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朗读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度的节奏感。学生学习英语,“说”的环境要自己创造,在课堂上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老师讲跟同学说,除此之外,最妙的补足措施就是朗读。英语教学要充分重视朗读,要唤起学生对朗读的“愉悦”,以教学带朗读,以朗读促效果。
一、朗读的作用
1.朗读是记忆的基础。朗读的过程要经过:准确地识读单词——再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神经中枢——大脑神经中枢指挥发音系统准确地发出语音。在连贯的、系统的、成篇的、不间断地识记——朗读中,视觉准确捕捉单词的能力,视觉神经准确、迅速的传导能力,人脑神经系统对发音系统的指挥调控能力等,均能得到扎扎实实的培养和提高。朗读还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因为课文是由词、短语、句子等组成,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要想较好地朗读一篇短文,必须对它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知识有理解,反过来,反复朗读课文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语言。
2.朗读能内化情感。不管朗读什么篇、段,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要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后,诉诸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负载的思想内容、情感符号,会比文本自身原生态的意、志、情更为丰富。因为朗读能使课文语言内化而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在说写时,自然而然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
3.朗读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英语只有开始时就注意语音、语调,及时纠正口型和舌位,才能讲出标准的英语。
二、创设朗读环境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激励学生好学的积极性,提供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以教材为语言典范,以生活为“大教材”,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为此,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克服原始心态。突破自身心理围墙,注意自我改造语言环境,使他们能够敢于开口,不怕嘲笑,不怕丢脸,树立为了说好一句地道的英语而磨破嘴皮的决心。
2.让学生在群体语言环境中增强记忆效果。很多时候,词汇和句型的输入光靠个人去死记硬背是艰难而短暂的,相反,在生活情景中偶然碰到的东西却令人记忆尤新,终生难忘。
三、培养朗读技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对我们进行朗读指导教学很有借鉴意义。我们除了启发学生懂得朗读技巧的具体内容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学生学习掌握朗读的技能。“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朗读技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1.强调汉英语音、节奏之差异。大多数学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已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口语,形成了一套牢固的汉语语音、语调习惯。这影响了英语交际的成功进行。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字的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声调,而且声调起着区别和改变词义的重要作用。然而英语是语调语言,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声调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它们要服从全句的语调。例如,kite这个词,随便你念成平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或降调,它的意思不会改变,依旧是“风筝”,不会变成别的东西。
节奏指语句中各音节的轻重、长短和快慢之间的关系。包括重音、时间和连续。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例如,“I’m′sorry I’m′late.”而汉语则讲究各种字调的搭配。英语多音节词或语句,总是以重音为骨干,以轻音为陪衬,而重音与轻音又是交替出现的。如果一句话中出现了几个重音,那么各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大致保持相等。为了保持这种时间间隔的相等,说话或朗读时,就得采用各种方法来调整。
2.讲究领读技巧。领读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奠基石。如果只是机械地领读,教师劳累,学生疲倦,收效甚微,而且整个课堂也没有活力。教师在领读句子时要讲究领读方法。
(1)在领读短句时,开始几遍可以放慢速度,待学生初步熟悉后,可突然加速,增加学生跟读难度,用不同的语调同读一句子,表示不同的情感和语气,如升调、降调,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生机与活力。
(2)领读长句时,化整为零,集零为整。将一个长句分为若干个意群,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待各意群读熟了以后再读整个句子。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兴趣,引发乐趣,肯磨嘴皮,肯下功夫,并能说出流利的“英文”,喜欢說“洋话”。
四、拓宽朗读渠道
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技能是一种本领体现,而任何技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所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朗读活动,是提高他们朗读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朗读的意义与实施手段可分为课堂朗读及课后朗读。课堂朗读可分为:
1.演示性朗读。这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充分体现,教师从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读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认真模仿,体会到“语音”的艺术性。
2.实践性朗读。这是学生的学习、模仿过程,是学生单独进行训练,达到巩固、效仿和流畅为练习的目的;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读,教师听后指点,或者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检测性朗读。这是教学的检查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再交流过程,这种朗读是学生读、教师听,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如果条件有可能的话,可以采用事前录音的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听到自己的朗读录音,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师除了授课中的朗读指导活动之外,课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专题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课本剧等多种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再通过师生适当的评价会、建议会等,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努力调整自我朗读状态。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一、朗读的作用
