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有苦难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60214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沒用,苏北女人在上海,生于1921年,卒于1995年。普通不过的老太太,似乎谁家都有一个,耳聋、多话、皱皱巴巴。她是我《南方周末》专栏“浮生”系列里的人物。两干字意犹不尽,便写成了长篇。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最早的两干字超短篇,这部三十五万字的长篇,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它并非扩大版《浮生》。和《浮生》兼顾人性与历史的初衷不同,《好人宋没用》对人的书写是第一目的,也是唯一目的。所有的战争、迁移、离乱,不过是一个人心灵独白之外的背景声。这部小说的志向,是重新发现人。发现作为个体的人,对苦难的回应,关于死亡的态度,以及埋藏在灵魂最深处的秘密。
  但它们也有相通之处,就是语言风格。在最近阶段的写作中,我尝试回到明清小说的语言传统里去,尝试一种融合了古典意蕴的口语化的风格。这是一个语言寻根的过程。我逐字打磨,反复调试语感。词性的转变,虚词的取舍,节奏的口语化,句子的长短松紧。如何把字词平衡在生硬与烂熟之间,使它们产生不失流畅的新鲜感。
  之后,我又试图将沪语方言融入写作。我意识到,在地域背景明确的小说中,方言可以并且应该被运用,这对人物和叙述有着双重增益。至于能否让所有汉语读者看懂,那是对写作技术的考验。方言作为一种手段,写作者有权决定它出现的疏密度,决定它和上下文的关系。
  当然,语言是个器皿,它并非悬空存在,也不是一堆静止的辞藻,它理应随着具体文本的内涵演变而演变。短句有短句的妙,春秋笔法有春秋笔法的好,但在对场景进行更细腻的表述,对人物心理展开更深刻的描写时,可能需要更复杂的语言。至于方言运用,多数时候是为文本增色的,但我时刻警醒,不要将追逐地域腔调当成写作的至高目标,这反而会成为局限。我的语言是开放的,不自我设限的。要保持“回到语言”的自觉,也要提防“小说到语言止”的把玩心态。所以,我愿意说,《好人宋没用》并不是仅仅因为语言而立起来的。
  从语言回到内容。宋没用算一个好人吗?不少读者掩卷之后,都提出了这个问题。《圣经》里说:“没有好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倘若要我塑造全然高洁的人物,我是不行的,因为从没见过这样的人。宋没用当然不算道德楷模,她有懦弱、自私、随波逐流的品行,在重大事情上也糊涂;但她心地柔软,常有怜悯,这让她在黑暗之中,依然存留人性光芒。这是我使用“好人”一词的具体语境。
  而另一个被争议之处,则是宋没用的名字。事实上,“没用”是他人的界定,主人公则愿意叫自己“梅用”。在相当长的人生里,宋没用作为“宋梅用”而存在。她为自己改了名,这里面有尊严,有独立意识,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至于“好人”和“没用”的张力,我想每个人可以自行解读。我无意书写高洁者如何溃败于浊世。人人都倾向于把自己想象得高洁。苦难席卷过后,控诉者太多,忏悔者却太少。
  宋没用跟绝大多数中国老人一样,历经战争、离乱、饥饿和死亡。这绝对是大开大阖、大起大落的人生,但我故意用平缓的语气和细节化的方式去书写。十六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分析《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技巧,试图窥探马尔克斯“外祖父母讲故事”式的叙述奥秘。他让整部作品在绵延的细节中流转。他削弱大事件,抬升小事件,将大小事件统一到平缓的语气里。用这种方式书写人的一生,简直再好不过。恰似爷爷奶奶夏夜乘凉,摇着蒲扇跟你述说往事。他们平淡地讲,你平淡地听,听完躺到床上一琢磨,久久回想,叹息不已。
  在结构层面,《好人宋没用》是古典的。它的古典意味主要体现在对时间的处理上。这里的时间是线性的,光阴静静地从宋没用的一生流淌过去,文字也随之静静流淌过去。这是我想要的长河式的效果。
