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意志力等,同时对于学生的情操陶冶、鉴赏水平和内在涵养也有促进作用。近年来,书法课已进入学生们的课程表中,但真正的书法教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笔者认为,应从营造趣味氛围和教学过程趣味化两方面来着手。
关键词:书法课堂 趣味氛围 教学过程趣味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意志力等,同时对于学生的情操陶冶、鉴赏水平和内在涵养也有促进作用。近年来,书法课已进入学生们的课程表中,但真正的书法教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书法教师往往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课堂”常常变成了“抄写课堂”“自习课堂”,学生们对于书法并未真正产生兴趣,练字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书法课堂的趣味性呢?笔者认为,应从营造趣味氛围和教学过程趣味化两方面来着手。
一、营造趣味氛围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可见,氛围对人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应该在书法课堂的氛围营造上多花点心思。那么,如何营造出有趣的书法课堂氛围呢?笔者有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班级布置展现“趣”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建立较为专业的书法教室,书法教室的陈设可按照古代私塾的样子打造:古色古香的案几和椅凳整齐排列;翰墨飘香的书画作品挂于教室墙壁;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在案前有序陈列……这些和现代教室的陈设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自有“穿越”古代之感,可自然地引起学习书法兴趣。对于普通的教室,我们也可掺杂一些书法元素在其中,例如,墙壁上悬挂名人字画,板报、墙报中介绍书法名家,将优秀的学生书法作品作为榜样装饰在教室内,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班级书法文化氛围的营造,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书法教育。
(二)穿戴服饰体现“趣”
若条件允许,每到书法课或大型书法活动,老师和学生可模仿古代文人墨客的穿戴,身着长衫,头戴冠。进行这样有趣的装扮,学生很容易将自己想象成古圣先贤,既是先贤,则要有静心习字的态度,让学生明白服饰带来的不仅是外在的相似,更有内在的追求。
(三)播放音乐呈现“趣”
学生从视觉上已经完全进入习字状态,如果此时再放点舒缓的古典音乐做辅助,那更是锦上添花了。练字本身就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情,需要学生安下心来,渐渐陶醉于习字的过程中。中华传统乐器古筝就是营造书法氛围较为合适的乐器,比如名曲《渔舟唱晚》《汉宫秋月》《高山流水》等。学生们伴着柔和的旋律将课间浮躁的心绪驱散,渐入安宁静心的状态。这样,学生对于写字便不再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对书写充满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趣味化
当然,书法课堂趣味氛围的营造只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中之重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书法课堂教学同样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切忌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
(一)趣味儿歌
写字指导时,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指离笔尖一寸”。可练字时依然有很多学生的坐姿不规范,对于传统的说教孩子根本记不住。此时,何不编首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写字姿势须记忆;你拍二,我拍二,胸口离桌一拳呀;你拍三,我拍三,眼和本子一尺远;你拍四,我拍四,指和笔尖离一寸;你拍五,我拍五,正确写姿要记住。”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儿歌中牢牢记住了正确的书写姿势。
(二)童趣故事
我们可以为学生讲述古代书法家有趣或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毅力和恒心。如怀素贫穷,因买不起纸,就摘芭蕉叶当作写字的“纸”,日子一长,他竟把一万多棵芭蕉树的叶子给摘个精光,只剩下一些没长大的小叶子。于是,怀素又想了个写字的办法:直接拿上笔墨站在树下,对着嫩叶写字。无论酷暑难当的夏日,还是寒冷刺骨的冬日,他从未停歇,坚持不懈。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再如钟繇,其练字非常用功,以至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都在写字。怎么写?手指为笔,被里为纸。日复一日,被里都被划破了。这些书法家刻苦練字的故事生动且具有感染力,必定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们慢慢懂得练字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就。
(三)有趣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进行书写练习,加上情境创设中的趣味设计,会使原本呆板的书法教学获得令人惊喜的效果。例如,在掌握如何写横画和竖画时,创设“小竹子”游戏,横画和竖画从外观上看有点像小竹子,让小朋友做“弯竹子”和“接竹子”游戏,同时配上儿歌:“小竹弯弯就像横,小竹立正就是竖……”在儿歌和游戏的配合下,同学们在愉快的“动态”中学会横画和竖画的写法。
(四)乐趣生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可见教育和生活关系密切。书法教学同样如此,如果能将二者有机结合,那必将为书法课堂增添更多“接地气”的乐趣。例如,我们在进行软笔书法练习时可将之与春联相结合,学生带上红红的春联纸,在如此精致的纸上练字,相信学生下笔也会更认真、更慎重。春节时,门上张贴着学生自己书写的春联,总会收获亲朋好友真挚的称赞,这无形中对于学生是种莫大的鼓励。同样,硬笔字的练习也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元素,例如,为一对新人写请柬、替国旗下讲话的校长抄写演讲稿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书法课上的有趣素材,让学生不再单调地练习课本中的书写内容。
(五)雅趣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能让家长走进书法课堂一展书法才华,那一定会让学生们耳目一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老师平时留意观察、多加交流,找到具有一定书写水平的家长。然后,我们可以邀请这类家长进课堂,或讲解、或范写、或分享心得体会。这样的“外援老师”不仅丰富了书法课堂的“师资”,偶尔给学生一些新鲜感,还增加了授课家长和孩子的自豪感,同时也能引起其他家长对于孩子书法教育的重视。如此“一箭三雕”的举措,何乐而不为?
