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油气储运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国防建设、能源供应、社会稳定,也是衡量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及未来油气能源储存及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对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油气储存和运输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 油气储运 安全
一、我国油气储运发展情况概述
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最新发布《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石油和原油表观消费量分别达4.98×108 t和4.87×108 t,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预计2014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1×108 t,成品油3.02×108 t。2020年我国石油消耗将超过6×108 t,2030年将超过8×108 t,进口依存度将达到75%左右。根据相关规划,2015年我国LNG进口规模将达到5000×104 t,一次能源构成比例由2008年的3.8%提升至8.3%,在未来20年,能源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并且供求关系偏紧的局面不会改变。
自2003年开始实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一期规划,我国陆续在沿海的镇海、舟山、黄岛和大连筹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到2008年底,4大基地基本建成,总建设规模1640×104 m3,三期规划建成后,储备能力将提升7220×104 m3。在地下岩穴水封洞库方面,我国拥有黄岛15×104 m3原油地下水封洞库一座,浙江象山4×104 m3柴油水封洞库一座,分别在汕头和宁波建成20×104 m3和50×104 m3液化石油气地下水封洞库2座。除黄岛原油水封洞库处于半停用状态,其它洞库运行良好。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已建成储气库12座,规模最大为呼图壁储气库,库容达107.8×108 m3。
在油气管道方面,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和中部地区已建立油品输送管网体系,在长三角、环渤海、川渝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珠三角及中南地区,天然气管网体系也基本建成。截至2012年上半年,我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已增至9.3×104km。预计到2015年,我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将达15×104km。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到“十二五”末,城镇燃气总用气量约1782×108 m3,城镇燃气管道总长度可达到60×104km。
二、新时期我国油气储运面临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国际形势来看,北非、东南亚地区局势震荡,美国加快重返亚太步伐,南海争端激烈,日本解除集体自卫权等,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油气的开采和进口必将受到影响。而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预计2014年将超美国,供需矛盾将会日益突出,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则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油气进口依存度的上升,今后我国油气储运将面临的主要问题:大量进口油气的储存安全性及损耗问题,通过油气管网及交通方式分输的安全性与合理化配置问题。
1.石油天然气储存的安全
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储备量比美国、日本等国家落后很多,美
国以岩穴储备和石油产地只探不采储备方式,有极高的安全性;而日本由于本国石油资源贫乏、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少,采用了以地上、海上、半地下和地下洞穴多种储备方式,很大程度上降低单一形式集中储存的安全风险。德国本土有较好的地质条件,石油储备方式以地下岩穴为主。地上油库储备较地下洞库安全性较低,一旦失火难以扑救。我国盐岩条件较好,应参考其它国家的储备优势,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地下水封洞库作为我国石油战略储存的主要手段。在油气挥发损耗问题上,应鼓励我国科技研发力量和技术应用工作,同时引进和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技术手段,降低能耗,提高使用率。
2.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
随着油气输送量的增大,管道输送也呈现出大流量、大口径、高压力、多批次等特点,油气管道输送也朝着采用材料更可靠、制造成本更低廉、生产周期更短、环境适应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维护保养更简便的方向发展。新时期我国油气管道也面临着一系列安全问题。我国油气管道安全性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油气管道事故率平均为3次/(千公里·年),远超过美国的0.5次/(千公里·年)和欧洲的0.25次/(千公里·年)。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部分油气管道已超出或临近設计寿命,但没有做全面检测和合理的安全评价,仍超期服役,致使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部分工程资料不完备,相关管理部门缺少必要的电子数据信息录入,或资料年久丢失,项目仍处运行状态,致使新工程施工时,旧管线被误挖断、钻漏、施工设备压裂等一系列意外情况频频发生。我国应大力推进油气管道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应用步伐,将现有油气管线纳入数字化管理体系中去,采用在线检测、压力试验、直接评价等技术手段对油气管道进行安全风险监测,以及采用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技术方法对油气管道进行综合评价。
3.油气资源合理化配置问题
近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针对我国能源安全战略,要求推动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消费革命即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能源供给革命,即在清洁、高效利用传统能源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建立能源多元化供应体系。
如何对油气资源进行有效合理化配置,是新时期能源供求不平衡将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在一般时期和特殊时期,应对油气资源供给的优先级别机制和损益评价体系,并与所有油气储备基地动用、调配数据实现互动,有利于实现油气资源供给的合理化,并为我国能源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课题组. 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概述及2014年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 2014(02)