1.朗读是记忆的基础。朗读的过程要经过:准确地识读单词——再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神经中枢——大脑神经中枢指挥发音系统准确地发出语音。在连贯的、系统的、成篇的、不间断地识记——朗读中,视觉准确捕捉单词的能力,视觉神经准确、迅速的传导能力,人脑神经系统对发音系统的指挥调控能力等,均能得到扎扎实实的培养和提高。朗读还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因为课文是由词、短语、句子等组成,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要想较好地朗读一篇短文,必须对它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知识有理解,反过来,反复朗读课文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语言。
2.朗读能内化情感。不管朗读什么篇、段,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要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后,诉诸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负载的思想内容、情感符号,会比文本自身原生态的意、志、情更为丰富。因为朗读能使课文语言内化而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在说写时,自然而然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
3.朗读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英语只有开始时就注意语音、语调,及时纠正口型和舌位,才能讲出标准的英语。
二、创设朗读环境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激励学生好学的积极性,提供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以教材为语言典范,以生活为“大教材”,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为此,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克服原始心态。突破自身心理围墙,注意自我改造语言环境,使他们能够敢于开口,不怕嘲笑,不怕丢脸,树立为了说好一句地道的英语而磨破嘴皮的决心。
2.让学生在群体语言环境中增强记忆效果。很多时候,词汇和句型的输入光靠个人去死记硬背是艰难而短暂的,相反,在生活情景中偶然碰到的东西却令人记忆尤新,终生难忘。
三、培养朗读技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对我们进行朗读指导教学很有借鉴意义。我们除了启发学生懂得朗读技巧的具体内容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学生学习掌握朗读的技能。“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朗读技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1.强调汉英语音、节奏之差异。大多数学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已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口语,形成了一套牢固的汉语语音、语调习惯。这影响了英语交际的成功进行。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字的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声调,而且声调起着区别和改变词义的重要作用。然而英语是语调语言,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声调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它们要服从全句的语调。例如,kite这个词,随便你念成平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或降调,它的意思不会改变,依旧是“风筝”,不会变成别的东西。
节奏指语句中各音节的轻重、长短和快慢之间的关系。包括重音、时间和连续。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例如,“I’m′sorry I’m′late.”而汉语则讲究各种字调的搭配。英语多音节词或语句,总是以重音为骨干,以轻音为陪衬,而重音与轻音又是交替出现的。如果一句话中出现了几个重音,那么各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大致保持相等。为了保持这种时间间隔的相等,说话或朗读时,就得采用各种方法来调整。
2.讲究领读技巧。领读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奠基石。如果只是机械地领读,教师劳累,学生疲倦,收效甚微,而且整个课堂也没有活力。教师在领读句子时要讲究领读方法。
(1)在领读短句时,开始几遍可以放慢速度,待学生初步熟悉后,可突然加速,增加学生跟读难度,用不同的语调同读一句子,表示不同的情感和语气,如升调、降调,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生机与活力。
(2)领读长句时,化整为零,集零为整。将一个长句分为若干个意群,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待各意群读熟了以后再读整个句子。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兴趣,引发乐趣,肯磨嘴皮,肯下功夫,并能说出流利的“英文”,喜欢說“洋话”。
四、拓宽朗读渠道
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技能是一种本领体现,而任何技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所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朗读活动,是提高他们朗读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朗读的意义与实施手段可分为课堂朗读及课后朗读。课堂朗读可分为:
1.演示性朗读。这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充分体现,教师从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读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认真模仿,体会到“语音”的艺术性。
2.实践性朗读。这是学生的学习、模仿过程,是学生单独进行训练,达到巩固、效仿和流畅为练习的目的;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读,教师听后指点,或者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检测性朗读。这是教学的检查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再交流过程,这种朗读是学生读、教师听,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如果条件有可能的话,可以采用事前录音的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听到自己的朗读录音,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师除了授课中的朗读指导活动之外,课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专题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课本剧等多种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再通过师生适当的评价会、建议会等,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努力调整自我朗读状态。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能获得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