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采取量化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成绩变化衡量课题实施的直接效果。通过质性评价的方法反思课题开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运用的全过程,结合二者的评价结果最终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职人文教育的教学过程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人文素质 价值判断 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
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的重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各阶段人文教育的永恒追求。作为高职学生个体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人文素质将有助于高职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塑造完整人格,促进全面成才。而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佳的状况,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意义尤为突出。人文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人文教育的实施,本课题组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职人文教育,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最终目标,从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和方法运用等方面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价值。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论题中的“价值关系”便是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在素质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需经历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在教育学的范畴中,价值关系的衡量属于教学评价,是按照教育目标对教育进程所作出的价值判断。
价值与判断是教学评价的基本问题,教学评价是对被评价的对象进行价值或特点的判断,判断其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按照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采取量化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成绩变化衡量课题实施的直接效果。通过质性评价的方法反思课程与教学的设置、内容、方法等问题。
下面从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2017级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本课题实施以来的成绩变化总结来揭示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价值。
通过各项数据显示,自课题实施以来学生在专业课及非专业课的考试成绩都有一定提升,专业课程中“专业写作”最高增幅为5.71分,非专业课中“艺术影视欣赏”最高增幅为5.93分,而这两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掌握大量的人文知识、积淀深厚的人文素养,才能在创作与鉴赏中推陈出新。这表明通过课题实施的影响,学生的习得能力、认知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各科成绩都有了普遍的提高,人文素质也在稳步提升,并且还能够满足专业课学习的需要,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
质性评价方法则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教学现象的真实情况,它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笔者认为这种“特质”的分析存在于课题开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运用的全过程,是对客体(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效益关系的全面总结。
首先,本课题在构想的阶段便将学生作为课题实施的主体,围绕学生展开课题内容的设置:分析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总结高职人文教育的问题;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教育的途径;分析在人文教育中高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学生的主体性贯穿课题实施的始终,也落实在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学生的主体性在课题开发阶段得到充分体现,这也保证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完成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其次,课题组按照高职人文教育自身特点和学生接受的方式,认识到学生文化兴趣浓厚但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从显性和隐形两方面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课程入手让传统文化参与到高职人文教育的显性和隐性课程之中。通过显性课程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利用隐性课程营造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运用教学手段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文教育中的活力。
最后,高职人文教育的实践需通过教学来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灵活多变的教学因素,在融入高职人文课程的过程中,有利于建立起灵活多变的方法体系,综合多学科的课程组织,学生感同身受,认同较高。在质性评价的情境中,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是价值意义建构的中心。学生的人文素質伴随课程实施进程,从学习兴趣浓厚但知识基础薄弱的特质,逐渐提升为学习能力提高,素质加强的结果。
从课程实施的过程来看,本课题按照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将知识能力转化为自身素质。
本文系贵州省2018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价值研究”(立项编号:2018C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浙江建设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杨徐嵘(1987-),男,仡佬族,籍贯贵州,文学硕士,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化。
关键词:人文素质 价值判断 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
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的重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各阶段人文教育的永恒追求。作为高职学生个体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人文素质将有助于高职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塑造完整人格,促进全面成才。而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佳的状况,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意义尤为突出。人文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人文教育的实施,本课题组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职人文教育,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最终目标,从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和方法运用等方面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价值。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论题中的“价值关系”便是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在素质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需经历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在教育学的范畴中,价值关系的衡量属于教学评价,是按照教育目标对教育进程所作出的价值判断。
价值与判断是教学评价的基本问题,教学评价是对被评价的对象进行价值或特点的判断,判断其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按照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采取量化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成绩变化衡量课题实施的直接效果。通过质性评价的方法反思课程与教学的设置、内容、方法等问题。
下面从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2017级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本课题实施以来的成绩变化总结来揭示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价值。
通过各项数据显示,自课题实施以来学生在专业课及非专业课的考试成绩都有一定提升,专业课程中“专业写作”最高增幅为5.71分,非专业课中“艺术影视欣赏”最高增幅为5.93分,而这两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掌握大量的人文知识、积淀深厚的人文素养,才能在创作与鉴赏中推陈出新。这表明通过课题实施的影响,学生的习得能力、认知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各科成绩都有了普遍的提高,人文素质也在稳步提升,并且还能够满足专业课学习的需要,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
质性评价方法则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教学现象的真实情况,它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笔者认为这种“特质”的分析存在于课题开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运用的全过程,是对客体(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效益关系的全面总结。
首先,本课题在构想的阶段便将学生作为课题实施的主体,围绕学生展开课题内容的设置:分析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总结高职人文教育的问题;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教育的途径;分析在人文教育中高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学生的主体性贯穿课题实施的始终,也落实在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学生的主体性在课题开发阶段得到充分体现,这也保证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完成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其次,课题组按照高职人文教育自身特点和学生接受的方式,认识到学生文化兴趣浓厚但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从显性和隐形两方面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课程入手让传统文化参与到高职人文教育的显性和隐性课程之中。通过显性课程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利用隐性课程营造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运用教学手段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文教育中的活力。
最后,高职人文教育的实践需通过教学来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灵活多变的教学因素,在融入高职人文课程的过程中,有利于建立起灵活多变的方法体系,综合多学科的课程组织,学生感同身受,认同较高。在质性评价的情境中,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是价值意义建构的中心。学生的人文素質伴随课程实施进程,从学习兴趣浓厚但知识基础薄弱的特质,逐渐提升为学习能力提高,素质加强的结果。
从课程实施的过程来看,本课题按照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将知识能力转化为自身素质。
本文系贵州省2018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价值研究”(立项编号:2018C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浙江建设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杨徐嵘(1987-),男,仡佬族,籍贯贵州,文学硕士,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