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相当比例的古诗词,诵之读之学习之,可以从中体味到丰富多样的情感、高超的表达技巧、波澜壮阔历史事件在作者身上的鲜明折射及个性留痕,进而能具体而鲜活地体会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的逐字逐句直译、硬译和牵强附会拔高主题的种种做法,使得一篇篇情感饱满而充满灵性的古诗词变得寡淡无味,一些学生对古诗词陷入了“肢解式解读”之中,甚至由此产生了学习上的畏难情绪。鉴于此,笔者建议,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应通过教学方法的锐意创新,引导学生在熟读精思基础上,整体性复原和拟想古诗词的时代背景、创作情境,甚至创作过程,以唤醒学生的浓厚兴趣,使之受到美好诗词的浸润和陶冶。
以下例举几种方法,作为感知途径的探索,同时权作抛砖引玉之谈。
一、兴趣导引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就会形成抵触乃至厌学心理。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如在讲授崔颢的《黄鹤楼》时,我先讲出这样一个出自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的典故,引发大家对此诗产生了浓厚兴趣。“斗酒诗百篇”的一代诗仙李白一生中至少三登黄鹤楼(有诗为证:“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15次吟诵黄鹤楼,在对他所钟情的黄鹤楼的一次又一次吟诵中,始终无法超越那位河南人崔颢,只能搁笔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其实崔诗固然好,李白写下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篇也堪称经典:“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但总体而论,诸多论家的定评,多公认崔诗题咏之作为千古绝唱,严羽《沧浪诗话》中甚至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当我娓娓讲出这段掌故后,课堂上同学们相视一笑,大家顿生“此诗究竟为何”之心,在这样的较高期待之下,课堂效果显著增强。然后我再一一讲述崔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生发开去。现以无作有,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则表现出世事茫茫之慨。气概苍莽,感情真挚,艺术表现手法上出神入化。这样的讲解很自然地引来大家的强烈共鸣。
通过搜集、讲述关于作者、作品的典故、趣闻、轶事来开题和“曲径通幽”,是较为巧妙的教学方法。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兴趣导引”,不宜拖泥带水、盘桓在文本之外太久,“点到即是”,以免喧宾夺主。
二、还原意境法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明朝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中曾言及:“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在古诗词中,意境的营造直接呈现着作品的风貌,决定着品位、格调的高下。那么,何谓“意境”?“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意境当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教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引导他们努力揣摩、把握意象,主动进入到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总计才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堪称体现意境美的上乘之作。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共有几个事物、几个意象,计为九事物、九意象。然后又引导学生:这九个意象不是用关联词承接起来的,那是用什么把它们串接起来的?学生们纷纷交头接耳,进入活跃思维的状态,然后形成一致意见:是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把它们串起来的。然后我又进一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照古诗词原文将它表达出来,于是,一幅幅秋日羁旅的清晰画面一一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如有的学生这样再现该诗意境:
沉沉暮霭中,缠着枯藤的古树无声耸立,一只乌鸦悄然伫立在古树枝头,没有动,也没有叫,仿佛时间停止了流动。桥下小溪潺潺而流,溪边,一座农舍的房顶上,炊烟袅袅升起。西风劲吹,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在夕阳的映衬下,渐渐远去,浓缩为一个黑点……
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弄通意思了事,一道精神大餐,就会与学生失之交臂。很多学生表示,这样一堂课,令人意犹未尽,也让他们终生难忘。
三、潜入内心法
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按: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篇名)“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这就是说,情感的产生关联着主客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禀有七情”的主体,即具有情感的心理功能、情感世界异常丰富的人。二是纷纭挥霍、流动不居的客观物色。二者相摩相荡,相生相发,合而成情。一方面,外界物色是主体情感由以产生的激发器,主体情感将随外物的刺激而产生,将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主体如果不是天生地禀有“七情”的心理功能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就不能对物有怀,即景生情。解析并找到抒情性古诗词的情感脉络,探求本源,顺藤摸“瓜”,借以触摸作者的灵魂,可以较为准确地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心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如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试着潜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把握诗人的情感波澜。因为把李白此时的“情”参透了,就抓住了核心,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结合时代背景和李白的经历,对照文本,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本人,然后一一“捋”出本诗情感轨迹:开始是写宴会的场面,好酒好菜俱备,理应高兴才是,作者却笔锋一转,“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为什么?学生纷纷说,那是因为李白仕途多坎坷,报国无门,心里压抑、憋屈。但,是不是就这么一直消沉下去呢?身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在逆境中还是相信有朝一日会得朝庭重用,于是心情就又乐观起来,转而一想,具体出路何在呢?心里又不免忧思重重起来,直到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顿然焕发出类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一下子提振起全作的精气神。 通过“潜入内心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地感悟李白心灵的跳动,梳理出那喜怒哀乐、抑扬沉潜的情感轨迹。如此,学生对这首诗以及李白本人才会有透彻的理解。
