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全国17套语文高考试卷,探究题考查依然势头强劲,题目数量与2011年相比有增无减,共有13套试卷考查了探究题,共设题20道。13套试卷中多套试卷出现了2道探究题,其中北京卷(阅读延伸题)、广东卷2道均为必答题,湖南卷、福建卷、山东卷、辽宁卷、全国课标卷为二选一。这样,13套试卷中必答题为15道。探究题出现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实用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北京阅读延伸题今年依然在诗歌部分考查。
2012年高考探究题在沿承往年特色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发展,这一点从题目的设问上便可见一斑。往年探究题设问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看法”“见解”“观点”“理解”“感受”“启示”“启发”等;还有让学生判断分析文章的某一具体内容(观点)或表现手法“对不对”“好不好”“恰当不恰当”等。2012年的高考语文探究题有一部分题目延续了这样的设问方式,也有另一部分题目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概括为三:一、强化“探究”(探析):二、“分析”(评析、赏析、探析)有序;三、凸显“对话”。
第一,强化“探究”。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探究题,多道题目的设问直指“探究”。往年这样的设问偶有出现,2012年有4道探究题直接使用了“探究”“探析”的问法,占全部探究题总量的20%,约占探究必答题总量的26.7%。如安徽卷第14题:
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1)文章后一部分,作者写“我”在海上望见灯塔,其用意是什么?
(2)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决心”从此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用不作灯塔的梦”,“我”是否“放得下”?请谈谈你的理解。
湖北卷第19题:
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
福建卷第15题: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涵的情感。
江苏卷第14题: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上述题目,有的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有的让学生对“原因加以探究”,有的让学生对“作品蕴涵的情感”进行“探析”,有的让学生对表现手法的特点和表现内容进行“探究”,这不仅使题目所考查的能力要求豁然醒目,而且加深了题目的“探究”意味。这些题目的设问在主观上既指向对作品内容的“探究”,也指向对作品表现形式的“探析”。在客观上,以“探究”“探析”设问,深化了学生的“探究”印象,也强化了学生的“探究”意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题目虽有探究之名,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说明》)中“考核目标与要求”对探究能力的基本规定(“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来判断,这些题目的探究之实还略显不足。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在作答时只需对文本的意蕴进行阐发,或者对“原因”“作用”加以解说,或者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印证即可,一般不需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也不要求学生有什么创新之见,答案通常在文章中能够直接找到。学生完成这些问题充其量是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第二,“分析”有序,强调基础,重视过程。2012年高考语文探究题有4道在题干中规定学生对文章某一内容或形式特点进行“分析”“评析”“赏析”“探析”等。这4道题考查内容丰富,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考查一般分析能力,有的重在考查“评价”能力,有的侧重考查“鉴赏”能力,有的侧重考查“探析”能力。其“分析”能力考查层次分明,题目的要求更加具体,考查指向更为清晰,表达更为规范,学生作答更为明白。无论题目是让学生“分析”“评析”,还是让学生“赏析”“探析”,都离不开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也就是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基本的探究能力,也是探究所需的基本能力。这几道探究题重视对探究基本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北京卷第15题:
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湖南卷第19(2)题:
自选欣赏角度,谈谈所选文段是如何塑造盖拉新这个人物形象的。
上海卷第12题:
“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广东卷,第18题:
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这4道探究题,从题面看是要求学生回答“什么样”“怎么样”“如何”“为什么”等问题,考查分析、评析、赏析、探析等不同能力,而实际上它们都重视考查探究的基本能力,重视对探究过程的考查。如北京卷第15题重点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思维过程,它给出诗歌在写法上的特点,并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然后让学生具体说明景和理的内容,分析景理关系。它让学生说明诗歌的写作方法在诗歌中是如何表现的,分析表现手法是怎样产生作用,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这是分析过程,也是鉴赏过程,它同时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审美能力。湖南卷第19(2)题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学生要“欣赏”文段“如何塑造盖拉新这个人物形象”,先要判断说明文段采用了什么方法、何种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然后具体分析这些方法、手段对人物塑造产生了何种作用,达到了何种效果,这也是一个分析欣赏的过程。
