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培养复合型的高技能汽修人才的角度看,中职校语文教学主动衔接汽修专业教学非常必要,可以从阅读理解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切入,通过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和学科交流机制,提升专业内容读写能力,主动对接实训教学,开展多元化评价五个方面着手,实现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的“双赢”。
【关键词】中职教学;语文教学;汽修专业教学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相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迫切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汽车制造、检测、维修、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中职学校是专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机构,应责无旁贷的做好技能人才的培养,弥补汽修专业技能人才的缺乏。作为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语文课程不仅影响着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对提升汽修专业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从业素质、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1 中职语文教学主动衔接汽修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学习、工作、生活中,无处没有语文,无处不使用语文,学生阅读、理解、交际、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基本都依赖语文教学获取,所以说,汽修专业专业教学离不开语文教学。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单一知识结构很难获得竞争力,汽修行业也是如此,良好的客户体验和修车师傅的精湛技艺几乎同等重要,因此,职校汽修专业学生毕业后想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有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中职语文除工具性之外更具有综合性、人文性,有开展素质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功能。语文教学既能提高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个人人文素养,为将来毕业、就业、工作铺好路基,而且也能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毕业生通常从事以下三类岗位:一是客户接待岗位,要求自然大方,热情诚恳,能够把握顾客的心理,具备良好的口头交流能力,会记笔记、填表格、拟定解决方案;二是操作组长,要求熟练掌握汽车维修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丰富的汽车专业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读懂工作表单、理解并运用足够数量的专业术语;三是操作工,要求能阅读工作表单或听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项目及其要求,完成相应维修操作。无论哪个岗位,都需要与其他工作伙伴进行交流、协作,都需要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 中职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衔接的切入点
从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语文教学为汽修专业教学服务的有效性方面考虑,中职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衔接:
2.1 阅读理解能力的衔接
阅读理解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板块与汽修专业教学的衔接,可以从两项能力的培养展开:一是概括能力。中职汽修专业学生面对的岗位一般比较基础,需要承担大量、烦琐接待、维修任务。为此,首先应培养学生对汽修专业问题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把握问题的关键。概括能力训练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在材料选取上多下工夫。二是理解能力。这项能力涉及较为复杂的、事件,比如质量缺陷调查报告、汽车维修接待流程等。所以,针对理解能力的训练也是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2 应用写作能力的衔接
从基于工作过程的角度看,写作训练本质上是对学生描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解决方案和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前者而言,主要涉及汽修专业问题的文字阐述,后者则主要是经营管理问题处理的基本要求。根据文字阐述的一般逻辑,应建立问题或现状描述、原因或原理分析、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建议等三个环节,这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目标指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案例和命题的形式来完成。
3 中职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有效衔接的方法建议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中职语文教学应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围绕汽修专业特点灵活机动安排教学,将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1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创造条件,让语文教师与汽修专业教师多在一起备课,促使二者有更多接触的机会,让语文老师根据汽修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去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突破口,从服务专业教学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4S店客服要求、汽车公司企业文化等,既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本专业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使语文学习又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3.2 建立学科交流机制
为实现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建议中职校建立学科交流机制,通过组建跨学科小组来进行沟通交流,或者借助信息平台来进行互动,比如建立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教研活动平台、业务交流QQ群、微信群等,帮助中职校语文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兼顾专业教育的要求,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与专业教学相衔接,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3 提升专业内容读写能力
围绕汽修专业内容选择阅读题材和相关资料,对部分阅读材料進行处理,保留核心信息、剔除过渡性和无关的表述性文字,让学生更多地阅读维修资料、用户手册等与汽修专业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容易理解,费时少,收效快,还能明显加快阅读教学速度,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专业兴趣,不知不觉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注重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在语文课教学中结合汽修专业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写作应聘书、个人总结、岗位安全条例等应用文体,教会他们日常生活和汽修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写作能力。
3.4 主动对接实训教学
语文教师多学习汽修专业相关知识,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及所教专业的相关知识要素,便于实现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穿插模拟仿真等实践性教学方法,多创造应用性、实用性、岗位性的职业实践机会,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业活动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语文能力训练,以专业角色的身份学习口语交际的一般技巧与交际礼仪,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3.5 开展多元化评价
不把书面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进一步丰富评价内容、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等。采取口试、过程评价、行为测试、情景模拟等开放式评价的方法。比如在汽修定损课程中采用学生现场模拟、口述表达等方式,按照具体情景开展评价,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取语文和专业知识、提升能力。
4 结语
汽修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竞争。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转变观念、优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方式,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突出为汽修专业课教学服务的特性,传授有效实用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让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相得益彰,更好地为培养高质量汽修专业高技能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戴智敏.中职语文教学嵌入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2]罗日秋.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课与专业课整合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4(07):29-71.
[3]卢平.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以汽修专业语文教学为例[J].课外语文,2015(03):38.
