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估手段的使用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为了使评估手段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动态评价等过程性评估,并结合传统终结性评估,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关 键 词] 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120-0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
虽然该要求已颁布接近十年,但在三本院校的大英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估。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及教师教学成果的主要方式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基本围绕考试进行。可以说,目前的三本大学英语教学主要还是依靠终结性评估。
一、终结性评估体系下的三本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自1987年实施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成为我国最普遍、最权威的英语水平考核标准。换言之,四、六级考试是当前大英教学中最重要的评估方式。
四、六级考试虽然能检验学生对英语课程共同目标的实现程度,但却不能反映教学过程、教学主体的个性化差异。众所周知,三本院校学生的英语程度无法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提并论,如果仅以四级成绩来评估教学成果不但有失公允,而且会使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三本院校独有的怪圈:大多数学生的英语程度不足以匹配四、六级考试的要求,根本无法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也无法体会语言学习的乐趣,更不能感受英语的文化魅力。
除四、六级考试外,三本院校对学生的另外一个主要评估方式为期末考试。理论而言,期末考试由各校自主命题,在考试方式、题型设置方面具备很大的灵活性,各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语言水平做出最佳选择。但由于四级考试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期末考试实际上成为四级试题的忠实拥趸。期末考试的题型设置与四级考试完全一致,两者的差异仅在于试题的难度会在各年级间略有调整。
而且,期末试题的内容多来源于所学教材,很多学生在期末考试前一、两周通过突击复习就能够应付考试,因而经常会出现卷面成绩和平时学习情况不对等的情况。虽然期末成绩的最终评定还包括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但由于平时成绩往往并无严格的细则可循,因而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最终流于形式。
因此,在三本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估势在必行。
二、形成性评估在三本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B.S.Bloom)认为,形成性评估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学生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估通常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评估等。
自我评估方面,学生需要对自己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能力进行自我定位,明确自己的语言学习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共同制定一张学习计划表,内容包括短期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语言学习情况定期进行自评,进而检验自己的学习进度,并构建动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机制。
但是,由于三本院校学生普遍具有学习热情不高、自我约束力较差等特征,教师还应积极引入学生互评机制。学生相互评估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活动得以实施。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就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努力度和语言进步程度等方面发表意见。小组成员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以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无论是自评还是互评都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定期抽查学生的自评、互评,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进而帮助他们改进学习目标。其次,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了解。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从而帮助学生进入良性的学习循环。
总之,在三本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并引入多种形式的学生参与性评估。传统的评估标准缺少阶段性激励,无法考查学生终身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而过程性评估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更加合理、科学、严谨地评估了活动中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为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学生参与性评估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评价的透明度和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6.
[2]俎媛媛,朱春丽.构建真实性的大学英语学生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7(2):125-128.
[3]B.S.卢布姆.教育评价[M].王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71-84.
[关 键 词] 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120-0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
虽然该要求已颁布接近十年,但在三本院校的大英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估。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及教师教学成果的主要方式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基本围绕考试进行。可以说,目前的三本大学英语教学主要还是依靠终结性评估。
一、终结性评估体系下的三本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自1987年实施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成为我国最普遍、最权威的英语水平考核标准。换言之,四、六级考试是当前大英教学中最重要的评估方式。
四、六级考试虽然能检验学生对英语课程共同目标的实现程度,但却不能反映教学过程、教学主体的个性化差异。众所周知,三本院校学生的英语程度无法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提并论,如果仅以四级成绩来评估教学成果不但有失公允,而且会使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三本院校独有的怪圈:大多数学生的英语程度不足以匹配四、六级考试的要求,根本无法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也无法体会语言学习的乐趣,更不能感受英语的文化魅力。
除四、六级考试外,三本院校对学生的另外一个主要评估方式为期末考试。理论而言,期末考试由各校自主命题,在考试方式、题型设置方面具备很大的灵活性,各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语言水平做出最佳选择。但由于四级考试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期末考试实际上成为四级试题的忠实拥趸。期末考试的题型设置与四级考试完全一致,两者的差异仅在于试题的难度会在各年级间略有调整。
而且,期末试题的内容多来源于所学教材,很多学生在期末考试前一、两周通过突击复习就能够应付考试,因而经常会出现卷面成绩和平时学习情况不对等的情况。虽然期末成绩的最终评定还包括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但由于平时成绩往往并无严格的细则可循,因而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最终流于形式。
因此,在三本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估势在必行。
二、形成性评估在三本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B.S.Bloom)认为,形成性评估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学生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估通常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评估等。
自我评估方面,学生需要对自己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能力进行自我定位,明确自己的语言学习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共同制定一张学习计划表,内容包括短期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语言学习情况定期进行自评,进而检验自己的学习进度,并构建动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机制。
但是,由于三本院校学生普遍具有学习热情不高、自我约束力较差等特征,教师还应积极引入学生互评机制。学生相互评估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活动得以实施。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就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努力度和语言进步程度等方面发表意见。小组成员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以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无论是自评还是互评都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定期抽查学生的自评、互评,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进而帮助他们改进学习目标。其次,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了解。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从而帮助学生进入良性的学习循环。
总之,在三本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并引入多种形式的学生参与性评估。传统的评估标准缺少阶段性激励,无法考查学生终身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而过程性评估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更加合理、科学、严谨地评估了活动中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为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学生参与性评估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评价的透明度和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6.
[2]俎媛媛,朱春丽.构建真实性的大学英语学生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7(2):125-128.
[3]B.S.卢布姆.教育评价[M].王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