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开着奇异的芬芳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vssa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熟悉花梨的人,茶余饭后,人们一聊起花梨这个地方,不觉浮想联翩:大家仿佛看到无数的梨树,开着奇异的芬芳。
  人们常说,每个地名的由来,就像家长给孩子取名一样,都有它背后的人文故事。
  据说明朝的时候,花梨这个地方由几个稀落的村寨组成,人们赶场是现在苏家寨的道子土。但非常奇怪,每当赶场时,都有一个人,一定会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死。
  发生这种状况,人們就去外地请了一个非常出名的风水先生。此人个子不高,但满脑子学问。他站立街道,往四周看了看,然后说:“你们看道子土对面的山头,嘴巴张着,牙齿犀利,那是一头凶勇的猛虎啊!再看看后面的山坡,像狮子的尾巴摇摆。这里前有猛虎,后有雄狮,它们需要吃东西啊!所以每当赶场时都有一人送入它们的嘴巴,成为它们的美食。”
  “街道必须搬迁,此处不是赶场的好地方。”先生最后告诫大家。到底那儿是赶场比较适合的场所呢?
  赶场,是古代居民必须实行定期交易的集市贸易。有的5天一场,有的7天一场,按照十二生肖来计算。每到赶场天,市集上应有尽有,人们三五成群地从附近不约而同的赶来,有的出售自己多余的物产,有的买进自家所需的东西。
  由于猛兽吃人,附近的居民肯定害怕。因此,到道子土赶场的时候,人员渐渐稀少。
  过了一些时日,风水先生在人们的带领下。拿着罗盘,一边慢靠,一边向花娘井方向走来。走着走着,大家来到了现在的农村信用社潘家门口。那时这里只有几户人家,家家户户门口都栽种着梨树。春天繁花似锦,微风吹来,空中飘浮着一片片雪白的花絮。
  这里风景优美,但并不一定适合赶场,当然还要先生斟酌一下风水,看地势的长相适不适合人们贸易。先生往四周瞧去,山势平坦,抬头往两边进出路的方向望去,像一条长长的巨龙,对岸和后面的山峰也较为平缓,根本不像道子土的山势那样凶猛。
  更为有趣的是:这里长着一棵与众不同的梨树,树干约有脸盆那么粗,枝叶茂盛,亭亭如盖,一年四季,鸟雀都在上面叽叽喳喳,树上的枝丫好像就是它们的乐园。那年春天,细雨纷纷,正是梨花芳香、纷飞的时节,先生站在树下,细细打量着这棵梨树,从中间分开,一半开着灿烂的梨花,花朵粉碎柔嫩,雪白如霞,香气浓郁。可另一半呢?却非常奇怪了,开着红艳的花红,蜜蜂和蝴蝶在梨花和红花之间飞来飞去。先生想:“这真是世上少有的宝树呀!一半开梨花,一半开红花。”
  如果现在我们用科技的眼光来看,这也并不奇怪,把另一半嫁接改造成花红就是了。但那个时代,那来科学,那来嫁接技术啊!
  “也许这就是天意吧,上苍让我遇到了它,干脆以树来给这个地方取个名字吧,可叫什么好呢?”先生站在那儿冥思苦想。
  此时,围观的人告诉他,就在梨树的对面有一棵金银桂,树不大,也从中间分叉,一面在秋天开着白花,一面开着金黄色的,人们称它为金银桂。
  先生说:“为了让它与梨树相呼应,就叫这个地方为花梨吧。”
  人们一听“花梨”,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多么富有想象力的意境!顿时,雷鸣般的掌声陡然响起。
  他们还告诉先生:“这树结的果实,一半是梨子,一半是花红,味道都清脆甘醇。”
  第二天,花梨!这个崭新的名字像雨后春笋一样在人群中扩开,像波涛一样向四面扩散,并且一下子就给人们留下了美妙的印象。
  赶场就顺理成章地由道子土搬到花梨,说也奇怪,此后人们赶场,再也没有滚石砸人的事发生,而且集市越赶越热闹。
  几百年了,花梨!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慢慢地向我们走来。
  据《开阳县志》记载,华梨位于县城东部,清光绪末年为开州东区。1958年为人民公社,1962年为花梨区,1991年拆区建乡,2013年更名为花梨镇。
  也许是因为花梨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吧!花梨人从来都喜欢梨树,房前屋后,土里田边,都开着奇异的芬芳。花梨街道由原来的小村落变成交易的大集市,发展成今天豪华的大集镇。
  现在,花梨街道两旁:树木高低相映,干净明亮,房屋整齐、门面靓丽……清晨,人行道上微光闪烁,有不少人在上面小跑锻炼;下午,广场的音乐缓缓响起,姑娘们轻轻舞动青春的旋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花梨,伴随着那些经典的人文故事,如今处处栽种着梨树。春天,梨树,开着奇异的芬芳,招来了天南地北的游客。
  透过花海,我们仿佛看到:花梨千百年的文明之根!花梨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气!
