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电视新闻业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那么,什么是电视民生新闻呢?正如“新闻”定义的众说纷纭一样,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是,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还是形成了其基本的共识,比如电视民生新闻叙述的角度、叙述的方式,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等。本文试从这几方面着手,并结合电视民生新闻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视角;核心
一、平民的视角,平易的叙述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者为中心的。长久以来,媒体的镜头大都存在两种倾向:—是“仰视”,节目“官气”太重,给人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之感,导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似隔着一道鸿沟;二是“俯视”,当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时,经常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节目中媒体与百姓处在两个不同层次的平台。镜头里领导多、群众少,赞美多、批评少,会议多、现场少,说教多、事实少。传播视角的偏离和传受关系的错位,导致传受之间缺少交流、缺少认同感。
电视民生新闻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节目的价值取向和定位决定了节目的内容,节目的表现视角又是实现节目价值的重要因素。电视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应该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记者的镜头主要对准谁?新闻的主角是谁?媒体与百姓的位置如何摆放?平民视角不仅是指节目的平民姿态,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与百姓心灵相通,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以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节目扩版后,提出“民生视角,本色表达”的口号,其中的“民生视角”明确反映了民生新闻对待观众的诚挚态度,平民视角则成了节目传播者、制作者的基本路径。而笔者所在的浙江卫视《新闻晚报》栏目,从创办之日起,便确立了这样的选题标准:做普通市民最好是邻家大妈喜欢看的、看得懂的新闻。
从叙述上来看,电视民生新闻与传统电视动态新闻报道相比,有两方面的重要变化:
一是叙述角度的不同。传统的动态新闻报道都是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电视作为一个全能全知的叙述主体在进行讲述,它自身就代表着客观真实与认识上的真实。其叙述的语境前提是“到我这里来看发生了什么”。而电视民生新闻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则是第二人称式的(解说或串连词里经常说到“您”,“你”),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观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不再是一个景区的地陪导游,而成了一个旅游团中的领队或者只是游客中的一个活跃分子。这样,他的视角不再是宏观的,而是微观的。
二是它不再采用传统新闻中的经典写作方式,而代之以故事化、情景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注重所叙述的新闻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新奇性。比如浙江卫视《新闻晚报》栏目,它的报道要求把事件里最吸引人的东西拎出来,把一个复杂事件里最鲜活的、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情节呈现给观众。在评论性文字方面,不管是新闻本身的解说还是主持人的演播室评论,都不再执着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并对观众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是力求以幽默、调侃的形式进行一家之言式的评论,点到为止,寓庄于谐,努力让观众感觉到这不是一种说教,而是邻家大姐在唠叨心中的感慨。
二、以民生作为叙述内容的核心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在主持CBS《晚间新闻》节目时,曾经确立了一条著名的“后院篱笆原则”。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电视新闻关注最多的是这么三件事:英阿马岛之战,中东战争和英国戴安娜王妃的新生王子。新闻对哪件事更关注,更多报道?去报道新生小王子!设想一天結束时,两位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她们多半会谈到新生小王子”。由此,“后院篱笆原则”成了关注受众信息需要的最为形象的注解。电视民生新闻在内容上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柴米油盐变成电视屏幕关注的重要领域,这样才能迎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最厚重的部分毫无疑问应该是民生内容,这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立家之本。电视传播什么、反映什么,老百姓想什么、说什么、需要什么,就是电视民生新闻所关注的内容。这一点经过实践也充分反映出来。如在杭州创下收视奇迹、在全国引起热烈讨论的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用杭州方言说“家长里短”;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在于其“市井化传播内容”。
三、警惕消费主义和非理性话语代替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在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同时,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还应注重解决以消费主义立场替代真实性追求的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与以商业文化为核心的大众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回避的关系。因此,从它诞生开始,就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消费主义外衣。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它是供人消费的,它向观众推销的是一种报道形式,更是它的广告段位。因而,其收视率似乎比传统的时政新闻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收视率的指挥棒却如一把双刃剑,它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新闻中的一些基本立场。
表面上看来,民生新闻对于全知式的视角的放弃似乎意味着从符号真实走向了感性真实的回归,但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客观真实和理性真实的背离。毕竟新闻的真实性是高于其它性质的一个前提,如果忽略了这一前提,新闻理论都将不再生效,任何形式的包装和炒作都将成为皇帝的新装。一味地强调收视率,一味地迎合观众,也只会让电视民生新闻陷入“星、腥、性”的怪圈。
