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教学视阈,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基于《大纲》与学情,从宏观目标、任务着眼,把握不同技术动作的“共性特征”,划分技术的不同“教学层级”,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中、微观层面,运用“分解”“打散”“消解”“融合”等解构方法,将“技术任务相近”“目标指向相通”“方法与手段可互鉴”的教学内容,运用“最近区理论”,缜密筛选和统合,建构“组合教学单元”,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佳径。
关键词:教学视阈;技术解构;组合单元;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25-03
从教学视阈去思考:“如何从大量、繁杂的教学内容中,通过技术的解构、规律的寻找、教材的统合,建立符合教学实际,学生又能触类旁通的组合方案,提高教与学的效能。”三年多来,沿着“组合单元”设计思路,从教学视角,进行了《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实践研究,从“专项技术的机械组合”到“多器械的联合使用”,再到“基本技术‘类’的组合”和“‘归类’融合”,这是艰辛的心路历程,更是坎坷的实践磨砺。其中得失,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结构、功能观照下,技术结构层次的“共性特征”分析
帕森斯、孔德和斯宾塞为代表的结构功能理论,对于从宏观层面,进行技术结构解析、技术层次划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理论、学术层面,进行项目内容角度的分类。例如田径、体操、球类等,就是一种“技术共性”的归类。但是,教师受职前教育模式,自身专项经历及专业面的局限,很难从整体高度,跨项目分析和把握教学内容的“技术共性”考虑,总是把单项技术的结构,作为教学研究分析的对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技术教学“蜻蜓点水”。
中观层面,进行技术“共性特征”的分类。如跳马技术分为助跑、踏跳、腾空、落地。这些技术要素在体操、武术、田径等项目中都大量存在。因此,我们可对海量教学资源进行“纵向”梳理、“横向”类比、统合,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但要注意准确把握“两个度”:即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教学内容“技术共性”实施的重要依据和渠道。在“基本技术‘类’的组合”过程中,教师关注了技术的“共融”“共通”问题,却不能准确把握“度”,出现教学“阵势”庞大、铺张或“生搬硬套”两种现象。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容量。
微观教学层面,依据技术细节和素质分类,这是集教师专业、文化、教学实践素养为一体的重要分类方法,是本文阐述的重点。难点在于教学内容中技术“重、难点的动态生成性”难于驾驭。
例如:通过对武术和体操基础素质分析发现,都存在“姿态”“协调性”练习问题。器械与套路练习,可采取多种“共通”的方式、手段。柔韧、协调、灵活性、平衡能力、速度、爆发力等方面,存在更多的共通性与相似性。据此可以发现,中小学体操和武术之间,存在众多“技术共性”,组合教学单元设计时可得到许多“规律”和“依据”:
1.以教学技术的能力目标为指向、基本素质为归宿,结合社会、身心发展目标,获取技术“共性”。
2.以教学内容间技术的“相交”“相容”“相近”为目标,得到技术“共性”。如排球扣球、羽毛球扣杀、垒球挥臂、标枪挥臂等都存在“共性”的技术环节,可以组合成单元,合并练习。“三门球”“手足球”,都是“截取”了多项运动技术的“要素”,重新组合成的“全新”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与启发。
3.挖掘器材的“潜能”,采取“一物多用”,将技术结构“打散”“消解”,指向“某种培养目标”,获得技术“共性”。《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设计,就是遵循这一理念而设计、实施的。
二、运用解构理论,剖析体操与武术教学内容技术的“共性规律”
体操是现代体育,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无论在民族性、技术内涵和特点、学习方法、终极目标等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在基础学习阶段,他们又存在着高度的“共性规律”。
1.基本技术的“相似性”
通过对小学体操、武术内容和要求分析,发现《大纲》在基础性技术规格、要求方面,具有许多“相似性”。例如:二者的“姿态”养成;体操的支撑、跳跃与武术的“站桩”“击打”练习,在力量、爆发力训练技术等方面都是相通的;体操的“翻转”(前、后、侧滚翻、单杠的穿腿等),也是武术活动必备的。这就为组合教学方案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
2.基础素质的“互补性”
体操、武术基本素质培养方面几乎相同。如:力量、爆发力、柔韧、灵活性、平衡、心理稳定性等方面都可互补。基础素质的训练也可一举两得,如组图1。
图1围绕“方凳”器械,将体操、武术的“共性”,从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组合设计与练习,时间和效益大为提高。
3.教学方法、措施的“兼容性”
武术、体操基本能力与基础素质训练的手段、方法、措施等,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
这些“共性特点”,为体操与武术组合教学方案设计,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协同、整合各个组成要素和关键环节,需要一定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三、“功能性”原理与《武术与体操组合单元》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每个项目的技术内部,都有严谨、科学、完整的技术系统。基本技术“解构”要把握好“度”。机械割裂和盲目“解构”,会造成技术连贯性的“人为断裂”,引发教学“事故”。要克服教学中技术环节选择的“随意性”、教法的随意性、抛弃技术的“游戏化”现象,必须在技术解构时处理好以下关系:
