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说过,《护生画集》是爸爸最重要的作品,对爸爸来说有特殊意义。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爸爸为了提倡保护生物,先后画了六本《护生画集》,一共四百五十幅。从1929年开始出版,一直出到1979年,整整半个世纪!这是父亲一生中篇幅最多、耗时最久的一部巨著!另外一点,就是我爸爸对弘一法师非常尊敬,所以爸爸一定要完成这个宏愿。很奇怪的是,照当时的环境,画这最后一辑时我父亲应该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好像冥冥之中感觉到一定要做好这件事,他提早把这件事做好了,这是很不容易的事。
父亲创作六集《护生画集》的前因后果
爸爸创作第一、二集《护生画集》,是在弘一法师的指导下完成的。爸爸一生画了几千幅画,如果内容重复的画也计算在内,有上万幅。但是他作护生画,比起作其他题材的画来,更是虔诚。爸爸一直强调 “护生”是为了“护心”。这也是他画护生画的真正的目的。《护生画集》是一幅画配一段文字。给《护生画集》配文字的,先后有4位大家。弘一大师为第一、二集配字,叶恭绰先生为第三集配字,朱幼兰先生为第四、六集配字,虞愚先生为第五集配字。这套书里,融入了师恩和朋友间的友谊,也融入了父亲一生所倡导的“和平、仁爱、悲悯”理想。
《护生画初集》有50对字画。爸爸作画,弘一法师亲手写字,卷首由马一浮先生亲笔书写序言。这第一集,是为弘一大师祝五十岁整寿而作。当时,弘一法师住在温州,与我父亲不断地通信,对每页画稿都仔细审视,然后考虑恰当的题字,一丝不苟。弘一法师在1928年农历八月廿一日写了一封长信给我父亲和策划画集的李圆净居士,信里谆谆嘱咐:《护生画集》应该以优美柔和之情调,让看画的人产生凄凉悲悯的感想,这才有艺术的价值。还说如果纸上充满了残酷的形象,杀气腾腾,而且标题用“开棺”“悬梁”“示众”等粗暴的文字,那看画的人就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想。并说优美的作品,才能耐人寻味,好像吃橄榄一样。随后1940年出版的《护生画续集》的内容与初集相比,就多了和平的气氛。
那么,为什么爸爸一画就画了六集呢?本来只打算画一集,共五十幅画。画集1929年交由开明书店出版,祝他最敬爱的老师五十大寿。后来,抗战中我家逃难到广西宜山,时适弘公六十大寿,爸爸又画了六十幅护生画,寄到弘公所在的泉州,祝恩师六十大寿。1939年仍交给开明书店出版。弘一法师收到第二集画稿后对我父亲提出要求:我七十岁时你画七十幅,八十岁时画八十幅,一直画到一百岁。“世寿所许,定当遵嘱”,爸爸就遵嘱而行。但不及画七十幅,1942年弘一法师六十三虚龄时离开人世。1948年,爸爸在厦门画了第三集,以祝弘公冥寿七十。1960年爸爸在他所居住的“日月楼”完成了第四集,但依照当时的政治形势,不可能在国内出版,爸爸将画与诗文陆续寄给广洽法师,在海外出版。第四集出版后在海外广受好评。本来第五集出版时间应为1970年,但在海外侨胞的鼓励下,爸爸全力以赴,提早开始画第五集,终于1965年完成,交给广洽法师在海外出版。后来他编绘第六集时,已是在“文革”期间,偷偷摸摸进行,如果被发现,会大祸临头。
“几家欢笑万家愁”引发的恐慌
“文革”开始,有一次华瞻哥来,那时爸爸已在接受批判,但家里还没有受冲击。华瞻哥问起爸爸在画院受到怎样的批判,爸爸讲了一些,其中提到《护生画集》。华瞻哥听到这里,很敏感地从书橱里抽出一本《护生画集》第五集翻起来,这是广洽法师从新加坡寄来的。他翻着翻着,紧锁着眉头说:“唉呀,这一幅幅画,他们都可以找到理由来批判。”翻到最后,华瞻哥突然“啊”的一声,把最后一幅的画题读出来:“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笑几家愁——啊不,你写的还是万家愁呢!那还了得!”我和爸爸都用惊疑的目光看着华瞻哥。