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体育教师,或多或少都与运动损伤打过交道,它不仅给学生带来痛苦,还影响到受伤者的家庭,甚至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为了防止损伤的发生,一方面,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制订安全措施,层层落实;另一方面,我们也教育学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尽管如此,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差、场地器材的安全性不高、某些运动项目本身高对抗性强以及教学方法不恰当等原因,还不能完全杜绝运动损伤的发生。当运动损伤发生以后,作为体育教师,该如何及时而恰当地处理呢?
一、运动损伤的初步诊断
1.了解受伤原因。一般情况下,教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情况都比较熟悉,而且学生的活动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对发生损伤的原因都心中有数,但如果损伤的发生不是自己亲眼所见,则必须找在场学生了解损伤发生的原因。如是在跑动中摔倒,还是从器材上摔下来或是与同伴发生碰撞等,这些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受伤情况。
2.观察受伤部位。从受伤部位的外表看是开放性的还是闭合性的;从肌肉是否红肿看受伤的程度;从关节形状看是否脱臼;从肢体的整体形状看是否骨折等。检查有无合并伤,如腹部挫伤后有无合并内脏器官破裂;头部挫伤后有无合并脑震荡等,要先处理合并伤,再处理软组织损伤。在确定无严重的合并伤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3.询问受伤学生的自我感觉。有些损伤情况,单靠观察是不能全面了解的,必须及时了解受伤学生的身体感觉,从其主体感觉及感觉的变化中,进一步了解受伤的情况。
二、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旦出现运动损伤,必须立即停止运动,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如果是一般轻微的损伤,可根据“大米”原则处理:
1.保护。可用三角巾、木夹板或支架等器具来固定或支撑受伤的肢体,主要是保护受伤的部位,避免受到不当的外力而造成更大的伤害,促进局部创伤的修复。
2.冷敷。冷敷就是冷冻疗法,利用比人体温度低的冷水、冰块等刺激患处进行初期治疗,有止血、退热、镇痛、麻醉和消肿的作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冷水后放在伤部,两分钟左右换一次;或者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在受伤后24至48小时以内,采用这一方法比较有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缓解症状,但要注意冷敷的时间,防止冻伤。
3.加压抬高患肢。使用弹性绷带,棉花贴在患处,再以绷带加压包扎,减少肿胀出血。并将受伤的肢体抬至心脏水平以上的高度适当固定,有利于血液回流,也可缓解肿胀及出血。还可外敷新伤药、内服止痛片。如果伤情较为复杂或很严重(例如腰椎、颈椎部位受伤的),应第一时间拨打120,叫救护车将患者立即送医院,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处理,不可轻易搬动患者,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三、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1.对受伤学生的心理辅导。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运动损伤发生以后,学生除了身体受到伤害外,也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并对造成损伤的场景和运动项目产生恐惧心理。对此,一方面应及时对受伤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减少伤害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可采用系统脱离敏法帮助学生解除恐惧心理。如一个学生在双杠后摆下时腿被撞伤,教师应立即给予处理并进行安慰,如果在以后练习时,还担心、害怕腿部再受伤害或其他部位受伤,教师可以让其反复观察技术较好的同学做双杠后摆下的动作,并使其放松,当学生不再感到恐惧时,再要求其做双杠支撑摆动,并不断给予鼓励,使其进一步树立信心,最后在良好的保护和帮助下,完成支撑摆动及后摆下动作。在多次成功练习后,由学生单独完成练习,通过这样的分层次练习,使学生逐步消除恐惧心理。
2.对在场学生的心理辅导。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排在前面出场的选手比赛失利,后面的也会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在教学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在跳高教学中,水平相当的几个学生,如果前面能成功地跳过去,后面的学生成功的较多,如果排在前面的学生试跳失败,下面接二连三会出现失败。同样的道理,当学生在运动中受到伤害,在场的学生心理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给予引导。如分析受伤学生受伤的原因,找出避免伤害的方法;加强保护措施;适当降低练习难度等,让学生树立信心,减少伤害事件对他们的心理影响。
三、与家长的联系沟通
当运动损伤发生以后,如果是一般的轻伤,家长还能谅解,如果发生严重的伤害,问题就没这么简单了,除受害者外,还会影响其家庭。况且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是冷静理智的,一旦处理不好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及时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如果伤害较严重,在救治的同时应与家长及时沟通,说明损伤产生的原因及现在的大体情况,争取大家都把救治放在首位,尽可能避免产生矛盾和冲突,使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面对运动损伤,我们一方面要掌握一些急救处理的方法,积极应对,防止伤害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伤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安全意识,以主动预防为主,减少或避免损伤的发生。
