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翰墨,以书载道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aiwz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煤矿职工书法家协会主席、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工会副主席马积森先生,是一位志存高远、心系丹青的“士君子”;一位恪守信念、矢志以求的优秀政务工作者;颇具造诣的书法家及有一定影响的艺术教育家。
  马积森不仅在百里矿区,就是在陇上翰墨之林,也有极广泛的影响。但由于为书法名气所掩,人们很少论及他的事功。其实,知人论事,他首先是一位企业领导干部,是为靖煤公司发展壮大奉献全部智慧并做出一定贡献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早年毕业于安徽省界首师范学校,其后以矿山为安身立命之所,艰苦创业、筚路蓝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在他身上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真诚、睿智、儒雅、谦和。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在紧张繁杂的工作中,他与时俱进,忘我工作,见证了靖煤公司发展壮大的历史。马积森的职业生涯主要从事工会工作,在任期间,他以谨严之习治事,以忠厚之心为人,致力于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使矿区呈现祥和安定、欣欣向荣的文明气象,为企业改制、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马积森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资深会员,和他同时期从事书画艺术活动的书友,不少人已经居高声远,得享大名,而他却因僻处陇上,侧身小城,似成人生的遗憾,事业的困局。但他昂然向上,锲而不舍,苦心孤诣,以磨穿铁砚的精神寄情翰墨,临池不辍,研习百家,涵纳广博,心手并进,终于以一管柔毫,立足于当代书坛。
  他大力弘扬尚意工形,涵古孕今,取法自然,流变有根的书法理念,作力求形(结构)、神(神采)、笔(笔法)、墨(用墨)、章(章法)、意(意趣)的完美结合。同时,于书学无所不窥,能够兼擅诸体,尤长于真草行书。其楷书上承颜柳魏碑,结体稳重,筋骨强健,笔法灵动,颇多新意,若山峙水行,有玉树临风之概;草书则味钟张余韵,遥承文敏遗风,率真随意而规矩森森,构筑简括而神完意足;于行书则精研二王,下笔俊雅灵秀,动静从容,多澹远之意,少媚俗之态。源流本末,清晰可辨。在名利之风甚嚣尘上的时代,马积森先生不随流俗,咬定青山,笔墨通神。观其书法,如朗月清风,令人耳目一新。
  他的作品不胫而走,屡占鳌头,在国内书法展获奖五十余次,被《世界华人艺术成就博览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百家名流专集》《全国煤矿书法精品展作品集》《甘肃省书法作品集》等书典收录。在《中国书法》杂志、《中国煤炭报》和《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书作、书论数十篇(幅),被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广泛收藏,并有若干精品被“龙源碑林”“黄帝内经碑林”刻碑,被甘肃白塔公园刻匾留存。在平川大地的风景名胜之地,他的精品力作更被石雕、木刻,置于显著位置。
  马积森先生不仅书法艺术得到同仁及社会各界的推重,而且凭借工会这个平台,他于1985年倡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靖远矿区分校,并兼任校长、教授。二十多年来,共有9期19个班786人在书法大专班毕业;先后开办少儿书法班10期,有564人完成教育培养;此外,还直接带动了矿区学校教师普及“三笔书”(毛笔、钢笔、粉笔)训练活动的开展。他组织矿区书法展览16次,展出作品三千多件;亲自培养推荐省级以上书协会员32人、市级书协会员48人。主编《靖远矿务局职工书画集》,指导编纂《平川书画作品集》。
  在他的影响下,地处偏远的靖远矿区学习书法、收藏书画之风蔚为大观,涌现出一大批书法人才,诸多作品被海外人士收藏,成为煤炭行业及甘肃省文化圈一道靓丽的风景。正是由于马积森这位擎旗人,平川这座因企设区的陇上新城,已成为后来居上的书画重镇,书法大家曾多次莅临他的艺术沙龙,指导交流文化艺术,对他的辛勤劳动和不凡业绩给予充分赞许。马积森与他的书法群体也成为令人关注的艺术现象。
  马积森先生对书画艺术的教育传承,对矿区文化事业的贡献,在“百里矿区十万人”中有口皆碑。2005年,他被白银市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这位与普通煤矿工人同呼吸共命运的艺术教育家,以其朴实无华的人生追求,谱写了一曲弘扬中国书道的人生壮歌。
  丹青难写是精神,唯其难写,方见精神。马积森先生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抵住了命运的闸门;以常人无法企及的敏锐,捕捉着书道的玄机;积渐为雄,以书载道,不仅使自己的人生融入靖煤公司发展壮大的洪流,也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带动了一方文化的繁荣兴旺。其人品、其成就,令人由衷地赞叹!
