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国老年学会的一次调查显示,国内70%的老年人有用智能手机上网意向,“智能爸妈”正逐渐成为社会新景象。当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现代老年人的养老观念正在由安度晚年向欢度晚年转变,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和渴望,老年人“触网”是他们重新社会化、保持敏感的社会认知最容易的途径之一。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里各种花样翻新的陷阱与骗局层出不穷,与各种新奇的东西一起冲击着老年人固有的世界观,如何让老年人在潮水涌动中立稳足跟,并理解新时代的脉动,成为至关重要的话题。
“智能爸妈”热潮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是世界范围内“银发网民”增长的缩影。作为与时代潮流形影相随的介质,网络是老年人跟上时代步伐、保持心态年轻的最便捷途径,再加上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操作的日益清晰和简化,“老年低头族”这一群体将会越来越大。
所以从社会化层面来讲,“智能爸妈”陷阱解救不仅是个人问题、家庭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配合。
就个人来说,“智能爸妈”一方面要积极吸取网络上的各种新鲜事物,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加强对各种误区、陷阱、骗局的认知,从根源上尽量减少“中招”的概率。在自己无法判断、解决的情况下,应尽量多地询问身边的亲人、朋友,向子女和其他亲朋寻求帮助。
对于子女来讲,除了要积极鼓励老人接受网络上的各种新鲜事物外,还应多传授些经验,为家中老人“智能化”搬走各种绊脚石。
最后就是社会层面。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作用,积极推行相关措施为老人们的“智能化”提供服务。比如请有关人员定期给老年人进行知识讲解、和社工组织或企业联合搭建网购服务平台、组织专人随时提供专项服务等等。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出台各项稳妥、安全的措施,保证行业的良性发展,保障群众的网络信息安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另一方面,作为内容提供商,有关行业可针对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不会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必要的宣传,服务工作做好了,百姓的后顾之忧解决了,行业良性发展的春天便到了。
可怕的红包
自从半年前用上智能手机后,李爱国的生活又多了一项乐趣:抢红包。尤其是春节期间,来自亲朋好友铺天盖地的红包潮让李爱国大呼过瘾。但没想到,兴头上的李爱国没多久就抢到了“红包炸弹”,差点被骗子盗刷走银行卡上的存款。
那天晚上,李爱国在微信上收到了老哥们发来的一条抢红包链接,链接显示,这是一家房地产企业向网民发起的红包活动。李爱国没有多想,立即点击了链接,然后手机显示他抢到了300元钱的现金礼包。大喜之下,李爱国随即点击兑换取现,但系统却要求输入领奖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输完信息后,还要扫描一个二维码。李爱国填写完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后,因为不会扫描二维码,就向儿子求助。李爱国的儿子马上意识到有问题,坚决阻止了父亲的行为,并火速将李爱国银行卡内的存款进行转移。
儿子的举动让李爱国非常不快,数落了儿子半天。无奈之下,李爱国的儿子只好打开手机的免提话筒,致电微信官方客服。电话里,微信官方客服告之李爱国,最后需要扫描的二维码其实是一种木马病毒,这种木马病毒可窃取银行系统随机发送的手机验证码,然后转走银行卡内的现金。
“无论是微信个人红包还是平台派发红包,合理的渠道应该是用户获取微信红包后自动存入微信零钱,再由零钱进入银行卡,绝对不存在需要用户填写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要求。用户在抢红包时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在其中输入任何个人信息。如果不小心泄露个人信息且导致存款被盗取,要立即报警并且向银行提出申请,冻结自己的账户。用户参与资金返还等活动无法兑现时,可通过客服反馈和举报,一旦发现欺诈、收集用户隐私等恶性行为,微信团队会对其内容及账号进行查处。”微信官方客服的话让李爱国吓出了一身冷汗,而随即而来的老哥们的电话则让他心有余悸:“老李,那个红包千万别抢,我刚才抢了,银行卡里仅有的300块钱被盗刷了!”