考查“评析”“探析”能力的探究题,要求学生对文本中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做一个基本的判断,然后进行分析,说明自己认同、反对或提出某个观点的理由。它们不仅让学生说出“其然”,还要说出个“所以然”。这对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现状,在高考复习中大讲答题套路、模板的不良风气是一种遏制,也对高中教学做出积极的引导——加强思考问题的过程性训练,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基本能力,即分析能力。 第三,凸显“对话”。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高考语文探究题“对话”式题目数量增多,共有6道题,其中有4道题让学生与“有的人”对话,有2道题和作者(文本)对话。题目主要是围绕文本中某一关键或重要问题,提供“有的人”或者作者(文本)的观点、态度、情感等,让考生与“有的人”或作者(文本)进行对话。如北京卷第19题: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充其仗,化为邓林(树林)
”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 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江苏卷第14题: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宄。
全国课标卷第11(4)题(选做):
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辽宁卷第12(4)题(选做):
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四川卷第17题:
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广东卷第21题:
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
湖南卷第18题:
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这种题型并不新鲜,但是2012年这类题目考查的数量比较可观,共有6道,占全部探究题总量的30%,占探究必答题总量的40%。如此,探究题的“对话”特色便被凸显出来。对这些题目,我们需要观察思考它的优势所在。这几道题与问“恰当与否”“会不会”“是否有必要”“精彩不精彩”等问题的题目相比,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的深度、广度更大。后者要求学生对特定的问题作出是非、优劣、高下的判断、分析,主要检验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对问题进行辩证思考的能力。但这类题目所“探究”的结论是现成的,学生实际上只需对题目中提供的结论进行印证、解说,说明其合理处或不合理处即可。
2012年的这几道“对话”式探究题,比前者考查的能力更为全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质疑能力,辩证、批判、严密、深刻地思考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对话”式探究题,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到文本之中对其进行深层解读,然后要求考生能够跳到文本之外,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与创造性解读,进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具体言之,“对话”题目的表层问题或者直接问题是要求考生谈自己的“看法”“观点”“认识”等,但是隐形的问题与思考的过程并不简单。考生首先要对“有的人,’或者作者(文本)的观点、态度进行合理与否的判断,但不能止于对“有的人”或者作者(文本)观点、态度等的简单认同或否定,还要对他们的观点形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进而还要判断分析他们提出问题的依据是什么,辨别这些依据是否可靠、全面;认识对方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再进一步综合分析、判断“有的人”、作者(文本)的观点等合理与否。这个过程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判断能力。
学生所经历的这样的思维过程也是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得出观点的理由。学生在“对话”中对问题进行探讨,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解说,这又形成了在前有探究基础上的新的探究过程。这种“对话”是一种深层的、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在辩证思维的基础上,还要有批判的眼光,对问题全面地认识、严密地思考,进而形成深刻的认识能力。这实际增加了对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的考查。
“对话”式探究题,与《考试大纲说明》规定的“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等要求相吻合,同时也与课程标准提出的“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的语文课程理念、“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语文课程目标相适应,又充分体现了“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为依据,而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的课程评价原则。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探究题,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就总体而言,其加强探究能力考查的意图更加突出,增强探究过程检验的理念更加鲜明,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辩证性、批判性、严密性、深刻性。对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012年高考探究题在沿承往年特色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发展,这一点从题目的设问上便可见一斑。往年探究题设问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看法”“见解”“观点”“理解”“感受”“启示”“启发”等;还有让学生判断分析文章的某一具体内容(观点)或表现手法“对不对”“好不好”“恰当不恰当”等。2012年的高考语文探究题有一部分题目延续了这样的设问方式,也有另一部分题目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概括为三:一、强化“探究”(探析):二、“分析”(评析、赏析、探析)有序;三、凸显“对话”。
第一,强化“探究”。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探究题,多道题目的设问直指“探究”。往年这样的设问偶有出现,2012年有4道探究题直接使用了“探究”“探析”的问法,占全部探究题总量的20%,约占探究必答题总量的26.7%。如安徽卷第14题:
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1)文章后一部分,作者写“我”在海上望见灯塔,其用意是什么?
