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前后,我从哈佛回来,带了一批学生做了一些分析。当时我们用到了宏观经济里最有名的迭代模型,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所以要讨论好养老问题,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宏观的、动态的模型。
我为什么要提动态模型呢?其实养老问题要解决的,最根本的是一个人口结构问题。比如说现在争论的,到底是现收现付制,还是混合。说到底,中国现在走的还是现收现付。现收现付方式很简单,我们的个人账户实际上是空账,现在青年上班族,根据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金,然后统统用于现在的退休人群。根据一定的替代率,关键的解决办法就是现在的就业结构和养老。
从世界角度来讲,一百多年前的养老保险体系,无论是比较早的德国,或者英国,他们都假定退休以后活十年,现在如果这样的话,所有现收现付的都破产了。因为大家知道,现在不是活十年的问题,中国女工50岁退休,每天在锻炼身体,目标就是活到90岁,就是40年的养老。最近我们学院有一个老教授提出,对老年重新定义,他觉得如果从65岁到75岁定义为青老年,75~85岁是中老年,85岁以上才是老老年。
我们都学过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一生当中前面有储蓄,后面负储蓄,退休以后是正储蓄,来平衡他的消费。但是像现在到了85岁以后人还活着,要人照顾,这个消费就上去了。西方现在提出一个概念,叫谁来付这个消费。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生育率在下降,欧洲妇女综合生育率大概在1.6左右,但是要维持一个人口规模,应该要2.1至2.2才可以。所以没有足够的年轻人,这是人类未来非常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中国跟世界不同的是70年代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所以上海的生育率是非常低的。但全国比较好一些,因为没有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经济学家我要讲,幸亏没有严格执行,如果严格执行我们今天会没有服务员,没有钟点工,会困难得一塌糊涂,劳工短缺会更严重。现在大家知道,单独已经来了。
基本人口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谈模式。
模式无非就是现收现付和基金制,但是稍微分析一下,无论是现收现付还是基金制,老年人将来生活水平维持或者增长,它的源泉只有两个,一个是就业人口的增长和就业人口劳动生产率提高,物质基础就是这个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讨论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制意义不是太大。但对于基金来说,还是能解决一些短视的问题。
新加坡很有意思,李光耀西方的东西他都学,但是就不学养老保险,他是搞公积金制度,让自己来选择,有的人觉得身体比较差,活不了很长,60岁就退休了,有的人觉得我可能活到90岁,那就工作到75岁、80岁,他自己选择。这时候基金制就是比较好的,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最清楚。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退休太早,55岁还是60岁退休都是太早,所以中国人力资源浪费现在是非常严重。这个问题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让他50岁、55岁、60岁退休,我们一股脑把退休年龄提到60岁可以吗?那么就业就成了问题。我觉得和第一个问题连起来考虑,让50岁的人退休了干什么呢?而且这些人也愿意干,就养着第三代,解放出80后、90后,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服务社会。反过来我担心一个事情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独生子女政策彻底放弃了,这个社会都不愿意生很多小孩,尤其是富裕地区和人力资本高的地区,因为现在富裕了,都想去旅游,谁愿意多养小孩。我们曾经讨论过东亚国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重视考试的国家,都不愿意多要小孩。去问问清华大学的学生,你们爸妈为了你们的学习半条命没有了,要培养两个孩子,一生的幸福就没有了。
最后,如果有基金制,如果是开放的,中国现在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中国人口越来越老龄化,如果我们向日本学习,把金融搞好,把金融理财搞好,尤其是允许把资金投到海外,跟海外人口比较年轻的国家,比如印度、越南相结合,这是中国未来非常好的路子,除此之外,没有好的办法了。
(本文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授权发表)
我为什么要提动态模型呢?其实养老问题要解决的,最根本的是一个人口结构问题。比如说现在争论的,到底是现收现付制,还是混合。说到底,中国现在走的还是现收现付。现收现付方式很简单,我们的个人账户实际上是空账,现在青年上班族,根据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金,然后统统用于现在的退休人群。根据一定的替代率,关键的解决办法就是现在的就业结构和养老。
从世界角度来讲,一百多年前的养老保险体系,无论是比较早的德国,或者英国,他们都假定退休以后活十年,现在如果这样的话,所有现收现付的都破产了。因为大家知道,现在不是活十年的问题,中国女工50岁退休,每天在锻炼身体,目标就是活到90岁,就是40年的养老。最近我们学院有一个老教授提出,对老年重新定义,他觉得如果从65岁到75岁定义为青老年,75~85岁是中老年,85岁以上才是老老年。
我们都学过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一生当中前面有储蓄,后面负储蓄,退休以后是正储蓄,来平衡他的消费。但是像现在到了85岁以后人还活着,要人照顾,这个消费就上去了。西方现在提出一个概念,叫谁来付这个消费。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生育率在下降,欧洲妇女综合生育率大概在1.6左右,但是要维持一个人口规模,应该要2.1至2.2才可以。所以没有足够的年轻人,这是人类未来非常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中国跟世界不同的是70年代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所以上海的生育率是非常低的。但全国比较好一些,因为没有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经济学家我要讲,幸亏没有严格执行,如果严格执行我们今天会没有服务员,没有钟点工,会困难得一塌糊涂,劳工短缺会更严重。现在大家知道,单独已经来了。
基本人口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谈模式。
模式无非就是现收现付和基金制,但是稍微分析一下,无论是现收现付还是基金制,老年人将来生活水平维持或者增长,它的源泉只有两个,一个是就业人口的增长和就业人口劳动生产率提高,物质基础就是这个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讨论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制意义不是太大。但对于基金来说,还是能解决一些短视的问题。
新加坡很有意思,李光耀西方的东西他都学,但是就不学养老保险,他是搞公积金制度,让自己来选择,有的人觉得身体比较差,活不了很长,60岁就退休了,有的人觉得我可能活到90岁,那就工作到75岁、80岁,他自己选择。这时候基金制就是比较好的,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最清楚。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退休太早,55岁还是60岁退休都是太早,所以中国人力资源浪费现在是非常严重。这个问题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让他50岁、55岁、60岁退休,我们一股脑把退休年龄提到60岁可以吗?那么就业就成了问题。我觉得和第一个问题连起来考虑,让50岁的人退休了干什么呢?而且这些人也愿意干,就养着第三代,解放出80后、90后,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服务社会。反过来我担心一个事情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独生子女政策彻底放弃了,这个社会都不愿意生很多小孩,尤其是富裕地区和人力资本高的地区,因为现在富裕了,都想去旅游,谁愿意多养小孩。我们曾经讨论过东亚国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重视考试的国家,都不愿意多要小孩。去问问清华大学的学生,你们爸妈为了你们的学习半条命没有了,要培养两个孩子,一生的幸福就没有了。
最后,如果有基金制,如果是开放的,中国现在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中国人口越来越老龄化,如果我们向日本学习,把金融搞好,把金融理财搞好,尤其是允许把资金投到海外,跟海外人口比较年轻的国家,比如印度、越南相结合,这是中国未来非常好的路子,除此之外,没有好的办法了。
(本文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授权发表)