(六)逗趣学具
我们在平时的书法课堂教学中可以另辟蹊径,将更多丰富的元素融入其中。这要求老师对于书法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写好字”,篆刻艺术也是书法的延伸。让学生们将习惯于用“笔”书写的方式,换成用“刀”刻的书写方式,这种有趣的形式当然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老师鼓励学生为自己刻印章,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添了课堂趣味,让“书法课”变成了生动的“手工课”。
(七)风趣评价
老师使用多样化甚至风趣幽默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励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让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自己书写上的优缺点,从而找准今后练字的方向。比如,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范写为自己的作业写上评语,也可以同学间互换作业,再写评价语,还可以让教师既评价学生作业又点评学生评语,指导学生互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再如,印章点评法:老师利用篆刻课堂教会学生刻印章,刻出“优秀”“良好”等字样的印章,老师可以用学生刻的印章去评价书法作业。自己刻的印章能够成为评价工具,那可是莫大的荣誉。
总之,营造有趣课堂氛围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趣味性元素,会让学生更爱写字,更容易写好字。教师要勤动脑筋,善于思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这样就会让我们的书法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陆晨阳
关键词:书法课堂 趣味氛围 教学过程趣味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意志力等,同时对于学生的情操陶冶、鉴赏水平和内在涵养也有促进作用。近年来,书法课已进入学生们的课程表中,但真正的书法教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书法教师往往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课堂”常常变成了“抄写课堂”“自习课堂”,学生们对于书法并未真正产生兴趣,练字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书法课堂的趣味性呢?笔者认为,应从营造趣味氛围和教学过程趣味化两方面来着手。
一、营造趣味氛围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可见,氛围对人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应该在书法课堂的氛围营造上多花点心思。那么,如何营造出有趣的书法课堂氛围呢?笔者有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班级布置展现“趣”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建立较为专业的书法教室,书法教室的陈设可按照古代私塾的样子打造:古色古香的案几和椅凳整齐排列;翰墨飘香的书画作品挂于教室墙壁;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在案前有序陈列……这些和现代教室的陈设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自有“穿越”古代之感,可自然地引起学习书法兴趣。对于普通的教室,我们也可掺杂一些书法元素在其中,例如,墙壁上悬挂名人字画,板报、墙报中介绍书法名家,将优秀的学生书法作品作为榜样装饰在教室内,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班级书法文化氛围的营造,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书法教育。
(二)穿戴服饰体现“趣”
若条件允许,每到书法课或大型书法活动,老师和学生可模仿古代文人墨客的穿戴,身着长衫,头戴冠。进行这样有趣的装扮,学生很容易将自己想象成古圣先贤,既是先贤,则要有静心习字的态度,让学生明白服饰带来的不仅是外在的相似,更有内在的追求。
(三)播放音乐呈现“趣”
学生从视觉上已经完全进入习字状态,如果此时再放点舒缓的古典音乐做辅助,那更是锦上添花了。练字本身就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情,需要学生安下心来,渐渐陶醉于习字的过程中。中华传统乐器古筝就是营造书法氛围较为合适的乐器,比如名曲《渔舟唱晚》《汉宫秋月》《高山流水》等。学生们伴着柔和的旋律将课间浮躁的心绪驱散,渐入安宁静心的状态。这样,学生对于写字便不再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对书写充满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趣味化
当然,书法课堂趣味氛围的营造只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中之重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书法课堂教学同样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切忌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
