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大众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深化,现代化的经济结构转型的复杂化等,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1-012-03
收稿日期:2010-10-17
21世纪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造成了生产过程对劳动力需求量越来越少,使得工作岗位迅速成为稀缺性的资源。近年来由于结构改变、产业升级、全球化浪潮等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就业的前景,特别是作为新增劳动力的青年尤为突出。在我国,从2005年起每年达600万人以上,规模约占每年新增劳动力就业总量的30%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一
在全球就业状况堪忧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同时面对高等院校连续几年扩招,在面临就业和再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大学毕业生就业严峻形势日益突显出来。笔者认为,这其中主要有着三方面的矛盾:
(一)大学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岗位之间供求数量上的矛盾
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增加国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国民教育水平。2002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已实现了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15%,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整个社会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比例达到3%。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相当庞大,3%的比重造成绝对数量不足,这是中国人力资源素质落后,国家教育水平欠发达的表现。人力资源发展水平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平,高校扩招适应了经济发展要求和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从2002年第一批扩招专科生毕业至今,并随着扩招规模加大,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据这几年的招生数据推算: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45万,较2001年的115万增加27.1万,增幅达23.1%;2003年为212万,较上年增加了36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3毕业生为280万,较上年增加68万,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毕业生人数激增,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量剧增。
在我国,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信息来看,今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在宏观就业形势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社会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不会有显著的增加,这是高等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就业需求数量上的供需矛盾。
(二)大学毕业生与社会工作岗位之间供求结构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前进中的发展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过去毕业生由国家包分配的“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已被打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资源都要通过市场进行合理的配置。大学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也必然要通过市场进行竞争就业。在逐步完善起来的劳动力市场中,经济活动社会化所强化的分工专业化,不断增加了劳动力对分工的选择,对各类高层次人才供求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双向选择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模式促进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但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生就业体制中的种种问题。如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种种原因,应届大学生的专业类别与社会需求不对称,就业出现困难;由于用人指标、户籍、档案、派遣证等传统就业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造成毕业生进入就业渠道有障碍等等。
笔者认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及是就业人群自身原因造成的结构性矛盾,由专业、学校、学历、性别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近年来就业形势看好的多为一些计算机、通讯、电子之类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历史、园艺、文学等长线专业就业形势暗淡;长期提倡的男女平等的口号在人才市场上被弃之一旁;相对而言,名牌高校就业形势大好,一般院校就业紧张;高学历相对于学历低者好找工作等等。第二种则是国家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因素造成的结构性的矛盾,包括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管理模式、就业配套措施不足等方面原因造成了毕业生无法正常进入就业通道;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流通渠道不畅,造成人才的区域间的不平衡,东部热闹,西部冷清等等。目前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但专业设置、招生等市场化运作才刚刚开始。就如一种产品生产时没有市场化,而销售的市场化程度却很高了,两者是靠两种完全不同的体制来操作的,这其间必然要出现很多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在当前的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日渐突出,以至出现了因没有用人指标,找到工作也只能放弃,因无法解决户口问题招不到人或是苦学多年找工作时却发现没有用武之地等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该有的现象。
(三)大学毕业生和社会工作岗位之间的预期与现实的矛盾
在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长期处于“精英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一直被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整个社会资源的计划分配方式是一致的,由国家进行统一的分配。长期处于这种状况给人们造成一种思维定式,即毕业就意味着就业、大学生是国家干部等错误的想法。近几年来这种思考方式有一定的转变,但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在观念上还存在许多预期与现实冲突的问题。
1、预期的工作岗位与现实的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工资额、工作所处区域、工作环境等等。2009年底,教育部高等学生司对部分高等院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高等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中国的高校从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劳动力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下降趋势也是必然的。这有可能体现于回收投资的周期延长。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也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毕业生自身对于投资回报率的心态普遍有一种博弈心理,期望值过高而不能实现会造成其预期落空,对于可能出现的就业难问题不能从“常态”角度承受,过分渲染了问题的严重性。
