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邢海,字翼之、瀷之、溢釜,1 9 70年生,1 9 8 8 至1992年,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国画系,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鞍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鞍山市龙泉印社社员、鞍山市书画研究会会员、鞍山市刻字研究会会员、北京天禧韵海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1998年1月,作品辑入《鞍山书画作品集》;
1999年5月,作品辑入《辽宁省青年书法作品集》;
2008年10月,作品被“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大展”评为一等奖;
2010年9月,出版《邢海书画作品集》等。
邢海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对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广泛涉猎,对钢笔书法、毛笔书法苦苦钻研,此后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和国画系的学习,更加夯实了他的艺术基础。对书法基本功的潜心钻研,铺就了他迈向书法殿堂的艺术之路,艺海无涯,学无止境,深厚的造诣让他在书法上取得了令人艳羡的艺术成就。
二十余年来,邢海先生一直将书法作为其精神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和爱好,对历代书法大师的作品,都进行了精细入微的临习。他坚持不懈地临习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后遍临秦汉、两宋、明清及近代吴昌硕等名家书法,朝夕与古人为伍,和经典对话,耐得寂寞,如痴如醉地耕耘着墨田。正是因为这样不浮不躁地不懈努力与追求,这种内心灵巧、无所不在的感悟,使得他的书法在吸收古代大师营养的同时,又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创意。纵观其结体、布局、笔墨、章法以至意境和底蕴,都体现了他飘逸中见沉稳、俊秀中含劲健、舒展明朗的书法风格。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其苦学准则。他厌弃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花拳绣腿,为了练好书法,他效法东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练就了较扎实的书法功底。此外,他不断地向名师虚心求教,仔细揣摩,再加上他的勤奋刻苦与聪颖的天资,近年来他的书法作品,特别是行书作品,颇受书法界人士称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小伟先生评价他的书法说:“笔飞墨舞,游刃有余。”赞叹他笔墨点线之间始终充满着的勃发激情与生命活力,使得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生机……
邢海先生秉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长期研究和创作,不仅在书法上颇有造诣,还精于篆刻与中国画。从秦汉印入手,到元代的花押印、明清和现代名家治印,他无不倾心研究,其所治之印苍秀雅洁,仿佛向众人展示了一部中国书法篆刻史,别具特色。他深知要想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必须放开眼界,博采众长,为此在学习中他一直遵循“取法乎上”的标准。他认为不以“得乎其中”为满足,而是努力争取“上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取法乎上”,只有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形成格调高雅,形、神、情兼备的艺术风格。因此,他写下了“度量入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词句来激励自己。
他的写意花卉风骨清丽,颇具八大山人的笔意和韵致。他师法八大山人、吴昌硕和齐白石等名家画风,从中汲取绘画技巧,并从中得到治印的启示,真正将“诗、书、画、印”融于一体,做到了“笔墨石韵,相得益彰”。
邢海先生常说,一件完美的作品,首先打动人的是精神,是一种永恒的、长久的内在力量。他对于自己的作品和已取得的成就,常常反思和自我否定,对书法始终抱着一种虔诚的态度、执着的追求以及平和的心境。著名学者毛佩琦先生称赞他为“书苑花圃里的默默耕耘者”,这也许就是成就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吧!
近年,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他创立了神州艺术网,他希望把神州艺术网建成中国艺术类的第一门户网站,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和互联网完美的结合到一起,通过网络信息时代的迅捷工具——互联网,快速的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以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1998年1月,作品辑入《鞍山书画作品集》;
1999年5月,作品辑入《辽宁省青年书法作品集》;
2008年10月,作品被“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大展”评为一等奖;
2010年9月,出版《邢海书画作品集》等。
邢海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对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广泛涉猎,对钢笔书法、毛笔书法苦苦钻研,此后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和国画系的学习,更加夯实了他的艺术基础。对书法基本功的潜心钻研,铺就了他迈向书法殿堂的艺术之路,艺海无涯,学无止境,深厚的造诣让他在书法上取得了令人艳羡的艺术成就。
二十余年来,邢海先生一直将书法作为其精神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和爱好,对历代书法大师的作品,都进行了精细入微的临习。他坚持不懈地临习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后遍临秦汉、两宋、明清及近代吴昌硕等名家书法,朝夕与古人为伍,和经典对话,耐得寂寞,如痴如醉地耕耘着墨田。正是因为这样不浮不躁地不懈努力与追求,这种内心灵巧、无所不在的感悟,使得他的书法在吸收古代大师营养的同时,又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创意。纵观其结体、布局、笔墨、章法以至意境和底蕴,都体现了他飘逸中见沉稳、俊秀中含劲健、舒展明朗的书法风格。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其苦学准则。他厌弃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花拳绣腿,为了练好书法,他效法东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练就了较扎实的书法功底。此外,他不断地向名师虚心求教,仔细揣摩,再加上他的勤奋刻苦与聪颖的天资,近年来他的书法作品,特别是行书作品,颇受书法界人士称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小伟先生评价他的书法说:“笔飞墨舞,游刃有余。”赞叹他笔墨点线之间始终充满着的勃发激情与生命活力,使得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生机……
邢海先生秉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长期研究和创作,不仅在书法上颇有造诣,还精于篆刻与中国画。从秦汉印入手,到元代的花押印、明清和现代名家治印,他无不倾心研究,其所治之印苍秀雅洁,仿佛向众人展示了一部中国书法篆刻史,别具特色。他深知要想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必须放开眼界,博采众长,为此在学习中他一直遵循“取法乎上”的标准。他认为不以“得乎其中”为满足,而是努力争取“上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取法乎上”,只有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形成格调高雅,形、神、情兼备的艺术风格。因此,他写下了“度量入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词句来激励自己。
他的写意花卉风骨清丽,颇具八大山人的笔意和韵致。他师法八大山人、吴昌硕和齐白石等名家画风,从中汲取绘画技巧,并从中得到治印的启示,真正将“诗、书、画、印”融于一体,做到了“笔墨石韵,相得益彰”。
邢海先生常说,一件完美的作品,首先打动人的是精神,是一种永恒的、长久的内在力量。他对于自己的作品和已取得的成就,常常反思和自我否定,对书法始终抱着一种虔诚的态度、执着的追求以及平和的心境。著名学者毛佩琦先生称赞他为“书苑花圃里的默默耕耘者”,这也许就是成就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吧!
近年,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他创立了神州艺术网,他希望把神州艺术网建成中国艺术类的第一门户网站,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和互联网完美的结合到一起,通过网络信息时代的迅捷工具——互联网,快速的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以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