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挑战杯”竞赛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教学应用型大学参赛过程中存在的学校、指导教师、学生、作品四方面问题,提出了确立参赛指导思想、制定宣传及组织管理方案、建立支持和奖励政策、建立指导教师团队、组建参赛团队、确定作品选题方法等相应的措施,使教学应用型大学更好地推进“挑战杯”竞赛。
关键词:挑战杯 教学应用型大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c)-0151-02
引言
“挑战杯”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主办,由一所高校与当地政府承办,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1]。“挑战杯”竞赛能够推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后备人才的成长,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随着“挑战杯”竞赛的拓展与深化,二十几年的成功运作,“挑战杯”竞赛水平不断提高,影响也日益扩大。近年来,参加“挑战杯”竞赛的高校日益增多,不再单纯是由重点研究型大学参与,教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也成为“挑战杯”参赛高校的组成部分[3,4]。笔者多次参与“挑战杯”竞赛的指导,连续两届在省级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在国家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笔者对第十一、十二届“挑战杯”竞赛重庆赛区的普通本科院校参赛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分析总结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措施。
1 教学应用型大学参与“挑战杯”竞赛存在的问题
由于办学理念不同,教学应用型大学在科研创新方面较研究型大学差一些,而且近几年才开始参加“挑战杯”竞赛,参赛经验缺乏、参赛作品少、获奖等级低、尚未建立完善的竞赛运行体系[5,6],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学校方面
由于教学应用型大学在科技创新、科研条件上比较薄弱,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对科技活动不够重视,对“挑战杯”竞赛活动认识不全面,宣传动员不到位,竞赛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保证“挑战杯”竞赛的健康运行。再者,由于学校办学经费有限,用于“挑战杯”竞赛的投入过少,对竞赛的支持力度不够,奖励、激励政策不科学、不完善。
1.2 指导教师方面
对于教学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多忙于教学工作和教师科研工作,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科研的指导有限。大多数教师对“挑战杯”竞赛的概念、目的、意义等都不熟悉,没有指导经验,没有建立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此外,指导教师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和奖励,积极性不高。
1.3 学生方面
由于学校未重视学生平时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缺乏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知识。此外,学生对“挑战杯”竞赛认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竞赛活动与正常学习之间关系,往往虎头蛇尾,不能完全参加所有赛事。
1.4 “挑战杯”作品方面
对于参赛作品多是学生临时查找文献的总结,没有经过仔细研究、查新,课题来源不清,知识面相对较窄,选题内容不当,创新性不足,没有针对“挑战杯”作品类别选题。此外,参赛作品没有结合企业或生产实际,可行性和应用前景较差。
2 教学应用型大学推动“挑战杯”竞赛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2.1 确立参赛指导思想
“挑战杯”竞赛的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这与教学应用型大学培养教学应用人才的理念是吻合的。近年来,“挑战杯”竞赛的成功运行,的确促进了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了高校素质教育、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教学应用型大学应该建立“注重竞赛过程、促进创新人才型培养”的参赛指导思想。
2.2 制定宣传、组织及管理方案
针对教学应用型大学在宣传、组织及管理“挑战杯”竞赛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挑战杯”竞赛不同阶段的赛事安排,制定“学校—系院—指导老师”相结合的三级宣传、组织及管理方案。在学校层面上,建立以主管科研工作的校长为组长,团委、科技处、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挑战杯”竞赛小组,负责在学校层面上宣传、组织及管理;在系院层面上,系主任、系办公室、学生办公室负责本系院“挑战杯”竞赛的宣传、组织及管理;在指导教师层面上,专业课教师、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负责向学生宣传动员“挑战杯”竞赛,并组织学生“挑战杯”作品的申报。
2.3 建立支持和奖励政策
教学应用型大学的科研经费一般比较紧张,根据学校科研条件和经费情况,建立经费、设备和场地的支持政策。按“挑战杯”竞赛不同阶段的费用,给予支持;根据获奖情况,建立对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组织管理者的物质奖励政策。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对“挑战杯”竞赛所需的实验设备和场地给予优先支持。在物质奖励和支持的同时,兼顾精神方面的奖励和支持,以及政策上的倾斜。对于获奖的参赛者给予表彰,对未获奖者给予鼓励;对获奖的学生在评优、评先方面给予加分或优先;对于获奖的指导老师和组织管理者,在评职称、评优、考核上给予加分或优先。