1.把握技术结构整体与局部的平衡
技术“解构”时,局部技术结构的“整体、连贯性”胜于技术分解,可显著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2.表象与本质的因果关系
例如,单杠支撑不稳,表面看是支撑力不够,实则与学生的平衡控制、着力点“窄”有关。将器械“杠面”增宽,高度降低,学生心态放松,练习效果立刻显现,因此教师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组合单元的器材设计中,截取了单杠的“杠”,利用两根体操棒并列固定,变形为“扁平杠面”,增加了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稳定性”,如组图示2。
3.动态与静态交互关系
教学视角的技术分解,能够做到结构分析的静态与动态结合,教学重、难点的动态生成。
4.摆正技术目标与教学目标位置关系
教学中避免把众多竞技技术要求、标准、规格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基础素养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认识、感知项目,体验、掌握规律、方法,从而终生爱上、从事某一运动项目。
5.技术与载体的匹配关系
竞技器械的“专一”性,既是它的优点又是缺点。技术结构解构以后,辅助、替代器械的使用不但成为可能,还可以弥合竞技器械练习的不足,使练习变得更加适用、有效、便捷、实用,如组图3。
利用废弃的木凳,作为武术练习的“桩”,二者的结合,又组合成“简易单杠”,还可组合成各种“障碍”游戏等等,课堂教学灵活、简约、高效。
四、后结构主义方法与《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构建的“技术性储备”
在海德格尔“解构”理论基础上,后结构主义者德里达补充了“消除”“反积淀”“问题化”等方法。《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设计时,将原先自成体系的两项内容的技术和体系结构“打散”,选取各自的技术“精髓”,重新构建了组合练习“体系”,利用替代器械的多重功能,克服和弥补了二者原来技术练习和器械方面的不足与缺失。更重要的是对教师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冲击。具体表现在:
1.从教学视角系统研读教材和大纲
从教学视角,领会《大纲》《教材》的理念和教学的总体要求,是课堂教学的法律、规章依据,才能从总体高度,统筹把握教学内容和技术,做到“整体一盘棋”(限于篇幅,仅节选相关设计内容列表做简单介绍,表1)。
2.需要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要给孩子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从教的角度提升专业深度、拓展专业广度。知道所授技术的“所以然”,是组合单元设计的技术基础。
3.在实践中总结,到实践中检验
善于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对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特点等了然于心。
4.改进、创新教学内容和器械,夯实物质基础,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鉴于体操、武术原理、方法上的许多共性特征,采用器械、技术组合,设计成组合教学单元(表2)。
经过不断的实践、修正和完善,《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的思路和操作具有如下明显效果。
(1)实现了教学时数的节约化。组合单元的设计,由两个独立教学单元变为一个组合大单元。由武术、体操各五个课时,浓缩为共六个课时,反而教学效率、效果得到了提高。师生有了灵活支配的时间。
(2)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段体操、武术技术简单、枯燥,加之学生力量、柔韧、平衡能力差,教学效果一直不佳。二者技术的组合设计,使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变得丰富、充实、饱满,激发了学生联想、创新的热情,兴趣大为提高。
(3)一举两得,学生基本素质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体操的支撑、悬垂,武术的“站桩”等技术动作的组合练习,相得益彰,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4)器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器材使用的“简约化”和一物多用,效益、效率达到最大化。
(5)通过查询典籍、走访武术“练家”发现,“高层次”武术“外修”(筋、骨)与体操练习,在训练手段、方法上,依然具有“共通”“共融”之处,可以互相借鉴与促进。
教学视阈的组合单元设计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技术理念的实践延展,是对“专项技术”的“反哺”,是一个动态生成和发展的“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新模式,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江苏.教学参考[S].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2]江苏.体育与健康[S].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3]江苏.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用书[S].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江苏.体育与健康指南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S].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5]毛振明.总结各类经验多种模式并行[J].体育教学,2014(12).
