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问题就是这样,而且很少有只问一两个就能作罢的。虽然有时候孩子的问题也会带着些无理取闹的成分,但有时候这些问题很有连贯性。那些思考的连续性,常让妈妈们吃惊:“他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刷牙?”“刷牙是要给我们的小牙齿洗澡,因为我们每天吃那么多食物,都是那些可爱的小牙齿帮忙把食物嚼碎我们才能吞下去,小牙齿就被食物弄脏了,所以它要洗澡。”
“不洗就会臭臭!”“对,还会坏掉,长虫虫。”孩子睁大眼睛,无比惊奇。
与妈妈分享
大多数孩子从三岁开始就特别喜欢对周围各种事物都问个为什么,这其实是孩子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孩子锻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渠道。而孩子那些“刨根问底”的问题在成人的眼里常常是极其普通或稀奇古怪的,有些甚至不是运用已有科学知识就能回答的,这时妈妈们应该怎么办呢?
1 耐心摆在第一位。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怎么问,是否能回答,妈妈们的耐心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而言都是最好的应对态度。注意千万不要不耐烦地打断孩子的提问,“以后你会懂的”,“不准问”之类的回答都是不适当的。妈妈们的耐心其实就是保护孩子积极思考的兴趣,以宽容的姿态保护孩子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好品质。
2 回答问题有技巧。孩子的提问并不一定遵照成人惯有的逻辑,他们的问题尽管听上去无厘头,但也代表了他们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妈妈的回答就不一定非得刻板严格地遵照书本,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经历,按照他的理解能力所能接受的方式去回答,甚至有时候很科学的问题其实也大可天马行空地回答,关键不在让年幼的孩子掌握知识,而是重在激发他的兴趣,训练他思考的能力。
3 以答引问,引导思考。回答孩子的提问时,要注意引导孩子的思考方式,帮助孩子逐渐清晰他的思路。比如孩子问“这是什么小虫?”妈妈们不需要着急地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可以反问孩子:“你先观察一下这只小虫,能告诉我它长什么样吗?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还观察到别的什么吗?”然后再引导孩子运用能利用的工具、书或者网络,去查找这种小虫的名称,让孩子在自己的观察和实践中找到答案。
4 不是什么问题都要回答。当孩子问到妈妈们不知道的问题时,妈妈们心里是不是有些许尴尬的情绪在涌动:“是想让你妈妈出丑吗?”这个时候,妈妈们是不是可以反问自己一句,“哪怕爱因斯坦、大百科全书,也不见得什么问题都能解释得了吧?”对于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就诚实地回答孩子:“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但是妈妈会思考然后去寻找答案。”让孩子在面对未知时,只需要记住,不知道没什么大不了,但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不知道”。
5 区分孩子的提问。孩子为什么有时候和妈妈提“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会是因为他想要妈妈关注他。所以当孩子向妈妈们提问时,妈妈们得注意到底孩子是真的在思考问题还是仅仅需要亲人的关注。弄清楚孩子的目的后,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需求。
责编 林楠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刷牙?”“刷牙是要给我们的小牙齿洗澡,因为我们每天吃那么多食物,都是那些可爱的小牙齿帮忙把食物嚼碎我们才能吞下去,小牙齿就被食物弄脏了,所以它要洗澡。”
“不洗就会臭臭!”“对,还会坏掉,长虫虫。”孩子睁大眼睛,无比惊奇。
与妈妈分享
大多数孩子从三岁开始就特别喜欢对周围各种事物都问个为什么,这其实是孩子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孩子锻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渠道。而孩子那些“刨根问底”的问题在成人的眼里常常是极其普通或稀奇古怪的,有些甚至不是运用已有科学知识就能回答的,这时妈妈们应该怎么办呢?
1 耐心摆在第一位。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怎么问,是否能回答,妈妈们的耐心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而言都是最好的应对态度。注意千万不要不耐烦地打断孩子的提问,“以后你会懂的”,“不准问”之类的回答都是不适当的。妈妈们的耐心其实就是保护孩子积极思考的兴趣,以宽容的姿态保护孩子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好品质。
2 回答问题有技巧。孩子的提问并不一定遵照成人惯有的逻辑,他们的问题尽管听上去无厘头,但也代表了他们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妈妈的回答就不一定非得刻板严格地遵照书本,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经历,按照他的理解能力所能接受的方式去回答,甚至有时候很科学的问题其实也大可天马行空地回答,关键不在让年幼的孩子掌握知识,而是重在激发他的兴趣,训练他思考的能力。
3 以答引问,引导思考。回答孩子的提问时,要注意引导孩子的思考方式,帮助孩子逐渐清晰他的思路。比如孩子问“这是什么小虫?”妈妈们不需要着急地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可以反问孩子:“你先观察一下这只小虫,能告诉我它长什么样吗?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还观察到别的什么吗?”然后再引导孩子运用能利用的工具、书或者网络,去查找这种小虫的名称,让孩子在自己的观察和实践中找到答案。
4 不是什么问题都要回答。当孩子问到妈妈们不知道的问题时,妈妈们心里是不是有些许尴尬的情绪在涌动:“是想让你妈妈出丑吗?”这个时候,妈妈们是不是可以反问自己一句,“哪怕爱因斯坦、大百科全书,也不见得什么问题都能解释得了吧?”对于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就诚实地回答孩子:“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但是妈妈会思考然后去寻找答案。”让孩子在面对未知时,只需要记住,不知道没什么大不了,但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不知道”。
5 区分孩子的提问。孩子为什么有时候和妈妈提“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会是因为他想要妈妈关注他。所以当孩子向妈妈们提问时,妈妈们得注意到底孩子是真的在思考问题还是仅仅需要亲人的关注。弄清楚孩子的目的后,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需求。
责编 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