2.4 建立指导教师团队
指导教师对于“挑战杯”竞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学校科研队伍情况,按照“挑战杯”竞赛作品的类别,建立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科技发明制作类三大指导教师团队,并根据学校特色优势,打造精品指导教师团队。对指导教师团队进行“挑战杯”竞赛指导培训,并支持参加各级赛事,参观、学习,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的指导教师团队。
2.5 组建参赛团队
参赛学生是“挑战杯”竞赛的主体,针对教学应用型大学学生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平时科研能力培养和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准备参赛时,先对学生学习情况、科研能力进行调查摸底,然后进一步筛选培训,组建具有高度合作精神、良好创新能力的参赛团队。在筛选参赛团队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形成人人可参加、平等公平参加的参赛团队组建方案。
2.6 确定作品选题方法
选题是“挑战杯”作品入围的关键,针对“挑战杯”作品类别,结合学校科研条件和项目支撑,通过调查分析历届入围作品,找好切入点,采用“学生、指导老师、企事业部门”三者参与、共同商讨的选题方法。对于教学应用型大学科研项目相对较少、科研力量相对薄弱,选题时要注意错位竞争、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选题首先要适合本科生做,切忌题目过大、过难;再者指导老师能指导,是指导老师熟知的领域,切忌跨领域、跨学科;第三,邀请企业科技人员参与,注重结合企业和生产实际。
3 结语
“挑战杯”竞赛的影响越来越大,参加的高校也越来越多,对于教学应用型大学这个“挑战杯”竞赛“新手”,只有不断地对“挑战杯”竞赛进行思考、分析、研究、总结、尝试,才能在“挑战杯”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三青,等.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1):96~105.
[2] 姜明伦.“挑战杯”竞赛的功效及其健康发展的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23(2):113~116.
[3] 唐立华,张仲风.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1):45~46.
[4] 周频.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挑战杯”竞赛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2):41~42.
[5] 郑娜.从“挑战杯”竞赛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5):57~59.
[6] 高涛,等.“挑战杯”竞赛研究状况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220.
关键词:挑战杯 教学应用型大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c)-0151-02
引言
“挑战杯”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主办,由一所高校与当地政府承办,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1]。“挑战杯”竞赛能够推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后备人才的成长,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随着“挑战杯”竞赛的拓展与深化,二十几年的成功运作,“挑战杯”竞赛水平不断提高,影响也日益扩大。近年来,参加“挑战杯”竞赛的高校日益增多,不再单纯是由重点研究型大学参与,教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也成为“挑战杯”参赛高校的组成部分[3,4]。笔者多次参与“挑战杯”竞赛的指导,连续两届在省级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在国家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笔者对第十一、十二届“挑战杯”竞赛重庆赛区的普通本科院校参赛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分析总结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措施。
1 教学应用型大学参与“挑战杯”竞赛存在的问题
由于办学理念不同,教学应用型大学在科研创新方面较研究型大学差一些,而且近几年才开始参加“挑战杯”竞赛,参赛经验缺乏、参赛作品少、获奖等级低、尚未建立完善的竞赛运行体系[5,6],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学校方面
由于教学应用型大学在科技创新、科研条件上比较薄弱,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对科技活动不够重视,对“挑战杯”竞赛活动认识不全面,宣传动员不到位,竞赛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保证“挑战杯”竞赛的健康运行。再者,由于学校办学经费有限,用于“挑战杯”竞赛的投入过少,对竞赛的支持力度不够,奖励、激励政策不科学、不完善。
1.2 指导教师方面
对于教学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多忙于教学工作和教师科研工作,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科研的指导有限。大多数教师对“挑战杯”竞赛的概念、目的、意义等都不熟悉,没有指导经验,没有建立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此外,指导教师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和奖励,积极性不高。