2、就业观念与就业现实间的矛盾。从政府部门的角度上看,对待大学生的就业态度仍存在较强的计划经济管理痕迹。没有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政府就不 能够做好就业的服务工作;政府只有转变了观念,真正转入到个人就业实行市场竞争、自主择业的机制思路上来,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常讲的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不仅包括政策措施的制定,还要包括提供完整的供求信息和优质的就业服务。从毕业生自身来看,绝大部分人以计划经济的眼光看待就业的问题。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选择方式,并不是工作岗位主动与就业者相适应,而是就业者必须主动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就业岗位与学历文凭、工资待遇相对应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竞争中获胜,这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选择就业方式的游戏规则。
3、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预期值与学生能力现实间的矛盾。笔者认为还应该注意到,在大学毕业生挑剔就业岗位的同时,用人单位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抱怨毕业生的不足。由于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的灌输、轻能力的培养方式,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增减出来的一些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以至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应届生还存在着缺乏团队精神,处理人际关系差等不足,其明确表示不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预期与毕业生能力现实间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只有实现其充分就业,才能把这部分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祖国的建设服务。现今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如果这一部分人不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和发挥作用,无论从国家投资培养还是从家庭投资培养的角度来计算成本,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这不仅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酿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要重视的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强调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齐心协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他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我们必须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他特别强调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笔者分析的三个矛盾,主要的应对策略如下:
1、大力发展经济,使我国在宏观上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促进全社会就业率提高的同时,也为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奠定基本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对增加就业岗位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0世纪9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增加80万个就业岗位。二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可以增加的百分比。这两个因素同增加就业岗位是正相关关系。在某个时期,这两个因素的变化都受国民经济运行内部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政府可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结构时,使这两个因素朝着有利于实现就业战略目标的方向发展。各国的实践证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上受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核心保障因素。
2、改革限制人才流动的户口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加快就业模式的转变,促进人才的跨区域流动,解决其后顾之忧;改革现有人事体制,给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开通用人的绿色通道,保证其不因体制的原因而引不进人才;扫除妨碍就业和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使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能充分地享有到国有企业工作毕业生同样的制度支持和认可。
3、改革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学科门类设置。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学校必须以市场需要为办学的原则,把学生招进来,就必须把这些“产品”生产好再“推销”出去,出现就业困难除了社会大背景的原因之外,学校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重要的环节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学科和专业方向定位好。由于我国处于高等教育供给短缺的状态,是卖方市场,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就读,然后才是就业,学校基本不存在缺乏生源的危机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校忽视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的培养,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
4、高校毕业生要转变现有的就业观念,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制定合理的就业预期值。要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化就业的观念,树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即不论是何种经济体制,都应树立合法的、相对稳定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真正把择业观念纳入市场引导、自主就业的路子上来。要两方面地看待工作的区域性问题,东部地区、大中城市经济条件好,可是竞争激烈;中西部地区小城市基层经济条件较差,可是竞争相对较弱,人才受重视;改变考证越多越好的错误观点,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就业竞争的砝码。
5、政府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以及就业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积极和高校联系,提供舞台,通力合作,合并各区域性的人才交流网络,建立形成全国统一的供求信息库。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全国性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因体制、区域等众多因素造成的人才市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集中就业信息,统一人才市场管理,给毕业生提供充分、便捷、有效、规范的就业服务。
6、推进大学生毕业就业模式的转变,鼓励其自行创业,建立一整套有利于自主创业的配套政策和服务体系。现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必须在原来的途径上寻求更多的解决其就业的方式和手段,鼓励其自主创业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从大学毕业生本身的素质来看,其是具有较高科技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潜在生产力,不但就业有优势而且具有一定的创业优势,充分挖掘其在这一方面的潜力,不仅可以解决其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岗位。政府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减免征税费,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特殊的社会关系和劳动保险办法等),给予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以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到农村到中西部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2]中国统计年鉴[M],2009
