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屋脊上的脚印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嘎有一首山歌:坡脚喊来坡上听,走路走得脚抽筋;吃的都是洋芋饭,穿的全是布巾巾。这首在当地流传已久的山歌,真实地反映了海嘎老百姓曾经的一种生存状态。
  海嘎村坐落于“贵州屋脊”——韭菜坪的半山腰,是贵州海拔最高的村落,平均海拔在2600米左右,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365户1623人,地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这个在贵州与蓝天最接近的地方,经济发展极为落后:1998年才通路通电,村民住的是茅草屋、土墙房,喝的是望天水,吃着洋芋饭……2010年人均收入才 1600多元,一个只有1623人口的村落,竟然还有20多个30岁以上的光棍。贫穷,把乡亲们压得抬不起头、挺不起胸。
  2010年,28岁的我,辞别了妻子和一岁多正在蹒跚学步的女儿,背着行李,怀揣着梦想,毅然报名驻村,来到海嘎。我暗暗下定决心: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要点亮整个海嘎,烧尽所有贫困!
  第一把火:抓党建 改民风
  驻村任职之前,在我头脑中曾经无数次地闪现过美妙的画面:凭着自己的热情和干劲,我将会怎样得到群众的爱戴,怎样在群众中一呼百应,怎样带领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可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没多久,发生的一些小事将我拉回了冰冷的现实中。


  2010年的3月,正是一个繁忙耕种的初春时节,海嘎面临严重旱情。作为第一批驻村干部的我,刚到达大湾镇政府,一下车,就遇到了海嘎村的主任陈二福。他正在镇政府把民政部门调拨的250桶“爱心水”装上车,准备拉水到村委会发放给用水困难的群众。还没来得及放下行李,我就加入了拉水大军。我们把水装好一道送到海嘎村委会,等了半天没有人来领水,我与村干部只得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却有群众说:“让我们这么远去拿水?哪个扛得动,除非是你们送到我家门口还差不多。”
  2010年8月,卫生系统开展地氟病治理工作,老百姓只要交纳最低10元5角,就可以认购一套国家补贴的品牌电磁炉。我配合村干部做相关认购的登记工作,几次的宣传,一部分群众还是不愿意参加,有群众说:“还想收我的钱?除非你们发一个给我还差不多。”
  送到家门口的惠民政策,老百姓不搭理,明摆着的好事,却不要,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是不是我们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
  细细琢磨海嘎存在的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是不现实的,必须有重点,一点一点地转变。社会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的推动,群众的思想需要潜移默化的感染,村干部业务能力、服务意识和指导水平的提高尤为紧迫重要。长久以来,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效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战斗力薄弱、号召力缺失、没有威信,群众对村干部的效能作用不认可,力量凝聚不到一块,这才是“症结”。
  因此,整顿软弱涣散的村干部队伍成了我的第一要务。当时在村干部眼里我就是个外来“和尚”,在履历上捞个基层工作经验的记录就走人,不会真心实意干工作的。为了消除村干部的顾虑,改变眼下的情况,就必须得到村干部的充分支持。于是,白天我主动跟着村组干部一起下队走访群众熟悉情况,晚上就在村组干部家搭把手做做菜,喝点老土酒,摆摆龙门阵,拉近和他们的关系。
  慢慢地,村干部对我的认识开始转变了。
  为了让村支两委班子焕发生机,我们一道研究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规范党支部学习制度、两委干部管理办法,要求村干部实行坐班制并纳入每月考核上报镇政府。制度执行起来了,人有效管理起来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随之增强起来。为了更好服务群众,让老百姓信任村干部,支持村里工作,我们针对海嘎村离镇政府远,老百姓办事不方便的情况,细化推出便民利民服务,在村里开设了“代办室”,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接待群众,为群众代办民政、医保、社保、计生等事项,尽可能为他们解决一些烦心事。
  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在村里工作的这几年,我深有感触,如果说一个村贫穷、偏远、产业薄弱、民心不齐等问题是一把锁,那一个有朝气、有战斗力、有号召力的村级党组织,就是开启这把锁的“金钥匙”。
  第二把火:抓民生 聚民心
  在海嘎,有了村委会的支持,我干劲更足了。一家家走访,一户户交流,白天下到田间地头,晚上推门入户,365户人家,在短短时间内,我一口气走了个遍。看到村民割草种地,我会挽起袖子和他们一起劳作,遇上村民盖房,也搭把手,挑上几挑灰浆。在和他们的亲密接触中,我找机会和村民“摆白”(聊天),把自己一些想法在不经意间灌输到他们的脑海中。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是在走访村民黄兴华家时,他家正在搞庭院硬化。因为施工方疏忽,有块“三角地”没有硬化好,来不及重新找工人,我和村主任杨金成挽起袖子,不一会儿就把剩余的“三角地”抹平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无比幸福。
  而真正让群众认识我的,还是董家院子“断头路”,董家院子是个自然寨,有13户57人,距离通村路只有700余米,可就是这700米,让老百姓多年来吃尽了苦头,一到下雨天,道路狭窄泥泞,出行特别不便。当了解到村民想修路的迫切愿望后,我主动去找了“娘家”——钟山区民宗局,申请到2万元启动资金。面对资金缺口,我和包组干部一家家做工作发动群众、村民积极参与,又凑了1.8万元,没钱请施工队,我就带领群众同工同劳,终于把他们盼了多年的水泥路修通了,村民们握着我的手高兴得不肯放下,说:“我们这条路是杨书记帮助修建的”。
