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诗人牛汉认为,石有三个高洁品性,第一,它坚硬,经得住埋没,抗得住腐化;第二,它沉默,耐得住寂寞;第三,它心甘情愿中聚着不灭的火,遇到打击,能灿然迸发出来。这三点中,他最欣赏的是石头的沉默,因为沉默是最坚固的语言,沉默是最深远的境界。
的确如此,无论在山川沉睡千年,还是登堂入室被人供于案头,石头总是默默无语,宠辱不惊,正像陆游所说“石不能言最可人”,它看似傻呆,其实藏巧于拙、超尘脱俗。
石头的品质深受文人钦佩,因为石头的性格与文人相通,历代文人爱石者很多。
东晋诗人陶渊明喜欢石头,他在石头上写诗,喝醉酒之后,卧于大石之上,浪漫地将那块石头称为“醉石”,所以后人要封他为“赏石鼻祖”。
到了唐代,王维、刘禹锡、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杜牧,这些人都是石头迷。白居易还是“丑石文化”的发起者,他的《双石》诗开头两句就是:“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然后又说“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看来,他是相当自信,这么丑的两块石头,怎么会不愿意与他白居易作朋友呢?
苏轼被贬黄州,泛舟齐安江时,“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他认为对于这些石头,只可意会不能“笔传”,即使绘画高手也画不出其神韵。在江边玩耍的小孩常可摸到石头,东坡就用“饼饵”与小孩交换,先后得到几百枚,“大者经寸,小者如枣栗菱芡”。除了自己赏玩之外,还送给好友佛印禅师。
苏轼还进一步发展了白居易的“丑石理论”,说“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丑而雄,丑而秀也。”丑得有个性,就是一种美。
石头经受烈日炙烤,风雨洗礼,急流冲刷,即使是“千锤万凿出深山”,也是“烈火焚烧若等闲”,石头表里如一,骨气铮铮,正是硬气文人的象征。《西游记》里的石头,不仅诞生了坚韧无畏的美石猴,还成就了刚直不阿的吴承恩;《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自譬是石头所记之事,那块青梗峰上被女娲遗弃的顽石,后经一僧一道点化成美玉,坠落世中。据说离曹雪芹住所的不远处有一处樱桃沟,沟中有一块元宝形的巨石,人称之为“元宝石”,他常常长时间地欣赏此石,构思《石头记》,曹雪芹的孤高全系在石头上。
当代作家贾平凹眼中,石头是有灵魂的,他喜欢收藏石头,据说他家里到处都是石头,连厕所也未能“幸免”。他坦言“喜欢石头,喜欢得像是有病,但凡见到奇石,就想法儿要占为己有,什么下贱的行为和苦力都使得出”,并自道出一件乐事:有一回出差回来,给孩子什么也没买,却用麻袋装了三块大石头在车站背来背去,磨掉了肩上的一块肉不说,还被治安员盘查了几遍。
现代画家之中,也有几位痴爱石头的。
傅抱石与石头有不解之缘,不少人认为他名字的来历,与石头有关,说他同情屈原“抱石怀沙”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结局,自号“抱石斋主人”。
而他的女儿傅益瑶并不这样看,傅益瑶说他父亲从小喜欢刻图章,常常将石头放在腿上用刀刻,弄得身上血迹斑斑。她的理解,傅抱石取名“抱石”两个字的初衷,更多的是情抱石头,喜欢刻图章而已。
傅抱石生的两个儿子,分别名为“傅小石”、“傅二石”。对于两个儿子为何也以石命名,现在已成著名画家的二子傅二石有一番笑谈,说旧中国重男轻女之风盛行,但父亲傅抱石却更喜欢女娃,哪知开始降生的两个孩子都是儿子,于是傅抱石便给大儿子起名“小石”,二儿子取名“二石”。
爱石的画家之中,还有一位是程瑶笙,他曾在上海五马路古玩市场闲逛,买下一块高三四米的玲珑剔透的供石,雇一辆人力车,兴师动众地将石头拉回家,废寝忘食地盯着石头看,一看就是几天。几天后,另一位“石痴”——著名画家吴昌硕来访,看到这块石头,也喜欢至极,说:“好东西应该大家玩。”然后又雇了辆人力车,把石头运到自己家中玩赏。直到吴昌硕要搬家,才恋恋不舍地将石头送还给程瑶笙,程瑶笙如见久别重逢的恋人,守着那块大石头,再也不愿离开。
由此我想到我的一位爱石的朋友,写作之余,酷爱藏石玩石,每到一处旅游,第一件事就是捡石头。有一次,他将满满一旅行袋石头提上火车,再加上他不修边幅胡子拉茬,别人以为他是了一包炸弹要搞恐怖活动,叫来乘警,弄出一场虚惊。某日,我去他家书房参观,只见他的书房堆满了石头,大概有千把块,大的估计有二三十斤,书房简直成了“石房”,因此他的夫人对我提出担忧:“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我经常做梦,梦见我们家的石头压垮了楼房!”
