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小说两相映导曲同工抒真情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创作的《天上的街市》与鲁迅先生的《故乡》虽是两篇不同体裁的名篇,但细细品读不难发现二者在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表现手法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本文将对这三个方面逐一作比较分析,以便能对教学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写作背景
  
  两篇作品的写作背景基本是一样的,均写于1921年,都是作者从异地回乡后对黑暗现实有所感而作。郭沫若1914年赴日本留学,在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三次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前景的憧憬陡然破灭,由一度兴奋激动陷入苦闷忧伤中,但他并未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就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了《天上的街市》。鲁迅1919年年底回故乡绍兴搬家,目睹了农村衰败、凋零的景象和农民贫苦的生活,心情十分悲伤,于是写下这篇短篇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思考如何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二、主题思想
  
  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天上的街市》运用了反衬手法来间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写天上的宁静、祥和(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反衬当时社会的黑暗、动乱;写天上的美丽、富庶(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曲折地反映了人间的丑恶、贫穷;天上的自由、快乐(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则是人间凄惨、悲凉的折射。《故乡》则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现实的故乡是这样的萧瑟、荒寂,而“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呈现之景是那样美丽,令人憧憬,景象之比,突出现实故乡的衰败和萧条。其次是人物的对比,“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少年闰土,变成了一个脸色“灰黄”而且有“很深的皱纹”,手“像是松树皮”的中年闰土。曾经是活泼可爱、健康多智、勇敢机敏的小英雄,如今变成一个呆滞、迟钝、麻木、自卑的木偶人;原先是美丽而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如今变成了自私、尖刻、泼悍的小市民。这些人物的形象性格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雄辩地说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小市民阶层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
  《天上的街市》作者憎恶当时人间的黑暗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他心目中的光明、自由和幸福的生活,所以通过想象把美丽的街市放到天上,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美满幸福。这实际上是他理想生活的寄托。而《故乡》作者对故乡的景、故乡的人感到失望、悲哀,甚至凄凉之时,仍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既不像我们这一代彼此隔膜,也不会因为要一气而“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很显然作者暗示我们,他的理想生活是没有隔膜,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可见两文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只不过《天上的街市》直接展示光明、自由、幸福的理想生活画面,而《故乡》则间接暗示出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生活情景。
  
  三、表现手法
  
  《天上的街市》和《故乡》两文均采用了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描绘夜晚美景来寄寓作者的理想生活,所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描绘的是天上的繁华市街,无数街灯通明,橱窗里陈列着数不清的珍奇,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提着灯笼,自由自在地来往,目睹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笑逐颜开,为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而庆幸。而《故乡》描绘的则是人间的月下瓜地:蓝天、碧海、沙滩、圆月、一望无际的瓜田,给人以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的感觉。两位文学大师均通过描绘美好的夜景抒发自己对未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综上所述,《天上的街市》和《故乡》的作者是两位“旗手”(邓小平语),面对“五四”以后那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直接或间接描绘自由、快乐的生活图景,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单位:如东县浒澪初中)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专题片《浩气永存小岗村》的主创者,笔者从主题确定、拍摄手法、创作方式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  【关键词】人物专题片 《浩气永存小岗    专题片《浩气永存小岗村》反映了原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选派干部沈浩的先进事迹,该片获得2009年度安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和安徽新闻奖二等奖。作为作品的主创者,回顾该片的采访制作过程,笔者感触颇深。下面就专题片《浩气永存小岗村》的采制经历浅谈
很多新妈妈都会患产后常见的一种病——产后脱发。产后脱发与产妇的生理变化、精神因素及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妇女在妊娠期分泌的雌激素较平时增加,使头发的生长期延长,大量的头发“超期服役”;分娩之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那些“超期服役”的头发便会纷纷“退役”。于是就出现了产后脱发。其次,妊娠期反应使孕妇发生呕吐、厌食等,造成营养不良,不利于头发的生长。此外,脱发也与精神因素有关。  人们总认为产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度报道有了长足的发展。组合式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常见于媒体的一种报道方式。新旧媒体之间的组合式报道各有各的特点。本文以“农民工就业调查”报道为例,说明组合式报道在新旧媒体间的异同,探究怎样更好运用组合式报道,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组合式报道 农民工就业调查 《南方周末》网易新闻    组合式报道,即对新闻进行组合,使主题得到深化。这种
媒体上曾有一篇报道称,一位纽约建筑设计师因为感冒引发咳嗽,连续10多天吃了很多药仍然没有好转迹象后,他曾经旅居中国香港的女友让他喝了川贝枇杷膏,大概15分钟后,不仅咳嗽大大好转,就连呼吸也没那么难受了。这位网友立刻发了条朋友圈,将川贝枇杷膏的神奇功效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于是这款枇杷膏在美国迅速走红。  川贝枇杷膏为何如此神奇呢?这要归功于其君药——川贝母。川贝母是一味名贵中药材。药用始载于明代的《
【摘 要】 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一直是近年来会计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    一、引言    当前,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的使用逐渐普及,企业信息化日益受到重视,将计算机与财务会计有机融合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
一项研究显示,住所周围绿地多的女性更年期可能比其他女性推迟一年多。研究分析了1955名女性超过20年的健康数据,发现住宅周边300米内绿色植物最多的女性,进入更年期时平均年龄51.7岁,綠植最少的女性则平均在50.3岁进入更年期。  摘自《重庆晚报》
近日,微信朋友圈的微商一直在鼓吹“喝油养生”,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大口喝油”对健康有好处  到目前为止,喝油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对健康有好处。  有些人说,原始人不吃谷物,吃的是低碳水化合物。但考古研究表明,即使在石器时代,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也在40%左右。  在两三千年前,麻籽、大豆等油料种子,是被直接吃掉的,所以那时的“五谷”中有“麻”和“菽”(豆类)。直到宋代以后,油
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大家对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期待是很多的,很高的,也是很好的,因为专家说了,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将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中国到处都在抢着和世界接轨,这一次自然也不会例外。说实话,推出金融衍生产品所附带的风险,在目下这个市场上,自然也是由政府的信用来担保的。  但是,股指期货推出时间一次又一次地被延迟,管理部门一次又一次地发布消息,随后又纠正消息,使得这一问题上的政府信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今娱乐当道的形势和娱乐报道低俗化趋势,指出该如何在现有的八卦迷局和娱乐过度之势中突围,如何将娱乐报道做得有文化内涵,有思想深度和现实厚度。  【关键词】娱乐报道 低俗化 文化品格    在这个被称作“娱乐致死”的年代,娱乐无处不在,娱乐明星无处不在。这又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催生大批“浅写作”的记者和新闻,写作和阅读都成为厚报时代的一种快餐式流程。大部分的媒体的娱乐报道都呈
【摘要】口述历史的采集和研究以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记忆为基础。记忆中存在着风险也蕴藏着丰富的史料宝藏。本文从记忆的特性出发,讨论了当事人的记忆中存在着怎样的口述历史的危机与生机,并提出口述历史工作者处理记忆的两个原则:态度谨慎、讲究技巧。  【关键词】口述历史记忆危机生机  关于口述历史的研究,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那么,口述历史研究什么?美国著名口述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在《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一书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