1.3 学生方面
由于学校未重视学生平时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缺乏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知识。此外,学生对“挑战杯”竞赛认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竞赛活动与正常学习之间关系,往往虎头蛇尾,不能完全参加所有赛事。
1.4 “挑战杯”作品方面
对于参赛作品多是学生临时查找文献的总结,没有经过仔细研究、查新,课题来源不清,知识面相对较窄,选题内容不当,创新性不足,没有针对“挑战杯”作品类别选题。此外,参赛作品没有结合企业或生产实际,可行性和应用前景较差。
2 教学应用型大学推动“挑战杯”竞赛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2.1 确立参赛指导思想
“挑战杯”竞赛的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这与教学应用型大学培养教学应用人才的理念是吻合的。近年来,“挑战杯”竞赛的成功运行,的确促进了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了高校素质教育、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教学应用型大学应该建立“注重竞赛过程、促进创新人才型培养”的参赛指导思想。
2.2 制定宣传、组织及管理方案
针对教学应用型大学在宣传、组织及管理“挑战杯”竞赛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挑战杯”竞赛不同阶段的赛事安排,制定“学校—系院—指导老师”相结合的三级宣传、组织及管理方案。在学校层面上,建立以主管科研工作的校长为组长,团委、科技处、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挑战杯”竞赛小组,负责在学校层面上宣传、组织及管理;在系院层面上,系主任、系办公室、学生办公室负责本系院“挑战杯”竞赛的宣传、组织及管理;在指导教师层面上,专业课教师、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负责向学生宣传动员“挑战杯”竞赛,并组织学生“挑战杯”作品的申报。
2.3 建立支持和奖励政策
教学应用型大学的科研经费一般比较紧张,根据学校科研条件和经费情况,建立经费、设备和场地的支持政策。按“挑战杯”竞赛不同阶段的费用,给予支持;根据获奖情况,建立对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组织管理者的物质奖励政策。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对“挑战杯”竞赛所需的实验设备和场地给予优先支持。在物质奖励和支持的同时,兼顾精神方面的奖励和支持,以及政策上的倾斜。对于获奖的参赛者给予表彰,对未获奖者给予鼓励;对获奖的学生在评优、评先方面给予加分或优先;对于获奖的指导老师和组织管理者,在评职称、评优、考核上给予加分或优先。
2.4 建立指导教师团队
指导教师对于“挑战杯”竞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学校科研队伍情况,按照“挑战杯”竞赛作品的类别,建立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科技发明制作类三大指导教师团队,并根据学校特色优势,打造精品指导教师团队。对指导教师团队进行“挑战杯”竞赛指导培训,并支持参加各级赛事,参观、学习,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的指导教师团队。
2.5 组建参赛团队
参赛学生是“挑战杯”竞赛的主体,针对教学应用型大学学生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平时科研能力培养和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准备参赛时,先对学生学习情况、科研能力进行调查摸底,然后进一步筛选培训,组建具有高度合作精神、良好创新能力的参赛团队。在筛选参赛团队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形成人人可参加、平等公平参加的参赛团队组建方案。
2.6 确定作品选题方法
选题是“挑战杯”作品入围的关键,针对“挑战杯”作品类别,结合学校科研条件和项目支撑,通过调查分析历届入围作品,找好切入点,采用“学生、指导老师、企事业部门”三者参与、共同商讨的选题方法。对于教学应用型大学科研项目相对较少、科研力量相对薄弱,选题时要注意错位竞争、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选题首先要适合本科生做,切忌题目过大、过难;再者指导老师能指导,是指导老师熟知的领域,切忌跨领域、跨学科;第三,邀请企业科技人员参与,注重结合企业和生产实际。
3 结语
“挑战杯”竞赛的影响越来越大,参加的高校也越来越多,对于教学应用型大学这个“挑战杯”竞赛“新手”,只有不断地对“挑战杯”竞赛进行思考、分析、研究、总结、尝试,才能在“挑战杯”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三青,等.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1):96~105.
[2] 姜明伦.“挑战杯”竞赛的功效及其健康发展的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23(2):113~116.
[3] 唐立华,张仲风.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1):45~46.
[4] 周频.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挑战杯”竞赛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2):41~42.
[5] 郑娜.从“挑战杯”竞赛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5):57~59.
[6] 高涛,等.“挑战杯”竞赛研究状况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