  大山里的人厚道、淳朴,交朋友以心换心。董家院子的硬化路让我在海嘎第一次有了点名气,走到村民家他们热情地拉着我烤洋芋吃,拎着鸡蛋送到我的寝室来,向我述说心里的想法。这时,我心里特别幸福。
  我有个习惯,无论村民的大事小事,都会记在本子里,想方设法解决好。村民反映吃水难,我就想方设法争取资金修了30余口水窖;村民反映夜间出行不便,我就协调在干道上安装了140盏太阳能路灯;村民反映串门路难走,我就带着大家完成了315户村民的通组路、串户路;2015年3月,与移动公司沟通解决了移动信号的覆盖问题,7月,完成了村务网络化办公。   为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振奋精神,我争取“少数民族发展”等项目资金近300万元,为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组织30个能歌善舞的彝族少年成立了海嘎民族文艺表演队,把党的好政策、身边的新鲜事、本村的好典型编成歌舞,定时公演。如今,村里喝酒打牌的陋习在减少,咨询政策、琢磨路子的人在增多。
  看到别的村寨搞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村民也来找我帮助申请项目资金;看见韭菜坪景区得到开发,也有人来请我帮忙搞特色种养殖、开办农家乐。我很高兴,这全村上下的干劲终于调动起来了!
  第三把火:抓产业 促脱贫
  帮助海嘎村脱贫致富是我工作的最终目标,但是,农民底子薄、抗风险能力低,经不起折腾,一次尝试失败的例子让我记忆犹新。
  2013年,抱着带领群众尽快致富的迫切心情,我和村委会同志带头引进了韩国的蔬菜品种,发动30余户群众砍掉了苞谷、洋芋改种蔬菜,可是种出来后,却由于市场原因,产品没有销路,蔬菜烂在了地里。一次失败的尝试,老百姓没有过多责怪我,但我自己内心是非常难受的。
  有了这次失败的经历,我更加注重向有经验的农户学习、向专家请教、向各个部门咨询,发动村里的党员和致富能手与我一道,找项目、找资金、学技术,寻觅适合海嘎发展的路子。多方学习考察后,我们着手制定了《海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海嘎旅游发展规划》和《海嘎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建立了内容详实、一户一策的海嘎小康台账,勾勒出海嘎未来的发展蓝图。
  为了让村里的特色种植的产业发展起来,经过多方求证,我们利用海嘎海拔高、日照强的特点,引导村民种植脱毒洋芋和苦荞。我村出产的洋芋、苦荞品质高、卖相好,已远销贵阳和云南。为保护好这个品牌,我与驻村队员四处协调,为海嘎出产的高山洋芋、苦荞申请注册了“黔之脊”绿色食品商标,把“土疙瘩”变成了“金元宝”。


  为了实现产业规模化,降低村民的种植风险,将现有特色产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我还从6家单位争取200余万元建起了9个种养殖基地,成立了“海嘎四季青种植农民合作社”,把韭菜坪高山上特有的韭菜蜜、高山洋芋、苦荞等特色产品的产业链延伸,着手包装和深加工,延长保质期,在为村民提供更好创业机会的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向更广阔的市场销售,把大山的“土疙瘩”卖出大山。
  海嘎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彝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1%,民族文化氛围浓郁,从长远发展考虑,我们走了一条“三变+旅游+扶贫”的新路子,在生态旅游方面做文章。以区旅游公司为主体,引导村民拿出30%比例的房间作为农家客栈,交由区旅游公司统一经营,定期给村民分红,真正实现把农家变成旅馆,农民变导游,启动的海嘎风情小镇建设,配合打造已有的“海嘎民族文艺表演队”。届时,海嘎整体将是一个集美景、美食、特色民俗表演于一体的旅游村。
  经过六年的努力,2015年,海嘎村民的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600元增长到了7230元,是之前的4.5倍,2010年300户1325人的贫困人口,也减少到了现在的46户 163人。现在的海嘎,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二楼,门口的面包车、小汽车越来越多,和六年前的茅草屋、泥巴路相比,早已是旧貌换新颜。
  六年的驻村工作,让我从一个年轻的机关干部变成了名符其实的驻村“老同志”。
  其实,驻村这六年,我也有过纠结和徘徊: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家中的顶粱柱,在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他们身边。
  2014年12月12日,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离别,一向严厉的父亲一声不吭地永远离开了我,留下刚抢救回来不久的母亲。接到电话,我从海嘎一路哭奔回到六枝老家。听闻这个消息,海嘎20多位村民的代表奔波近200公里送了我父亲最后一程。
  共产党员、“第一书记”,面对这两个金子一样闪光的词汇,我想说,驻村没有完成时,帮扶永远在路上。
其他文献
我是来自《求是》杂志社驻青海杂多县的“第一书记”刘磊,说起驻村感受,我总会有这样的回忆和感慨:  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牛羊、淳朴的古铜色笑脸,曾是大家心目中青藏高原、内蒙古大草原的模样。然而,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却有着更多的体验:高寒缺氧、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越……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在这里,一次感冒也许面临的
期刊
