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疑似CTC信号联锁失效故障的处理与思考

来源 :能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9ta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度集中(CTC)系统是提高铁路调度指挥效率、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系统.本文描述了一起特殊的疑似信号联锁失效故障的处理经过,从技术层面找到了故障原因,分享了特殊故障时的运统-46登销记经验,从管理层面提出了重载列车运输组织优化措施.
其他文献
国家能源集团通过全面实施一体化集中管控系统(ERP系统)项目,实现了新能源数据标准和业务标准的统一实施,通过开发ERP系统移动应用、工作流分发任务、区域监控报表、“0205”指标预警等应用功能,为新能源发电区域资源整合及区域集控管理提供了精细化数据保障和决策支撑,为提升集团公司新能源发电占比,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基于ERP系统相关功能设计,从区域集控的故障报警预警和生产运营处理两大功能着手,实现新能源发电区域工作效率提升、现场管理手段增强的区域集控目标.
对27AHSW450高强度无取向硅钢进行了不同工艺制度常化实验.结果 显示,经900~1030℃常化50 min后,950℃才可观察到几乎完全回复和再结晶的等轴晶.取向由近热轧板织构分布特征向随机取向的织构过渡.经950℃终退6 min后,成品板中织构分布趋于一致,主要由λ织构、α*织构和强γ织构组成.成品的轧向磁感应强度优于横向.900℃常化时磁感应强度最佳值为1.64T.横向和纵向的铁损差异不大,950℃常化时铁损值最低,为25.1 W/kg.
对电机轴承进行有效的故障诊断,不仅可以保证设备的平稳高效运行,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运行故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WP)和堆叠自动编码机(SAE)的故障诊断方法,充分利用了WP时频信号分析和自动编码器无监督地从数据中学习信号特征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简化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高了故障识别率.
镜面取向电磁钢板二次热处理的升温速度影响氧化膜质量的机理是金属系氧化物生成量,张力绝缘被膜对钢板施加的应力是通过钢板与绝缘被膜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值所产生的,此时钢板与绝缘被膜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应力,那么就要求外部氧化型氧化膜能耐受该应力,钢板与张力绝缘被膜之间的附着性就能确保.能耐受这种应力与含有一定比率金属系氧化物的外部氧化型氧化膜有关,含有金属氧化物多少,以断面面积率占50%以下为好,可以耐受这种应力.如果大于50%,外部氧化型氧化膜不能耐受张力绝缘被膜所施加的压应力,将会破坏外部氧化型氧化膜.
镜面取向电磁钢板二次热处理的冷却速度影响氧化膜质量的机理是晶格缺陷的存在,当外部氧化型氧化膜形成时,在氧化膜与钢板之间的界面近旁积蓄许多晶格缺陷,由于外部氧化型氧化膜继续生成,这样就形成了空穴.而空穴的形成与冷却速度有很大关系,当缓慢冷却时这种缺陷逐渐消失.而在快速冷却时,这种缺陷已无足够的时间消除,于是这种缺陷就在外部氧化型氧化膜中积聚,空穴就大量形成了.被膜中的空穴以断面面积比率(采用TEM观测)表示,要求空穴面积率在30%以下,可获得良好的张力绝缘被膜附着性.
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容易导致测风结果出现异常现象.常规的风速回归分析模型因过度考虑异常风速数据点的影响,使模型偏离正常数据序列反映的关系信息,影响风资源评估结论.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投影深度的回归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各风速数据点的投影深度,有效获取原始风速数据包含的稳健信息,智能判断并合理降低异常数据对模型参数求解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模拟精度,从而获得真实可靠的风资源评估结果.实际应用表明:风速回归分析模型能有效控制异常数据点对模型参数求解的影响,计算结果较为精确.
为突破常规等离子体点火技术无法点燃Mt≥35%高水分褐煤的技术“瓶颈”,成功研发出高水分褐煤等离子体点火及稳燃技术,在某入炉原煤全水分35%~40%的300 MW褐煤机组锅炉上首次实现等离子体无油点火;高水分褐煤等离子体点火及稳燃技术在该机组的成功应用,为燃用高水分褐煤机组锅炉实现无油启动及稳燃提供了解决方案.
以MTP副产混合芳烃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沸点蒸馏仪分别以90℃、95℃、100℃为一次切割点,利用气相色谱分析蒸馏切割后的馏分段组分含量,考察切割点对蒸馏切割馏分段组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95℃及>100℃馏分均可分离出芳烃含量≮35%,苯含量≯0.5%,总二烯烃含量100℃馏分收率达到50%,该馏分芳烃富集程度较高.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视察并做了重要讲话,为现代煤化工产业指明了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是现代煤化工产业“三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总结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现状和成绩,分析了产业发展前景,论述了科技创新对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现代煤化工科技创新重点和路径,建议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重大项目示范引领,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根据国内无取向硅钢近十年的发展趋势及下游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国内无取向硅钢未来十五年需求进行预测.预计至2025、2030和2035年,我国无取向硅钢年需求量分别为1125万、1300万和1500万t;其中,中高牌号比例由目前的20%分别提升至30%、40%及50%以上.重点发展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是大势所趋,但未来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将可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应从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两个方面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