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 1”实践教学模式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校企结合的一种典型方式。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管理类专业“3 1”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期望通过三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及为期一年的企业实训来提升学生就业率,为社会输送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
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3 1”实践教学一、引言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尽快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去,越来越被企业及社会所关注,也逐渐成为高校教学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所谓“3 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由学校和企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生在校完成三年的传统管理理论学习并积累一定的实践能力,第四年在校外的实践基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集中进行实习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及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优势。在实施“3 1”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从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制定出发,使学生校内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具有一定的衔接性,以利于学生完成三年的理论课程之后更好的融入一年的企业实习工作中。
二、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中国的民办高校数量已达三百多所。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后,法律层面,民办教育已经获得了与公办教育同等的地位,但在师资、经费、政策、待遇、以及学生素质等方面,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仍处于劣势,民办教育仍是中国教育的弱势群体,仍处于初级阶段,而民办高校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也处于初级阶段。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高校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来使自身可以与公办高校相抗衡。在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方面,民办高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能力培养意识薄弱
中国的民办高校基本上都是由本专科院校的高职学院或者独立学院转变而来。在传统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础,而民办高校则基本继承了传统管理类教学体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事实上,管理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高校对于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识比较薄弱。
2.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民办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上由通识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任选课、全院任选课等几部分构成。通识课及公共基础课基本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为了体现专业理论的完整性并凸显本校本专业特点,民办高校一般又会加入一些特色课程,所占课时较多,而受制于总课时的严格限制,势必会使得本就较少的实践教学的课时进一步受到影响。目前实践教学在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安排得很少,与理想存在很大差距。
3.“双师型”人才匮乏
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年轻教师构成,而年轻教师大部分都是在学校毕业之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缺乏业界实践经验。因此无法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实践经验,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参照教育部高教司的评估标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须达到50%方为合格,而之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在公立高校中,“双师型”的教师比例也仅为45.7%,尚未达到合格等级。公办高校尚且如此,民办高校的“双师型”专家教师更是寥寥无几。
4.经费投入不足
作为民办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大量资金保证,例如聘请“双师型”教师、对在职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创建校内与校外实习基地、购买软件创建实验室等。在没有政府及教育部门资金注入下,此部分经费难以保证或不能到位。
5.企业资源的获取具有局限性
近几年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招,民办高校亦是如此,与在校学生的数量相比较而言,学校与企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却非常有限。即使建立了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合作企业的实习岗位也很有限。据调查,企业每次愿意接收的实习学生数目一般不会超过8人,即使能够为大部分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其实践效果也差强人意。这就客观上限制了实践教学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效果。
三、“3 1”培养模式下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针对以上问题,基于“3 1”培养模式,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应在以下方面予以改进。
1.理论与实践并重
作为校领导,应提高自身的实践意识,强化实践环节的组织和执行,使计划内的校外实习能够切实落到实处。
2.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
在“3 1”模式下,应尽量对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将所有课程的学习均在前三年完成,压缩不必要的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给实践教学提供时间保证。
3.注重“双师型”人才培养及引进
在前三年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优先选聘“双师型”教师来任教。也可以聘请有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走进课堂到学校进行指导,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实战经验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实训的现场真实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应由学校安排,将专业课教师轮流送到企业挂职,掌握管理类相关业务处理方法,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以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
4.增加实践活动经费投入
实践活动经费应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划拨,用于强化校内实训环节、优化管理类专业实训模拟软件、创建实验室、聘请“双师型”专家等。要加大对校外专业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对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保障学生能按照培养方案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和锻炼,最终达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
5.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及企业资源
首先,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基本的实习要求。其次,学校应鼓励学生动用自己的各种资源,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为以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在为期一年的学生实习期间,指导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应与学生保持联系,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予以解决,对专业相关问题提供指导。对于确实不能联系到实习单位的同学,可以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实习。这样一来,基本可以解决学生数量过多,实习单位无法接收的问题,也可以保证参加实习的学生的实习效果。
四、结语
