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所谓“诗言志”,诗歌大多是诗人为表达主观思想情感而作。综观诗词鉴赏题,对思想情感的感悟是诗词鉴赏的重点,也是高考古诗词鉴赏考查的核心。
1.多是含蓄、隐晦的,少有直白的。尤其是写景诗,考生要仔细品味诗词意象中蕴含的情感,还有作者借用典故抒发的感情往往也是含蓄的。这两点,考生在把握思想情感时要特别注意。
2.多是复杂、丰富的,少有单一的。诗词是最凝练的语言,寥寥数笔中蕴含着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考生要仔细阅读,逐联分析,细细探究,注意情感的多样性。
3.多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考生要抓住诗词情感变化的脉络和阶段,不能只抓住一点,不顾其余。
巧分类
不同诗歌所表现的主旨虽然各异,但同一类别的诗歌往往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分清诗歌类别往往是理解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的一个突破口。诗歌按内容可分为赠友送别诗、羁旅行役诗、咏物抒怀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掌握了每一类别诗歌的情感规律,就更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
诗歌类别 情感特点
赠友送别诗 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的氛围,抒发依依惜别或勉励之情
羁旅行役诗 一般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耳闻目睹而触发的对家人、故土的眷念
咏物抒怀诗 托物言志,由物及人,由实到虚,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品质
咏史怀古诗 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借古讽今)
边塞征战诗 慷慨从军的豪情与戍边思乡的无奈,以及边地生活的艰辛和痛恨朝廷无人抵抗的悲愤
山水田园诗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的怡然心情;厌恶官场,归隐田园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怀古诗,自然可以联想到怀古伤今的情感。诗的首句统摄全篇,奠定了极其哀愁的情感基调,接着描绘眼前荒郊的景象,最后两句点明怀古伤今之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怀古伤今之情油然而生。
明意象
在诗词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在把握诗词思想情感时,有时还要以诗词的意象为突破口,如“杜鹃”“夕阳”“残荷”等,都有相对固定的含义。此外,对某一具体意象的解读,需置于一定的语境中,如“杨柳”的含义,一般是留别的象征,但有时又表现为柔美、灵活等含义,倘若脱离具体语境,就无法领会作者真正的思想情感。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思路点拨】尽管在诗词中“杨柳”“飞絮”的内涵是固定的,即“留别”“飘忽”,但也要依据词作的情境进行具体分析。从词作内容与“动离忧,泪难收”“人不见,水空流”“流不尽,许多愁”等字眼,可见 “杨柳”“飞絮”的内涵还有对春光易逝的留恋、感伤之情。
【参考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暮春伤别之情。
抓字词
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能生动传神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被称之为“情感关键字”。这些关键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考生解题时如能抓住这些字词,便抓住了解读诗词主旨的钥匙,从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莺啼过落花”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此题可从抓关键字词的角度进行突破。“过”直接描写鸣叫的黄莺,显其动态;黄莺“过”落花,既点明季节特征,又平添惜春之感。以一个“过”字绾结两个意象,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构成了鲜明、生动的场景。以一平常字眼,巧妙传达丰富的思想情感,正所谓“看似平常却奇崛”。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通过一个“过”字,将黄莺、啼叫声、落花组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多重想象空间,也表达了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
析尾句
诗词的结尾方式是多样的:以景作结、以情作结、以理作结、以问作结。但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作者都喜欢在结尾用点心思,因为他们懂得结尾在全诗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鉴赏诗词的时候,考生要学会仔细分析尾句,这样能快速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常见的以景作结的诗词,可以从尾句所描写的景物中,揣摩景物所蕴含的言外之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4]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虚堂
寇准①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①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被罢相。
本诗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斜月”照“半轩”映“疏树”,“夜深风露更凄清”,结合注释可知,环境的凄清折射出了作者凄然的心境。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暮年迁谪,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月光斜照在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风露渐浓,这凄清的意境正是作者凄然心境的写照。
看技法
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情感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有时从诗词的技法入手,也能迅速抓住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从用典和借景抒情的技法入手,就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例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家乡。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此题的思想情感可从表达技法的角度入手。这首词运用了起兴的手法,先写杜鹃的鸣叫,从而引出羁旅之人的愁思和感慨;然后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以夜阑人静,林莺巢燕无声,衬托杜鹃的啼鸣,突出了由杜鹃鸣叫传递出来的悲凉;还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夜雨淋漓、人静灯暗、莺燕无声,唯有杜鹃悲鸣之景抒发了羁旅之人的悲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羁旅之人前途渺茫、半生飘零的悲凉和寂寞之情。
