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生认为高中物理难度大,做题时常会陷入“条件不足”的怪圈,其主要原因是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常常在缺少条件的情况下分析问题,自然不会顺利地解决问题。其实,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常指物理现象所具备的二级性结论,物理模型的约定俗成,物理过程的临界态的特点等。如果能反复读题、重点推敲、合理联想,就可以从试题的字里行间找出隐含条件,然后再利用这些隐含条件,就能理清解题思路,从而跳出“条件不足”的怪圈。本文主要谈谈挖掘隐含条件的基本途径。
一、认清物理现象的含义及成因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一
每个物理现象的形成都有特定的条件,每个物理现象都有特定的意义,正是这些物理现象的含义和成因的拓展结论在物理试题中扮演着隐含条件的角色。因此学习相关的概念与规律时必须要透彻理解其内涵,熟练掌握物理现象的拓展结论。
例如,谈到“通讯卫星”,不仅要知道运行周期T=24小时,还要想到R、v及轨道平面一定,因此我国的通迅卫星不能就近发射在北京上空。谈到“曲线运动”不仅要知道a与v不在同一直线,还要想到与v垂直方向的合力等于零。如带电小球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做直线运动,根据上面结论推知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谈到“平抛运动”不仅要知道两个分运动各自遵循的规律,还要想到两个二级结论。谈到“电场中的导体”就要想到导体是等势体,内部场强为零,还要想到在导体表面移动电荷时, 电场力不做功。谈到“物体缓慢地移动”,就要想到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动能变化量为零。谈到“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就要想到两物体在任一时刻都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等。
二、认清物理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抓住临界态的特点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二
物体由一种运动(或现象)转变成另一种运动(或现象)时,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隐含着一些条件。
例如,(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隐含着相互作用力为零。(2)绳子断与不断隐含着作用力达到最大值。(3)靠摩擦力连接的物体间发生与不发生相对滑动隐含着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4)追及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隐含着速度相等。(5)相遇不相碰隐含着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v1≤v2 。(6)两物体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损失最大即动能最小隐含着两物体的速度相等。(7)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或最小隐含着加速度等于零。(8)绳拉着小球做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隐含着达到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gR。(9)光发生全反射隐含着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等。
三、还原物理模型,认清物理模型的约定俗成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三
物理模型是物理试题的载体,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约定俗成。如(1)不计其形状和大小的模型有质点、点电荷、电流元等;(2)不及重力的模型有轻质弹簧、带电微粒、细绳、轻杆等。还有理想电源、理想电压表、理想电流表、理想变压器、光滑平面、内轨约束模型、外轨约束模型、内外轨同时约束模型等,各有不同的隐含条件,在处理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查找图像数据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四
图像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有些物理试题应用图像描述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解题时必须要认清图像形状,纵横坐标, 斜率、面积、交点的意义,从而找出已知数据, 找出隐含于图像中的物理规律。
总之,对常见的隐含条件,一定要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快速挖掘隐含条件,提升学生审题、化物理情景与过程为数学方程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认清物理现象的含义及成因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一
每个物理现象的形成都有特定的条件,每个物理现象都有特定的意义,正是这些物理现象的含义和成因的拓展结论在物理试题中扮演着隐含条件的角色。因此学习相关的概念与规律时必须要透彻理解其内涵,熟练掌握物理现象的拓展结论。
例如,谈到“通讯卫星”,不仅要知道运行周期T=24小时,还要想到R、v及轨道平面一定,因此我国的通迅卫星不能就近发射在北京上空。谈到“曲线运动”不仅要知道a与v不在同一直线,还要想到与v垂直方向的合力等于零。如带电小球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做直线运动,根据上面结论推知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谈到“平抛运动”不仅要知道两个分运动各自遵循的规律,还要想到两个二级结论。谈到“电场中的导体”就要想到导体是等势体,内部场强为零,还要想到在导体表面移动电荷时, 电场力不做功。谈到“物体缓慢地移动”,就要想到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动能变化量为零。谈到“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就要想到两物体在任一时刻都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等。
二、认清物理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抓住临界态的特点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二
物体由一种运动(或现象)转变成另一种运动(或现象)时,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隐含着一些条件。
例如,(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隐含着相互作用力为零。(2)绳子断与不断隐含着作用力达到最大值。(3)靠摩擦力连接的物体间发生与不发生相对滑动隐含着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4)追及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隐含着速度相等。(5)相遇不相碰隐含着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v1≤v2 。(6)两物体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损失最大即动能最小隐含着两物体的速度相等。(7)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或最小隐含着加速度等于零。(8)绳拉着小球做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隐含着达到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gR。(9)光发生全反射隐含着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等。
三、还原物理模型,认清物理模型的约定俗成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三
物理模型是物理试题的载体,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约定俗成。如(1)不计其形状和大小的模型有质点、点电荷、电流元等;(2)不及重力的模型有轻质弹簧、带电微粒、细绳、轻杆等。还有理想电源、理想电压表、理想电流表、理想变压器、光滑平面、内轨约束模型、外轨约束模型、内外轨同时约束模型等,各有不同的隐含条件,在处理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查找图像数据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四
图像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有些物理试题应用图像描述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解题时必须要认清图像形状,纵横坐标, 斜率、面积、交点的意义,从而找出已知数据, 找出隐含于图像中的物理规律。
总之,对常见的隐含条件,一定要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快速挖掘隐含条件,提升学生审题、化物理情景与过程为数学方程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