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与艺术直觉

来源 :艺术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近年来,戏剧评论的威信不高,甚至效果适得其反,这是人们早已发觉了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戏剧评论与艺术直觉(也称直感)的关系就是其中一个问题。某些戏剧评论文章所以和观众反映相悖谬,也为剧作家所不服,是它们太不重视艺术直觉了。 无论是评论家或一般观众看戏,都不可逾越各自的艺术直觉。只不过一般观众往往就停留在这种直觉感受上,同时也很珍视自
其他文献
2015-2016年,在浙江省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苗木主产区、风景名胜区和城镇绿化区,采用LY/T1847-2009《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紫薇》品种性状调查方法
【正】 看完了刘辉同志笺校的《洪升集》,想起了一些问题。 洪升主要活动的年代在清康熙年间,康熙是历史上少有的精明皇帝。从洪升早年到北京国子监时写的诗篇看,他对康熙皇
【正】 明中后期的传奇创作,出现了一批反映当时政治斗争和现实生活的剧目,史称“时事剧”。如描写平复宁夏哱拜叛乱的《龙剑记》、《灌城记》;歌颂王铁令、刘铤等人平番征倭
【正】 以诗、乐、舞为主体的中国戏曲,始终承继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态。它从一开始,就发生在民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虽然地域曲种之间,经常发生对峙、争胜、撞击和融汇
【正】 清代上海戏曲家廖景文,娄县(今属松江)人,所作杂剧《遗真记》,戏曲书录失载,故戏曲史著作亦从未述及。《遗真记》今存,周妙中先生1962年在《江南访曲录要》一文中曾予
【正】 当今世界影坛除跨越国度的联合拍摄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采用外,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日益突出的新势斗,即美国演员争相进入欧洲影坛。当然,外国导演愿意同美国演员合作,
【正】 元代戏曲向以题材宏富、情节生动、词藻本色出名,但在阅读中却常常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时间、次序上的颠倒和错乱,就我所发现的,有这样几类: 职衔上的错乱:主要是
【正】 我们这里所说的淡化性剧作,是专就戏剧、电影、电视剧的文学剧本而言的。这类淡化性剧作,在当今国外方兴未艾,早已形成一个强大的影、视、剧美学新流派,而其发端可追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碾压疏解竹束为原料,对其进行120、140、160℃各60 min,160℃各30、60、90 min 的高温热水处理并压制成竹重组材,运用紫外老化试
【正】 一九三五年,鲁迅写了一篇题为《从帮忙到扯淡》的杂文,其中曾提到李渔的《一家言》,说它“就不是每个帮闲都做得出来的”。这个李渔,就是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