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跟进。”8月27日,全国第二届留守儿童公益峰会在深圳举行,专家学者就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展开讨论。
全国妇联最新调查统计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余万,占农村儿童的37.7%。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数量为2948万,占留守儿童总量的48.31%。目前,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
留守儿童还将继续存在
“前一段时间发生在贵州毕节的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事件,虽然是一个典型个案,但是值得我们深思。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关爱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同时也看到针对特殊留守儿童,在儿童保护机制等工作层面显示的薄弱环节。”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陈晓霞介绍,全国妇联从2012年开始,与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试点,已经在全国确立40个关爱服务体系示范、试点市县区,整体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
陈晓霞介绍,全国妇联及各级妇联组织还通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等渠道,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社区、村建立了11万多个儿童快乐乐园、儿童之家等,为留守儿童搭建了亲情沟通、家教指导、心理支持、关爱帮扶的有效平台。目前,中国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在快速前进,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任重而道远。
“应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跟进。”陈晓霞认为,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建立预防、发现、报告、救助为一体的儿童保护机制和服务体系。还要积极发展地域经济,使务工人员能够就地就近就业,源头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在她看来,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非常重要。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光靠政府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队伍当中,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
各方不应各自为政
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吴霓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它还是一项社会责任。他表示,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政府与公益组织之间应该做到多沟通、多协助,而不是各自为政。
吴霓认为,要了解留守儿童问题,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小就在家庭亲情缺失的环境中长大,而这样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儿童成长除了身体和体格的发育,情感的发育同样非常重要。留守儿童为什么会成为社会问题?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父母亲情的缺失,导致他们的情感发育不健全不完善。所以,在认清了留守儿童问题之后,急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便是考虑如何让这些孩子的家庭亲情变得完整。
当前,社会上有许多公益组织虽然参与进来,但它们与政府的协作和沟通却少之又少。就这个问题,吴霓认为,政府应该调整自己的姿态,并主动支持和扶持这些民间组织,给它们提供一定的政策导向,在制度建设上开放公益民间组织注册。而民间组织这块,则需要让自己定位清晰,主动从侧面协作政府,为政府提供一定的建设和意见性的措施,双方之间要有一个互相理解的过程。
少点赞,多行动
峰会上,来自公益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留守儿童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深圳市志愿者服务基金会、幸福家庭专项基金联合发起人李保军直言,“帮助留守儿童,应该少一点点赞,多一点实际行动”。
李保军表示,关注留守儿童这个复杂社会问题,需要关注背后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家庭教育缺失,一个是怎么样进行心理辅导。应该提倡外来工集中的企业,给留守儿童家长做一些培训,唤起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关注,让他们能够给孩子做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除此之外,公益组织和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该注重乡村兼职教师的培训,从而能够科学、实效地帮助到这些老师。
李保军还表示,当前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但其中的大部分人群还都只是停留在关注这个层面上,许多人的帮助都还只是停留在“隔空喊话”的状态,“如果这些人能够做到少一点点赞,多一点实际行动,让大部分社会关爱不只是停留在‘隔空’传递的状态,这对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公益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范志明表示,比起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社会上的公益组织数量同样让人值得担忧。他认为,如何维护甚至发展出更多的公益组织,同样是解决公益儿童问题的关键之一。
建议设立专门工作部门
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饶锦兴则认为,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乏一个专门针对此类人群的相关职能部门。饶锦兴表示人大、政协和政府内部机构都是按事设岗。除华侨、公务员、外国专家有专门机构外,并没有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专门工作部门。
而其中的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仅是国务院负责妇女儿童的协调议事机构,这对解决妇女儿童的问题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饶锦兴还表示,在法国、德国等国都有妇女儿童的保护机构。他认为,政府部门应当设置专门针对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的权益保护职能部门,而不仅仅是将这些职能交给妇联、老龄委和残联。
而中国圆计划委员会执行主席付一然认为,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老旧的思维和思想上。他表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其中之一是利用科技的力量,例如开发一款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交软件,让孩子们能够与父母形成点对点的实时视频连接,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使得留守儿童能够通过网络与父母进行联系,从而解决长期家庭亲情的缺少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打造一个平台,让留守儿童们有一个发声的机会,能够让社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和需求。
如今社会各界都在探索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付一然认为,不应该进行盲目的解决,应该时刻从情感角度出发,让孩子们不只是能听留守孩子讲述那些留守的故事。