1.多是含蓄、隐晦的,少有直白的。尤其是写景诗,考生要仔细品味诗词意象中蕴含的情感,还有作者借用典故抒发的感情往往也是含蓄的。这两点,考生在把握思想情感时要特别注意。
2.多是复杂、丰富的,少有单一的。诗词是最凝练的语言,寥寥数笔中蕴含着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考生要仔细阅读,逐联分析,细细探究,注意情感的多样性。
3.多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考生要抓住诗词情感变化的脉络和阶段,不能只抓住一点,不顾其余。
巧分类
不同诗歌所表现的主旨虽然各异,但同一类别的诗歌往往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分清诗歌类别往往是理解和鉴赏作者思想情感的一个突破口。诗歌按内容可分为赠友送别诗、羁旅行役诗、咏物抒怀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掌握了每一类别诗歌的情感规律,就更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
诗歌类别 情感特点
赠友送别诗 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的氛围,抒发依依惜别或勉励之情
羁旅行役诗 一般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耳闻目睹而触发的对家人、故土的眷念
咏物抒怀诗 托物言志,由物及人,由实到虚,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品质
咏史怀古诗 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借古讽今)
边塞征战诗 慷慨从军的豪情与戍边思乡的无奈,以及边地生活的艰辛和痛恨朝廷无人抵抗的悲愤
山水田园诗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的怡然心情;厌恶官场,归隐田园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怀古诗,自然可以联想到怀古伤今的情感。诗的首句统摄全篇,奠定了极其哀愁的情感基调,接着描绘眼前荒郊的景象,最后两句点明怀古伤今之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怀古伤今之情油然而生。
明意象
在诗词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在把握诗词思想情感时,有时还要以诗词的意象为突破口,如“杜鹃”“夕阳”“残荷”等,都有相对固定的含义。此外,对某一具体意象的解读,需置于一定的语境中,如“杨柳”的含义,一般是留别的象征,但有时又表现为柔美、灵活等含义,倘若脱离具体语境,就无法领会作者真正的思想情感。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思路点拨】尽管在诗词中“杨柳”“飞絮”的内涵是固定的,即“留别”“飘忽”,但也要依据词作的情境进行具体分析。从词作内容与“动离忧,泪难收”“人不见,水空流”“流不尽,许多愁”等字眼,可见 “杨柳”“飞絮”的内涵还有对春光易逝的留恋、感伤之情。
【参考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暮春伤别之情。
抓字词
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能生动传神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被称之为“情感关键字”。这些关键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考生解题时如能抓住这些字词,便抓住了解读诗词主旨的钥匙,从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莺啼过落花”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此题可从抓关键字词的角度进行突破。“过”直接描写鸣叫的黄莺,显其动态;黄莺“过”落花,既点明季节特征,又平添惜春之感。以一个“过”字绾结两个意象,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构成了鲜明、生动的场景。以一平常字眼,巧妙传达丰富的思想情感,正所谓“看似平常却奇崛”。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通过一个“过”字,将黄莺、啼叫声、落花组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多重想象空间,也表达了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
析尾句
诗词的结尾方式是多样的:以景作结、以情作结、以理作结、以问作结。但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作者都喜欢在结尾用点心思,因为他们懂得结尾在全诗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鉴赏诗词的时候,考生要学会仔细分析尾句,这样能快速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常见的以景作结的诗词,可以从尾句所描写的景物中,揣摩景物所蕴含的言外之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4]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虚堂
寇准①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①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被罢相。
本诗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斜月”照“半轩”映“疏树”,“夜深风露更凄清”,结合注释可知,环境的凄清折射出了作者凄然的心境。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暮年迁谪,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月光斜照在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风露渐浓,这凄清的意境正是作者凄然心境的写照。
看技法
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情感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有时从诗词的技法入手,也能迅速抓住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从用典和借景抒情的技法入手,就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例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家乡。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此题的思想情感可从表达技法的角度入手。这首词运用了起兴的手法,先写杜鹃的鸣叫,从而引出羁旅之人的愁思和感慨;然后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以夜阑人静,林莺巢燕无声,衬托杜鹃的啼鸣,突出了由杜鹃鸣叫传递出来的悲凉;还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夜雨淋漓、人静灯暗、莺燕无声,唯有杜鹃悲鸣之景抒发了羁旅之人的悲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羁旅之人前途渺茫、半生飘零的悲凉和寂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