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等都有了显著的改进和提高.但与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依然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追”,这不仅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更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作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我们每位老师利用有限的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所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不是量的大小而是质的优劣,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是需要我们研究并且在每一节课中要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认真地对课前、课上、课后会出现的一系列环节进行深刻研究与思考,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课堂教学设计.
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做事,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
3.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数学教学要紧密围绕以上四大支柱进行设计,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课前准备工作
(一)解读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三个依据文件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3.当年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科考试说明(级别)
教师要研究高考对教材的要求(级别)和近几年有关的高考题,以此把握好 “度”的问题,每一道题、每一节课都要符合考纲要求,实现一个目标.
(二)深层研究新教材、备学生
当然,备好一节课,还必须吃透教材,另外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和能力水平,才能准确确定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与学方法等等,尤其是例题与练习的处理,如何去落实呢?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
学生的不同、课型的不同等等因素都会使教学设计存在差异,在此,一起讨论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于新授课可从导入、学生活动、数学建构、数学运用、回顾小结、作业的布置、板书设计这几方面来进行.
(一)导 入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 教学其实也是如此.一节课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上好,学生就会感到兴味索然,下面的课就难以正常进行.上课开始,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师生之间难免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时,教师就一定要讲究导课的艺术,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
在数学教学实践上,除了常规的“温故而知新”的复习导入方法之外,还有:
1.情景创设导入法
数学知识的获得,常常是通过实践得到的.数学知识的探求过程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知识背景.依据教材中的有关知识,选取具体的背景,可以强化视觉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物.从生活情景入手,可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良好学习状态.
2.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必修4第三章中讲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进行二倍角的三角函数这节课中,在开始我就提出:“角α的三角函数与角2α的三角函数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如此,通过构设悬念,巧妙地导入了新课讲授.
3.类比导入法
例如,在必修5中讲完等差数列,再讲等比数列就可以用等差数列类比讲解.
4.教具演示导入法
学习立体几何,需要空间想象能力.柱、锥、台、球等道具的使用能使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把教室作为一个“道具”(抽象成一个长方体,教室中的有关物体可抽象成点、线、面),学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能立足于新的观察点有新的认识,有利于新知识的领悟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总之,导入方法的运用要因人而异,要因教学内容而宜.新颖有特色的导入方法常能营造最佳教学心理环境,常能改变学生上课的状态,使更多的学生进入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上课效率,能使学生乐在其中,把数学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了充分保证.
(二)学生活动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真正变为学堂,实现学生自我主动地汲取、探究、研读、发现、展示、合作的学习过程.我认为课堂教学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根据导入的不同,学生活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但最终的目的都是更好地完成数学建构,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一些概念信息,体会一些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思想,而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该出手时出手,该张嘴时张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数学建构 在一节课中,数学建构是定义、定理、公理、性质、公式的给出,而对于这些,在课堂中节奏要适度,切忌大而化之,因为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概念教学的要求,只有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与原理,解决问题才可能快、狠、准.这也是古人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而此环节处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可以由学生自己处理.例如平面向量的第一节课,都是概念,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老师只要补充一些注意的问题即可.再例如必修1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第一节课,可以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和补充.
四、数学运用——例题与练习的处理
1.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选例题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例题要具有典型性.
选例题要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选例题要突出知识的灵活运用.
2.例题教学处理
(1)形式
①学生口答,说思路,师组织学生点评(可以不讲,应是简单的重要题).
②学生板演,并讲思路,师组织点评,重点评思路的合理性和运算的准确性及解题的规范性(最好是边评边改使之规范).
③学生分析,说思路、解题过程,师适当点拨并完成板书过程.以上三种形式主要是训练学生即时解题的能力,针对高考中容易题,难度不能太大.
④学生讨论,展示交流,教师评价.
⑤教师点拨分析为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解题,主要是针对高考中中高档题.