[3]吴风岗,青少年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陈正安、刘利才:大学生德育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6]朱新钧,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1-012-03
收稿日期:2010-10-17
21世纪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造成了生产过程对劳动力需求量越来越少,使得工作岗位迅速成为稀缺性的资源。近年来由于结构改变、产业升级、全球化浪潮等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就业的前景,特别是作为新增劳动力的青年尤为突出。在我国,从2005年起每年达600万人以上,规模约占每年新增劳动力就业总量的30%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一
在全球就业状况堪忧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同时面对高等院校连续几年扩招,在面临就业和再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大学毕业生就业严峻形势日益突显出来。笔者认为,这其中主要有着三方面的矛盾:
(一)大学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岗位之间供求数量上的矛盾
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增加国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国民教育水平。2002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已实现了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15%,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整个社会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比例达到3%。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相当庞大,3%的比重造成绝对数量不足,这是中国人力资源素质落后,国家教育水平欠发达的表现。人力资源发展水平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平,高校扩招适应了经济发展要求和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从2002年第一批扩招专科生毕业至今,并随着扩招规模加大,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据这几年的招生数据推算: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45万,较2001年的115万增加27.1万,增幅达23.1%;2003年为212万,较上年增加了36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3毕业生为280万,较上年增加68万,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毕业生人数激增,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量剧增。
在我国,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信息来看,今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在宏观就业形势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社会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不会有显著的增加,这是高等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就业需求数量上的供需矛盾。
(二)大学毕业生与社会工作岗位之间供求结构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前进中的发展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过去毕业生由国家包分配的“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已被打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资源都要通过市场进行合理的配置。大学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也必然要通过市场进行竞争就业。在逐步完善起来的劳动力市场中,经济活动社会化所强化的分工专业化,不断增加了劳动力对分工的选择,对各类高层次人才供求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双向选择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模式促进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但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生就业体制中的种种问题。如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种种原因,应届大学生的专业类别与社会需求不对称,就业出现困难;由于用人指标、户籍、档案、派遣证等传统就业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造成毕业生进入就业渠道有障碍等等。
笔者认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及是就业人群自身原因造成的结构性矛盾,由专业、学校、学历、性别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近年来就业形势看好的多为一些计算机、通讯、电子之类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历史、园艺、文学等长线专业就业形势暗淡;长期提倡的男女平等的口号在人才市场上被弃之一旁;相对而言,名牌高校就业形势大好,一般院校就业紧张;高学历相对于学历低者好找工作等等。第二种则是国家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因素造成的结构性的矛盾,包括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管理模式、就业配套措施不足等方面原因造成了毕业生无法正常进入就业通道;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流通渠道不畅,造成人才的区域间的不平衡,东部热闹,西部冷清等等。目前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但专业设置、招生等市场化运作才刚刚开始。就如一种产品生产时没有市场化,而销售的市场化程度却很高了,两者是靠两种完全不同的体制来操作的,这其间必然要出现很多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在当前的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日渐突出,以至出现了因没有用人指标,找到工作也只能放弃,因无法解决户口问题招不到人或是苦学多年找工作时却发现没有用武之地等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该有的现象。
(三)大学毕业生和社会工作岗位之间的预期与现实的矛盾
在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长期处于“精英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一直被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整个社会资源的计划分配方式是一致的,由国家进行统一的分配。长期处于这种状况给人们造成一种思维定式,即毕业就意味着就业、大学生是国家干部等错误的想法。近几年来这种思考方式有一定的转变,但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在观念上还存在许多预期与现实冲突的问题。
1、预期的工作岗位与现实的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工资额、工作所处区域、工作环境等等。2009年底,教育部高等学生司对部分高等院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高等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中国的高校从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劳动力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下降趋势也是必然的。这有可能体现于回收投资的周期延长。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也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毕业生自身对于投资回报率的心态普遍有一种博弈心理,期望值过高而不能实现会造成其预期落空,对于可能出现的就业难问题不能从“常态”角度承受,过分渲染了问题的严重性。
2、就业观念与就业现实间的矛盾。从政府部门的角度上看,对待大学生的就业态度仍存在较强的计划经济管理痕迹。没有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政府就不 能够做好就业的服务工作;政府只有转变了观念,真正转入到个人就业实行市场竞争、自主择业的机制思路上来,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常讲的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不仅包括政策措施的制定,还要包括提供完整的供求信息和优质的就业服务。从毕业生自身来看,绝大部分人以计划经济的眼光看待就业的问题。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选择方式,并不是工作岗位主动与就业者相适应,而是就业者必须主动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就业岗位与学历文凭、工资待遇相对应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竞争中获胜,这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选择就业方式的游戏规则。