华瞻哥觉得我们在政治上太无知:“你们难道没有觉得问题很严重吗?”爸爸说:“这不就是《水浒》里的诗句吗?”华瞻哥说:“可你是在什么时代发表这幅画的!是60年代!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几家愁,你还改成万家愁!”听他这么一说,我和爸爸一下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想这下可要闯祸了。爸爸比我镇定,搬出佛教的观点:“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世间就是苦海……”华瞻哥打断了爸爸的话,“现在是碰到‘文革’呀!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他们批你,你能和他们宣传佛教吗?”话未说完,华瞻哥又转向我:“爸爸一直呆在家里,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情有可原,你呢?编译所不是也有政治学习吗?你看爸爸画这样的画,难道不觉得有严重的政治问题吗?”要知道我每周只有一次去参加学习会,会上光是聊天,也不知道爸爸画护生画会有什么麻烦。爸爸画画时,我又不是一天到晚盯着他在旁边的,而且那个时候也糊里糊涂的。爸爸这次也开始自责起来。最后我们三个人都绞尽脑汁想怎么补救这件事。
最后还是爸爸决定仍旧写信找广洽法师帮忙。我们商量好由爸爸写信给法师,就说那最后一幅画是解放前1946年的旧作,早年寄赠法师的。编辑第五集时因未凑满90幅,从旧画中选了这幅放上去。现在既然已经出版了,请刻一个“1946”的图章,盖在每本书这幅画下方的角上,以弥补此错误。后来我想到,如果法师回信说“那是你自己选的,不是我选的,”就糟糕了!最后还是爸爸想出好主意,给法师拟一封回信,请他照抄。爸爸说法师虽身在海外,也会听到“文革”的情况。广洽法师很尊重我父亲,也会理解爸爸这样做的苦衷。于是我们帮爸爸拟定了回信,表示这是法师自己从爸爸的旧作中选取这幅画的,现已一一盖上“1946”的章。
我将信寄出后,盼着广洽法师早日回信。回信终于来了,我们一看,广洽法师果然完全照我们拟好的回信写的。为了防止这个护身符被抄走,我费尽心思找了一处地方将信藏了进去。那是通向客厅的大楼梯和通向厨房的小楼梯交会的那个平台上的一个洞,这个洞是转弯的,而且不是无底洞,信塞在里面既安全又不外露。妈妈看我将信藏好,又给我派了新任务,那就是将当初把汉兴里房子顶掉后换来的几根小黄鱼(金条)藏好。我很快把事做好,天衣无缝,后来我家经过两次抄家,这些都没被发现。
家藏《护生画集》被付之一炬
做完这些地下工作,我又想到我们家还有好些广洽法师寄来的护生画集第五集,这些都没盖过“1946”的章,如何是好?爸爸开始说要丢掉,后来一想要是丢到垃圾桶里还是会被发现,不妥。最后还是忠心耿耿的英娥阿姨提议由她将这些画册扔到浴缸里,用水浸软,撕碎,就看不出了。可是事与愿违,这些书印制考究,纸张挺刮,怎么泡都泡不软,我们没办法了。爸爸提议烧掉,但烧的话有火光,还有烟味,不好办。还是英娥阿姨想出来半夜偷偷烧。她从厨房里端了个炒菜锅上来,还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些灰放在锅底,把锅子搁在一个翻过来的凳子上,还有一把拨弄的火钳。她想得真是周到。这套道具被我们放在上二楼刚走完扶梯还没进房间的平台上。我还把周围所有的门窗全部关上,家里的灯也关了,只留平台上方的一个灯。这天老天爷也帮忙,一直下着毛毛细雨。
我们开始小心翼翼地“焚书”了。我负责一页一页地撕下来,英娥阿姨管烧书的事情。我们用炭来烧,炭就架在锅子上面,一个一个架,然后把火点燃,让炭一点点热起来。我们抗战逃难的时候,专门用这种办法来烤火的。烈火熊熊中,一本本凝聚爸爸心血的《护生画集》就这样被付之一炬,以后我们家再也找不到这本“含冤”的“毒草”。后来我要一本单行本《护生画集》,却再也找不到了。这样焚书,全是为了爸爸的安全,不得已而为之。