社工说
(陈成,成都市夕阳红公益组织社工)
“互联网+”生活方式的普及给老年人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潜在的危险,诸如欺诈、个人信息泄露等,怎样确保老人在体验智能时代乐趣的同时又不受伤害?其实有一定规律可循。
无论是手机短信还是微信红包、网购互动界面,不明链接常常是钓鱼网站,用户点开链接的同时,其相关个人信息便被盗取。至于需要输入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户等较为隐私的个人信息的提示,多半是诈骗行为,一定要提高警惕。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天大约有60万人次连接了存在安全风险的WiFi。不法分子通过搭建免费WiFi诱导,从而盗取用户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包括各类移动支付的用户名和密码。
部分子女们怕老人上网被骗,往往会劝说他们少在网上买东西,其实这样做会极大地打击老人接收新鲜事物的积极性。对于有心加入网购一族的长辈们,子女最好的举措是分享必要的网购细节与经验,比如:从花钱不多的小货物开始,一次又一次的演练,积累网购经验;学会和卖家交流,通过网聊,了解货物的细节,比如说鞋子尺码的大小,鞋底、鞋面和鞋帮的硬度,衣服面料的手感和质地等;参考别人的网购评价,看他人购物的评论,从中发现不足之处,然后再向卖家反馈和提出要求。
惊恐的认证
赵天成是一个退休老教师,平时热衷赶潮流,喜欢网购,当别的老年人还在用老人机时,他的智能手机就已经玩得很溜了,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即便是高手,赵天成也失了一次手。
清明节前一天的上午,赵天成准备回老家扫墓,正在清理行李时手机响了,他抽空扫了一眼,发现是一条9字开头的号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赵天成的手机银行当日失效,需登录一个网站链接进行认证。赵天成平时习惯在网上买东西,早已开通手机银行,也经常收到银行的各种支付提示短信,所以看到是熟悉的9字头的招商银行的号码,没有多想就直接登录短信上的链接网站,按照上面的要求填写了自己的银行账户、密码,完成后没多久便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短信。赵天成本能地以为是网银已恢复正常使用的通知,又着急回乡,没有细看就急匆匆出门。 到了下午,顺利回到老家的赵天成这才有空仔细看手机短信,不看则已,一看便懵了——手机短信内容不是提示网银已恢复正常使用,而是自己的招商银行卡被转走了两万余元!这时赵天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忙报警求助,然而警方遗憾地告诉他,由于时间及技术问题,这笔钱恐怕已很难追回。
网络专家说
(王宇,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专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诈骗方式也不断升级。比如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设备,冒充企事业单位客服号码,给不特定的人群发送含有木马和钓鱼网站的手机链接短信,只要用户点击下载,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从而秘密窃取事主手机相关信息后实施盗、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所以老年人在使用手机时,看到不明链接应该提起十二分的小心,最好请子女进行分辨,这些木马病毒一旦被激活,便会伪装成手机“设备管理器”而无法卸载,只能请专业人员重装系统。
混乱的网购
一年多前,周围的朋友都开始玩智能手机,钱为民也尝试着跟上潮流。玩了一段时间后,钱为民自认为对网络十分了解,便趁着双十一的购物热潮加入了网购大军,购入一款新手机。
然而当手机到货时,钱为民一眼看出是山寨货,便通过阿里旺旺找到了商家客服要求给个说法。没想到一说有问题,对方立刻将钱为民拉黑,打电话过去,还被莫名其妙骂了一通,说不是在他店里买的。钱为民只好求助女儿。女儿查看完钱为民的整个购物流程,一下没了脾气:首次网购的钱为民在购买过程中留下了很多消费隐患——他没用第三方买卖沟通软件阿里旺旺跟卖家沟通交易细节,也没有通过支付宝付款,而是选的货到付款,到货时他没有验货就直接付款签收,“就填写了一张商家给的表格,登记了姓名、地址、电话,其他什么都没有了,这明显是遇到网络黑店了”。最后,钱小姐只能通过手头的快递单号和网上的一些截图寻求淘宝客服的帮助,然而因为缺乏证据,成功要回购物款的希望相当渺茫。
钱为民的邻居王秀珍也有类似的遭遇。双十一时王秀珍在网上买了一台小洗衣机,货到后发现整个机身都摔坏了,但王秀珍不懂得怎么退货,也不敢告诉女儿,只好偷偷把洗衣机蒙上布放在了阳台上。半个月后,女儿才发现这台小洗衣机,可为时已晚。“母亲说网上的洗衣机照片看着很好,优惠幅度又大,一冲动就买了,后来得知退货流程很繁琐,嫌麻烦只好自认倒霉。最恼火的是,当时卖家许以更多的优惠而鼓动母亲直接汇款,没有使用相关的第三方支付工具,网站根本没法保障她的权益。”