四、比较甄别法
每一篇古诗词,并非孤立地存在,彼此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是时间上的关联,有的是作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有的则是几位作者对同地的题诗或题词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进行类比,通过比较甄别,找出相似点、共通性,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加深印象,并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1.同类比较
如把作者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摆在一起,品味鉴别,归纳规律,从而让教学过程始终在饶有兴致中进行。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篇现代名作,完全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作者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长沙》,引导大家品鉴讨论。两词一是为同一词牌,平仄规律一致,便于互相对照参看;二是写法基本相同,“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时,又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望”和“看”;三是思想内容也差不多,都由点到面,由此及彼,体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志在改造世界的宏阔胸襟和伟大抱负;四是风格上也相似,两首词都是豪迈、豪放的。这样一对照,学生对诗人和诗歌的认识就是丰富多元的,而非单一和单向度的,这样就能使得刻板的课堂教学变得生机盎然。
2.异类比较
在教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时,我把他的另外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拿来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引导、分析,学生很快就比较出两首词的不同:一是内容上不同,第一首词抒发的是报国之志,第二首的主题则是悼妻忆旧;二是写法上不同,第一首通过打猎场面的叙述以及典故的引用来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庭重用的思想,而第二首则是通过景物的渲染、想象的设置来表达思念之情;三是风格上不同,前一首豪迈雄放、意气昂扬,后一首则低回缠绵、荡气回肠。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这两首诗词,对苏东坡这个人有一个完整的、辩证的认识,对中国古诗词写法的丰富多样性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课堂教学看似在一时、一地、相对固定的传授双方进行,但思绪活跃、教法创新可以让课堂里气象万千,平等研讨、互动频频可以让“填鸭式”灌输变成一场共同面对古人的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千百年来的诗人、词人对学生们来说是陌生的,但通过整体性复原,全身心契入,多途径感知,可以让他们变得可亲可近可感;潜移默化之中,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对古诗词人文精神及背后负载的历史的掌握,也获得了逐级提升。而这,恰好就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辛集学区二中)
但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的逐字逐句直译、硬译和牵强附会拔高主题的种种做法,使得一篇篇情感饱满而充满灵性的古诗词变得寡淡无味,一些学生对古诗词陷入了“肢解式解读”之中,甚至由此产生了学习上的畏难情绪。鉴于此,笔者建议,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应通过教学方法的锐意创新,引导学生在熟读精思基础上,整体性复原和拟想古诗词的时代背景、创作情境,甚至创作过程,以唤醒学生的浓厚兴趣,使之受到美好诗词的浸润和陶冶。
以下例举几种方法,作为感知途径的探索,同时权作抛砖引玉之谈。
一、兴趣导引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就会形成抵触乃至厌学心理。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如在讲授崔颢的《黄鹤楼》时,我先讲出这样一个出自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的典故,引发大家对此诗产生了浓厚兴趣。“斗酒诗百篇”的一代诗仙李白一生中至少三登黄鹤楼(有诗为证:“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15次吟诵黄鹤楼,在对他所钟情的黄鹤楼的一次又一次吟诵中,始终无法超越那位河南人崔颢,只能搁笔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其实崔诗固然好,李白写下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篇也堪称经典:“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但总体而论,诸多论家的定评,多公认崔诗题咏之作为千古绝唱,严羽《沧浪诗话》中甚至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当我娓娓讲出这段掌故后,课堂上同学们相视一笑,大家顿生“此诗究竟为何”之心,在这样的较高期待之下,课堂效果显著增强。然后我再一一讲述崔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生发开去。现以无作有,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则表现出世事茫茫之慨。气概苍莽,感情真挚,艺术表现手法上出神入化。这样的讲解很自然地引来大家的强烈共鸣。
通过搜集、讲述关于作者、作品的典故、趣闻、轶事来开题和“曲径通幽”,是较为巧妙的教学方法。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兴趣导引”,不宜拖泥带水、盘桓在文本之外太久,“点到即是”,以免喧宾夺主。
二、还原意境法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明朝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中曾言及:“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在古诗词中,意境的营造直接呈现着作品的风貌,决定着品位、格调的高下。那么,何谓“意境”?“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意境当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教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引导他们努力揣摩、把握意象,主动进入到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总计才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堪称体现意境美的上乘之作。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共有几个事物、几个意象,计为九事物、九意象。然后又引导学生:这九个意象不是用关联词承接起来的,那是用什么把它们串接起来的?学生们纷纷交头接耳,进入活跃思维的状态,然后形成一致意见:是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把它们串起来的。然后我又进一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照古诗词原文将它表达出来,于是,一幅幅秋日羁旅的清晰画面一一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如有的学生这样再现该诗意境:
