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树黄叶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脉绿色,叶肉黄色,先发生在嫩梢部,严重时整株叶片发黄不长,顶梢葉片丛生且小,顶尖枯死。此病严重影响桃树的光合作用,使产量变低,品质变差。黄叶病的防治必须从基础做起,预防为主,找出病因,对症开方,只有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根除(图1)。
1 引发黄叶病的主要原因
1.1 土壤pH值高是主要原因
北方土壤大多呈碱性,山西运城处于山西的最南端,属运城盆地,中条山下盐湖绵延130多千米2,平原地域低凹处pH值为7.6~8。鸣条岗和丘陵地带土壤一般呈中性。多处地下水属咸水,只要水咸,pH值必然高。pH值超过7.6就不利于桃树的生长。碱性过大容易把土壤中的矿物质如铁、镁、锌等元素固定,使之变成难溶性的元素。比如二价铁就变成了难溶的三价铁,根系无法吸收利用,叶片自然就变成了黄色、白色或出现小叶。因为铁、镁、锌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缺了哪一个都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1.2 施磷肥过多
桃树全年所需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0.3~0.5∶1.2~1.6。需磷量较小,磷元素移动性较差,普通磷肥利用率低,很多桃农把小麦、棉花的施肥配方照搬至桃树上,导致磷元素过剩,沉淀在土壤中,以磷酸盐形式存在,逐渐变成难溶的磷酸钙,就会把土壤中的铁、锌、镁等元素固定,这也是元素的拮抗作用,使桃树根系无法吸收,出现黄叶、小叶。磷酸二铵虽然用量少,副作用小,过多施用,问题也来了。一是它属碱性肥,pH值较高,为7.85~8.2,超出了桃树对酸碱度的耐受力;二是含磷量高达60%,碱性大,就改变了桃树在土壤中的根际环境,使土壤中的铁、锌、镁难以利用,导致黄叶严重。
有人认为,修剪过重、缺氮、冻害都能引起黄化现象。桃树本身修剪就很重,以树定产所留结果枝很少,只要土壤透气性好,一般不存在黄化问题。缺氮确实会导致黄叶,但是黄叶颜色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只要补些氮肥,很快叶子就恢复正常了。至于说冻害引发黄化更不科学。连续多次冻害调查表明,即便树干冻得流胶甚至死枝,长出来的叶片也没有黄化现象发生。
2 防治方法
只要桃树吸收不到铁、锌、镁等中微量元素,叶片就可能黄化。但是引发黄化的诱因不一样,就不能用一个方法治。
2.1 新梢有轻微的黄化现象
全营养氨基酸肥或生物酶全营养肥或酸性肥冲施即可解决,既平衡土壤的酸碱度,又补充中微量元素一举两得。
2.2 土壤碱性过大
用酸性肥很难校正,必须下猛药。每亩施硫黄粉或石膏粉50~100千克,平衡酸碱度,同时叶喷铁肥,即可有效解决。
2.3 施磷肥过量
应停止施磷肥,或减少磷肥的用量,碱性土壤禁止使用二铵磷肥。多施生物菌剂和有机肥,个别严重的树施1千克硫黄粉,加叶面补铁肥均能收到好的效果。
2.4 嵌入法、叶面补铁法,往往治标不治本
使用复绿胶囊嵌入法和叶面补铁、补锌、补镁法,黄化轻的可以恢复生长,严重黄化的地块,一般只能见效2个多月,营养元素用完了就又黄化了,而且会造成树干损伤,反而黄化一年比一年重。因为问题的根本出在土壤,土壤的问题不解决,什么方法也无法彻底根除黄化。
3 选用抗碱性较强的砧木
嫁接桃的砧木较多,各地可利用当地的桃砧木资源,选择抗碱性强的品种。目前来看,毛桃种子做砧木容易导致缺铁黄叶,“三不像”和山桃种子做砧木耐碱性强些。同样嫁接一个品种,毛桃砧黄化占80%~90%,校正难度大;山桃砧黄化只占20%~30%,相对较轻,且好校正,恢复也快。
4 通过改土防治黄化
生产中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土壤越垆,碱性越大,耕性越差。过多浇水或降大雨使土壤透气性降低,桃树根系生长不良,更会加重黄化病的病情。特别是过多的施用化肥,使土壤的盐渍化加剧,不仅不利于根系生长,还不利于肥料的吸收利用。所谓的碱化、酸化,如土壤pH值由8降为7.8,即为酸化。但是,土壤仍属碱性土壤。建议在规划栽树前,对土壤进行一次pH值检测,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通过增施有机肥、有益生物菌,变清耕制为生草制,才能真正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断提高,有益生物增多,改变土壤氮碳比。随着有益生物菌增多,土壤碱性也会慢慢降低。它的作用是双向的,压碱的同时又能压酸,土壤pH值调整到适宜桃树生长范围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到5%~6%,生理病害就几乎消失了。