  ——选自作者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
浣溪沙  印象中,《浣溪沙》最早应该叫《浣溪纱》吧?春秋之时,有“沉鱼”之称的西施,在若耶溪边浣纱。青山隐隐,绿波荡漾,村姑一群,岂非一景?易“纱”为“沙”,一字之改,似乎境界全失,不知所云了。  但《浣溪沙》这个词牌,常为有闲者所用。比如晏殊。  说是“有闲”,也就是有多余的时间,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去“为稻粱谋”。试想,若是穷苦之家,清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件不让人烦心?缺柴少米,箪瓢
期刊
去李家塆的路,好像解剖图中入眼盘结的小肠,由低凹处盘旋而上。  去李家塆的山,好像山与山之间鸟儿打不开翅膀,由于很少走过这样的崎岖偏远的山路,所以个人感觉好像就是要去一个摘星星的地方——其实李家塆是属于高山地区的低海拔地带,坐落在半山腰的。  去李家塆的季节,满树梨花散发着蜜香。  我们的心一路歌唱,由于路途遥远,有人也不时下车去寻找“唱歌”的地方,车子缓慢行驶在去芝苞乡青山村李家塆窄窄的水泥路上
期刊
我确信是在网页上浏览到“在救援人员通过无线电信标找到他之前,他在一处丛林里躲藏着。而他的战友奥列格·佩什科夫中校在跳伞逃生过程中,被地面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火力射杀。”这一段表面平静的文字时,突然失控泪流满面的。我的孩子在一旁莫名其妙地看着我,她当然无法理解我在换位思考身临其境替他人安危着想时,灵魂深处强烈求生的欲望,无法理解我对生命死而复生弥足珍贵的泪奔。  “如果有人要剥夺我们的生命,不需要警
期刊
一、永远的传说  在已故甘肃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张蕊兰著《女娲传说故事》出版一周年之际,我有幸读到这部著作,精美的装帧和图文并茂的内容强烈地吸引我翻阅、浏览,颇有点儿爱不释手的喜悦;继而逐字细读,提笔记录,反复比较,去其雷同,取其精华,竟发现此书经张蕊兰女士辛勤搜集采撷、抢救整理、巧妙构思、匠心编排,实乃是在甘肃古成纪一带,尤其是天水秦安县陇城等乡镇村庄、清水县诸村民间口头传承了万年的始祖文
期刊
云台盛景  来到巫溪,最美的风景是从云台盛景开始的。  “云从云台生,云从云台散。”云台山一定起名于象形,这里的云、台,各自妖娆纷绕,环石盘绕,高耸云端,仿佛空中环绕的云朵一样,更像神仙的居所。据说这里历史上曾为道教圣地,上面建有道观,名为云台观,香火鼎盛,道士道行高深,四面八方前来朝拜的人很多,所以云台观别号“小武当”。尤其是龙头香,俯临大宁河,垂直高度1500多米,而武当山的龙头香离地面大约不
期刊
“赤子之心”,這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  《孟子离娄下》中说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清代学者杭世骏考证认为:“赤子”源于孩子的身高。早期“尺”和“赤”通用,幼儿不过尺把高,称为尺子,也就是“赤子”。“赤子之心”也就是孩童之心。莫忘赤子之心,即不要忘记那份天生的纯真。  保持纯真,这本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我在这里的确也不想做什么求新之事。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发觉,那些古人总结出来的道
期刊
一  古城临涣的一天从晨曦开始。  夜色尚未褪尽,早餐铺红红的炉火已经烧旺,风裹着浓郁的包子香味扑面而来,第一班去往县城的客车已经出发,小超市、五金店、宾馆相继打开店门。菜市场里新鲜的瓜果蔬菜已经上市。街角,第一锅马蹄烧饼已经出炉,掌炉人将金黄的烧饼整齐地摆在烤炉的上面,继续着炉火的温暖,面的焦香、芝麻的浓香、葱花的清香被风卷着,飘向饥肠漉漉的行人。  这时,临涣大小茶馆的第一桶龙须泉水已经煮沸,
期刊
(一)  风把乌云请到了空中,风儿欢笑着,掠过高大挺拔的白杨,携着地面的空水瓶一路翻滚,就连我的裙角也不放过。风来,是与夏雨相约吗?  我伸展双臂,与肩平齐,用心感受这股凉爽之风。等风儿躲了,收回双手,仰起头,见空中的那团云正注视着大地的所有,像在说:“我是雨的使者,来自大自然,风是我的向导,旅途很愉快。”  云在流动,在散开,下吧,躁热的大地期待着你,下吧,夏日的果农盼望着你。怎么,是让风儿上前
期刊
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骄”“世界伟人”“全人类的帝王”,他所拥有的美誉令无数伟人望尘莫及。他所创立的大蒙古国幅员辽阔、横贯欧亚,恐怕也是空前绝后、举世无双。据格鲁塞《草原帝国》所述,当时的版图面积达到三千五百万平方公里,占了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又据成吉思汗祭辞,成吉思汗灭国四十个,征服了七百二十个语族,三百六十个民族。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族大约仅有一百多万,蒙古军队最多也就是十三万人,那么为什么
期刊
那一年金秋,我八岁,父亲一把夺下我手里的放羊鞭,把我赶进学校,叫我去那里“念书”。当时在我们那个农村,把上学称为“念书”。刚开始,我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啥叫“念书”,只是路过村边的那个没有围墙的学校,看到有一个特别大的铁壳子,挂在一个木桩上,三五个孩子捡起石头敲几下,发出沉闷的响声,一群孩子“哗”的跑进了房子,过一段时间再敲几下,又“哗”的跑了出来,心里盘算着,这就叫“念书”?  不敢有违父命,怀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