(2)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决心”从此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用不作灯塔的梦”,“我”是否“放得下”?请谈谈你的理解。
湖北卷第19题:
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
福建卷第15题: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涵的情感。
江苏卷第14题: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上述题目,有的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有的让学生对“原因加以探究”,有的让学生对“作品蕴涵的情感”进行“探析”,有的让学生对表现手法的特点和表现内容进行“探究”,这不仅使题目所考查的能力要求豁然醒目,而且加深了题目的“探究”意味。这些题目的设问在主观上既指向对作品内容的“探究”,也指向对作品表现形式的“探析”。在客观上,以“探究”“探析”设问,深化了学生的“探究”印象,也强化了学生的“探究”意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题目虽有探究之名,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说明》)中“考核目标与要求”对探究能力的基本规定(“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来判断,这些题目的探究之实还略显不足。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在作答时只需对文本的意蕴进行阐发,或者对“原因”“作用”加以解说,或者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印证即可,一般不需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也不要求学生有什么创新之见,答案通常在文章中能够直接找到。学生完成这些问题充其量是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第二,“分析”有序,强调基础,重视过程。2012年高考语文探究题有4道在题干中规定学生对文章某一内容或形式特点进行“分析”“评析”“赏析”“探析”等。这4道题考查内容丰富,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考查一般分析能力,有的重在考查“评价”能力,有的侧重考查“鉴赏”能力,有的侧重考查“探析”能力。其“分析”能力考查层次分明,题目的要求更加具体,考查指向更为清晰,表达更为规范,学生作答更为明白。无论题目是让学生“分析”“评析”,还是让学生“赏析”“探析”,都离不开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也就是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基本的探究能力,也是探究所需的基本能力。这几道探究题重视对探究基本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北京卷第15题:
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湖南卷第19(2)题:
自选欣赏角度,谈谈所选文段是如何塑造盖拉新这个人物形象的。
上海卷第12题:
“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广东卷,第18题:
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这4道探究题,从题面看是要求学生回答“什么样”“怎么样”“如何”“为什么”等问题,考查分析、评析、赏析、探析等不同能力,而实际上它们都重视考查探究的基本能力,重视对探究过程的考查。如北京卷第15题重点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思维过程,它给出诗歌在写法上的特点,并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然后让学生具体说明景和理的内容,分析景理关系。它让学生说明诗歌的写作方法在诗歌中是如何表现的,分析表现手法是怎样产生作用,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这是分析过程,也是鉴赏过程,它同时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审美能力。湖南卷第19(2)题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学生要“欣赏”文段“如何塑造盖拉新这个人物形象”,先要判断说明文段采用了什么方法、何种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然后具体分析这些方法、手段对人物塑造产生了何种作用,达到了何种效果,这也是一个分析欣赏的过程。
考查“评析”“探析”能力的探究题,要求学生对文本中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做一个基本的判断,然后进行分析,说明自己认同、反对或提出某个观点的理由。它们不仅让学生说出“其然”,还要说出个“所以然”。这对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现状,在高考复习中大讲答题套路、模板的不良风气是一种遏制,也对高中教学做出积极的引导——加强思考问题的过程性训练,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基本能力,即分析能力。 第三,凸显“对话”。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高考语文探究题“对话”式题目数量增多,共有6道题,其中有4道题让学生与“有的人”对话,有2道题和作者(文本)对话。题目主要是围绕文本中某一关键或重要问题,提供“有的人”或者作者(文本)的观点、态度、情感等,让考生与“有的人”或作者(文本)进行对话。如北京卷第19题: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充其仗,化为邓林(树林)
”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 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江苏卷第14题: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宄。
全国课标卷第11(4)题(选做):
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辽宁卷第12(4)题(选做):
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四川卷第17题:
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广东卷第21题:
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
湖南卷第18题:
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这种题型并不新鲜,但是2012年这类题目考查的数量比较可观,共有6道,占全部探究题总量的30%,占探究必答题总量的40%。如此,探究题的“对话”特色便被凸显出来。对这些题目,我们需要观察思考它的优势所在。这几道题与问“恰当与否”“会不会”“是否有必要”“精彩不精彩”等问题的题目相比,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的深度、广度更大。后者要求学生对特定的问题作出是非、优劣、高下的判断、分析,主要检验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对问题进行辩证思考的能力。但这类题目所“探究”的结论是现成的,学生实际上只需对题目中提供的结论进行印证、解说,说明其合理处或不合理处即可。
2012年的这几道“对话”式探究题,比前者考查的能力更为全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质疑能力,辩证、批判、严密、深刻地思考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对话”式探究题,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到文本之中对其进行深层解读,然后要求考生能够跳到文本之外,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与创造性解读,进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具体言之,“对话”题目的表层问题或者直接问题是要求考生谈自己的“看法”“观点”“认识”等,但是隐形的问题与思考的过程并不简单。考生首先要对“有的人,’或者作者(文本)的观点、态度进行合理与否的判断,但不能止于对“有的人”或者作者(文本)观点、态度等的简单认同或否定,还要对他们的观点形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进而还要判断分析他们提出问题的依据是什么,辨别这些依据是否可靠、全面;认识对方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再进一步综合分析、判断“有的人”、作者(文本)的观点等合理与否。这个过程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判断能力。
学生所经历的这样的思维过程也是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得出观点的理由。学生在“对话”中对问题进行探讨,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解说,这又形成了在前有探究基础上的新的探究过程。这种“对话”是一种深层的、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在辩证思维的基础上,还要有批判的眼光,对问题全面地认识、严密地思考,进而形成深刻的认识能力。这实际增加了对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的考查。
“对话”式探究题,与《考试大纲说明》规定的“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等要求相吻合,同时也与课程标准提出的“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的语文课程理念、“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语文课程目标相适应,又充分体现了“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为依据,而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的课程评价原则。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探究题,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就总体而言,其加强探究能力考查的意图更加突出,增强探究过程检验的理念更加鲜明,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辩证性、批判性、严密性、深刻性。对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