除了要做到以上几方面以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条件,如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实践教学及应用软件并充分利用实验室。在实习过程中,还应严格执行学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应规范要求。对于实习要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写实习日记,上交单位对学生的实习鉴定,使校外实习真正成为实践教学的一个环节。
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3 1”实践教学一、引言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尽快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去,越来越被企业及社会所关注,也逐渐成为高校教学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所谓“3 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由学校和企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生在校完成三年的传统管理理论学习并积累一定的实践能力,第四年在校外的实践基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集中进行实习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及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优势。在实施“3 1”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从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制定出发,使学生校内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具有一定的衔接性,以利于学生完成三年的理论课程之后更好的融入一年的企业实习工作中。
二、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中国的民办高校数量已达三百多所。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后,法律层面,民办教育已经获得了与公办教育同等的地位,但在师资、经费、政策、待遇、以及学生素质等方面,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仍处于劣势,民办教育仍是中国教育的弱势群体,仍处于初级阶段,而民办高校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也处于初级阶段。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高校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来使自身可以与公办高校相抗衡。在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方面,民办高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能力培养意识薄弱
中国的民办高校基本上都是由本专科院校的高职学院或者独立学院转变而来。在传统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础,而民办高校则基本继承了传统管理类教学体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事实上,管理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高校对于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识比较薄弱。
2.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民办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上由通识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任选课、全院任选课等几部分构成。通识课及公共基础课基本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为了体现专业理论的完整性并凸显本校本专业特点,民办高校一般又会加入一些特色课程,所占课时较多,而受制于总课时的严格限制,势必会使得本就较少的实践教学的课时进一步受到影响。目前实践教学在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安排得很少,与理想存在很大差距。
3.“双师型”人才匮乏
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年轻教师构成,而年轻教师大部分都是在学校毕业之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缺乏业界实践经验。因此无法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实践经验,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参照教育部高教司的评估标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须达到50%方为合格,而之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在公立高校中,“双师型”的教师比例也仅为45.7%,尚未达到合格等级。公办高校尚且如此,民办高校的“双师型”专家教师更是寥寥无几。
4.经费投入不足
作为民办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大量资金保证,例如聘请“双师型”教师、对在职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创建校内与校外实习基地、购买软件创建实验室等。在没有政府及教育部门资金注入下,此部分经费难以保证或不能到位。
5.企业资源的获取具有局限性
近几年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招,民办高校亦是如此,与在校学生的数量相比较而言,学校与企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却非常有限。即使建立了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合作企业的实习岗位也很有限。据调查,企业每次愿意接收的实习学生数目一般不会超过8人,即使能够为大部分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其实践效果也差强人意。这就客观上限制了实践教学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效果。
三、“3 1”培养模式下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针对以上问题,基于“3 1”培养模式,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应在以下方面予以改进。
1.理论与实践并重
作为校领导,应提高自身的实践意识,强化实践环节的组织和执行,使计划内的校外实习能够切实落到实处。
2.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
在“3 1”模式下,应尽量对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将所有课程的学习均在前三年完成,压缩不必要的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给实践教学提供时间保证。
3.注重“双师型”人才培养及引进
在前三年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优先选聘“双师型”教师来任教。也可以聘请有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走进课堂到学校进行指导,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实战经验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实训的现场真实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应由学校安排,将专业课教师轮流送到企业挂职,掌握管理类相关业务处理方法,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以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
4.增加实践活动经费投入
实践活动经费应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划拨,用于强化校内实训环节、优化管理类专业实训模拟软件、创建实验室、聘请“双师型”专家等。要加大对校外专业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对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保障学生能按照培养方案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和锻炼,最终达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
5.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及企业资源
首先,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基本的实习要求。其次,学校应鼓励学生动用自己的各种资源,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为以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在为期一年的学生实习期间,指导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应与学生保持联系,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予以解决,对专业相关问题提供指导。对于确实不能联系到实习单位的同学,可以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实习。这样一来,基本可以解决学生数量过多,实习单位无法接收的问题,也可以保证参加实习的学生的实习效果。
四、结语
除了要做到以上几方面以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条件,如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实践教学及应用软件并充分利用实验室。在实习过程中,还应严格执行学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应规范要求。对于实习要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写实习日记,上交单位对学生的实习鉴定,使校外实习真正成为实践教学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