(2)过程
①分析(学生或教师),读题、审题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特别重视突破口的确定,使学生学会分析方法,养成解题前先分析找方法的好习惯(改变凭感觉解题的不良习惯).
②解题,有时可以按得分点写简要步骤(教师),但是规范的解题过程,每节课至少有一题,也不可过多,一定要评出失分点,即少该条件就扣分.
③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按以上要求反思,然后再提出问题,能否一题多解,要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发表见解的机会.
④变式,要研究题目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功能,能变则变,要变得恰当,且要即时练(一定不要先写出,如是就没有一新的感觉,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了,也达不到训练学生快速反应的效果),有时也可拓展与追加、推荐一道好题(最好是一类的问题但要有区别,不能重复但可以反复,即同样的问题不能用同一题来考,要变题来考同一问题).
在此环节,一定不能就题论题,抄完教科书的解法就完事,要有新意,有变化,有引申,有超越学生的地方(不能使学生觉得一堂课都是重现他的预习).
3.课堂练习
题量不能太大,难度适当(约百分之六十的容易题,百分之四十的中档题),一定要当堂训练,以定时训练的形式完成,时间许可要当堂评价.
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系统也是一种好的教学辅助工具.
(五)回顾小结
可以由学生概括总结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有关注意点,可以是针对某个问题的,也可以是所有课堂内容的浓缩,自我总结这节课的主要收获,学到了什么,搞懂了几个问题,还有什么疑惑有待今后解决,必要时教师再作适当补充.
(六)课后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必须难易适度,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确保大多数学生能成功完成.另外,作业布置要有代表性,而不是让学生做千篇一律差不多的题目,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所以说作业要布置得合理,难易适中,要有梯度.
(七)板书设计
对于一节课中需要板书的要作以统筹规划,既能体现重难点,又能给学生整体的知识框架,还要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不要一节课上完了,黑板上一字未留或是乱七八糟,学生听了我们的一节课,保证不会再好好上下一节课.当然用多媒体教学时板书内容较少一些.
学生在学习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近几年来,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等都有了显著的改进和提高.但与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依然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追”,这不仅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更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作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我们每位老师利用有限的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所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不是量的大小而是质的优劣,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是需要我们研究并且在每一节课中要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认真地对课前、课上、课后会出现的一系列环节进行深刻研究与思考,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课堂教学设计.
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做事,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
3.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数学教学要紧密围绕以上四大支柱进行设计,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课前准备工作
(一)解读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三个依据文件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3.当年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科考试说明(级别)
教师要研究高考对教材的要求(级别)和近几年有关的高考题,以此把握好 “度”的问题,每一道题、每一节课都要符合考纲要求,实现一个目标.
(二)深层研究新教材、备学生
当然,备好一节课,还必须吃透教材,另外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和能力水平,才能准确确定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与学方法等等,尤其是例题与练习的处理,如何去落实呢?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
学生的不同、课型的不同等等因素都会使教学设计存在差异,在此,一起讨论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于新授课可从导入、学生活动、数学建构、数学运用、回顾小结、作业的布置、板书设计这几方面来进行.
(一)导 入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 教学其实也是如此.一节课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上好,学生就会感到兴味索然,下面的课就难以正常进行.上课开始,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师生之间难免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时,教师就一定要讲究导课的艺术,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
在数学教学实践上,除了常规的“温故而知新”的复习导入方法之外,还有:
1.情景创设导入法
数学知识的获得,常常是通过实践得到的.数学知识的探求过程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知识背景.依据教材中的有关知识,选取具体的背景,可以强化视觉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物.从生活情景入手,可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良好学习状态.
2.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必修4第三章中讲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进行二倍角的三角函数这节课中,在开始我就提出:“角α的三角函数与角2α的三角函数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如此,通过构设悬念,巧妙地导入了新课讲授.
3.类比导入法
例如,在必修5中讲完等差数列,再讲等比数列就可以用等差数列类比讲解.