1 引发黄叶病的主要原因
1.1 土壤pH值高是主要原因
北方土壤大多呈碱性,山西运城处于山西的最南端,属运城盆地,中条山下盐湖绵延130多千米2,平原地域低凹处pH值为7.6~8。鸣条岗和丘陵地带土壤一般呈中性。多处地下水属咸水,只要水咸,pH值必然高。pH值超过7.6就不利于桃树的生长。碱性过大容易把土壤中的矿物质如铁、镁、锌等元素固定,使之变成难溶性的元素。比如二价铁就变成了难溶的三价铁,根系无法吸收利用,叶片自然就变成了黄色、白色或出现小叶。因为铁、镁、锌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缺了哪一个都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1.2 施磷肥过多
桃树全年所需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0.3~0.5∶1.2~1.6。需磷量较小,磷元素移动性较差,普通磷肥利用率低,很多桃农把小麦、棉花的施肥配方照搬至桃树上,导致磷元素过剩,沉淀在土壤中,以磷酸盐形式存在,逐渐变成难溶的磷酸钙,就会把土壤中的铁、锌、镁等元素固定,这也是元素的拮抗作用,使桃树根系无法吸收,出现黄叶、小叶。磷酸二铵虽然用量少,副作用小,过多施用,问题也来了。一是它属碱性肥,pH值较高,为7.85~8.2,超出了桃树对酸碱度的耐受力;二是含磷量高达60%,碱性大,就改变了桃树在土壤中的根际环境,使土壤中的铁、锌、镁难以利用,导致黄叶严重。
有人认为,修剪过重、缺氮、冻害都能引起黄化现象。桃树本身修剪就很重,以树定产所留结果枝很少,只要土壤透气性好,一般不存在黄化问题。缺氮确实会导致黄叶,但是黄叶颜色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只要补些氮肥,很快叶子就恢复正常了。至于说冻害引发黄化更不科学。连续多次冻害调查表明,即便树干冻得流胶甚至死枝,长出来的叶片也没有黄化现象发生。
2 防治方法
只要桃树吸收不到铁、锌、镁等中微量元素,叶片就可能黄化。但是引发黄化的诱因不一样,就不能用一个方法治。
2.1 新梢有轻微的黄化现象
全营养氨基酸肥或生物酶全营养肥或酸性肥冲施即可解决,既平衡土壤的酸碱度,又补充中微量元素一举两得。
2.2 土壤碱性过大
用酸性肥很难校正,必须下猛药。每亩施硫黄粉或石膏粉50~100千克,平衡酸碱度,同时叶喷铁肥,即可有效解决。
2.3 施磷肥过量
应停止施磷肥,或减少磷肥的用量,碱性土壤禁止使用二铵磷肥。多施生物菌剂和有机肥,个别严重的树施1千克硫黄粉,加叶面补铁肥均能收到好的效果。
2.4 嵌入法、叶面补铁法,往往治标不治本
使用复绿胶囊嵌入法和叶面补铁、补锌、补镁法,黄化轻的可以恢复生长,严重黄化的地块,一般只能见效2个多月,营养元素用完了就又黄化了,而且会造成树干损伤,反而黄化一年比一年重。因为问题的根本出在土壤,土壤的问题不解决,什么方法也无法彻底根除黄化。
3 选用抗碱性较强的砧木
嫁接桃的砧木较多,各地可利用当地的桃砧木资源,选择抗碱性强的品种。目前来看,毛桃种子做砧木容易导致缺铁黄叶,“三不像”和山桃种子做砧木耐碱性强些。同样嫁接一个品种,毛桃砧黄化占80%~90%,校正难度大;山桃砧黄化只占20%~30%,相对较轻,且好校正,恢复也快。
4 通过改土防治黄化
生产中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土壤越垆,碱性越大,耕性越差。过多浇水或降大雨使土壤透气性降低,桃树根系生长不良,更会加重黄化病的病情。特别是过多的施用化肥,使土壤的盐渍化加剧,不仅不利于根系生长,还不利于肥料的吸收利用。所谓的碱化、酸化,如土壤pH值由8降为7.8,即为酸化。但是,土壤仍属碱性土壤。建议在规划栽树前,对土壤进行一次pH值检测,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通过增施有机肥、有益生物菌,变清耕制为生草制,才能真正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断提高,有益生物增多,改变土壤氮碳比。随着有益生物菌增多,土壤碱性也会慢慢降低。它的作用是双向的,压碱的同时又能压酸,土壤pH值调整到适宜桃树生长范围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到5%~6%,生理病害就几乎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