我笑了一笑,心底倒是对我这位爱石的朋友生出敬意,一个爱石成癖的人,肯定有石头一般的品质。
的确如此,无论在山川沉睡千年,还是登堂入室被人供于案头,石头总是默默无语,宠辱不惊,正像陆游所说“石不能言最可人”,它看似傻呆,其实藏巧于拙、超尘脱俗。
石头的品质深受文人钦佩,因为石头的性格与文人相通,历代文人爱石者很多。
东晋诗人陶渊明喜欢石头,他在石头上写诗,喝醉酒之后,卧于大石之上,浪漫地将那块石头称为“醉石”,所以后人要封他为“赏石鼻祖”。
到了唐代,王维、刘禹锡、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杜牧,这些人都是石头迷。白居易还是“丑石文化”的发起者,他的《双石》诗开头两句就是:“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然后又说“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看来,他是相当自信,这么丑的两块石头,怎么会不愿意与他白居易作朋友呢?
苏轼被贬黄州,泛舟齐安江时,“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他认为对于这些石头,只可意会不能“笔传”,即使绘画高手也画不出其神韵。在江边玩耍的小孩常可摸到石头,东坡就用“饼饵”与小孩交换,先后得到几百枚,“大者经寸,小者如枣栗菱芡”。除了自己赏玩之外,还送给好友佛印禅师。
苏轼还进一步发展了白居易的“丑石理论”,说“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丑而雄,丑而秀也。”丑得有个性,就是一种美。
石头经受烈日炙烤,风雨洗礼,急流冲刷,即使是“千锤万凿出深山”,也是“烈火焚烧若等闲”,石头表里如一,骨气铮铮,正是硬气文人的象征。《西游记》里的石头,不仅诞生了坚韧无畏的美石猴,还成就了刚直不阿的吴承恩;《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自譬是石头所记之事,那块青梗峰上被女娲遗弃的顽石,后经一僧一道点化成美玉,坠落世中。据说离曹雪芹住所的不远处有一处樱桃沟,沟中有一块元宝形的巨石,人称之为“元宝石”,他常常长时间地欣赏此石,构思《石头记》,曹雪芹的孤高全系在石头上。
当代作家贾平凹眼中,石头是有灵魂的,他喜欢收藏石头,据说他家里到处都是石头,连厕所也未能“幸免”。他坦言“喜欢石头,喜欢得像是有病,但凡见到奇石,就想法儿要占为己有,什么下贱的行为和苦力都使得出”,并自道出一件乐事:有一回出差回来,给孩子什么也没买,却用麻袋装了三块大石头在车站背来背去,磨掉了肩上的一块肉不说,还被治安员盘查了几遍。
现代画家之中,也有几位痴爱石头的。
傅抱石与石头有不解之缘,不少人认为他名字的来历,与石头有关,说他同情屈原“抱石怀沙”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结局,自号“抱石斋主人”。
而他的女儿傅益瑶并不这样看,傅益瑶说他父亲从小喜欢刻图章,常常将石头放在腿上用刀刻,弄得身上血迹斑斑。她的理解,傅抱石取名“抱石”两个字的初衷,更多的是情抱石头,喜欢刻图章而已。
傅抱石生的两个儿子,分别名为“傅小石”、“傅二石”。对于两个儿子为何也以石命名,现在已成著名画家的二子傅二石有一番笑谈,说旧中国重男轻女之风盛行,但父亲傅抱石却更喜欢女娃,哪知开始降生的两个孩子都是儿子,于是傅抱石便给大儿子起名“小石”,二儿子取名“二石”。
爱石的画家之中,还有一位是程瑶笙,他曾在上海五马路古玩市场闲逛,买下一块高三四米的玲珑剔透的供石,雇一辆人力车,兴师动众地将石头拉回家,废寝忘食地盯着石头看,一看就是几天。几天后,另一位“石痴”——著名画家吴昌硕来访,看到这块石头,也喜欢至极,说:“好东西应该大家玩。”然后又雇了辆人力车,把石头运到自己家中玩赏。直到吴昌硕要搬家,才恋恋不舍地将石头送还给程瑶笙,程瑶笙如见久别重逢的恋人,守着那块大石头,再也不愿离开。
由此我想到我的一位爱石的朋友,写作之余,酷爱藏石玩石,每到一处旅游,第一件事就是捡石头。有一次,他将满满一旅行袋石头提上火车,再加上他不修边幅胡子拉茬,别人以为他是了一包炸弹要搞恐怖活动,叫来乘警,弄出一场虚惊。某日,我去他家书房参观,只见他的书房堆满了石头,大概有千把块,大的估计有二三十斤,书房简直成了“石房”,因此他的夫人对我提出担忧:“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我经常做梦,梦见我们家的石头压垮了楼房!”
我笑了一笑,心底倒是对我这位爱石的朋友生出敬意,一个爱石成癖的人,肯定有石头一般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