学习方面,各科基本都在70-80分之间,不爱做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常常投机取巧,每次说急了我就打他,他爸也不管,每次见面就是带着孩子玩。”
姥爷:“他太调皮了,难以管教,就欠挨打,说也不听,就和你对着干,作业也不好好做。”
我的观察:该生比较聪明,记忆力较好,表现欲望强烈,需要较多的关注,如果没人理他,就会主动打扰周围同学,或者制造情况引起他人注意,多动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课上有大喊大叫,离开座位到处跑的行为。如对其进行表扬,强化他的某个行为,他的表现会好一点,但是持续时间也较短,如果对其行为置之不理,他有时会打扰周围的同学,或者自己钻到桌子底下,以引起注意。该儿童有欺负同学,藏同学的东西的行为,但其本性善良,可以主动借东西给同学等。我估计该儿童行为与其家庭离异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1.3 多动儿童行为特点
(1)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行为较多动。多动的儿童明显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平常儿童的短,他们大多开始的时候有很大的兴趣,但是一会儿就东张西望,或是自己干别的事情,甚至有的儿童会在上课的时候坐立不安,左右摆动,打扰周围的同学,很难安静的在自己的座位上从事活动。有的儿童甚至会在课堂上不停的自言自语,不服从老师的管教,表现得自由散漫。
(2)易冲动,并且脾气暴躁。多动的儿童大多都是较任性的,不服管教。高兴的时候会不分场合的大喊大叫,不顺心时容易激怒,好发脾气,喜怒无常,这样就会在同学中不受欢迎,受到排挤,遭受的批评也较多,从而使多动儿童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造成自尊心较弱,自我概念差,较容易产生反抗或是叛逆的行为。多动儿童的行为也是比较冲动的,比如在课堂上,他们对于教师的提问,只要是他们知道答案或是知道一些的,就会脱口而出不等教师提问完,或是常常打断别人的回答,不能耐心等候。
1.4 多动儿童产生的原因
(1)儿童周围社会或是家庭环境的刺激。比如电视媒体,电视媒介提供大量零碎的信息和娱乐,让每个人的注意力很短暂。再则男孩子的特质,所以多动儿童男孩要比女孩表现的多动行为更多。再则有时家里的氛围会导致儿童受到冲击或伤害,亦或是饮食和睡眠质量的不足,都是会引发儿童的多动行为。
(2)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不当。过分溺爱,使儿童养成任性习惯,剥夺了他们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求过严,使儿童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家庭的不和睦,使儿童希望通过反叛的行为引起他人的关注。
(3)提前入学或是过小儿童上幼儿园大班。低龄儿童大脑、神经成熟度尚不足,兴奋过程胜于抑制过程,如果要求他们长时间安静地坐着学习,就超过了他们身体和精神的承受范围,导致注意涣散、多动行为。
2 纠正与改善多动儿童行为的策略
2.1 正确认识多动行为
儿童的活动过度必然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这并非是儿童自己故意所为,或是执意与家长对抗,所以家长、教师以及儿童周围重要的人一定要对儿童的多动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切不能对多动儿童表示厌恶或歧视,这会使他们产生自责而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人的态度和期望对儿童的影响具有神奇的力量,教师和家长要怀有爱心,对儿童备加关心和呵护,尤其是多动的孩子,要更多的给予宽容和理解,并给予其期望,不要批评指责儿童。
2.2 要使用各方面的力量对多动儿童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耐心的教育
要纠正和改善儿童的多动行为,首先必须要使儿童对自己的多动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儿童多动是不受欢迎的,当儿童因为多动带来不良的后果的时候,要及时指出这都是由于多动造成的,要让多动儿童对其多动的行为产生反感。教师要更多的注意多动儿童的行为,多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他专心听讲、认真做事,逐步减少多动的行为,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要逐步锻炼儿童做事的目的性,以及为达到目的不懈努力的过程。
2.3 纠正儿童的多动行为要针对性
首先多动儿童周围的成人,要学会使用正强化,及时对多动儿童的良好的行为给予强化,比如,儿童做了一件良好行为的时候,要当众给予儿童积极的表扬,强化儿童的这种行为,使儿童感到被表扬的满足感,从而建立起对良好行为的积极印象。其次可以采用负强化或是消退行为,对儿童的多动行为采取漠视的态度,或者当着多动儿童的面儿,及时表扬他周围具有良好行为的儿童,为多动儿童树立榜样。
3 由多动儿童个案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
我在接触班上的多动儿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儿童非常聪明,记忆力也较好,有时可以一边玩一边记住课上的知识,且发现孩子有较多的不安全感,需要较多的被关注,估计与其离异家庭和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多动儿童进行行为矫正一定要有家长的配合,儿童深受家庭父母的影响,而且他们的心理困难还可能跟家庭环境有关,与自己的父母的行为或关系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将其生活环境纳入辅导十分重要。实际上,对一些儿童的辅导,并不在治疗“儿童”,而在指导儿童的父母,通过父母的养育方式改变,与儿童的沟通关系的改良,进而改善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此外,家庭在儿童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在纠正与改善多动儿童的行为中,家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人的关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所以,要充分发掘家庭的潜能,重视家园合作,转变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冽烈.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及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999.3.