[2] 卢立泽,许期聪,魏武,张平,吴月先,潘用平,钟水清,熊继有. 我国石油储备战略及对策研究[J]. 钻采工艺. 2009(07)
关键词:新时期 油气储运 安全
一、我国油气储运发展情况概述
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最新发布《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石油和原油表观消费量分别达4.98×108 t和4.87×108 t,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预计2014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1×108 t,成品油3.02×108 t。2020年我国石油消耗将超过6×108 t,2030年将超过8×108 t,进口依存度将达到75%左右。根据相关规划,2015年我国LNG进口规模将达到5000×104 t,一次能源构成比例由2008年的3.8%提升至8.3%,在未来20年,能源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并且供求关系偏紧的局面不会改变。
自2003年开始实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一期规划,我国陆续在沿海的镇海、舟山、黄岛和大连筹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到2008年底,4大基地基本建成,总建设规模1640×104 m3,三期规划建成后,储备能力将提升7220×104 m3。在地下岩穴水封洞库方面,我国拥有黄岛15×104 m3原油地下水封洞库一座,浙江象山4×104 m3柴油水封洞库一座,分别在汕头和宁波建成20×104 m3和50×104 m3液化石油气地下水封洞库2座。除黄岛原油水封洞库处于半停用状态,其它洞库运行良好。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已建成储气库12座,规模最大为呼图壁储气库,库容达107.8×108 m3。
在油气管道方面,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和中部地区已建立油品输送管网体系,在长三角、环渤海、川渝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珠三角及中南地区,天然气管网体系也基本建成。截至2012年上半年,我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已增至9.3×104km。预计到2015年,我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将达15×104km。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到“十二五”末,城镇燃气总用气量约1782×108 m3,城镇燃气管道总长度可达到60×104km。
二、新时期我国油气储运面临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国际形势来看,北非、东南亚地区局势震荡,美国加快重返亚太步伐,南海争端激烈,日本解除集体自卫权等,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油气的开采和进口必将受到影响。而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预计2014年将超美国,供需矛盾将会日益突出,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则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油气进口依存度的上升,今后我国油气储运将面临的主要问题:大量进口油气的储存安全性及损耗问题,通过油气管网及交通方式分输的安全性与合理化配置问题。
1.石油天然气储存的安全
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储备量比美国、日本等国家落后很多,美
国以岩穴储备和石油产地只探不采储备方式,有极高的安全性;而日本由于本国石油资源贫乏、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少,采用了以地上、海上、半地下和地下洞穴多种储备方式,很大程度上降低单一形式集中储存的安全风险。德国本土有较好的地质条件,石油储备方式以地下岩穴为主。地上油库储备较地下洞库安全性较低,一旦失火难以扑救。我国盐岩条件较好,应参考其它国家的储备优势,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地下水封洞库作为我国石油战略储存的主要手段。在油气挥发损耗问题上,应鼓励我国科技研发力量和技术应用工作,同时引进和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技术手段,降低能耗,提高使用率。
2.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
随着油气输送量的增大,管道输送也呈现出大流量、大口径、高压力、多批次等特点,油气管道输送也朝着采用材料更可靠、制造成本更低廉、生产周期更短、环境适应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维护保养更简便的方向发展。新时期我国油气管道也面临着一系列安全问题。我国油气管道安全性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油气管道事故率平均为3次/(千公里·年),远超过美国的0.5次/(千公里·年)和欧洲的0.25次/(千公里·年)。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部分油气管道已超出或临近設计寿命,但没有做全面检测和合理的安全评价,仍超期服役,致使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部分工程资料不完备,相关管理部门缺少必要的电子数据信息录入,或资料年久丢失,项目仍处运行状态,致使新工程施工时,旧管线被误挖断、钻漏、施工设备压裂等一系列意外情况频频发生。我国应大力推进油气管道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应用步伐,将现有油气管线纳入数字化管理体系中去,采用在线检测、压力试验、直接评价等技术手段对油气管道进行安全风险监测,以及采用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技术方法对油气管道进行综合评价。
3.油气资源合理化配置问题
近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针对我国能源安全战略,要求推动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消费革命即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能源供给革命,即在清洁、高效利用传统能源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建立能源多元化供应体系。
如何对油气资源进行有效合理化配置,是新时期能源供求不平衡将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在一般时期和特殊时期,应对油气资源供给的优先级别机制和损益评价体系,并与所有油气储备基地动用、调配数据实现互动,有利于实现油气资源供给的合理化,并为我国能源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课题组. 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概述及2014年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 2014(02)
[2] 卢立泽,许期聪,魏武,张平,吴月先,潘用平,钟水清,熊继有. 我国石油储备战略及对策研究[J]. 钻采工艺.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