  艺术简历
  马积森:字茂斋,笔名积琛、弘云。安徽省临泉县人。曾长期供职于靖远矿务局(后改制为靖远煤业集团),任工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煤矿书法协会主席,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靖远矿区分校校长,甘肃省书画研究院书画师。
  自幼习练书法,六十余年守望墨海,躬耕砚田,遍临历代各种书体,博取大家之所长。在国内入选书法展并获奖六十余次;有多部作品被《国际书画篆刻大观》《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大辞典》《全国煤矿书法精品展作品集》《甘肃省书法作品集》等书典收录。在专业报刊发表书作、书论数十篇(幅),诸多书作被国内外收藏,并有精品被碑林、公园刻碑、刻匾留存。
其他文献
全国煤炭系统“全民阅读·书香煤海”职工读书活动启动之际,我们收到了一部“特别文稿”——来自孔孟之乡山东省邹城市宏矿集团的庄生小乔、刘云蔚和顾临涧与来自兖矿集团第一小学的杨青素四位煤炭行业的作者,将他们2012—2014两年间,持续坚持读书写作100周的“周日文约”的文章和关于文学与生活的答酬通信近50万字,投给了《阳光》编辑部。  他们的100期“周日文约”读书创作活动起于2012年农历四月初二孟
期刊
在贞丰双乳面前  我从北方跑来报道  眼神一直没有离开双乳峰  她一直坚挺着我的目光  是谁告诉我?  她就是这里的母亲  养大了无数的城镇,村庄  还养育了无数的儿女  父亲就埋在山里  同时也在贞丰人的心里  母亲的乳房一直敞开  养育着一代,又一代  走过的青春  城市的灯  争先恐后地点亮  一群青春挤在一个平房  电话里报着健康与平安  生存的艰辛  藏在他们不安的心间  盒饭里有他们最
期刊
我常常想缘分到底是什么?不是久久的期盼,也不是刻意谋划的结果,是久盼却不期而至的惊喜收获。此次宁波之行至余姚拜谒王阳明故居确是我意外的收获。  王阳明是世界历史上一百位哲学家之一。公元1472年,王阳明诞生在浙江余姚。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的阻隔,我都无法与真实的王阳明结缘。但是不能与活着的王阳明相识不等于就不能与他的思想和精神结缘。学习拜读他深厚的学说、仰慕他的思想和精神,是2005年我于北京大学做
期刊
引 子  柴汶河是条倒流河,从东往西,像在山东鲁中平原划了道口子。河水从源头太公峪一路西下,流到约十公里远的地方,开始汇聚从金斗山、蒙山下来的水,势头加大。再往西几公里,河道忽地加深了一两米,河面也增宽了三四倍,等流到王庄矿矸石山的时候,柴汶河已经有模有样了。  河水流过王庄矿区,一路向西,走了约有四十公里,来到一个叫鱼庄镇的地方,河水开始往南、往西、再往北,拐了一个U字形大弯儿,这个大弯儿的南岸
期刊
自从今年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以后,读书很快成了热门话题。“书香”这个美好温馨甚至是带着浪漫色彩的词汇居然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亮相,使国民在惊喜和振奋中感悟到了读书的分量。本来读书是件私人的事情,但现在看这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大问题。所以在“建设书香社会”中,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而且刻不容缓。  为什么要读书?人的回答大概不会完全一致。我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村里
期刊
有人说,地心煤巷是远古与现实悲剧的起源  有人说,进入地心煤巷的矿工等于死了没埋  也有人说,地心煤巷是一个熔炉  提纯整个生物界经年的思想与经验  紧随在矿工身后,徒步进入地心煤巷  我不是远道而来,慕名观光的旅客  而是地地道道一个漂泊归来的游子  煤壁越近,内心越紧张  有近乡情怯的凄惶,归心似箭的迫切  有“散上峰头望故乡”的抑郁  有“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愁绪  一切如初,一切却已旧貌换新
期刊
是否进行一场煤炭保卫战?  矿工们眉头紧皱  从炮采,到综采。从落后到先进  一座现代化大型矿井  难道抵御不住市场的风雨来袭?  是否重新评估煤炭作为  工业食粮的价值?是否重新评估煤炭  在世人生活中的地位?  一个老矿工搓着满是老茧的手  陷入了沉思——  作为煤炭,是无辜的  波涛汹涌的煤  其实,远去的不仅仅是黄金十年——  多么辉煌的年代啊  综采机分明就是印钞机  煤,分明就是货真价
期刊
祖母在世时喜欢吸旱烟  对于稍微年轻一点儿的人  他们是不敢享用的  那烟在乡下老家叫小叶子  劲特别大。闻着呛,要咳出肺来  那年夏天。祖母拿着旱烟锅  坐在门口面向西看夕阳  祖母把烟锅吸得越红  磕在地上石头的声音越响  有一天,祖母把自己也搕进了泥土  送寒衣  这个飘着小雨的夜晚  透过一堆燃起的火焰  忽明忽暗里  父亲,我看到您的面容  冷吗?父亲。这个寒风拂面的夜晚  在您曾经工作
期刊
冬天里的苔藓  这片土地,我认识的每一片叶子  此时都穿上了冬装  浅绿的叶子都变成淡黄  或者泛红。或者一树  都没有一片叶子  你想要的色调  会在明春的园子里嬉戏  冬天里的一块苔藓  大山上的一小点绿意  你有时连成一片  有时小如指头  有时你就是一个人  躲避阳光,长在石头上  活在阴影里  眼眸里的渴望已经干涸  冬天里的一块苔藓  森林里织就的  一块绿色的小衣裳  活得小小心心 
期刊
在他的喘息声中,我仿佛听到他心里的哭泣:也许这将是最后一次了,虞姬,我的虞姬,我们没有机会了——  在天寒地冻的垓下,我听到了死亡那渐渐逼来的脚步声。分分秒秒都变得如此珍贵,却又如此漫长。我相信大王和他的将士们也都听到了,只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而已。  荒草摇曳,枯枝如一只只瘦骨伶仃的手,痉挛着伸向苍茫天空,将天空抓出一道道的伤痕。西天边,残阳给四周的景色泼洒上一层血色,新鲜的血的腥气从有厮杀声的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