4.教具演示导入法
学习立体几何,需要空间想象能力.柱、锥、台、球等道具的使用能使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把教室作为一个“道具”(抽象成一个长方体,教室中的有关物体可抽象成点、线、面),学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能立足于新的观察点有新的认识,有利于新知识的领悟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总之,导入方法的运用要因人而异,要因教学内容而宜.新颖有特色的导入方法常能营造最佳教学心理环境,常能改变学生上课的状态,使更多的学生进入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上课效率,能使学生乐在其中,把数学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了充分保证.
(二)学生活动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真正变为学堂,实现学生自我主动地汲取、探究、研读、发现、展示、合作的学习过程.我认为课堂教学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根据导入的不同,学生活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但最终的目的都是更好地完成数学建构,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一些概念信息,体会一些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思想,而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该出手时出手,该张嘴时张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数学建构 在一节课中,数学建构是定义、定理、公理、性质、公式的给出,而对于这些,在课堂中节奏要适度,切忌大而化之,因为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概念教学的要求,只有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与原理,解决问题才可能快、狠、准.这也是古人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而此环节处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可以由学生自己处理.例如平面向量的第一节课,都是概念,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老师只要补充一些注意的问题即可.再例如必修1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第一节课,可以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和补充.
四、数学运用——例题与练习的处理
1.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选例题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例题要具有典型性.
选例题要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选例题要突出知识的灵活运用.
2.例题教学处理
(1)形式
①学生口答,说思路,师组织学生点评(可以不讲,应是简单的重要题).
②学生板演,并讲思路,师组织点评,重点评思路的合理性和运算的准确性及解题的规范性(最好是边评边改使之规范).
③学生分析,说思路、解题过程,师适当点拨并完成板书过程.以上三种形式主要是训练学生即时解题的能力,针对高考中容易题,难度不能太大.
④学生讨论,展示交流,教师评价.
⑤教师点拨分析为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解题,主要是针对高考中中高档题.
(2)过程
①分析(学生或教师),读题、审题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特别重视突破口的确定,使学生学会分析方法,养成解题前先分析找方法的好习惯(改变凭感觉解题的不良习惯).
②解题,有时可以按得分点写简要步骤(教师),但是规范的解题过程,每节课至少有一题,也不可过多,一定要评出失分点,即少该条件就扣分.
③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按以上要求反思,然后再提出问题,能否一题多解,要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发表见解的机会.
④变式,要研究题目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功能,能变则变,要变得恰当,且要即时练(一定不要先写出,如是就没有一新的感觉,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了,也达不到训练学生快速反应的效果),有时也可拓展与追加、推荐一道好题(最好是一类的问题但要有区别,不能重复但可以反复,即同样的问题不能用同一题来考,要变题来考同一问题).
在此环节,一定不能就题论题,抄完教科书的解法就完事,要有新意,有变化,有引申,有超越学生的地方(不能使学生觉得一堂课都是重现他的预习).
3.课堂练习
题量不能太大,难度适当(约百分之六十的容易题,百分之四十的中档题),一定要当堂训练,以定时训练的形式完成,时间许可要当堂评价.
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系统也是一种好的教学辅助工具.
(五)回顾小结
可以由学生概括总结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有关注意点,可以是针对某个问题的,也可以是所有课堂内容的浓缩,自我总结这节课的主要收获,学到了什么,搞懂了几个问题,还有什么疑惑有待今后解决,必要时教师再作适当补充.
(六)课后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必须难易适度,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确保大多数学生能成功完成.另外,作业布置要有代表性,而不是让学生做千篇一律差不多的题目,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所以说作业要布置得合理,难易适中,要有梯度.
(七)板书设计
对于一节课中需要板书的要作以统筹规划,既能体现重难点,又能给学生整体的知识框架,还要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不要一节课上完了,黑板上一字未留或是乱七八糟,学生听了我们的一节课,保证不会再好好上下一节课.当然用多媒体教学时板书内容较少一些.
学生在学习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