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价值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采取量化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成绩变化衡量课题实施的直接效果。通过质性评价的方法反思课题开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运用的全过程,结合二者的评价结果最终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职人文教育的教学过程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人文素质 价值判断 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
  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的重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各阶段人文教育的永恒追求。作为高职学生个体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人文素质将有助于高职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塑造完整人格,促进全面成才。而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佳的状况,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意义尤为突出。人文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人文教育的实施,本课题组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职人文教育,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最终目标,从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和方法运用等方面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价值。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论题中的“价值关系”便是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在素质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需经历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在教育学的范畴中,价值关系的衡量属于教学评价,是按照教育目标对教育进程所作出的价值判断。
  价值与判断是教学评价的基本问题,教学评价是对被评价的对象进行价值或特点的判断,判断其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按照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采取量化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成绩变化衡量课题实施的直接效果。通过质性评价的方法反思课程与教学的设置、内容、方法等问题。
  下面从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2017级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本课题实施以来的成绩变化总结来揭示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价值。
  通过各项数据显示,自课题实施以来学生在专业课及非专业课的考试成绩都有一定提升,专业课程中“专业写作”最高增幅为5.71分,非专业课中“艺术影视欣赏”最高增幅为5.93分,而这两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掌握大量的人文知识、积淀深厚的人文素养,才能在创作与鉴赏中推陈出新。这表明通过课题实施的影响,学生的习得能力、认知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各科成绩都有了普遍的提高,人文素质也在稳步提升,并且还能够满足专业课学习的需要,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
  质性评价方法则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教学现象的真实情况,它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笔者认为这种“特质”的分析存在于课题开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运用的全过程,是对客体(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效益关系的全面总结。
  首先,本课题在构想的阶段便将学生作为课题实施的主体,围绕学生展开课题内容的设置:分析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总结高职人文教育的问题;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教育的途径;分析在人文教育中高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学生的主体性贯穿课题实施的始终,也落实在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学生的主体性在课题开发阶段得到充分体现,这也保证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完成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其次,课题组按照高职人文教育自身特点和学生接受的方式,认识到学生文化兴趣浓厚但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从显性和隐形两方面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课程入手让传统文化参与到高职人文教育的显性和隐性课程之中。通过显性课程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利用隐性课程营造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运用教学手段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文教育中的活力。
  最后,高职人文教育的实践需通过教学来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灵活多变的教学因素,在融入高职人文课程的过程中,有利于建立起灵活多变的方法体系,综合多学科的课程组织,学生感同身受,认同较高。在质性评价的情境中,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是价值意义建构的中心。学生的人文素質伴随课程实施进程,从学习兴趣浓厚但知识基础薄弱的特质,逐渐提升为学习能力提高,素质加强的结果。
  从课程实施的过程来看,本课题按照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将知识能力转化为自身素质。
  本文系贵州省2018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价值研究”(立项编号:2018C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浙江建设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杨徐嵘(1987-),男,仡佬族,籍贯贵州,文学硕士,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夜郎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古国。夜郎古歌的发现,是探究夜郎历史的意外惊喜。从夜郎古歌能够感受到夜郎的余温、遗韵,能够通过这些为数不多的夜郎古歌还原夜郎的一些历史古迹和历史印记。  关键词:夜郎 历史 夜郎古歌  一、寻踪夜郎历史  自小夜郎二字就在耳边萦绕,夜郎,到底是什么?古国、历史、妄想,还是传说?“夜郎自大”一词扑朔迷离,留下了更多的是质疑和追问。经历了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我
期刊
摘要: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动态影像美学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断迭代发展的影像技术与艺术的表现形式,正在一步步地改变着我们对于动态影像艺术本质的认知与理解。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动态影像艺术的意境特点,比较分析传统美学意境与动态影像艺术所表现的意境,力图对数字化时代语境下动态影像艺术中的意境做出阐释。  关键词:数字化 动态影像 意境 象外之象  数字化时代是数字技术在无形中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期刊
摘要:《红楼梦》中的宝玉,是有多面形象的人物,小说中很多人都不懂他。细读文本,我觉得,宝玉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平等、友爱、仁慈、怜惜、体贴、宽容等,也就是说他有一副菩萨心肠。  关键词:贾宝玉 特点 菩萨心肠  贾宝玉,《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女娲补天弃在青埂峰上的一块顽石和赤霞宫神瑛侍者转世的合体,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系贾府玉字辈嫡孙。因衔玉而诞,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他是大
期刊
摘要:生活型茶艺包括茶的日常泡法和待客型茶艺。前者是根据茶性,选配最恰当的茶具组合,用最简捷的手法泡出茶的最佳风味,或推广饮茶新方法。后者是按科学系统的程序和礼仪以茶待客。这类茶艺是茶艺发展的重中之重,研习时贵在专心泡好茶,妆饰不宜浓艳,动作切忌夸张,表情应亲切自然。本文将对生活茶艺培训的推广进行思考。  关键词:生活茶艺 培训 推广 价值  一、传统茶艺现代生活茶艺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有数千年的
期刊
摘要: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诗经、楚辞、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几乎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骄傲。至198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的新诗——现代诗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关键词:现代诗 土壤 特征 历史地位  一、现代诗诞生的土壤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一步迈出了现代化的步伐,各种文艺思潮开始复苏,人们的心中开始冲破禁锢,这种心理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作为精神价值存在的诗歌艺术受到猛烈
期刊
摘要: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文学价值,常常在简要的叙事中反映社会和人生的百态,阐明事理以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对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以沈宏的微型小说《走出沙漠》为例,从线式结构贯穿始终、延变模式融合运用、叙事策略多样结合三个方面对该篇微型小说展开阅读鉴赏。  关键词:微型小说 走出沙漠 鉴赏  小说以其特有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设置和个性鲜明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在历史长河中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文化慢慢积累下来便成了如今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是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习惯造成一定影响的重要思想及活动。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生存也是几经波折,那么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是如何实现传承与弘扬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变迁 传统文化 生存  传统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于我国历史悠久,经历朝代较多,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视觉传达专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已然形成了相对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视觉传达专业人才。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渐难以适应企业对于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此,学校应当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对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充分运用学校、企业、社会多方面的资源来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以及发扬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文言文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文言文 传统文化 方法  一、文言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不仅具有一切世界优秀文化所具备的各种优
期刊
摘要:随着茶文化的传承,在茶艺表演过程,其形体与音乐艺术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挖掘其文化价值,不断提高认识,从而实现茶艺表演的有效传承,也进一步为国家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茶艺表演 形体与音乐艺术 研究  现阶段,茶艺表演被人们关注,作为相关研究人员,更要深入实际,总结有效的工作实践,以提高对于茶艺表演的深刻理解,从而为构建完善的茶艺表演艺术提供有效保障。希望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能够为相关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