  然而,在这样的长河式的关于个人生命的书写背后,我还埋下了另一条线索。那就是对死亡问题的探讨。在我看来,苦难和死亡是关于生命的两个最重要的主题。死亡是苦难中的苦难,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最绝对,也最具普遍意义的苦难。某种程度而言,关于饥饿、穷困、战争、离乱的描述,只是书写死亡的无数种变体。
  叔本华有一句被鸡汤化了的话:“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当我们在这可见的物质世界中,被内心欲望推动着跌来撞去时,所欲所求的任何一件事物,都不能给我们带来终极意义。得不到,痛苦;得到,无聊。“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无法从“活着”本身推导出来。
  必须思考死亡。如果人类永远不死,活着这件事情就丧失了意义。时间的流逝丧失意义,成长的喜悦、衰老的忧伤、劳作的辛苦、暂时的得到与失去,对生活可能性的期盼与失望,全都丧失意义。不死的肉体,只配拥有懈怠和疲惫。难怪托尔金认为,死亡是造物主最好的礼物之一,因为人类天生的本质无法承受不朽,“延长存活时间就像将一段金属丝不断拉长,或把黄油越抹越薄,这会变成无法忍受的折磨”。
  一个人怎样信仰,便怎样生活。对死亡的态度,决定了对生存的态度。有人生得糊涂,死得混沌。有人不相信死后审判,便决定在有生之年,向这个世界无限索求。而信奉“人死如灯灭”的,难免陷入“活着没意思”的虚无,因为他们的生命,看似是被随意抛到世上,白白承担劳苦愁烦,然后无意义地消逝掉的。
  在思考死亡之后,关于生命的形而上辨析才能展开。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和面对死亡的绝望感,是硬币之两面:不能解决死亡的绝望,则难以理解生命的意义。相比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未知生,焉知死”,我更认同的是“未知死,焉知生”。
  这是我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宋没用对死亡问题的摸索路径。她生命中有四个重要人物:没有名字的母亲、婆婆杨赵氏、东家倪路得、女儿杨爱华。这四位女性的内心风景,部分构成了中国人在信仰和死亡问题上的精神光谱。而宋没用自己呢,在我看来,她是仰望者、探寻者,是旷野中的飘荡者。
  可以这么说,我写宋没用的一生,就是为了写她的死亡。写一场艰难跋涉的征途,是为了写那个最终的奔赴之地。这是一场由过程和目的共同构成的意义之旅。
  那么,生命的必然结果摆在这里了,宋没用又如何应对她的苦难呢?她看似是个逆来顺受的没什么想法的老妇人,但其实并非如此。宋没用有她的“天问”。人生为什么这样苦?好人为什么受难?又有谁来拯救呢?在不同的人生事件中,她都以朴素的生命直觉,向看不见的至高者,提出尖锐而根本的问题。
  谁说不是呢?如果我们否认苦难是有原因的,那么受难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书写苦难也就更加没有意义了。在这个命题上,我会想起《约伯记》。这部启发了诸多西方大师的著作,是《圣经》最古老的书卷,讲述了一个好人受难的故事。为什么有苦难?约伯和三个朋友彼此辩论。最后上帝没有告知答案,只是指出人类的能力和理性都极其有限。奥秘就在这里:正因答案存在,也正因答案超验,所以人类才能在漫长年代里不停探寻,彼此辩论。我的这部小说,以及我的整个写作,也都参与在这场探寻和辩论之中。
  写于2018年8月2日星期四
其他文献
摘 要:陈明远的诗歌创作特色是愈来愈精于采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这种新颖的手法源于现实生活,源于理性,又不拘泥于现状理性的表象,而高于理性的现实生活;在哲理方面,受精神分析与个性结构理论的影响和启发,重视在诗歌中表现幻象与梦境的潜意识,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糅合,以展现一种超然的真实情景。  关键词:陈明远 超现实主义手法 理性 情感  陈明远是1949年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 
期刊
摘 要:《闺塾》是杜丽娘青春觉醒、至情抗争的起点,因关乎主题紧密、内蕴丰富,故值得细读。汤显祖让《诗经》教学成为杜丽娘人性启蒙的重要契机,暗含用儒家经典挑战礼教束缚的叛逆意味。这一出中塾师陈最良是在无意间成为“策反者”的,作家的描写分寸拿捏精准。两个女学生——杜丽娘与春香,共同演绎了少女的天籁个性。但在塑造层次上,尚有沉稳与莽撞、慧雅与粗鄙之别,总体上杜丽娘更是作家精心镂刻的艺术典型。  关键词:
期刊
好像很多事和书绑在一起,就变得特别美好!你随便那么一歪,再随便那么一翻,慵慵懒懒的,浸在日光里,缓缓睡着,闲梦仿佛,不知书意,都是美的。  读书,似乎也能说是一种美德,好多时候,文字的角落里匿藏着一种质感,时而钝,时而锐,总在雕刻着你的时光,支撑着那些轻轻浅浅的想象。这些美好,远远近近,常是惬意的,一如花品,有些,日渐熏染香愈浓,而有些却冷处偏佳,别有芬芳。相濡相望,都不碍芳香拂面。  很是佩服那
期刊
“诗人”系列  堵车比北京严重,房价比西安昂贵,城管与小贩互殴,天坑吞吃行人,牛肉面隔年就涨,工资低到有关部门做省会城市收入排行榜时它常“被缺席”……生活在兰州,我时常感觉氤氲于头顶终年不散的那层东西,不是雾霾,而是由它的几百万子民肺部所吐出的怨气。  到兰州已十年,生活在这座城市,我一直感觉像是活在虚构里。这并不是矫情,张楚曾在为弋舟写的《完美主义者的悲凉和先锋者的慨然从容》中说:“多年前我偶然
期刊
最近十几年来,大学教师考核体制完全以项目为中心、以数量为标志,但看项目、刊物级别,不问成果质量究竟如何,国家级项目公布几形同放榜,在英文学刊发文者最可傲视同侪。忙于升等者,尤其是位置不稳的青年学人,难免不被异化,既无暇读“闲书”,亦无余力为普通读者编书作文——因为不算科研成果。在这套体制建立前,陈平原先生即已确立了自身的学术志趣,并能始终坚守之,他有意识地建立了“两套笔墨(专著与随感),三种身份(
期刊
大约是在复旦硕士毕业留校三年多时,我从陈先生口中得知,他与北大的林庚先生有点熟悉,他们是接触不多的朋友。  之所以陈先生会谈起他与林庚先生的关系,是因为他老人家已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而我这个学术助手,也将结束帮他合理合法做事的历史,他为我考虑了下一步——可以继续深造,北上到北大去攻读博士。这令当时的我十分感动,这是先生主动为我的前程发展考虑啊,如今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我想起来,心头还是会涌上一阵
期刊
2002年4月1日,陈平原老师在华东师范大学做题为“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的演讲,他以梁启超、章太炎、周作人、胡适四位文化名人在1922年的四场演讲为中心,精彩地呈现了他们各具特点的神采风貌。事后看来,这场关于“学术讲演”的演讲是很有些象征性的。在学问方向上,标示了陈平原在“图像中国”之后,又开辟了“声音中国”的新论域。从“声音”角度切人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演进,围绕“演说”与“文章变革”,“演说”与
期刊
摘要:元好问代表着金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从文学角度看,假若没有元好问,北中国将是一片绵延起伏的山丘、原野,而没有挺立的高峰,没有标志性的景观,金代文坛也将塌陷过半。元好问还直接关系到元代文学的发端。此外,元好问所编纂的《壬辰杂编》《中州集》和所撰写的诸多碑志,是《金史》的重要取材来源。本文意在从纵向的文学发展史及与横向同时期作家比较的角度,对元好问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做出扼要概述。  关键词:
期刊
作为多年关注大学教育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有不同于教育学学者看问题、谈问题的方式。除了对体制建设以“世道人心”的试金石进行探索,他同时也会特别重视文化风气的营造,对于他来说,这其中最有信心、最有资格去讨论的,当然就是读书,尤其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读书。前几年,陈平原先生已有一部((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从“大学”和“读书”两个话题进行结合,突
期刊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1982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 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