[2]张立新,王均文.小学生注意力缺陷的分析与矫正.教学与管理,2005.1.
[3]魏书珍.儿童多动综合征.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6.
[4]王淑玉,王岩,李占军等.认知行为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
[5]熊忠贵,石淑华,徐海青.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研究现状.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3).
关键词多动 多动症 家庭教养方式 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大部分儿童都是活泼好动的,尤其是男孩子,这是儿童的天性。但有的儿童过分好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以致影响了学业及发展,他们有的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有的被扣上问题儿童的“帽子”,对此家长十分担心和烦恼。其实很多儿童并非人们所说的得了“多动症”,而是儿童的行为多动而已,通过耐心的教育,引导和纠正,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会逐渐改掉多动行为的毛病,慢慢养成注意力集中和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
1 多动行为表现及其成因
1.1 关键词界定
多动症,在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i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病,主要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为主要表现,并可伴有知觉和认知障碍、中枢神经失调的一种综合症。
多动,多动儿童活动过多,每一活动持续时间短,而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安静和保持一种动作,做事目的性差,计划性差。有时家庭环境太乱,声音过噪都可能造成多动,父母命令太多与不一致也会造成多动。多动的孩子一般对复杂的事物缺乏耐心,对东西缺乏持久兴趣,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
所以,多动和多动症是有区别的,大部分儿童尤其是男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好动行为只是行为多动而并不是多动症。
1.2 多动儿童个案调查
邓某,男,7岁,个子不高,较瘦弱,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家住知行学院附近,父母离异,其由母亲带,又母亲平时较忙,基本和姥姥,姥爷住一起,姥爷是某校数学系老师。
妈妈:“他从小缺锌,所以比较多动,身体不太好,睡眠比较少,基本和姥爷生活在一起,但是姥爷也管不住,只能照顾好他的起居饮食,而且他们批评较多,表扬少;孩子比较聪明,爱玩电脑游戏,玩得也比较好;在学习方面,各科基本都在70-80分之间,不爱做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常常投机取巧,每次说急了我就打他,他爸也不管,每次见面就是带着孩子玩。”
姥爷:“他太调皮了,难以管教,就欠挨打,说也不听,就和你对着干,作业也不好好做。”
我的观察:该生比较聪明,记忆力较好,表现欲望强烈,需要较多的关注,如果没人理他,就会主动打扰周围同学,或者制造情况引起他人注意,多动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课上有大喊大叫,离开座位到处跑的行为。如对其进行表扬,强化他的某个行为,他的表现会好一点,但是持续时间也较短,如果对其行为置之不理,他有时会打扰周围的同学,或者自己钻到桌子底下,以引起注意。该儿童有欺负同学,藏同学的东西的行为,但其本性善良,可以主动借东西给同学等。我估计该儿童行为与其家庭离异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1.3 多动儿童行为特点
(1)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行为较多动。多动的儿童明显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平常儿童的短,他们大多开始的时候有很大的兴趣,但是一会儿就东张西望,或是自己干别的事情,甚至有的儿童会在上课的时候坐立不安,左右摆动,打扰周围的同学,很难安静的在自己的座位上从事活动。有的儿童甚至会在课堂上不停的自言自语,不服从老师的管教,表现得自由散漫。
(2)易冲动,并且脾气暴躁。多动的儿童大多都是较任性的,不服管教。高兴的时候会不分场合的大喊大叫,不顺心时容易激怒,好发脾气,喜怒无常,这样就会在同学中不受欢迎,受到排挤,遭受的批评也较多,从而使多动儿童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造成自尊心较弱,自我概念差,较容易产生反抗或是叛逆的行为。多动儿童的行为也是比较冲动的,比如在课堂上,他们对于教师的提问,只要是他们知道答案或是知道一些的,就会脱口而出不等教师提问完,或是常常打断别人的回答,不能耐心等候。
1.4 多动儿童产生的原因
