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816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如何学好语文课程是现代初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这也是目前初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阅读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极为关键,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不仅仅包含着文章的阅读,更包含了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后写作的相关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做好“主问题”设计,通过设计优秀的“主问题”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语文 核心素养 视域 阅读教学 “主问题”设计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学阶段中受到了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方面来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还需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并没有将现代化的优质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在开展教学时,仅仅将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所接受到的语文知识也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缺乏明确性,并且学生也无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堂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总结,而课堂上教师由于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进一步的问题深化和备课,所提出的问题也过于破碎,较为浅显,大部分问题以无效问题为主,这就导致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较差,总体的课堂效率较低。长此以往,语文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在课堂上的思维没有跟着教师的问题或者思路进行思考,以至于无法完成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近年来的教育研究中认为,想要使语文课程的教学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就需要将“主问题”应用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主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研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而提出的几个具有极高价值的经验总结问题,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课文语言的品味、情节的概括以及文章情感的把握等多项内容。通过多个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的解读,这样才能使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使语文课堂具有更高的整体性。
  一、依托“主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首先就需要做好关于“主问题”的研究工作,这是保证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的一项重要目标。“主问题”主要是指在对学生授课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度钻研,并且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文本内容,提出一个个具有串联性的问题,而在整个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可以依托几个“主问题”进行思考,这样的问题设置能夠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更高的兴趣,通过对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了解文本、解读文本、挖掘文本,而通过合理的思考,还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对于语文课程有更为良好的认知。语文课堂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是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仔细对文本内容进行钻研,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深入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路和情感活动,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于文章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并且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在教师提出“主问题”后,不必着急给出学生答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深入对阅读文本进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化、个性化的思考模式。让“主问题”与现代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进行配合,则能够有效弥补目前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和对文章思考来说有积极意义。
  例如,在进行《诫子书》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关于诸葛亮的相关文字材料和视频资源,通过形象具体的展示,能够使学生对于诸葛亮这一人物有着更为直观的认知,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在学生朗读前,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上提出第1个“主问题”:“诸葛亮作为一个父亲,想通过诫子书告诫儿子什么呢?”这样最基础的问题设置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阅读,而在学生完成了文本的阅读后,需要积极思考,并且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文章中详细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提炼,最终获得答案,身为父亲的诸葛亮想通过诫子书告知儿子:人生贵在修身养性,男子汉应当志存高远,并且还需要刻苦学习,直至学有所成,方能报效国家。在学生获得了最终的答案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答案进行进一步完善,并为学生提出第2个“主问题”:“文中的字句应该怎样翻译?”由于对于初中生来说,文言文一直是一个较为困难的点,要求学生在第2个“主问题”中对文章进行翻译,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为深入,教师在学生翻译的过程中可以继续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了解立德树人等理念的必要性,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得到解决,并且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
  再例如,在进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使学生对其中的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这里的教学前预习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说极为重要,在学生预习完成后,教师可以在开始教学时直接向学生提出几个“主问题”,例如:诗中所表达的欺骗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欺骗这一词的含义?这几个“主问题”的设置能够用于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验,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走神不走心的情况。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也能够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而当教师完成提问后,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整篇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能够有助于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所以“主问题”的提出,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和学生语文总结能力的培养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主问题”的设置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对“主问题”进行探寻,也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样能够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做好“主问题”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认为无论何种科目,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语文课堂亦是如此。语文教学需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拨动学生的心弦,并激发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情,这样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兴趣对于学习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驱动作用。在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将“主问题”的设置权转交给学生,设置“主问题”本身是教师在充分对文章有理解后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并将此作为教学的基础,但若是将“主问题”转交给学生设置,则需要学生对文章进行自行理解分析,并向其他学生提出“主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古诗词《饮酒》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介绍诗人陶渊明的生平以及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初步阅读,在完成了诗歌的基本阅读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主问题”:“你遇到了怎样的陶渊明?”这个问题看似笼统,但其实对于学生的思考来说极为重要,由于这个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完全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学生在进行思考时,会更加仔细的思考陶渊明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学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例如:返璞归真的陶渊明、热爱自然的陶渊明、物我归一的陶渊明等。而当学生对于陶渊明这一形象有着基本的认知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表达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认识到这样的陶渊明,学生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也能够对陶渊明所写作的诗歌提起高度的兴趣,对于诗歌的鉴赏兴趣也会更为浓厚。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需要理解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困境并积极做好备课工作,这样才能使教学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
  教师在进行“主问题”的设置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設置,例如在进行陶渊明资料的选择时,由于学生已经大概对诗人的特点有所了解,此时教师提出的“主问题”就需要与教材的文本结合,并选择更为创新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切不可设置过多过于简单并且属于闭合性解答的问题,否则无法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人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探究者和探寻者。”所以教师在进行“主问题”的设计时,需要紧扣学习的探究文本,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各种内容进行赏鉴并且理解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人文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提升,还能够使学生主动学习,学得更加轻松。
  结语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中,“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整体的语文课程教学来说,“主问题”能够起到贯穿全文的效果,所以现代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增强如何设置好“主问题”的意识,让“主问题”进入到语文课程中,这样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达到高效课堂、趣味课堂的效果,能够有助于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佳璐.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主问题”设计的价值透视与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20.