3、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预期值与学生能力现实间的矛盾。笔者认为还应该注意到,在大学毕业生挑剔就业岗位的同时,用人单位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抱怨毕业生的不足。由于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的灌输、轻能力的培养方式,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增减出来的一些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以至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应届生还存在着缺乏团队精神,处理人际关系差等不足,其明确表示不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预期与毕业生能力现实间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只有实现其充分就业,才能把这部分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祖国的建设服务。现今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如果这一部分人不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和发挥作用,无论从国家投资培养还是从家庭投资培养的角度来计算成本,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这不仅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酿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要重视的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强调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齐心协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他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我们必须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他特别强调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笔者分析的三个矛盾,主要的应对策略如下:
1、大力发展经济,使我国在宏观上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促进全社会就业率提高的同时,也为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奠定基本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对增加就业岗位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0世纪9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增加80万个就业岗位。二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可以增加的百分比。这两个因素同增加就业岗位是正相关关系。在某个时期,这两个因素的变化都受国民经济运行内部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政府可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结构时,使这两个因素朝着有利于实现就业战略目标的方向发展。各国的实践证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上受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核心保障因素。
2、改革限制人才流动的户口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加快就业模式的转变,促进人才的跨区域流动,解决其后顾之忧;改革现有人事体制,给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开通用人的绿色通道,保证其不因体制的原因而引不进人才;扫除妨碍就业和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使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能充分地享有到国有企业工作毕业生同样的制度支持和认可。
3、改革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学科门类设置。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学校必须以市场需要为办学的原则,把学生招进来,就必须把这些“产品”生产好再“推销”出去,出现就业困难除了社会大背景的原因之外,学校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重要的环节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学科和专业方向定位好。由于我国处于高等教育供给短缺的状态,是卖方市场,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就读,然后才是就业,学校基本不存在缺乏生源的危机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校忽视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的培养,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
4、高校毕业生要转变现有的就业观念,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制定合理的就业预期值。要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化就业的观念,树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即不论是何种经济体制,都应树立合法的、相对稳定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真正把择业观念纳入市场引导、自主就业的路子上来。要两方面地看待工作的区域性问题,东部地区、大中城市经济条件好,可是竞争激烈;中西部地区小城市基层经济条件较差,可是竞争相对较弱,人才受重视;改变考证越多越好的错误观点,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就业竞争的砝码。
5、政府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以及就业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积极和高校联系,提供舞台,通力合作,合并各区域性的人才交流网络,建立形成全国统一的供求信息库。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全国性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因体制、区域等众多因素造成的人才市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集中就业信息,统一人才市场管理,给毕业生提供充分、便捷、有效、规范的就业服务。
6、推进大学生毕业就业模式的转变,鼓励其自行创业,建立一整套有利于自主创业的配套政策和服务体系。现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必须在原来的途径上寻求更多的解决其就业的方式和手段,鼓励其自主创业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从大学毕业生本身的素质来看,其是具有较高科技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潜在生产力,不但就业有优势而且具有一定的创业优势,充分挖掘其在这一方面的潜力,不仅可以解决其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岗位。政府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减免征税费,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特殊的社会关系和劳动保险办法等),给予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以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到农村到中西部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2]中国统计年鉴[M],2009
[3]吴风岗,青少年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陈正安、刘利才:大学生德育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6]朱新钧,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