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3月7日至12日,我应台湾大学之邀参加了在台北举行的东亚文化经典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借此之机,走访了台北的大街小巷,记下了刺激眼球的一些发现。
首先是当我步入台北桃园国际机场大厅时,眼球立刻被荧光屏所吸引:“我帮你——为了两岸的和平安定”。字不大,可那只有像常见到的“安全出口”那般大小的横标上附带免费的电话号码,无形中告诉人们那不仅仅是口号,更具有使用价值。紧接着我好奇的眼球又转向了土特产店,门口人形装饰物上是促进“三通”广告和免费提供的上海、福建等内地地图。那风情十分贴切且自然。
走出海关检验大门,我惊讶地发现机场大厅比任何国家都显得安静。原来在来客通行过道与接客人之间隔有一道浅色矮墙,“墙头”用来树立写有抵达客人姓名的招牌,墙外是供候客者等候的数排长椅,接客的人们安静地坐在各自等待的客人的招牌后,对号入座,很有秩序。我一眼就看到了接我的招牌。一墙之隔的精心设计将来往行人纳入适宜的程序,无形中减少了路途的疲倦和初来乍到者的不安,避免找人与等人时经常发生的不必要的消耗。
送我到饭店的出租车司机的衬衣上留有明显的熨烫过的痕迹,我问他是喜欢装饰还是因为公司有要求。回答是“No”。他认为常跑国际机场的司机应该衣着整洁,这是对客人的起码的礼节。他希望来客能够感到舒适和满意,因为台湾地小人少,观光资源不多,而客人是最好的宣传者。“客人说一句胜过当地人说十句”。他没有出过国,开了30多年车,可他那质朴的大白话中蕴含着软实力。
台湾多山,“故宫博物馆”和其他一些观光景点也在山丘上。虽然这些景点距公路有一定的距离,可公交车为方便顾客,特意绕远上山,在景点入口处设立了车站,就像乘坐私人小车一样出入方便。这样既节省了步行登高的时间,又让游客减少体力消耗,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欣赏。在那里我还发现了优于世界著名博物馆的服务。比如开设在“故宫博物馆”一楼大厅的邮局和市面上的普通小型邮局一样,柜台后站立着4名服务人员,接受办理各种业务。展厅的第一站是一个整体展示微型缩厅,它将整个展室的内容收于一处,对各个展室的轮廓加以简单明了的要点简介,便于客人有效地选择参观。闭馆时间也与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不同,直至夜晚8点半钟。这种设计大概综合了台湾的地势和观光景点的分布,考虑到游客下山后的时间安排,才做出的比较合理的决定。
在台湾大学,鹿鸣堂的大门口设有一座小巧的装有木板的框架,木板上挂满了纸制的杜鹃花卡。花卡的背后写着希望和梦想。花卡可免费索取。正巧3月8~9号是台大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节,而台大早年就将一部分土地辟为公园免费开放,很多高中生和他们的父母都来赏花,同时参观这所名校。
我参观了好几栋学生宿舍和教室楼,原以为校园文化是稳重质朴的,没想到这是台北的整体感觉。一般市民的衣食住行基本上和大陆没什么两样。包括高薪阶层在内,人们不追求豪华,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而这一切都是自然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边想边漫步街头,不知不觉中好奇的眼球被路名吸引而去。仁爱路,辛亥路,忠孝路,映入眼帘的几乎所有的路名都与传统文化有关。而现代文化景点之一的地铁站名也不忘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忠孝复兴站等。世界各地的地铁都设有为老弱病残准备的座位,而台北的叫法别出心裁:“博爱座”,我似乎从中呼吸到了传统文化的气息。
这遍布山山水水的气息引我走进了私立淡江中学高中一年级的教室。那是当地颇有声望的名校,没想到室内的座椅等陈设和我儿时的小学十分相似,就连墙上的黑板报的标语也是我曾经熟悉的说法:
穷,做人志不穷
富,做人志要富
重温深藏在记忆中的这首格言,我信步走进了书店。发现那里有“励志文学”的栏目。寻求这类图书的青年多吗?我问一位大学生。他说:“看漫画的更多”。我知道,这是世界性的现象。可在遭受过长期殖民统治的台湾,能够自然感觉到传统文化的感召,心灵能够本能重温祖先留下的美德,这也是一种现象,即对中华文明置世界民族之林之智慧的再发现,再认识。
古老文明可以在某种程度节制现代物质文明的过剩,无形中减少精神与物质欲望相克的矛盾,今天的台湾正是以自身的精神面貌证实了这一点。但我不知其成果是有意识的施政所至,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行,受益于未中断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然结果。
不知为什么,耳边响起了30年前听到过的台湾歌手在北京演唱的《龙的传人》。
(作者系日本华人教授会议理事、日本法政大学教授。)
责编:周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