[6]叶澜.教育的本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关键词:教学视阈;技术解构;组合单元;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25-03
从教学视阈去思考:“如何从大量、繁杂的教学内容中,通过技术的解构、规律的寻找、教材的统合,建立符合教学实际,学生又能触类旁通的组合方案,提高教与学的效能。”三年多来,沿着“组合单元”设计思路,从教学视角,进行了《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实践研究,从“专项技术的机械组合”到“多器械的联合使用”,再到“基本技术‘类’的组合”和“‘归类’融合”,这是艰辛的心路历程,更是坎坷的实践磨砺。其中得失,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结构、功能观照下,技术结构层次的“共性特征”分析
帕森斯、孔德和斯宾塞为代表的结构功能理论,对于从宏观层面,进行技术结构解析、技术层次划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理论、学术层面,进行项目内容角度的分类。例如田径、体操、球类等,就是一种“技术共性”的归类。但是,教师受职前教育模式,自身专项经历及专业面的局限,很难从整体高度,跨项目分析和把握教学内容的“技术共性”考虑,总是把单项技术的结构,作为教学研究分析的对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技术教学“蜻蜓点水”。
中观层面,进行技术“共性特征”的分类。如跳马技术分为助跑、踏跳、腾空、落地。这些技术要素在体操、武术、田径等项目中都大量存在。因此,我们可对海量教学资源进行“纵向”梳理、“横向”类比、统合,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但要注意准确把握“两个度”:即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教学内容“技术共性”实施的重要依据和渠道。在“基本技术‘类’的组合”过程中,教师关注了技术的“共融”“共通”问题,却不能准确把握“度”,出现教学“阵势”庞大、铺张或“生搬硬套”两种现象。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容量。
微观教学层面,依据技术细节和素质分类,这是集教师专业、文化、教学实践素养为一体的重要分类方法,是本文阐述的重点。难点在于教学内容中技术“重、难点的动态生成性”难于驾驭。
例如:通过对武术和体操基础素质分析发现,都存在“姿态”“协调性”练习问题。器械与套路练习,可采取多种“共通”的方式、手段。柔韧、协调、灵活性、平衡能力、速度、爆发力等方面,存在更多的共通性与相似性。据此可以发现,中小学体操和武术之间,存在众多“技术共性”,组合教学单元设计时可得到许多“规律”和“依据”:
1.以教学技术的能力目标为指向、基本素质为归宿,结合社会、身心发展目标,获取技术“共性”。
2.以教学内容间技术的“相交”“相容”“相近”为目标,得到技术“共性”。如排球扣球、羽毛球扣杀、垒球挥臂、标枪挥臂等都存在“共性”的技术环节,可以组合成单元,合并练习。“三门球”“手足球”,都是“截取”了多项运动技术的“要素”,重新组合成的“全新”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与启发。
3.挖掘器材的“潜能”,采取“一物多用”,将技术结构“打散”“消解”,指向“某种培养目标”,获得技术“共性”。《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设计,就是遵循这一理念而设计、实施的。
二、运用解构理论,剖析体操与武术教学内容技术的“共性规律”
体操是现代体育,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无论在民族性、技术内涵和特点、学习方法、终极目标等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在基础学习阶段,他们又存在着高度的“共性规律”。
1.基本技术的“相似性”
通过对小学体操、武术内容和要求分析,发现《大纲》在基础性技术规格、要求方面,具有许多“相似性”。例如:二者的“姿态”养成;体操的支撑、跳跃与武术的“站桩”“击打”练习,在力量、爆发力训练技术等方面都是相通的;体操的“翻转”(前、后、侧滚翻、单杠的穿腿等),也是武术活动必备的。这就为组合教学方案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
2.基础素质的“互补性”
体操、武术基本素质培养方面几乎相同。如:力量、爆发力、柔韧、灵活性、平衡、心理稳定性等方面都可互补。基础素质的训练也可一举两得,如组图1。
图1围绕“方凳”器械,将体操、武术的“共性”,从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组合设计与练习,时间和效益大为提高。
3.教学方法、措施的“兼容性”
武术、体操基本能力与基础素质训练的手段、方法、措施等,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
这些“共性特点”,为体操与武术组合教学方案设计,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协同、整合各个组成要素和关键环节,需要一定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三、“功能性”原理与《武术与体操组合单元》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每个项目的技术内部,都有严谨、科学、完整的技术系统。基本技术“解构”要把握好“度”。机械割裂和盲目“解构”,会造成技术连贯性的“人为断裂”,引发教学“事故”。要克服教学中技术环节选择的“随意性”、教法的随意性、抛弃技术的“游戏化”现象,必须在技术解构时处理好以下关系:
1.把握技术结构整体与局部的平衡
技术“解构”时,局部技术结构的“整体、连贯性”胜于技术分解,可显著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2.表象与本质的因果关系