(1)儿童周围社会或是家庭环境的刺激。比如电视媒体,电视媒介提供大量零碎的信息和娱乐,让每个人的注意力很短暂。再则男孩子的特质,所以多动儿童男孩要比女孩表现的多动行为更多。再则有时家里的氛围会导致儿童受到冲击或伤害,亦或是饮食和睡眠质量的不足,都是会引发儿童的多动行为。
(2)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不当。过分溺爱,使儿童养成任性习惯,剥夺了他们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求过严,使儿童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家庭的不和睦,使儿童希望通过反叛的行为引起他人的关注。
(3)提前入学或是过小儿童上幼儿园大班。低龄儿童大脑、神经成熟度尚不足,兴奋过程胜于抑制过程,如果要求他们长时间安静地坐着学习,就超过了他们身体和精神的承受范围,导致注意涣散、多动行为。
2 纠正与改善多动儿童行为的策略
2.1 正确认识多动行为
儿童的活动过度必然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这并非是儿童自己故意所为,或是执意与家长对抗,所以家长、教师以及儿童周围重要的人一定要对儿童的多动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切不能对多动儿童表示厌恶或歧视,这会使他们产生自责而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人的态度和期望对儿童的影响具有神奇的力量,教师和家长要怀有爱心,对儿童备加关心和呵护,尤其是多动的孩子,要更多的给予宽容和理解,并给予其期望,不要批评指责儿童。
2.2 要使用各方面的力量对多动儿童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耐心的教育
要纠正和改善儿童的多动行为,首先必须要使儿童对自己的多动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儿童多动是不受欢迎的,当儿童因为多动带来不良的后果的时候,要及时指出这都是由于多动造成的,要让多动儿童对其多动的行为产生反感。教师要更多的注意多动儿童的行为,多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他专心听讲、认真做事,逐步减少多动的行为,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要逐步锻炼儿童做事的目的性,以及为达到目的不懈努力的过程。
2.3 纠正儿童的多动行为要针对性
首先多动儿童周围的成人,要学会使用正强化,及时对多动儿童的良好的行为给予强化,比如,儿童做了一件良好行为的时候,要当众给予儿童积极的表扬,强化儿童的这种行为,使儿童感到被表扬的满足感,从而建立起对良好行为的积极印象。其次可以采用负强化或是消退行为,对儿童的多动行为采取漠视的态度,或者当着多动儿童的面儿,及时表扬他周围具有良好行为的儿童,为多动儿童树立榜样。
3 由多动儿童个案研究引发的一些思考
我在接触班上的多动儿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儿童非常聪明,记忆力也较好,有时可以一边玩一边记住课上的知识,且发现孩子有较多的不安全感,需要较多的被关注,估计与其离异家庭和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多动儿童进行行为矫正一定要有家长的配合,儿童深受家庭父母的影响,而且他们的心理困难还可能跟家庭环境有关,与自己的父母的行为或关系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将其生活环境纳入辅导十分重要。实际上,对一些儿童的辅导,并不在治疗“儿童”,而在指导儿童的父母,通过父母的养育方式改变,与儿童的沟通关系的改良,进而改善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此外,家庭在儿童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在纠正与改善多动儿童的行为中,家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人的关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所以,要充分发掘家庭的潜能,重视家园合作,转变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冽烈.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及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999.3.
[2]张立新,王均文.小学生注意力缺陷的分析与矫正.教学与管理,2005.1.
[3]魏书珍.儿童多动综合征.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6.
[4]王淑玉,王岩,李占军等.认知行为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
[5]熊忠贵,石淑华,徐海青.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研究现状.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