  [2]刘慧欣.“板块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3]李朝伦.“浅浅教学”在初中语文分文体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4]王晓燕.找准突破口 化问题为课题——以叙事类文本主问题教学实践研究为例[J].现代教学,2020,(5):6-7.
  [5]徐荻.初中语文“整合情境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6]石丹.关注思维发展与品质提升的课堂教学研究——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13):74-77.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十年前,小姑考上外省的一所名牌大学读研究生,在那里她恋爱了,结婚了,也就留在了当地。我的婆婆为此哭了好几回,但是毫无办法。只能等到每年春节,小姑回来才能相聚。然而小姑夫妻俩却从来没在一起过一个团圆的春节。  回首当年,我刚刚大学毕业,有一个男孩为我描绘了一幅日后生活的美丽画卷,求我跟他回他的家乡去。犹豫再三,我终究放心不下风烛残年的祖父母,还有为我操劳一辈子的父母亲。  成家后添了孩子,搬了新家。
缺是非观念:孩子做错事情,多数家长不及时说明错在何处,只是一味斥责;当孩子与同伴发生摩擦而“吃了亏”时,家长习惯于庇护自家孩子,指责对方不是,这只能模糊孩子的是非观念。   缺挫折教育:培养孩子抗挫折的心理能力十分必要。一帆风顺,养尊处优,喜听过多赞美,长期生活在溺爱的氛围中,将很难迎接人生的暴风骤雨。  缺吃苦精神:四体不勤、娇生惯养是当今孩子一大特征。有不少本可由儿女自己去做的事情,父母主动代
陆大夫:  我结婚1年来,一直口服避孕1号避孕。最近,因为牙痛自己到药房买了红霉素和甲硝唑,服用后没几天牙痛就被控制住了。这时却发现一向很准时的“老朋友”没有如期光临,到医院检查证实是怀孕了。请问,我用了口服避孕药,为啥还会怀孕呢?   铁岭 管梅    管梅朋友:  口服避孕药一般是安全、有效的,它是通过抑制排卵或干扰子宫内膜的发育而起到避孕作用的。但是,如果在服用避孕药的同时又服用了其他药物,
我小的时候便只喜欢父亲,每每他和母亲一块儿下班回来,我都会从奶奶的怀里拼命挣脱出来,猛扑向父亲抱住他,且非得给他三个响亮的亲吻之后,才依依不舍地放他去洗手洗脸。  那时候母亲总是笑话我,说这么依恋你老爸,将来出嫁时怎么办?我搂着爸爸的脖子,把小脑袋紧贴在他硬朗温暖的脸颊上,微闭上双眼,很坚定地发誓:“那我永远都不要出嫁!”这样的话,父母都只当是笑谈,照样纵容我对妈妈小小的霸道和嫉妒。上街的时候,我
【内容摘要】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便具有越来越迫切的现实意义。作为三种主要阅读方式之一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也应势而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方法探讨,逐渐成为新课改的主要话题。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 整本书阅读 阅读策略方法  一、实施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群文阅读教学
【内容摘要】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选取一些精当的、贴近学生认知的历史微主题,开展历史神入教学。教学时需循循善诱,让学生发挥历史想象,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历史,对历史人物感同身受,以期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历史微主题历史神入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一些宏大叙事,展现出一段宏大主题,这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宏大叙事之余,精心选
男人说:“亲爱的,俺的钱目前不够买房子,咱俩也老大不小了,我们还是先领证结婚吧!都是我赚钱少,没能耐,以后我会玩命赚钱的,行吗?”  以下是女方几个版本的回答:    周星驰版:     你在跟我说话吗?不是跟我说的吧,认错人啦。我是一个感情很现实的人,一个感情很现实的人如果和一个没有房子的人结婚的话,将会变得感情有缺陷,一个感情有缺陷的人,你就算永远的拥有她。也是没用的,所以没房子我不结婚,走
人生犹如一盘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本文中的男主人公周健原本家庭美满,与妻子张瑜两人事业有成。由于岳母的介入导致家庭矛盾频发,周健一时冲动感情出轨,和一个叫贾虹的女子有了一个非婚生孩子。为了逃避责任,保全原有的家庭关系和财产,周健和妻子张瑜共同设计了“秘密离婚”计划,将大部分财产转移到张瑜名下……然而,就在他们“离婚”期间,张瑜意外身亡,原本属于周健的财产也被她的娘家人占有。  一念之差,导致
女人终于下决心要离婚了。她向当地法院递交了诉状。法院经过调查立了案。开庭的日子,就定在那一天。  女人的丈夫也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罪状,她就是嫌他太平常或者说太窝囊了。结婚这些年,他没做过一件事能让她眼睛一亮的。而她优秀,平时交往的也尽是些优秀男人。所以她忍无可忍下了决心。  开庭头一天晚上她没睡好,天快亮时才迷糊过去。惊醒后一看,还好,时间尚宽裕,又躺了一会儿以养精蓄锐。款款起床梳洗用完早点。出门
【内容摘要】初中教学在学生的教育历程中处于极为重要的转承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接触更多的科目和知识内容,同时也需要转变在小学教育中游戏学习的模式,无论是学习的科目还是学习的知识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这也就对初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也逐渐成了社会各层人士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篇文章将目光集中于初中的历史教学,分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