例如,单杠支撑不稳,表面看是支撑力不够,实则与学生的平衡控制、着力点“窄”有关。将器械“杠面”增宽,高度降低,学生心态放松,练习效果立刻显现,因此教师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组合单元的器材设计中,截取了单杠的“杠”,利用两根体操棒并列固定,变形为“扁平杠面”,增加了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稳定性”,如组图示2。
3.动态与静态交互关系
教学视角的技术分解,能够做到结构分析的静态与动态结合,教学重、难点的动态生成。
4.摆正技术目标与教学目标位置关系
教学中避免把众多竞技技术要求、标准、规格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基础素养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认识、感知项目,体验、掌握规律、方法,从而终生爱上、从事某一运动项目。
5.技术与载体的匹配关系
竞技器械的“专一”性,既是它的优点又是缺点。技术结构解构以后,辅助、替代器械的使用不但成为可能,还可以弥合竞技器械练习的不足,使练习变得更加适用、有效、便捷、实用,如组图3。
利用废弃的木凳,作为武术练习的“桩”,二者的结合,又组合成“简易单杠”,还可组合成各种“障碍”游戏等等,课堂教学灵活、简约、高效。
四、后结构主义方法与《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构建的“技术性储备”
在海德格尔“解构”理论基础上,后结构主义者德里达补充了“消除”“反积淀”“问题化”等方法。《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设计时,将原先自成体系的两项内容的技术和体系结构“打散”,选取各自的技术“精髓”,重新构建了组合练习“体系”,利用替代器械的多重功能,克服和弥补了二者原来技术练习和器械方面的不足与缺失。更重要的是对教师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冲击。具体表现在:
1.从教学视角系统研读教材和大纲
从教学视角,领会《大纲》《教材》的理念和教学的总体要求,是课堂教学的法律、规章依据,才能从总体高度,统筹把握教学内容和技术,做到“整体一盘棋”(限于篇幅,仅节选相关设计内容列表做简单介绍,表1)。
2.需要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要给孩子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从教的角度提升专业深度、拓展专业广度。知道所授技术的“所以然”,是组合单元设计的技术基础。
3.在实践中总结,到实践中检验
善于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对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特点等了然于心。
4.改进、创新教学内容和器械,夯实物质基础,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鉴于体操、武术原理、方法上的许多共性特征,采用器械、技术组合,设计成组合教学单元(表2)。
经过不断的实践、修正和完善,《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的思路和操作具有如下明显效果。
(1)实现了教学时数的节约化。组合单元的设计,由两个独立教学单元变为一个组合大单元。由武术、体操各五个课时,浓缩为共六个课时,反而教学效率、效果得到了提高。师生有了灵活支配的时间。
(2)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段体操、武术技术简单、枯燥,加之学生力量、柔韧、平衡能力差,教学效果一直不佳。二者技术的组合设计,使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变得丰富、充实、饱满,激发了学生联想、创新的热情,兴趣大为提高。
(3)一举两得,学生基本素质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体操的支撑、悬垂,武术的“站桩”等技术动作的组合练习,相得益彰,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4)器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器材使用的“简约化”和一物多用,效益、效率达到最大化。
(5)通过查询典籍、走访武术“练家”发现,“高层次”武术“外修”(筋、骨)与体操练习,在训练手段、方法上,依然具有“共通”“共融”之处,可以互相借鉴与促进。
教学视阈的组合单元设计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技术理念的实践延展,是对“专项技术”的“反哺”,是一个动态生成和发展的“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新模式,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江苏.教学参考[S].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2]江苏.体育与健康[S].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3]江苏.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用书[S].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江苏.体育与健康指南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S].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5]毛振明.总结各类经验多种模式并行[J].体育教学,2014(12).
[6]叶澜.教育的本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