正当我们的焚书接近尾声时,突然传来敲门声。我永远忘不了这紧张的一刻,难道是火光被人发现了?怎么办呢?就是马上扑灭也来不及了。但门一定要去开的,我们小辈的安危不去说,连累了爸爸、妈妈怎么办?来者肯定要说是他们指使毁灭罪证,一下子我和英娥阿姨两个人都呆住了。幸好门铃就响了一下,以后就没了动静。那时候我说是弘一法师在保佑,因为我们烧的是《护生画集》。
父亲创作六集《护生画集》的前因后果
爸爸创作第一、二集《护生画集》,是在弘一法师的指导下完成的。爸爸一生画了几千幅画,如果内容重复的画也计算在内,有上万幅。但是他作护生画,比起作其他题材的画来,更是虔诚。爸爸一直强调 “护生”是为了“护心”。这也是他画护生画的真正的目的。《护生画集》是一幅画配一段文字。给《护生画集》配文字的,先后有4位大家。弘一大师为第一、二集配字,叶恭绰先生为第三集配字,朱幼兰先生为第四、六集配字,虞愚先生为第五集配字。这套书里,融入了师恩和朋友间的友谊,也融入了父亲一生所倡导的“和平、仁爱、悲悯”理想。
《护生画初集》有50对字画。爸爸作画,弘一法师亲手写字,卷首由马一浮先生亲笔书写序言。这第一集,是为弘一大师祝五十岁整寿而作。当时,弘一法师住在温州,与我父亲不断地通信,对每页画稿都仔细审视,然后考虑恰当的题字,一丝不苟。弘一法师在1928年农历八月廿一日写了一封长信给我父亲和策划画集的李圆净居士,信里谆谆嘱咐:《护生画集》应该以优美柔和之情调,让看画的人产生凄凉悲悯的感想,这才有艺术的价值。还说如果纸上充满了残酷的形象,杀气腾腾,而且标题用“开棺”“悬梁”“示众”等粗暴的文字,那看画的人就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想。并说优美的作品,才能耐人寻味,好像吃橄榄一样。随后1940年出版的《护生画续集》的内容与初集相比,就多了和平的气氛。
那么,为什么爸爸一画就画了六集呢?本来只打算画一集,共五十幅画。画集1929年交由开明书店出版,祝他最敬爱的老师五十大寿。后来,抗战中我家逃难到广西宜山,时适弘公六十大寿,爸爸又画了六十幅护生画,寄到弘公所在的泉州,祝恩师六十大寿。1939年仍交给开明书店出版。弘一法师收到第二集画稿后对我父亲提出要求:我七十岁时你画七十幅,八十岁时画八十幅,一直画到一百岁。“世寿所许,定当遵嘱”,爸爸就遵嘱而行。但不及画七十幅,1942年弘一法师六十三虚龄时离开人世。1948年,爸爸在厦门画了第三集,以祝弘公冥寿七十。1960年爸爸在他所居住的“日月楼”完成了第四集,但依照当时的政治形势,不可能在国内出版,爸爸将画与诗文陆续寄给广洽法师,在海外出版。第四集出版后在海外广受好评。本来第五集出版时间应为1970年,但在海外侨胞的鼓励下,爸爸全力以赴,提早开始画第五集,终于1965年完成,交给广洽法师在海外出版。后来他编绘第六集时,已是在“文革”期间,偷偷摸摸进行,如果被发现,会大祸临头。
“几家欢笑万家愁”引发的恐慌
“文革”开始,有一次华瞻哥来,那时爸爸已在接受批判,但家里还没有受冲击。华瞻哥问起爸爸在画院受到怎样的批判,爸爸讲了一些,其中提到《护生画集》。华瞻哥听到这里,很敏感地从书橱里抽出一本《护生画集》第五集翻起来,这是广洽法师从新加坡寄来的。他翻着翻着,紧锁着眉头说:“唉呀,这一幅幅画,他们都可以找到理由来批判。”翻到最后,华瞻哥突然“啊”的一声,把最后一幅的画题读出来:“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笑几家愁——啊不,你写的还是万家愁呢!那还了得!”我和爸爸都用惊疑的目光看着华瞻哥。华瞻哥觉得我们在政治上太无知:“你们难道没有觉得问题很严重吗?”爸爸说:“这不就是《水浒》里的诗句吗?”华瞻哥说:“可你是在什么时代发表这幅画的!是60年代!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几家愁,你还改成万家愁!”听他这么一说,我和爸爸一下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想这下可要闯祸了。