理财专家说
(姚佳君,国家注册一级理财规划师)
老人的消费需求不亚于年轻人,网购品种多、速度快、不出门就能买的便利性贴近老年群体。但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慢、经验少,存在很多知识盲点。同时,由于受到消费传统思想的影响,老人往往会关注到一些价格超低的商品,不良商家便根据老年人购物表现出的众多特点设置陷阱,所以老人在网购商品时应总结经验,尽快消除知识盲点。
不科学的养生
在女儿没有给刘家秀换智能手机前,刘家秀一直嚷嚷着退休后的日子过得太乏味,整天忙于做饭、洗衣、看外孙,丝毫没有自己的社交时间,但自从换了智能手机,下载并学会使用微信后,刘家秀对生活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一有空她就捧着手机看微信、群聊、视频通话,忙得不亦乐乎。
微信让天生喜爱热闹的刘家秀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在同学群中,刘家秀和失联四十多年的中学同学一起怀旧、追溯、相聚、拍照,聊得风生水起;在亲友圈中,原本惜时如金的长途电话变成了尽兴畅聊的视频通话,声影并茂意兴浓浓,直聊得手机发烫还不肯放下;在同事群,刘家秀自告奋勇充当“早新闻播报”转播员,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转发“早间新闻”;除此之外,刘家秀还爱阅读微信上的那些感悟、语录,给他人微信点评、点赞,也是她十分爱做的事情。
刘家秀将微信当成了生活指南,特别是一些养生秘籍、生活小常识,刘家秀都要一一实践。学“用豆腐美容”,家里吃了整整一个月的豆腐;测“怎样防止牛仔裤褪色”,一辈子不穿牛仔裤的老伴一下子多了四五条牛仔裤……最恐怖的是各种养生秘方,隔三差五地被端到餐桌上,全家人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终于有一天,刘家秀试验一个“红酒泡洋葱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子,结果泡制不当洋葱腐坏,家人喝过后直接进了医院……“微信毕竟不是教科书,当小白鼠还是有风险的。”当医生和气地劝告时,刘家秀才羞赧地低头不语。
心理学家说
(唐记华,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心理科主任)
开微博玩微信的“智能爸妈”更能对抗老年失智,因为人类对于日常生活的习惯动作驾轻就熟,神经讯号的传导模式已经固定,老年人一般都是循着标准程序应付日常生活,多接触一些陌生事物,接受新的信息,可以刺激新的神经传导回路,让大脑反应更为敏捷。
但“智能爸妈”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健康,要避免用眼过度及诱发颈肩腰部毛病,每玩十分钟手机一定要休息一下,每天不超过两小时。二是内容,网络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切不可盲从。
“智能爸妈”热潮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是世界范围内“银发网民”增长的缩影。作为与时代潮流形影相随的介质,网络是老年人跟上时代步伐、保持心态年轻的最便捷途径,再加上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操作的日益清晰和简化,“老年低头族”这一群体将会越来越大。
所以从社会化层面来讲,“智能爸妈”陷阱解救不仅是个人问题、家庭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配合。
就个人来说,“智能爸妈”一方面要积极吸取网络上的各种新鲜事物,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加强对各种误区、陷阱、骗局的认知,从根源上尽量减少“中招”的概率。在自己无法判断、解决的情况下,应尽量多地询问身边的亲人、朋友,向子女和其他亲朋寻求帮助。
对于子女来讲,除了要积极鼓励老人接受网络上的各种新鲜事物外,还应多传授些经验,为家中老人“智能化”搬走各种绊脚石。
最后就是社会层面。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作用,积极推行相关措施为老人们的“智能化”提供服务。比如请有关人员定期给老年人进行知识讲解、和社工组织或企业联合搭建网购服务平台、组织专人随时提供专项服务等等。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出台各项稳妥、安全的措施,保证行业的良性发展,保障群众的网络信息安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另一方面,作为内容提供商,有关行业可针对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不会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必要的宣传,服务工作做好了,百姓的后顾之忧解决了,行业良性发展的春天便到了。
可怕的红包