(责编 黄春香)
一、运动损伤的初步诊断
1.了解受伤原因。一般情况下,教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情况都比较熟悉,而且学生的活动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对发生损伤的原因都心中有数,但如果损伤的发生不是自己亲眼所见,则必须找在场学生了解损伤发生的原因。如是在跑动中摔倒,还是从器材上摔下来或是与同伴发生碰撞等,这些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受伤情况。
2.观察受伤部位。从受伤部位的外表看是开放性的还是闭合性的;从肌肉是否红肿看受伤的程度;从关节形状看是否脱臼;从肢体的整体形状看是否骨折等。检查有无合并伤,如腹部挫伤后有无合并内脏器官破裂;头部挫伤后有无合并脑震荡等,要先处理合并伤,再处理软组织损伤。在确定无严重的合并伤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3.询问受伤学生的自我感觉。有些损伤情况,单靠观察是不能全面了解的,必须及时了解受伤学生的身体感觉,从其主体感觉及感觉的变化中,进一步了解受伤的情况。
二、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旦出现运动损伤,必须立即停止运动,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如果是一般轻微的损伤,可根据“大米”原则处理:
1.保护。可用三角巾、木夹板或支架等器具来固定或支撑受伤的肢体,主要是保护受伤的部位,避免受到不当的外力而造成更大的伤害,促进局部创伤的修复。
2.冷敷。冷敷就是冷冻疗法,利用比人体温度低的冷水、冰块等刺激患处进行初期治疗,有止血、退热、镇痛、麻醉和消肿的作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冷水后放在伤部,两分钟左右换一次;或者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在受伤后24至48小时以内,采用这一方法比较有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缓解症状,但要注意冷敷的时间,防止冻伤。
3.加压抬高患肢。使用弹性绷带,棉花贴在患处,再以绷带加压包扎,减少肿胀出血。并将受伤的肢体抬至心脏水平以上的高度适当固定,有利于血液回流,也可缓解肿胀及出血。还可外敷新伤药、内服止痛片。如果伤情较为复杂或很严重(例如腰椎、颈椎部位受伤的),应第一时间拨打120,叫救护车将患者立即送医院,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处理,不可轻易搬动患者,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三、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1.对受伤学生的心理辅导。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运动损伤发生以后,学生除了身体受到伤害外,也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并对造成损伤的场景和运动项目产生恐惧心理。对此,一方面应及时对受伤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减少伤害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可采用系统脱离敏法帮助学生解除恐惧心理。如一个学生在双杠后摆下时腿被撞伤,教师应立即给予处理并进行安慰,如果在以后练习时,还担心、害怕腿部再受伤害或其他部位受伤,教师可以让其反复观察技术较好的同学做双杠后摆下的动作,并使其放松,当学生不再感到恐惧时,再要求其做双杠支撑摆动,并不断给予鼓励,使其进一步树立信心,最后在良好的保护和帮助下,完成支撑摆动及后摆下动作。在多次成功练习后,由学生单独完成练习,通过这样的分层次练习,使学生逐步消除恐惧心理。
2.对在场学生的心理辅导。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排在前面出场的选手比赛失利,后面的也会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在教学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在跳高教学中,水平相当的几个学生,如果前面能成功地跳过去,后面的学生成功的较多,如果排在前面的学生试跳失败,下面接二连三会出现失败。同样的道理,当学生在运动中受到伤害,在场的学生心理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给予引导。如分析受伤学生受伤的原因,找出避免伤害的方法;加强保护措施;适当降低练习难度等,让学生树立信心,减少伤害事件对他们的心理影响。
三、与家长的联系沟通
当运动损伤发生以后,如果是一般的轻伤,家长还能谅解,如果发生严重的伤害,问题就没这么简单了,除受害者外,还会影响其家庭。况且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是冷静理智的,一旦处理不好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及时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如果伤害较严重,在救治的同时应与家长及时沟通,说明损伤产生的原因及现在的大体情况,争取大家都把救治放在首位,尽可能避免产生矛盾和冲突,使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面对运动损伤,我们一方面要掌握一些急救处理的方法,积极应对,防止伤害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伤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安全意识,以主动预防为主,减少或避免损伤的发生。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