爸爸比我镇定,搬出佛教的观点:“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世间就是苦海……”华瞻哥打断了爸爸的话,“现在是碰到‘文革’呀!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他们批你,你能和他们宣传佛教吗?”话未说完,华瞻哥又转向我:“爸爸一直呆在家里,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情有可原,你呢?编译所不是也有政治学习吗?你看爸爸画这样的画,难道不觉得有严重的政治问题吗?”要知道我每周只有一次去参加学习会,会上光是聊天,也不知道爸爸画护生画会有什么麻烦。爸爸画画时,我又不是一天到晚盯着他在旁边的,而且那个时候也糊里糊涂的。爸爸这次也开始自责起来。最后我们三个人都绞尽脑汁想怎么补救这件事。
最后还是爸爸决定仍旧写信找广洽法师帮忙。我们商量好由爸爸写信给法师,就说那最后一幅画是解放前1946年的旧作,早年寄赠法师的。编辑第五集时因未凑满90幅,从旧画中选了这幅放上去。现在既然已经出版了,请刻一个“1946”的图章,盖在每本书这幅画下方的角上,以弥补此错误。后来我想到,如果法师回信说“那是你自己选的,不是我选的,”就糟糕了!最后还是爸爸想出好主意,给法师拟一封回信,请他照抄。爸爸说法师虽身在海外,也会听到“文革”的情况。广洽法师很尊重我父亲,也会理解爸爸这样做的苦衷。于是我们帮爸爸拟定了回信,表示这是法师自己从爸爸的旧作中选取这幅画的,现已一一盖上“1946”的章。
我将信寄出后,盼着广洽法师早日回信。回信终于来了,我们一看,广洽法师果然完全照我们拟好的回信写的。为了防止这个护身符被抄走,我费尽心思找了一处地方将信藏了进去。那是通向客厅的大楼梯和通向厨房的小楼梯交会的那个平台上的一个洞,这个洞是转弯的,而且不是无底洞,信塞在里面既安全又不外露。妈妈看我将信藏好,又给我派了新任务,那就是将当初把汉兴里房子顶掉后换来的几根小黄鱼(金条)藏好。我很快把事做好,天衣无缝,后来我家经过两次抄家,这些都没被发现。
家藏《护生画集》被付之一炬
做完这些地下工作,我又想到我们家还有好些广洽法师寄来的护生画集第五集,这些都没盖过“1946”的章,如何是好?爸爸开始说要丢掉,后来一想要是丢到垃圾桶里还是会被发现,不妥。最后还是忠心耿耿的英娥阿姨提议由她将这些画册扔到浴缸里,用水浸软,撕碎,就看不出了。可是事与愿违,这些书印制考究,纸张挺刮,怎么泡都泡不软,我们没办法了。爸爸提议烧掉,但烧的话有火光,还有烟味,不好办。还是英娥阿姨想出来半夜偷偷烧。她从厨房里端了个炒菜锅上来,还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些灰放在锅底,把锅子搁在一个翻过来的凳子上,还有一把拨弄的火钳。她想得真是周到。这套道具被我们放在上二楼刚走完扶梯还没进房间的平台上。我还把周围所有的门窗全部关上,家里的灯也关了,只留平台上方的一个灯。这天老天爷也帮忙,一直下着毛毛细雨。
我们开始小心翼翼地“焚书”了。我负责一页一页地撕下来,英娥阿姨管烧书的事情。我们用炭来烧,炭就架在锅子上面,一个一个架,然后把火点燃,让炭一点点热起来。我们抗战逃难的时候,专门用这种办法来烤火的。烈火熊熊中,一本本凝聚爸爸心血的《护生画集》就这样被付之一炬,以后我们家再也找不到这本“含冤”的“毒草”。后来我要一本单行本《护生画集》,却再也找不到了。这样焚书,全是为了爸爸的安全,不得已而为之。
正当我们的焚书接近尾声时,突然传来敲门声。我永远忘不了这紧张的一刻,难道是火光被人发现了?怎么办呢?就是马上扑灭也来不及了。但门一定要去开的,我们小辈的安危不去说,连累了爸爸、妈妈怎么办?来者肯定要说是他们指使毁灭罪证,一下子我和英娥阿姨两个人都呆住了。幸好门铃就响了一下,以后就没了动静。那时候我说是弘一法师在保佑,因为我们烧的是《护生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