自从半年前用上智能手机后,李爱国的生活又多了一项乐趣:抢红包。尤其是春节期间,来自亲朋好友铺天盖地的红包潮让李爱国大呼过瘾。但没想到,兴头上的李爱国没多久就抢到了“红包炸弹”,差点被骗子盗刷走银行卡上的存款。
那天晚上,李爱国在微信上收到了老哥们发来的一条抢红包链接,链接显示,这是一家房地产企业向网民发起的红包活动。李爱国没有多想,立即点击了链接,然后手机显示他抢到了300元钱的现金礼包。大喜之下,李爱国随即点击兑换取现,但系统却要求输入领奖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输完信息后,还要扫描一个二维码。李爱国填写完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后,因为不会扫描二维码,就向儿子求助。李爱国的儿子马上意识到有问题,坚决阻止了父亲的行为,并火速将李爱国银行卡内的存款进行转移。
儿子的举动让李爱国非常不快,数落了儿子半天。无奈之下,李爱国的儿子只好打开手机的免提话筒,致电微信官方客服。电话里,微信官方客服告之李爱国,最后需要扫描的二维码其实是一种木马病毒,这种木马病毒可窃取银行系统随机发送的手机验证码,然后转走银行卡内的现金。
“无论是微信个人红包还是平台派发红包,合理的渠道应该是用户获取微信红包后自动存入微信零钱,再由零钱进入银行卡,绝对不存在需要用户填写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要求。用户在抢红包时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在其中输入任何个人信息。如果不小心泄露个人信息且导致存款被盗取,要立即报警并且向银行提出申请,冻结自己的账户。用户参与资金返还等活动无法兑现时,可通过客服反馈和举报,一旦发现欺诈、收集用户隐私等恶性行为,微信团队会对其内容及账号进行查处。”微信官方客服的话让李爱国吓出了一身冷汗,而随即而来的老哥们的电话则让他心有余悸:“老李,那个红包千万别抢,我刚才抢了,银行卡里仅有的300块钱被盗刷了!”
社工说
(陈成,成都市夕阳红公益组织社工)
“互联网+”生活方式的普及给老年人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潜在的危险,诸如欺诈、个人信息泄露等,怎样确保老人在体验智能时代乐趣的同时又不受伤害?其实有一定规律可循。
无论是手机短信还是微信红包、网购互动界面,不明链接常常是钓鱼网站,用户点开链接的同时,其相关个人信息便被盗取。至于需要输入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户等较为隐私的个人信息的提示,多半是诈骗行为,一定要提高警惕。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天大约有60万人次连接了存在安全风险的WiFi。不法分子通过搭建免费WiFi诱导,从而盗取用户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包括各类移动支付的用户名和密码。
部分子女们怕老人上网被骗,往往会劝说他们少在网上买东西,其实这样做会极大地打击老人接收新鲜事物的积极性。对于有心加入网购一族的长辈们,子女最好的举措是分享必要的网购细节与经验,比如:从花钱不多的小货物开始,一次又一次的演练,积累网购经验;学会和卖家交流,通过网聊,了解货物的细节,比如说鞋子尺码的大小,鞋底、鞋面和鞋帮的硬度,衣服面料的手感和质地等;参考别人的网购评价,看他人购物的评论,从中发现不足之处,然后再向卖家反馈和提出要求。
惊恐的认证
赵天成是一个退休老教师,平时热衷赶潮流,喜欢网购,当别的老年人还在用老人机时,他的智能手机就已经玩得很溜了,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即便是高手,赵天成也失了一次手。
清明节前一天的上午,赵天成准备回老家扫墓,正在清理行李时手机响了,他抽空扫了一眼,发现是一条9字开头的号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赵天成的手机银行当日失效,需登录一个网站链接进行认证。赵天成平时习惯在网上买东西,早已开通手机银行,也经常收到银行的各种支付提示短信,所以看到是熟悉的9字头的招商银行的号码,没有多想就直接登录短信上的链接网站,按照上面的要求填写了自己的银行账户、密码,完成后没多久便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短信。赵天成本能地以为是网银已恢复正常使用的通知,又着急回乡,没有细看就急匆匆出门。 到了下午,顺利回到老家的赵天成这才有空仔细看手机短信,不看则已,一看便懵了——手机短信内容不是提示网银已恢复正常使用,而是自己的招商银行卡被转走了两万余元!这时赵天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忙报警求助,然而警方遗憾地告诉他,由于时间及技术问题,这笔钱恐怕已很难追回。
网络专家说