沉沉暮霭中,缠着枯藤的古树无声耸立,一只乌鸦悄然伫立在古树枝头,没有动,也没有叫,仿佛时间停止了流动。桥下小溪潺潺而流,溪边,一座农舍的房顶上,炊烟袅袅升起。西风劲吹,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在夕阳的映衬下,渐渐远去,浓缩为一个黑点……
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弄通意思了事,一道精神大餐,就会与学生失之交臂。很多学生表示,这样一堂课,令人意犹未尽,也让他们终生难忘。
三、潜入内心法
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按: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篇名)“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这就是说,情感的产生关联着主客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禀有七情”的主体,即具有情感的心理功能、情感世界异常丰富的人。二是纷纭挥霍、流动不居的客观物色。二者相摩相荡,相生相发,合而成情。一方面,外界物色是主体情感由以产生的激发器,主体情感将随外物的刺激而产生,将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主体如果不是天生地禀有“七情”的心理功能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就不能对物有怀,即景生情。解析并找到抒情性古诗词的情感脉络,探求本源,顺藤摸“瓜”,借以触摸作者的灵魂,可以较为准确地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心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如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试着潜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把握诗人的情感波澜。因为把李白此时的“情”参透了,就抓住了核心,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结合时代背景和李白的经历,对照文本,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本人,然后一一“捋”出本诗情感轨迹:开始是写宴会的场面,好酒好菜俱备,理应高兴才是,作者却笔锋一转,“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为什么?学生纷纷说,那是因为李白仕途多坎坷,报国无门,心里压抑、憋屈。但,是不是就这么一直消沉下去呢?身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在逆境中还是相信有朝一日会得朝庭重用,于是心情就又乐观起来,转而一想,具体出路何在呢?心里又不免忧思重重起来,直到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顿然焕发出类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一下子提振起全作的精气神。 通过“潜入内心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地感悟李白心灵的跳动,梳理出那喜怒哀乐、抑扬沉潜的情感轨迹。如此,学生对这首诗以及李白本人才会有透彻的理解。
四、比较甄别法
每一篇古诗词,并非孤立地存在,彼此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是时间上的关联,有的是作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有的则是几位作者对同地的题诗或题词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进行类比,通过比较甄别,找出相似点、共通性,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加深印象,并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1.同类比较
如把作者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摆在一起,品味鉴别,归纳规律,从而让教学过程始终在饶有兴致中进行。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篇现代名作,完全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作者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长沙》,引导大家品鉴讨论。两词一是为同一词牌,平仄规律一致,便于互相对照参看;二是写法基本相同,“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时,又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望”和“看”;三是思想内容也差不多,都由点到面,由此及彼,体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志在改造世界的宏阔胸襟和伟大抱负;四是风格上也相似,两首词都是豪迈、豪放的。这样一对照,学生对诗人和诗歌的认识就是丰富多元的,而非单一和单向度的,这样就能使得刻板的课堂教学变得生机盎然。
2.异类比较
在教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时,我把他的另外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拿来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引导、分析,学生很快就比较出两首词的不同:一是内容上不同,第一首词抒发的是报国之志,第二首的主题则是悼妻忆旧;二是写法上不同,第一首通过打猎场面的叙述以及典故的引用来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庭重用的思想,而第二首则是通过景物的渲染、想象的设置来表达思念之情;三是风格上不同,前一首豪迈雄放、意气昂扬,后一首则低回缠绵、荡气回肠。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这两首诗词,对苏东坡这个人有一个完整的、辩证的认识,对中国古诗词写法的丰富多样性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课堂教学看似在一时、一地、相对固定的传授双方进行,但思绪活跃、教法创新可以让课堂里气象万千,平等研讨、互动频频可以让“填鸭式”灌输变成一场共同面对古人的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千百年来的诗人、词人对学生们来说是陌生的,但通过整体性复原,全身心契入,多途径感知,可以让他们变得可亲可近可感;潜移默化之中,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对古诗词人文精神及背后负载的历史的掌握,也获得了逐级提升。而这,恰好就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辛集学区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