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碗里的,想着墙角的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利的地震很频繁,但那里的百姓天生无忧无虑、乐天活泼。日本就不一样了,因为地震实在太多,日本人到一个地方,只要这儿有建筑,准会端详一番,然后自觉不自觉地在心底对该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做出一番判断或评价。
  很多日本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每到一地的宾馆酒店,进入房间后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查看门背后的逃生地图,然后拉开床头柜的抽屉看看手电筒放在哪里。
  要知道,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宾馆酒店都配备手电筒的,而手电筒,是发生地震或恐怖袭击而被迫停电后必备的逃生工具之一……
  如果说中国人是“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民族,那么日本人就是“看着碗里的想着墙角里的”。怎么是墙角里的?老鼠吗?非也!是簸箕和扫把。
  怎么说呢?中国人考虑问题是积极的、向上的、带点儿理想化,享受着眼前的,憧憬着未来的,吃着青菜萝卜、干吗不想着鸡鸭鱼肉的味道?日本人呢,还没吃呢,突然发现自己端著一个易碎的瓷碗,心里还是犯嘀咕了,万一敲碎了咋办?于是,回头先把放簸箕和扫把的位置确认好……
  日本人、日本企业、日本的社团等等,社会上下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可能是世界上最强的。任何行为,在策划阶段,已经考虑到失败后的处理方式了。在欧美体系的管理里,有危机处理的说法,它甚至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理论、一个部门和一门学问;而在日本,模仿欧美企业的大企业之外,连开个夫妻店的老人们,都自觉地实施着“危机处理”和“危机预警”。
  我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住在银座,一次闲逛到一家日本老人开的杂货铺里,看到收银台边上贴着一张医院的指引名片。
  在我好奇地端详着它的时候,店主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年纪大了,万一有什么事,别人帮忙联系医院也方便……”
  换了中国人,十有八九肯定会说:“既然这样,干吗还开店哪!回家抱孙子多好!”当然,日本人没有隔代带孩子的习惯,抱孙子的说法在日本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中国人压根就不会想到自己会有突然昏厥的状况,这个日本老人未雨绸缪的做法,放在中国是极其不吉利的。
  在中国,顺风顺水的时候,过多的“危机处理”和“危机预警”会被认为是缺乏自信和“触霉头”的表现。其实,相比日本人,中国人要乐观自信得多,我不敢说这是盲目,但至少是带点儿迷信的。
   刘名远荐自《特别文摘》
其他文献
最近这段时间公众号没有更新,因为生活中出了一件大事,一直为这件事揪心。想把这段经历写下来与众分享。  3月25号下午我刚落地上海,中欧同学把我电话都要打爆了,大家通知我快去寻医,因为同班同学突发脑出血紧急送院。  我慌里慌张跑到医院。那个平日里说说笑笑,西服革履的英俊男人躺在重症监护室加床上,头已被剃光,准备开颅手术。医生反复提醒我们要想清楚这一刀开还是不开。即使开了刀,要承担一个后半生不能尽任何
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  停:暂时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停”字——“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  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是为了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在“停”中补充体力、蓄积精神,好让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就是“停”字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也很可怜。幸福之处,是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更多的关注;可怜之处,是因大多数的孩子都被6个大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紧密围绕,常常要被不同的信息轮番打扰。  不被打扰,成了如今孩子成长的奢侈品。  不要打乱孩子探索的节奏  上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去逛商场,里面有个儿童绘画区,可以让孩子们画画,也方便带孩子逛商场的家长坐下来休息。工作人员会发给小朋友们几张绘
那天,我带儿子去公园玩,看见一个小男孩儿忽然放声大哭,他身旁的爸爸冷嘲热讽:“一个过山车有什么好怕的?妹妹都敢坐,你一个男孩子怎么胆子这么小!”男孩儿边哭边喊:“我不想去,我怕……”不远处另一对父女在过山车入口催促他们,爸爸的脸马上变得温和起来,冲他们招招手,低下头又一脸不悦地对男孩儿说:“人家都在等你,还不快走?就知道哭,丢人不丢人!”说着就一把拽起男孩儿的手拉走了。  儿子见了,惊恐地对我说:
哥们儿爱看莱昂纳多。今天他在网上和别人吵了一架,吵架原因是莱昂纳多到底有没有资格拿奥斯卡。吵了两个小时,结果是不得不晚上加班完成工作任务。哥们儿找我吐槽,倒不是吐槽奥斯卡和对立影迷,而是觉得自己好没用,因为他觉得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在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争论上,却把正事耽误了。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就是一个毕业了几年的女孩儿因为叫的牛肉面里肉少和老板争执起来。结果哭了。原因不是因为牛肉
出国留学是近年来家长关心的热门话题,并且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有一次,一些初来美国的高中生家长听说我在哈佛教书,希望给他们介绍在哈佛读书的华裔学生,讲讲进入哈佛的秘诀。我的班上正好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女孩,她接受了邀请,在一个座无虚席的小会场上侃侃而谈。她对家长们说:“你们不要让孩子把重点放在准备SAT等标准化考试上,这个东西对哈佛不那么重要,最多只占15%的考量(后来一个学生甚至断言只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