(王宇,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专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诈骗方式也不断升级。比如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设备,冒充企事业单位客服号码,给不特定的人群发送含有木马和钓鱼网站的手机链接短信,只要用户点击下载,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从而秘密窃取事主手机相关信息后实施盗、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所以老年人在使用手机时,看到不明链接应该提起十二分的小心,最好请子女进行分辨,这些木马病毒一旦被激活,便会伪装成手机“设备管理器”而无法卸载,只能请专业人员重装系统。
混乱的网购
一年多前,周围的朋友都开始玩智能手机,钱为民也尝试着跟上潮流。玩了一段时间后,钱为民自认为对网络十分了解,便趁着双十一的购物热潮加入了网购大军,购入一款新手机。
然而当手机到货时,钱为民一眼看出是山寨货,便通过阿里旺旺找到了商家客服要求给个说法。没想到一说有问题,对方立刻将钱为民拉黑,打电话过去,还被莫名其妙骂了一通,说不是在他店里买的。钱为民只好求助女儿。女儿查看完钱为民的整个购物流程,一下没了脾气:首次网购的钱为民在购买过程中留下了很多消费隐患——他没用第三方买卖沟通软件阿里旺旺跟卖家沟通交易细节,也没有通过支付宝付款,而是选的货到付款,到货时他没有验货就直接付款签收,“就填写了一张商家给的表格,登记了姓名、地址、电话,其他什么都没有了,这明显是遇到网络黑店了”。最后,钱小姐只能通过手头的快递单号和网上的一些截图寻求淘宝客服的帮助,然而因为缺乏证据,成功要回购物款的希望相当渺茫。
钱为民的邻居王秀珍也有类似的遭遇。双十一时王秀珍在网上买了一台小洗衣机,货到后发现整个机身都摔坏了,但王秀珍不懂得怎么退货,也不敢告诉女儿,只好偷偷把洗衣机蒙上布放在了阳台上。半个月后,女儿才发现这台小洗衣机,可为时已晚。“母亲说网上的洗衣机照片看着很好,优惠幅度又大,一冲动就买了,后来得知退货流程很繁琐,嫌麻烦只好自认倒霉。最恼火的是,当时卖家许以更多的优惠而鼓动母亲直接汇款,没有使用相关的第三方支付工具,网站根本没法保障她的权益。”
理财专家说
(姚佳君,国家注册一级理财规划师)
老人的消费需求不亚于年轻人,网购品种多、速度快、不出门就能买的便利性贴近老年群体。但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慢、经验少,存在很多知识盲点。同时,由于受到消费传统思想的影响,老人往往会关注到一些价格超低的商品,不良商家便根据老年人购物表现出的众多特点设置陷阱,所以老人在网购商品时应总结经验,尽快消除知识盲点。
不科学的养生
在女儿没有给刘家秀换智能手机前,刘家秀一直嚷嚷着退休后的日子过得太乏味,整天忙于做饭、洗衣、看外孙,丝毫没有自己的社交时间,但自从换了智能手机,下载并学会使用微信后,刘家秀对生活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一有空她就捧着手机看微信、群聊、视频通话,忙得不亦乐乎。
微信让天生喜爱热闹的刘家秀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在同学群中,刘家秀和失联四十多年的中学同学一起怀旧、追溯、相聚、拍照,聊得风生水起;在亲友圈中,原本惜时如金的长途电话变成了尽兴畅聊的视频通话,声影并茂意兴浓浓,直聊得手机发烫还不肯放下;在同事群,刘家秀自告奋勇充当“早新闻播报”转播员,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转发“早间新闻”;除此之外,刘家秀还爱阅读微信上的那些感悟、语录,给他人微信点评、点赞,也是她十分爱做的事情。
刘家秀将微信当成了生活指南,特别是一些养生秘籍、生活小常识,刘家秀都要一一实践。学“用豆腐美容”,家里吃了整整一个月的豆腐;测“怎样防止牛仔裤褪色”,一辈子不穿牛仔裤的老伴一下子多了四五条牛仔裤……最恐怖的是各种养生秘方,隔三差五地被端到餐桌上,全家人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终于有一天,刘家秀试验一个“红酒泡洋葱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子,结果泡制不当洋葱腐坏,家人喝过后直接进了医院……“微信毕竟不是教科书,当小白鼠还是有风险的。”当医生和气地劝告时,刘家秀才羞赧地低头不语。
心理学家说
(唐记华,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心理科主任)
开微博玩微信的“智能爸妈”更能对抗老年失智,因为人类对于日常生活的习惯动作驾轻就熟,神经讯号的传导模式已经固定,老年人一般都是循着标准程序应付日常生活,多接触一些陌生事物,接受新的信息,可以刺激新的神经传导回路,让大脑反应更为敏捷。
但“智能爸妈”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健康,要避免用眼过度及诱发颈肩腰部毛病,每玩十分钟手机一定要休息一下,每天不超过两小时。二是内容,网络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切不可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