(一)趣味儿歌
写字指导时,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指离笔尖一寸”。可练字时依然有很多学生的坐姿不规范,对于传统的说教孩子根本记不住。此时,何不编首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写字姿势须记忆;你拍二,我拍二,胸口离桌一拳呀;你拍三,我拍三,眼和本子一尺远;你拍四,我拍四,指和笔尖离一寸;你拍五,我拍五,正确写姿要记住。”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儿歌中牢牢记住了正确的书写姿势。
(二)童趣故事
我们可以为学生讲述古代书法家有趣或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毅力和恒心。如怀素贫穷,因买不起纸,就摘芭蕉叶当作写字的“纸”,日子一长,他竟把一万多棵芭蕉树的叶子给摘个精光,只剩下一些没长大的小叶子。于是,怀素又想了个写字的办法:直接拿上笔墨站在树下,对着嫩叶写字。无论酷暑难当的夏日,还是寒冷刺骨的冬日,他从未停歇,坚持不懈。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再如钟繇,其练字非常用功,以至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都在写字。怎么写?手指为笔,被里为纸。日复一日,被里都被划破了。这些书法家刻苦練字的故事生动且具有感染力,必定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们慢慢懂得练字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就。
(三)有趣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进行书写练习,加上情境创设中的趣味设计,会使原本呆板的书法教学获得令人惊喜的效果。例如,在掌握如何写横画和竖画时,创设“小竹子”游戏,横画和竖画从外观上看有点像小竹子,让小朋友做“弯竹子”和“接竹子”游戏,同时配上儿歌:“小竹弯弯就像横,小竹立正就是竖……”在儿歌和游戏的配合下,同学们在愉快的“动态”中学会横画和竖画的写法。
(四)乐趣生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可见教育和生活关系密切。书法教学同样如此,如果能将二者有机结合,那必将为书法课堂增添更多“接地气”的乐趣。例如,我们在进行软笔书法练习时可将之与春联相结合,学生带上红红的春联纸,在如此精致的纸上练字,相信学生下笔也会更认真、更慎重。春节时,门上张贴着学生自己书写的春联,总会收获亲朋好友真挚的称赞,这无形中对于学生是种莫大的鼓励。同样,硬笔字的练习也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元素,例如,为一对新人写请柬、替国旗下讲话的校长抄写演讲稿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书法课上的有趣素材,让学生不再单调地练习课本中的书写内容。
(五)雅趣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能让家长走进书法课堂一展书法才华,那一定会让学生们耳目一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老师平时留意观察、多加交流,找到具有一定书写水平的家长。然后,我们可以邀请这类家长进课堂,或讲解、或范写、或分享心得体会。这样的“外援老师”不仅丰富了书法课堂的“师资”,偶尔给学生一些新鲜感,还增加了授课家长和孩子的自豪感,同时也能引起其他家长对于孩子书法教育的重视。如此“一箭三雕”的举措,何乐而不为?
(六)逗趣学具
我们在平时的书法课堂教学中可以另辟蹊径,将更多丰富的元素融入其中。这要求老师对于书法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写好字”,篆刻艺术也是书法的延伸。让学生们将习惯于用“笔”书写的方式,换成用“刀”刻的书写方式,这种有趣的形式当然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老师鼓励学生为自己刻印章,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添了课堂趣味,让“书法课”变成了生动的“手工课”。
(七)风趣评价
老师使用多样化甚至风趣幽默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励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让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自己书写上的优缺点,从而找准今后练字的方向。比如,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范写为自己的作业写上评语,也可以同学间互换作业,再写评价语,还可以让教师既评价学生作业又点评学生评语,指导学生互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再如,印章点评法:老师利用篆刻课堂教会学生刻印章,刻出“优秀”“良好”等字样的印章,老师可以用学生刻的印章去评价书法作业。自己刻的印章能够成为评价工具,那可是莫大的荣誉。
总之,营造有趣课堂氛围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趣味性元素,会让学生更爱写字,更容易写好字。教师要勤动脑筋,善于思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这样就会让我们的书法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