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口支援是一项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资源横向转移与跨界合作治理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鉴于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落后状况,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把加快这两类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一种符合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政策模式。教育对口支援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在提升西部地区高校办学质量,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独特功能和重要作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了马克思一生全部理论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但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命题,它不是浪漫的空想而是作为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而存在,需要放置于社会实践中加以考虑和把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包含诸多方面,涉及人整个生命历程,但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应该是教育,因为教育是以人为主体开展的现实性活动,其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在此之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应是全社会成员共同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是某些地区抑或是某一部分成员的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教育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在我国,高等教育是政府提供的一般公共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它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率和个人收益率,它在满足人的个体发展需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其他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可以形成良性循序,形成代际传递。对人进行培养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核心部分,从高等教育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角度说,个体无论出生在哪个区域、户籍在哪里,都应该有同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且,具有同等学习能力的人,无论出生在哪个区域、户籍在哪里,都应该享有同等质量的高等教育,如此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才是公平的。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以及当下发展状况的制约,我国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在当下还无法实现以上所追求的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发展需要,但我国所实施的富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教育对口支援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因地域发展差距而导致的“教育不公”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被支援地区的良性循环,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为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做出的创新性实践。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办成了很多对我国发展产生长远影响的好事大事实事,创造出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国社会总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制约我国长期向好向优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发展存在差异性并不是专属于我国的发展困境,这是全世界普遍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国家力量对落后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实现。因为制度行则国家行,制度强则国家强,制度优则国家优,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制度的竞争。坚持全国一盘棋、集聚各方优势,团结协作,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但制度优势能否长久存在并持续发力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人。人民是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推动力,人民自觉认同制度、拥护制度,可以将国家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地生根,我国政策的制定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得到人民的的高度认同和衷心拥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我们一切发展的根本立场。东西部对口支援是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体制创新,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是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是社会主义协作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体制创新。在“集中优势办大事”“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的指导下,高校系统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对口支援共同发展道路。对口支援的整个过程并不仅仅是单方面向西部“输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更加注重的是西部高校自主“造血”能力的实现,东西部高校在此过程中共同发展、协同发展、长远发展。
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命运共同体”一词,2014年9月29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从“命运共同体”的维度阐释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对共同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在不断交流交融历程中汇聚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过程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更加牢不可破,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容自信地抵达梦想的彼岸。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缺的保证。“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民族团结工作的展开依托于现实的社会基础与物质基础,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对口支援的开展,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而深刻的实践,而高校对口支援项目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一方面,高校对口支援项目大多是面向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色彩;另一方面,教育是以人为主体、面向人的工作,民族地区相较于内地,其学生构成富有地区特色,即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高校对口支援极大促进西部地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一大批自觉认同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服务于西部地区发展的少数民族人才,汇聚起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之力,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四五规划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强国的卡脖子问题亟需突破。我国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要依靠创新,充分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从而形成国家发展的竞争优势,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精尖技术人才,它的发展依托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人,不可或缺的是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对接度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是通过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坚强保障。就高等教育辐射范围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地区性限制,省区高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范围是本省区,虽然存在跨省招生的情况,但是主要是采取“对等招生”,辐射的大多为本区域成员,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与办学水平对当地发展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是区域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只有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辐射效应凸显,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突出表现之一即是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尚存在明显差距。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现代化推进是内嵌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之中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是缩小差距的内在力量,是使人社会化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教育在国与国较量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没有一代代优秀人才的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很难长久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更难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期实现下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解决好高等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高质量人才助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东西部协同发力共同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总而言之,对口支援政策在中国能够起到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有其特殊的制度前提、政治前提、经济前提和社会前提。教育对口支援是我国为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而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只有在全国范围内协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解决教育水平差距问题,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才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作者單位: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责任编辑:陈奇
一、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了马克思一生全部理论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但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命题,它不是浪漫的空想而是作为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而存在,需要放置于社会实践中加以考虑和把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包含诸多方面,涉及人整个生命历程,但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应该是教育,因为教育是以人为主体开展的现实性活动,其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在此之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应是全社会成员共同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是某些地区抑或是某一部分成员的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教育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在我国,高等教育是政府提供的一般公共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它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率和个人收益率,它在满足人的个体发展需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其他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可以形成良性循序,形成代际传递。对人进行培养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核心部分,从高等教育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角度说,个体无论出生在哪个区域、户籍在哪里,都应该有同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且,具有同等学习能力的人,无论出生在哪个区域、户籍在哪里,都应该享有同等质量的高等教育,如此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才是公平的。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以及当下发展状况的制约,我国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在当下还无法实现以上所追求的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发展需要,但我国所实施的富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教育对口支援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因地域发展差距而导致的“教育不公”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被支援地区的良性循环,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为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做出的创新性实践。
二、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办成了很多对我国发展产生长远影响的好事大事实事,创造出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国社会总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制约我国长期向好向优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发展存在差异性并不是专属于我国的发展困境,这是全世界普遍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国家力量对落后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实现。因为制度行则国家行,制度强则国家强,制度优则国家优,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制度的竞争。坚持全国一盘棋、集聚各方优势,团结协作,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但制度优势能否长久存在并持续发力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人。人民是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推动力,人民自觉认同制度、拥护制度,可以将国家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地生根,我国政策的制定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得到人民的的高度认同和衷心拥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我们一切发展的根本立场。东西部对口支援是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体制创新,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是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是社会主义协作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体制创新。在“集中优势办大事”“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的指导下,高校系统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对口支援共同发展道路。对口支援的整个过程并不仅仅是单方面向西部“输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更加注重的是西部高校自主“造血”能力的实现,东西部高校在此过程中共同发展、协同发展、长远发展。
三、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现实路径
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命运共同体”一词,2014年9月29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从“命运共同体”的维度阐释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对共同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在不断交流交融历程中汇聚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过程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更加牢不可破,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容自信地抵达梦想的彼岸。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缺的保证。“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民族团结工作的展开依托于现实的社会基础与物质基础,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对口支援的开展,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而深刻的实践,而高校对口支援项目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一方面,高校对口支援项目大多是面向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色彩;另一方面,教育是以人为主体、面向人的工作,民族地区相较于内地,其学生构成富有地区特色,即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高校对口支援极大促进西部地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一大批自觉认同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服务于西部地区发展的少数民族人才,汇聚起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之力,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
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四五规划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强国的卡脖子问题亟需突破。我国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要依靠创新,充分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从而形成国家发展的竞争优势,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精尖技术人才,它的发展依托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人,不可或缺的是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对接度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是通过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坚强保障。就高等教育辐射范围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地区性限制,省区高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范围是本省区,虽然存在跨省招生的情况,但是主要是采取“对等招生”,辐射的大多为本区域成员,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与办学水平对当地发展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是区域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只有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辐射效应凸显,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突出表现之一即是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尚存在明显差距。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现代化推进是内嵌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之中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是缩小差距的内在力量,是使人社会化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教育在国与国较量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没有一代代优秀人才的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很难长久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更难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期实现下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解决好高等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高质量人才助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东西部协同发力共同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总而言之,对口支援政策在中国能够起到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有其特殊的制度前提、政治前提、经济前提和社会前提。教育对口支援是我国为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而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只有在全国范围内协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解决教育水平差距问题,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才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作者單位: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责任编辑: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