正因为如此,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在采编过程中,以自己的预设立场对新闻事实进行取舍。一些记者见到消费投诉就立刻想到“假冒伪劣、黑心商家”的大帽子,而不愿对其他的当事人进行实地采访;见到弱势者只会哀其不幸,而将其不幸的责任一味推给社会;对于市民生活中水电煤气等方面一些具体生活问题,不是切实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将问题作平面化的张扬,忽略由这一问题应该引发的深入采访。这样的新闻,不但不能对舆论进行引导,只会将问题简单化,而将社会利益推向对立。
【关键词】视角;核心
一、平民的视角,平易的叙述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者为中心的。长久以来,媒体的镜头大都存在两种倾向:—是“仰视”,节目“官气”太重,给人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之感,导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似隔着一道鸿沟;二是“俯视”,当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时,经常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节目中媒体与百姓处在两个不同层次的平台。镜头里领导多、群众少,赞美多、批评少,会议多、现场少,说教多、事实少。传播视角的偏离和传受关系的错位,导致传受之间缺少交流、缺少认同感。
电视民生新闻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节目的价值取向和定位决定了节目的内容,节目的表现视角又是实现节目价值的重要因素。电视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应该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记者的镜头主要对准谁?新闻的主角是谁?媒体与百姓的位置如何摆放?平民视角不仅是指节目的平民姿态,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与百姓心灵相通,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以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节目扩版后,提出“民生视角,本色表达”的口号,其中的“民生视角”明确反映了民生新闻对待观众的诚挚态度,平民视角则成了节目传播者、制作者的基本路径。而笔者所在的浙江卫视《新闻晚报》栏目,从创办之日起,便确立了这样的选题标准:做普通市民最好是邻家大妈喜欢看的、看得懂的新闻。
从叙述上来看,电视民生新闻与传统电视动态新闻报道相比,有两方面的重要变化:
一是叙述角度的不同。传统的动态新闻报道都是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电视作为一个全能全知的叙述主体在进行讲述,它自身就代表着客观真实与认识上的真实。其叙述的语境前提是“到我这里来看发生了什么”。而电视民生新闻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则是第二人称式的(解说或串连词里经常说到“您”,“你”),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观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不再是一个景区的地陪导游,而成了一个旅游团中的领队或者只是游客中的一个活跃分子。这样,他的视角不再是宏观的,而是微观的。
二是它不再采用传统新闻中的经典写作方式,而代之以故事化、情景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注重所叙述的新闻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新奇性。比如浙江卫视《新闻晚报》栏目,它的报道要求把事件里最吸引人的东西拎出来,把一个复杂事件里最鲜活的、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情节呈现给观众。在评论性文字方面,不管是新闻本身的解说还是主持人的演播室评论,都不再执着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并对观众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是力求以幽默、调侃的形式进行一家之言式的评论,点到为止,寓庄于谐,努力让观众感觉到这不是一种说教,而是邻家大姐在唠叨心中的感慨。
二、以民生作为叙述内容的核心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在主持CBS《晚间新闻》节目时,曾经确立了一条著名的“后院篱笆原则”。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电视新闻关注最多的是这么三件事:英阿马岛之战,中东战争和英国戴安娜王妃的新生王子。新闻对哪件事更关注,更多报道?去报道新生小王子!设想一天結束时,两位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她们多半会谈到新生小王子”。由此,“后院篱笆原则”成了关注受众信息需要的最为形象的注解。电视民生新闻在内容上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柴米油盐变成电视屏幕关注的重要领域,这样才能迎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最厚重的部分毫无疑问应该是民生内容,这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立家之本。电视传播什么、反映什么,老百姓想什么、说什么、需要什么,就是电视民生新闻所关注的内容。这一点经过实践也充分反映出来。如在杭州创下收视奇迹、在全国引起热烈讨论的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用杭州方言说“家长里短”;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在于其“市井化传播内容”。
三、警惕消费主义和非理性话语代替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在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同时,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还应注重解决以消费主义立场替代真实性追求的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与以商业文化为核心的大众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回避的关系。因此,从它诞生开始,就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消费主义外衣。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它是供人消费的,它向观众推销的是一种报道形式,更是它的广告段位。因而,其收视率似乎比传统的时政新闻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收视率的指挥棒却如一把双刃剑,它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新闻中的一些基本立场。
表面上看来,民生新闻对于全知式的视角的放弃似乎意味着从符号真实走向了感性真实的回归,但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客观真实和理性真实的背离。毕竟新闻的真实性是高于其它性质的一个前提,如果忽略了这一前提,新闻理论都将不再生效,任何形式的包装和炒作都将成为皇帝的新装。一味地强调收视率,一味地迎合观众,也只会让电视民生新闻陷入“星、腥、性”的怪圈。
正因为如此,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在采编过程中,以自己的预设立场对新闻事实进行取舍。一些记者见到消费投诉就立刻想到“假冒伪劣、黑心商家”的大帽子,而不愿对其他的当事人进行实地采访;见到弱势者只会哀其不幸,而将其不幸的责任一味推给社会;对于市民生活中水电煤气等方面一些具体生活问题,不是切实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将问题作平面化的张扬,忽略由这一问题应该引发的深入采访。这样的新闻,不但不能对舆论进行引导,只会将问题简单化,而将社会利益推向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