全国妇联最新调查统计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余万,占农村儿童的37.7%。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数量为2948万,占留守儿童总量的48.31%。目前,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
留守儿童还将继续存在
“前一段时间发生在贵州毕节的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事件,虽然是一个典型个案,但是值得我们深思。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关爱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同时也看到针对特殊留守儿童,在儿童保护机制等工作层面显示的薄弱环节。”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陈晓霞介绍,全国妇联从2012年开始,与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试点,已经在全国确立40个关爱服务体系示范、试点市县区,整体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
陈晓霞介绍,全国妇联及各级妇联组织还通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等渠道,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社区、村建立了11万多个儿童快乐乐园、儿童之家等,为留守儿童搭建了亲情沟通、家教指导、心理支持、关爱帮扶的有效平台。目前,中国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在快速前进,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任重而道远。
“应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跟进。”陈晓霞认为,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建立预防、发现、报告、救助为一体的儿童保护机制和服务体系。还要积极发展地域经济,使务工人员能够就地就近就业,源头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在她看来,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非常重要。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光靠政府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队伍当中,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
各方不应各自为政
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吴霓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它还是一项社会责任。他表示,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政府与公益组织之间应该做到多沟通、多协助,而不是各自为政。
吴霓认为,要了解留守儿童问题,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小就在家庭亲情缺失的环境中长大,而这样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儿童成长除了身体和体格的发育,情感的发育同样非常重要。留守儿童为什么会成为社会问题?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父母亲情的缺失,导致他们的情感发育不健全不完善。所以,在认清了留守儿童问题之后,急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便是考虑如何让这些孩子的家庭亲情变得完整。
当前,社会上有许多公益组织虽然参与进来,但它们与政府的协作和沟通却少之又少。就这个问题,吴霓认为,政府应该调整自己的姿态,并主动支持和扶持这些民间组织,给它们提供一定的政策导向,在制度建设上开放公益民间组织注册。而民间组织这块,则需要让自己定位清晰,主动从侧面协作政府,为政府提供一定的建设和意见性的措施,双方之间要有一个互相理解的过程。
少点赞,多行动
峰会上,来自公益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留守儿童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深圳市志愿者服务基金会、幸福家庭专项基金联合发起人李保军直言,“帮助留守儿童,应该少一点点赞,多一点实际行动”。
李保军表示,关注留守儿童这个复杂社会问题,需要关注背后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家庭教育缺失,一个是怎么样进行心理辅导。应该提倡外来工集中的企业,给留守儿童家长做一些培训,唤起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关注,让他们能够给孩子做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除此之外,公益组织和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该注重乡村兼职教师的培训,从而能够科学、实效地帮助到这些老师。
李保军还表示,当前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但其中的大部分人群还都只是停留在关注这个层面上,许多人的帮助都还只是停留在“隔空喊话”的状态,“如果这些人能够做到少一点点赞,多一点实际行动,让大部分社会关爱不只是停留在‘隔空’传递的状态,这对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公益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范志明表示,比起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社会上的公益组织数量同样让人值得担忧。他认为,如何维护甚至发展出更多的公益组织,同样是解决公益儿童问题的关键之一。
建议设立专门工作部门
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饶锦兴则认为,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乏一个专门针对此类人群的相关职能部门。饶锦兴表示人大、政协和政府内部机构都是按事设岗。除华侨、公务员、外国专家有专门机构外,并没有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专门工作部门。
而其中的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仅是国务院负责妇女儿童的协调议事机构,这对解决妇女儿童的问题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饶锦兴还表示,在法国、德国等国都有妇女儿童的保护机构。他认为,政府部门应当设置专门针对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的权益保护职能部门,而不仅仅是将这些职能交给妇联、老龄委和残联。
而中国圆计划委员会执行主席付一然认为,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老旧的思维和思想上。他表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其中之一是利用科技的力量,例如开发一款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交软件,让孩子们能够与父母形成点对点的实时视频连接,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使得留守儿童能够通过网络与父母进行联系,从而解决长期家庭亲情的缺少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打造一个平台,让留守儿童们有一个发声的机会,能够让社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和需求。
如今社会各界都在探索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付一然认为,不应该进行盲目的解决,应该时刻从情感角度出发,让孩子们不只是能听留守孩子讲述那些留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