作者简介
张文华(1983-),女,浙江省金华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助理讲师,从事技工院校语文课与汽车维修专业课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浙江省金华市 321015
从培养复合型的高技能汽修人才的角度看,中职校语文教学主动衔接汽修专业教学非常必要,可以从阅读理解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切入,通过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和学科交流机制,提升专业内容读写能力,主动对接实训教学,开展多元化评价五个方面着手,实现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的“双赢”。
【关键词】中职教学;语文教学;汽修专业教学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相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迫切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汽车制造、检测、维修、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中职学校是专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机构,应责无旁贷的做好技能人才的培养,弥补汽修专业技能人才的缺乏。作为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语文课程不仅影响着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对提升汽修专业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从业素质、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1 中职语文教学主动衔接汽修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学习、工作、生活中,无处没有语文,无处不使用语文,学生阅读、理解、交际、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基本都依赖语文教学获取,所以说,汽修专业专业教学离不开语文教学。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单一知识结构很难获得竞争力,汽修行业也是如此,良好的客户体验和修车师傅的精湛技艺几乎同等重要,因此,职校汽修专业学生毕业后想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有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中职语文除工具性之外更具有综合性、人文性,有开展素质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功能。语文教学既能提高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个人人文素养,为将来毕业、就业、工作铺好路基,而且也能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毕业生通常从事以下三类岗位:一是客户接待岗位,要求自然大方,热情诚恳,能够把握顾客的心理,具备良好的口头交流能力,会记笔记、填表格、拟定解决方案;二是操作组长,要求熟练掌握汽车维修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丰富的汽车专业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读懂工作表单、理解并运用足够数量的专业术语;三是操作工,要求能阅读工作表单或听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项目及其要求,完成相应维修操作。无论哪个岗位,都需要与其他工作伙伴进行交流、协作,都需要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 中职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衔接的切入点
从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语文教学为汽修专业教学服务的有效性方面考虑,中职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衔接:
2.1 阅读理解能力的衔接
阅读理解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板块与汽修专业教学的衔接,可以从两项能力的培养展开:一是概括能力。中职汽修专业学生面对的岗位一般比较基础,需要承担大量、烦琐接待、维修任务。为此,首先应培养学生对汽修专业问题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把握问题的关键。概括能力训练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在材料选取上多下工夫。二是理解能力。这项能力涉及较为复杂的、事件,比如质量缺陷调查报告、汽车维修接待流程等。所以,针对理解能力的训练也是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2 应用写作能力的衔接
从基于工作过程的角度看,写作训练本质上是对学生描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解决方案和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前者而言,主要涉及汽修专业问题的文字阐述,后者则主要是经营管理问题处理的基本要求。根据文字阐述的一般逻辑,应建立问题或现状描述、原因或原理分析、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建议等三个环节,这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目标指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案例和命题的形式来完成。
3 中职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有效衔接的方法建议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中职语文教学应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围绕汽修专业特点灵活机动安排教学,将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1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创造条件,让语文教师与汽修专业教师多在一起备课,促使二者有更多接触的机会,让语文老师根据汽修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去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突破口,从服务专业教学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4S店客服要求、汽车公司企业文化等,既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本专业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使语文学习又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3.2 建立学科交流机制
为实现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建议中职校建立学科交流机制,通过组建跨学科小组来进行沟通交流,或者借助信息平台来进行互动,比如建立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教研活动平台、业务交流QQ群、微信群等,帮助中职校语文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兼顾专业教育的要求,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与专业教学相衔接,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3 提升专业内容读写能力
围绕汽修专业内容选择阅读题材和相关资料,对部分阅读材料進行处理,保留核心信息、剔除过渡性和无关的表述性文字,让学生更多地阅读维修资料、用户手册等与汽修专业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容易理解,费时少,收效快,还能明显加快阅读教学速度,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专业兴趣,不知不觉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注重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在语文课教学中结合汽修专业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写作应聘书、个人总结、岗位安全条例等应用文体,教会他们日常生活和汽修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写作能力。
3.4 主动对接实训教学
语文教师多学习汽修专业相关知识,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及所教专业的相关知识要素,便于实现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穿插模拟仿真等实践性教学方法,多创造应用性、实用性、岗位性的职业实践机会,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业活动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语文能力训练,以专业角色的身份学习口语交际的一般技巧与交际礼仪,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3.5 开展多元化评价
不把书面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进一步丰富评价内容、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等。采取口试、过程评价、行为测试、情景模拟等开放式评价的方法。比如在汽修定损课程中采用学生现场模拟、口述表达等方式,按照具体情景开展评价,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取语文和专业知识、提升能力。
4 结语
汽修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竞争。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转变观念、优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方式,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突出为汽修专业课教学服务的特性,传授有效实用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让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相得益彰,更好地为培养高质量汽修专业高技能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戴智敏.中职语文教学嵌入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2]罗日秋.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课与专业课整合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4(07):29-71.
[3]卢平.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以汽修专业语文教学为例[J].课外语文,2015(03):38.
作者简介
张文华(1983-),女,浙江省金华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助理讲师,从事技工院校语文课与汽车维修专业课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浙江省金华市 3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