我国虽幅员辽阔,但有许多地方并不适宜人类生存。穷山恶水,怎么脱贫致富?搬迁是最快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搬迁解决生存困境,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很多年。目前,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更加精准,只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国家明确“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政策只适用于“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跟我走吧
期刊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大街乡贺田村是一个坐落在山坳里的小村落,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的穷村,而今天的贺田村却以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浙江省“双强百佳”村名扬天下。说到今昔巨变,贺田村村民们一定会提到劳光荣的名字。  劳光荣,贺田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在“第一书记”培训班上,劳光荣为大家分享了贺田村的发展经历,本刊记者就如何做好农村基层群众工作对他进行
期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探索新形势下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脱贫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按照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开展粤湘劳务协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决定在湖南、广东两省开展劳务协作试点。  《通知》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促进
期刊
我出生并成长于东北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入目的便是一望无边的平原和富饶的黑土地,最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景象。在成为国务院扶贫办的一员前,我并不了解贫困,也不了解扶贫。走上工作岗位就来到了以 “苦瘠甲于天下”而闻名的中国扶贫发源地甘肃省定西地区。那一年,作为扶贫战线上的新人,我在这片看上去虽贫瘠但底蕴丰厚的土地上迅速成长,熟悉了中国扶贫事业的发展史,参与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
期刊
2015年6月16日上午,刚从新疆阿克苏柯坪县送医下乡回京的国家民委办公厅文件档案处干部史睿,风尘仆仆回到单位。还没坐稳,人事部门就找到她,问她能否去基层挂职,是否有什么困难。史睿干脆利落地答到:“工作第一,没困难!”  史睿的挂职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凌雷村“第一书记”,该村是当地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  2015年8月4日,拉着简单的行李箱,史睿来到首都机场,前来送行的是丈夫和7岁的儿子
期刊
2016年4月18日至20日,全国零售训练营培训师培训活动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员常务副院长李鸣涛,友成基金会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主任孙毅出席了本次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合作、创新、扶贫”,为期3天的培训活动对全国零售训练营项目管理流程、项目实施方案、培训师班主任职责、项目评估指标、电商扶贫MO
期刊
五十三年前的阳春三月,准确地说,是三月五日这一天,当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学雷锋纪念日”便由此而诞生,紧接着,一个声势浩大的学雷锋热潮奔涌而来,席卷全国。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尽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理念在更新,可雷锋精神始终没有丢,始终得到民众的道德认同,并成为一种道德血液,在发扬,在传承。  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他的生命结束的太
期刊
地质公园建设以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是国土资源部门落实新发展理念,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载体。贫困地区地质公园建设不仅使地质遗迹受到保护,促进了旅游扶贫,还解决了区域性贫困问题。贵州省乌蒙山片区通过地质公园建设整合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既唤醒了地质遗迹保护的自觉,保护了绿水青山,又能实现贫困群众脱贫。地质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共
期刊
阳春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记者再次走进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田坑村,驻足山脚,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之中,层层桃树依坡而栽,粉嫩的桃花像一团团云霞,映照着充满生机的大地。  “冬桃合作社能有今天这个规模,多亏了各级领导和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帮我们出资金、搞规划、引进新品种、科学管理,使合作社成为绿色观光旅游园区。这不,桃园里有20多名游客正在观赏、拍照呢!”顺着田坑村支部书记宋加宝手指的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